標題: 《摩訶止觀》「觀不思議境」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4-9 19:33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摩訶止觀》「觀不思議境」

《摩訶止觀》「觀不思議境」

許淵欽

一、前言

天台宗,代表著中國大乘中高峰的佛教宗派。而中國的天台宗教義理論,一方面說明「如何修習止觀的理論」,另一方面也有系統的說明「佛教義理」。因此透過對天台宗行證與教理的研究,就能對整個佛教義理與修行有通盤的瞭解。

天台宗名稱的由來,是以天台三祖智者大師的修行道場「天台山」而命名的。而最早正式使用「天台」名稱的,應該是後期天台祖師,唐朝荊溪湛然大師。而天台宗提出完整教義體系的,則是天台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師承南嶽慧思禪師,而慧思禪師是一位在禪法上有極高造詣的人,其禪觀的傳承則來自北齊時的慧文禪師,慧文禪師重禪修,由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領悟「一心三觀」的教理。因此天台的傳承可以上溯龍樹菩薩,而下至北齊慧文、南嶽慧思,並傳承至天台智者大師。而天台宗最主要的根本經典則是,《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而本經的意旨,在誘導小乘弟子趣入大乘。因此便有「開權顯實」與「會三歸一」的旨趣,而天台宗也是依據此經成立的宗派。而其宗義,最主要是由智者大師依其師承通貫全體佛經義理,悟入法華三昧,所創立的學說。

智者大師之著述,有三十五部一百餘卷之多,其中法華三大部,為其最重要之典籍。即:《法華玄義》是說明「法華經」經題的達意論,亦可說是智者大師的佛教概論。《法華文句》是法華經的解釋。《摩訶止觀》是觀心的大法門,亦即是修道的方法論。《法華玄義》及《法華文句》是瞭解天台宗宗義的主要典籍。而《摩訶止觀》則是天台宗修行的主要典籍。前者是教相門,後者是觀心門,「解」「行」相依,「教」「觀」相資,由此而能把握真正的佛教精神,這是智者大師以《法華經》為中心思想所看的佛教觀。此外,從慧思、慧文建立禪觀理論體系以來,智者大師更從中領悟禪法奧義,從禪觀中洞見的世界實相狀況,即其「十法界」、「十如是」、「三世間」、「一念三千」等義理。而天台宗學說在於教觀的運用上,可以說「一念三千」即是天台宗圓頓止觀的不可思議境。而天台「一念三千」說首次出現在卷第五《摩訶止觀》、「十乘觀法」之「第一觀不思議境」之中,且是《摩訶止觀》主要思想之核心。因此,「一念三千」說,在天台宗教理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這些理論的提出,無非都是源自於天台祖師對「禪觀」真真實實地實踐而來的。這些以實踐行為主的多種著作都以「止觀」命名,其中最重要即名為《摩訶止觀》,介紹天台止觀理論,也就說明透過對「一心三觀」的實踐,達到「一念三千」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 二、《摩訶止觀》之形成《摩訶止觀》一書,為智者大師晚年所著。雖是以止觀為名,實際是教觀並重的。

所以《摩訶止觀》與智者大師思想傳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分為所依經典、傳承的源流敘述﹕

(1)所依經典﹕

天台宗雖然以《法華經》為主要依據經典,但其天台宗初祖如慧文禪師、慧思禪師之主要依持經典即是《大智度論》、《中論》。而到了智者大師著了《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及著書所依據經典尚有《華嚴經》、《大般涅槃經》、《大品般若經》、《維摩經》。因此,這些所依據經典與《摩訶止觀》的都有密切的關係。

(2)傳承的源流﹕

天台的傳承可以上溯龍樹菩薩,而下至北齊慧文、南嶽慧思,並傳承至天台智者大師。慧文禪師就是領悟龍樹菩薩所傳《大智度論》及《中論》中的教義,並發揮其所領悟之內涵,這就是他對於《大智度論》中所述及「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智」三種智慧可以一心中得,以及從《中論》四句偈中領悟「一心三觀」。這是慧文禪師透過翻譯大師鳩摩羅什所譯龍樹《大智度論》及《中論》二書的最重要領悟。至於,慧思禪師對於《法華經》能證悟法華三昧。而慧思禪師再傳給智者大師。而智者大師則,透過對「一心三觀」的實踐,親證「一念三千」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而空假中三諦圓融觀的禪觀,正是其所證悟之妙理。因此,智者大師的傳承上承龍樹菩薩,而下至北齊慧文、南嶽慧思,而其教義理論的提出,都是依實踐而來的。而這些禪觀與教義提出也是為了指導後世學人實踐佛法而建立的理論體系。因此,《摩訶止觀》的形成也與此傳承源流有很深的關係。

三、《摩訶止觀》「觀不思意境」之「一念三千」說智者大師在《法華文句》與《法華玄義》兩書中提到「十界互具」、「百界千如」,至於「一念三千」說,則在《摩訶止觀》中才說到。在當下的「一念心」,若能「一念覺悟」,則「智具三千法」,即顯現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不可思議境;若是「一念無明」,則「識具三千法」,而隨業流轉。但「法界本是一體無二;一切諸法皆互為因緣,相依共存」,因此,「一念」(即一法)與「一切法」皆同一「理體」、「真如法界」,若能於當下明覺,即能在「一念」中同時顯現「有漏的諸法界」與「無漏的佛法界」;若不能於當下明覺,則不能呈顯不可思議境。

因此,所謂「一念三千」就是「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之意,此說乃依據〈摩訶止觀〉所云: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事實上,「三千法」只是方便施設,若細說即是「一切法」,此所謂「一心」是指「真如法界」、「如來藏」而言。而「一念三千」說,出現在「十乘觀法」中的「第一說不思議境」,說明圓教的證悟的「不思議境」即是「一念三千」,也說明「心」與「一切法」的關係是「不縱不橫」的關係,並充分顯示「個別」(諸法差別相,事法)與「全體」(法界,理體)的關係。

(一)「一念三千」說的內容所謂的「一念三千」,即是由「十法界」,而此十法界又互具十法界,故成為「百法界」。而此百法界中又有十如是,故成「百界千如」。而此千如中又有三種世間,而成「三千世間」。而《摩訶止觀》中說明,現前的「一念心」,即具備「三千世間」,稱為「一念三千」。而所謂「十法界」是指即「地獄界」、「餓鬼界」、「畜生界」、「阿修羅界」、「人間界」、「天上界」、「聲聞界」、「緣覺界」、「菩薩界」、「佛界」,代表有情眾生之存在的狀況。從「事法」來看「十界」,每一法界都是獨立的世界。從「理體」上來看,從「地獄界」到「佛界」之每一法界都包含全體法界,也就是在個別之中蘊含著全體之意。因此,形成「互具」關係,構成「百界」。在「百界千如」中,所謂「十如是」乃是指「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這「十如是」可說是「百法界」的真實的過程,而且必然都是這樣的情形,原原本本就是這個樣子。是故而形成「千如是」的世界,這就是所謂「百界千如」。所謂「三世間」,即是「國土世間」、「眾生世間」、「五陰世間」,而此「三世間」,即是代表十法界眾生的「所有差別相」,其中,如「五陰世間」,即指是「身心差別相」,如「眾生世間」即是指「正報的差別相」,如「國土世間」即指謂著「依報的差別相」。由此一一配合相乘,而形成「三千世間」,而此「三千世間」總括全體法界的「所有差別相」。更詳細說,即以「三千」為象徵而「攝盡一切諸法無限差別相」。

(二)「一念三千」說不是「唯心論」「一念三千」說,通常會認為是「唯心論」。因為「一念三千」之「一念」是指「介爾一念」,亦即「任何一念」,皆可展現「三千世間」,只是在於「智具三千世間」與「識具三千世間」的差別。因此,任何人,只要「剎那心」起,就有「三千世間」。而「一念」與「三千」之關係,在智者大師《摩訶止觀》卷五上所說: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祇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從上述引文,可知智者大師對「一念三千」並非採「唯心論」的解釋,而主張「一念」與「三千」不是先後、能所的關係,而是不縱不橫的關係,亦即「祇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的關係。所以,「一念」是「三千」之理體,而「三千」是「一念」之顯之相。因此「一念三千」可以說是在無主客、無能所對立中,而能展現一切諸法無限差別相。簡言之,可以說「一念」與「三千」是「一而二」、「二而一」之圓融無二、不縱不橫的關係。

(三)「一念三千」之實踐意義即是「諦觀現前一念心」智者大師所說的觀心法門是以「一心三觀」,而三觀歸於一心,一心之中又以「一念心」之修持為主要。所以,若能就時時醒覺於日常所現起的「一念心」,即從正視日常一念,並進而轉化日常一念,經過深刻內觀就可證悟此「一念三千」的不可思議境。至於為何要正視當下的心念呢?並進而轉化當下的心念呢?,今以「十法界」之現起為例說明,儘管怎麼樣微細的「日常一念」,也會起「相狀作用」,如不經意地,「瞋恚」念頭一起,則現「地獄界」,「貪欲」念頭一起,則現「餓鬼界」,「愚痴」念頭一起,則現「畜生界」等,「無明愛欲」念頭一起,則現「人身界」,「禪悅定樂」念頭一起,則現「天上界」,與此相反地,那就是,觀「四諦」即現「聲聞界」,觀「十二因緣」即現「緣覺界」,發「四弘誓願」即現「菩薩界」,而與「真如」相應的,即現「佛界」。由此看來,知「日常一念」即可現起「十法界」的各種境界。因此,「念頭起處」就要觀照與轉化,乃從轉煩惱為菩提,而至即煩惱即菩提。所以,「日常一念」乃是「修行者」之「要緊處」、「用功處」。法華圓教是從「日常一念心」中去修,善觀現前一念心,達到真如法界本自圓融無礙景象自然現前。因此,「諦觀現前一念心」實是「一念三千」的實踐義。

(四)「一念三千」呈顯「不思議境」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卷五「十乘觀法」之「第一、觀不思議境」中,提到「一念三千」說,而什麼是「不思議境」呢?那什麼是「不思議境」,所謂「不思議境」,即圓教所說的實相境界,其根本主張是「心具一切世間諸法」,也就是「一千三千」之說。智者大師的「心具說」是建立在「心法」、「佛法」、「眾生法」三無差別之基礎上,如〈華嚴經〉第十<夜摩天宮自在品>所說的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如心、佛亦然,如佛、眾生然,「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所以,在此所用的「心具」不是「唯心論」的意義,而是包含「心」與「法」之心,且有「本具」、「互具」、「互融」的關係。所以「心具」不是「只有一心而無萬法」之唯心義,而是「萬法即是一心,一心即是萬法,不縱不橫,圓融無礙」之義。而「一念三千」也是這個涵意,所以透過「一念三千」法門,而能開顯「 不思議境」。

四、結語

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提出「一念三千」說,乃是教人如何「觀心」,「諦觀現前一念心」,以契入「一念三千」的不可思議境。即是透過「諦觀現前一念心」,可以體悟到「生死即涅槃」、「諸法即實相」之不可思議境界。因此可在當前「一念心」中,即展現「三千世間」之諸法差別相。也就是說,諸法差別相即所謂「事法」,其與「理體」之間,彼此不隔而圓融相即。如「水」、「波」的關係,「水」即是理體,「波」即是「事法」,「全波即水」、「全水即波」,「水即是波」,「波即是水」。易言之,「水」與「波」乃是不縱不橫,圓融無礙的關係。所以《摩訶止觀》中說「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以顯示不思議境,不只一念心(即一法)如此,萬法也是如此,即所謂「任舉一法(事法),即具三千(全體法界)」。所以即可說是「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皆顯示出「一念三千」的不可思議境。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