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建立幸福人生的十種行為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3-3 20:12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建立幸福人生的十種行為

建立幸福人生的十種行為

濟群法師

1、不殺生

【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嗔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

這段經文講的是不殺生。

在講到不殺生的利益之前,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殺生。很多人對殺生的含義不能正確地理解。在社會上,對殺生的問題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有人說,這些動物如牛馬豬羊,天生該就是給人吃的,人就應該吃這些東西;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你們學佛的人既然吃素,不殺生,蔬菜也是有生命的,你們吃蔬菜不也是殺生嗎?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是不對的。牛馬豬羊和人一樣,都是六道眾生,只是生命的層次比人低一些。一個人如果在現世不好好修行,來生也會墮落到畜生道的,怎能說牛馬豬羊天生就是給人吃的呢?

那麼,佛教對殺生的標準是什麼呢?在佛教裡,把動物叫作有情。有情意謂有感覺、有思惟、有感覺的動物。人有思維、有感情、有記憶力,屬於高級動物。那些有記憶、有神經、有感覺的動物,它能感覺到冷熱、疼痛,如螞蟻之類的,屬於低級動物。無論是高級動物還是低級動物,都是我們不能殺生的範圍。再像蔬菜之類的植物,既沒有感覺,也不知疼痛。屬於無情生命的範圍。《荀子·非相篇》中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而且有義,最為天下貴也。」所以,吃素屬於不殺生範圍。

這裡有一個問題需要說明,就是學佛的人是否一定要吃素呢?有的人覺得學佛吃素難以做到?這是在家居士會經常碰到的一個問題。當然,吃素是不殺生的最好表現,吃素也體現了學佛者平等慈悲的胸懷。因為一個人吃素了,自然也就不會涉及到殺生。但是作為在家居士來說,有的人如果沒有條件吃素,吃葷也沒有關係,你可以吃三淨肉。佛教所說的三淨肉,是不見為你殺,不聞為你殺,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是為你殺,在這種情況下,吃這種肉也不算是殺生。

在日常生活中,學佛的人還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如果不殺生,家裡要不要搞衛生?廚房裡有很多蟑螂、螞蟻,如果搞衛生傷害了小蟲怎麼辦呢?因為搞衛生,肯定會傷害到微小的生命。佛陀在世的時候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比丘們就請示佛陀,佛陀回答說:「衛生當然要搞,但在搞衛生的時候,要儘量地小心,不要傷害到這些生命。」你們搞居室清潔衛生的時候,不要用「必撲」之類的滅蟲劑往蟲的身上噴,如果往蟲的身上噴,那就是殺生了。假若不是故意的,無意中害死一兩隻蟲也不算犯殺生戒。當你發現在搞衛生時誤殺了蟲,就要馬上生起一種懺悔的心,生起一種自責的心,並要為它念佛,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給它,祝它早日解脫惡道之苦。只要你本著這樣一種心情,誤殺也是沒有關係的。

也許有人還會問:如果不殺生,那街道上讓我們除四害怎麼辦呢?像蟑螂、蚊子、蒼蠅、老鼠這些生命能不能殺呢?因為它們是害蟲,有的人認為就應該殺。其實,這種觀點也不對,所謂的害蟲與不害蟲是相對而言的。相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它們確實是害蟲;反過來,相對它們而言,人豈非具有更大的危害?假如從它們的角度來看,一定也會覺得人類是害蟲。所以,我們要有慈悲心,避免殺生。也就是說,應該以預防為主,少造殺生之業。對一切眾生要有愛護之心,要有慈悲心,我們持不殺生戒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慈悲心。我們愛護一切生命,是在培養自己良好的情操和良好的心態,使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現在再來看看殺生的定義。殺生,是用惡心斷除有情的生命。具備以下四個條件就構成殺業:
1、故意殺生。故意地去殺害眾生,而不是誤殺。
2、殺他有情。你在殺其他的有情,而不是殺你自己。
3、明知故犯。你也知道這是螞蟻、蟑螂、老鼠等,他們也像人一樣,有自我保護意識,貪生怕死。我們不顧及憐憫它們,反而有意地去傷害它們。
4、製造殺生用具。有意識地做殺生工具,如殺生用的籠子、獵槍、捕魚網、釣魚鉤之類的工具。又如事先挖好陷阱,暗算殺害動物;或有預謀起心殺害一個人而準備謀殺的工具。

現在這裡講的是永離上述殺生的種種行為。假若能夠不殺生的話,我們就能夠成就十種離開煩惱而獲得幸福、快樂的人生結果。


「何等為十?」到底有哪十種呢?

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

喜歡殺生的人,無論是人或動物都害怕他。試想如果碰上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你們害怕不害怕?肯定會害怕的。同樣,因為人對動物有傷害心,動物見了人才害怕。因此,當你在路上碰到一隻鳥,它會趕緊飛走,看到其他的動物也是如此。為什麼呢?因為人太壞了,總是殺害它們的同胞,因而給他們留下了極為不好的印象,人都是他們的敵人。有些地方,像我去過的澳洲、歐洲等地,公民普遍有保護動物的意識。在街道上、廣場上,鴿子、海鷗成群結隊的自由飛翔,悠閒的散步,與遊人嬉戲。有時會飛落在我們遊客的頭上、肩膀上,人與動物相處,親密無間,其樂融融。

不殺生是無畏施,能給人或動物安全、不害怕的感覺。佛教認為持五戒是五大施。因為持不殺生戒,人家就不必擔心你傷害他;持不偷盜戒,人家就不必擔心他的東西被你偷走;持不邪淫戒,人家就不必擔心他的妻子被你強暴,或丈夫愛上你了;持不妄語戒,人家就不必擔心會被你欺騙;持不飲酒戒,人家就不必擔心交了一位不講信譽的酒肉朋友。所以,持戒不僅是消極的止惡,同時也是積極地佈施,是一種無畏的佈施。

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

殺生的人缺乏慈悲心,面對一個活生生的他人或動物,竟然忍心殺死他(它),可以想見他的殘酷。尤其人或動物死前的那種慘狀,令人目不忍睹。稍微具有同情心或憐憫心的人,一定無法下手。奇怪的是,這世界有些人以殺人或殺動物為快樂,像書中記載的酷吃、日本鬼子在南京的大屠殺等,這些人都充滿著嗔恨心、惱害心。反之,不殺生的人,天性中一定很善良,他們即使看到人或動物自然死亡,都會傷心落淚,更何況親手去殺傷眾生呢?這種人看到人或動物身上發生任何不幸的事,都會生起慈悲同情之心。

三、永斷一切嗔恚習氣。

人性中具有的各種習慣性格,並非天生就有,其實都是後天養成的。就如愛殺生的人,嗔恨心特別重,對眾生缺乏同情心、包容心、忍耐心,一旦有人惹到他,就想報復,終日生活在憤恨惱害當中,對什麼都不滿。這樣就會使得他嗔恨心越來越大。這種嗔恨心一旦發展到極至,這個人來生就會轉生為蛇蠍,不僅心上有毒,身上也會產生毒液。所以動物的毒性,便是嗔恨心的結晶。一個嗔恚心重的人,他的相貌也會變得很兇惡難看。我看那些捕蛇打獵的人,他們的相貌十有九個,都長得很兇。反之,不殺生的人,慈悲心不斷增強,嗔恨心自然越來越少,乃至徹底地斷除嗔恨心。

四、身常無病。

殺生的人,將來招感的果報是多病。原因是殺生的行為,使動物痛苦不堪。相應地種下這種因的人,在未來的生命中,除了招感短命果報,還有體弱多病的余報。相反,不殺生的人,將來的果報自然是健康,因為他讓別人或動物健康地活著。

五、壽命長遠。

殺生的人斷眾生的命根,使他人或動物不能活到天年,就命喪黃泉,短命而死。與此相應,殺生的人將來也要招感短命的果報。反之,不殺生的人,慈悲一切眾生,愛護生命,自然獲得長壽。中國有一句話說:仁者壽,就是這個道理。

在譬喻經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從前有五人在離城不遠的森林裡修行,有位證得宿命通的老和尚,以神通觀察他的小沙彌,壽命只剩下七天了。他心想,如果小沙彌死在寺院裡,其父母怪罪下來,以為我照顧不週,還是讓他死在家裡。於是老和尚就對小沙彌說:你的雙親很想念你,你可以回去看望他們。小沙彌高興地辭別師父,蹦蹦跳跳的回家去。小沙彌走在路上,看到小溪澗中有一大堆螞蟻被困在大水中,善良的小沙彌就撿了一根小木棒架在上面,把螞蟻從水中引渡出來,使千萬隻螞蟻得以安全脫險。小沙彌回家過了一個星期,第八天回到寺院,師父見到小沙彌能夠活著回來,感到很奇怪,就入定觀察,才知道小沙彌因為救螞蟻而延長了壽命。這是護生長壽的一個典型例子。

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

非人,指天龍八部。在宇宙中,除了人類肉眼所見到的動物之外,冥冥之中還生活著許多高級的生靈。如天龍八部,他們就如世間的俠客一樣,時常喜歡幹一些賞善罰惡的事,對世間上道德高尚、廣行善事的人,他們會在暗中保護著。《長阿含經》卷二十說:「修行善法,具十善業,如是一人,有百千神護」。

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

殺生的人時常都會擔驚受怕,你看那些殺人的兇手,白天心驚膽戰,夜晚惡夢纏繞,一天到晚內心處在不安寧中。與此相反,不殺生的人心裡沒有負擔,問心無愧,活得坦然,晚上睡得好,白天吃得香。開開心心地過日子。

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

殺生是在結怨,無論被你殺的人或動物,必然都會和你結下不共戴天之仇。在人類社會中,有些國家或民族,世世代代不斷地發生戰爭,是因為怨怨相報,沒完沒了。殺動物也是一樣,被殺的那些牛羊不會溫順地伸長脖子等死,總是強烈反抗,拚命掙扎,在極度的嗔恨心中死去,那麼這些眾生與殺生者必然結下仇恨。所以,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有「一見鍾情」之外,還有「仇敵相見,格外眼紅」。如果不殺生就不會結下怨仇,不但現世不能結怨,而且還能化解宿世結下的怨仇。

九、無惡道怖。

殺生的人將來要墮三惡道,遭受地獄、餓鬼、畜生之苦。反之,不殺生的人,就不會有墮落三惡道的恐怖。

十、命終生天。

死了之後,能生到欲界天的天堂去享福。不殺生的人,不論是對自身的修養,還是從現身的處境,以及未來生命的發展來說,都是有好處的。「是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以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如果我們把修十善的功德回向到佛果上,那成佛時所招感的果報是「得佛隨心自在壽命」,就是想活多長時間,就能夠活多長時間。

2、不偷盜

【復次,龍王!若離偷盜,得十種可保信法。何等為十?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佈;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

這段經文講不偷盜的十種利益。偷盜,又叫不與取,指凡是人家沒有給的東西,我們把它佔為己有了,都是屬於偷盜的行為。凡以騙取、竊取、強奪、霸佔、吞沒、坑、蒙、拐、騙等各種手段佔有他人的財物,都是偷盜的行為。

造成偷盜的業力要具備以下五個條件:

1、故意起盜心,有心要盜,而不是無心。
2、屬於別人的東西,而不是自己的東西,假如是自己的東西,就談不上偷盜了。
3、知道是別人的東西。有時別人的東西和自己的放在一起,時間一長,結果忘了,誤以為是自己的,這樣即使拿了別人的東西也不算偷。我們現在所說的偷盜,必須知道這個東西是別人的,而不是自己的,也不是把別人的東西當作自己的來想,然後再去拿,這是自欺欺人的伎倆。
4、預先有盜竊的動機和準備,比如作案計劃,行動綱領。
5、不是誤取。具備了以上五條,偷盜的罪名就成立了,偷盜的業力也就形成了。一個人如果不偷盜,就能夠得到「十種可保信法」,什麼叫可保信法呢?就是可靠的人生結果。

「何等為十?」到底有哪十種呢?

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

世界上擁有財富的人很多,然而擁有財富要能夠保有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看有許多窮人,他們曾經富甲天下,後來才窮困潦倒,甚至淪為乞丐。原因是什麼呢?當你佔有財富時,財富並非就是屬於你所有的,佛經上說財富屬五家所有:一是國王。像古代的國王,依仗政府勢力能把一個人的財富沒收掉。二是盜賊。賊,那些大盜小偷,黑社會性質的團夥,都屬於賊的範疇。這些傢夥一旦看上你的財富,那可就麻煩了,輕則給你放放血,讓你損失一定的財富,重則你的身家性命,都要賠上。三是水災。四是火災。水災和火災會把一個人辛辛苦苦攢下來的財富,在眨眼之間化為烏有。五是不肖子孫。有的人費盡心機,用不正當的手段,積累了很多財富,結果子孫後代,貪圖安逸,不思進取,吃喝嫖賭,很快得把祖輩們留下的財產花得精光。所以,現在美國許多富豪,都不願意給子孫留下太多的財富,認為那樣會害了他們。反之不偷盜的人,未來生命中會擁有很多的財富,在你一生中都能安全享有它,不會出現任何意外的變故。

二、多人愛念。

一個人之所以被人喜歡,那是因為親情或愛情的關係,而要讓社會大眾都喜歡你,這就需要你擁有比較好的人品。尤其對於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更是如此,試問有誰願意和小偷做朋友呢?有誰喜歡當小偷的人呢?除非是菩薩出於慈悲心,要攝受他。但對於一般人來說,是沒有什麼人願意這樣做的。相反,不偷盜的人,為人誠實,大家自然都會喜歡他。

三、人不欺負。

偷盜的人,名聲不好,大家都輕視他,捨棄他,不會被社會所容納。一個有偷盜歷史的人,想找一份工作顯得非常困難,因為沒有人會信任他,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接納他。不偷盜的人,則受人尊敬,不會被人輕視。

四、十方讚美。現在的社會雖然不正之風盛行,但傳統的道德觀念和人類的良知,並沒有徹底喪失,人類心中還存有一種無形的道德準則,以此去評判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偷盜的人,人們都瞧不起他,臭名昭著,誰也不會說他的好話。不偷盜的人誠實可靠,人人都會讚美他。

五、不憂損害。

一個人通過正當合法的渠道賺錢,他就不必擔憂害怕,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的財富,正所謂:「不干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反之,靠坑蒙拐騙發家的人,他會受到良心的遣責,他要擔心他的不正當行為被人發現,而被追回財物;他害怕別人報復他,他還有坐牢的恐懼。

六、善名流佈。

名,雖然是不真實的東西,但一個人名聲的好壞卻直接關係到他的人生幸福。一個人有良好的名聲,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受人恭敬愛戴;名,同時也能給人帶來極大的利益。偷盜的人惡名流佈,不偷盜的人則美名遠播。

七、處眾無畏。

偷盜的人做賊心虛,無論走到哪,總是內心有愧,害怕被別人發現,心情常常處於忐忑不安的狀態之中。反之,不偷盜的人,因為沒有做過虧心事,任何情況下都能活得坦然,心安理得。

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

財,直接關係到生命的延續、身體的健康、生活環境的優越以及辯才諸方面的問題。財,是財富,人在世間上的生存,應有一定的財富。命,生命。人有了財富,才能保證生命的延續。色力,身體健康狀況,由財富的資養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安樂,也是建立在財富上,有一定的財富,才有安樂的生活可言。辯才,雄辯滔滔,這也離不開財富所提供的營養。當我們損壞他人財富時,我們也就損壞他人這一切了。所以,偷盜的人,將來的果報是財富、生命、健康、安樂、辯才都要受到影響。反之,不偷盜的人,他的財富、生命、健康、安樂、辯才能得到保障。

九、常懷施意。

人格中的每一種特徵都是長期修養成的。人的行為自有他的一貫性。偷盜的人,不偷別人的財物就算不錯了,怎麼還會去佈施人家財物呢!反之,不偷盜的人多數還會有佈施的行為,久而久之,就培養出慈悲心,形成佈施的習慣,只要有機會,隨時都會把錢財佈施給需要幫助的人。

十、命終生天。

修佈施持戒的功德,死後會往生到欲界天享受天人的福報。

不偷盜的人會得到以上十種現生和來世的利益。「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以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如果把不偷盜的功德回向到佛果上,也就是說,發菩提心,持不偷盜行,將來成佛的時候,就能證得清淨大菩提智。

3、不邪行

【復次,龍王!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所讚法。何等為四?一、諸根調順;二、永離喧掉;三、世所稱歎;四、妻莫能侵。是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相。】

這段經文講離邪行。邪行就是邪淫,不為國家法律或社會道德所承認的男女關係,都是屬於邪行的範疇。邪淫由四個方面的因素構成犯戒行為:

1、指非境。指除了自已法定的妻子之外的行淫,都是屬於邪淫。
2、指非道。行淫有行淫的處所,假若不在正道行淫,既使是自已的妻子,如果是在她的口中及其他地方行淫也是屬於邪淫的。
3、指非時。在妻子懷孕、嬰兒吃奶的時候,或受持八關齋戒的時候行淫,也是邪淫。
4,指非處。如果和自己的妻子在佛教的寺廟裡、佛塔邊這些聖潔的地方行淫,也是屬於邪淫的。如果遠離邪淫,就能夠得到四種有智慧人稱讚的利益。

「何等為四」,到底是哪四種呢?

一、諸根調順。

諸根,指六根。六根,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一個人如果放蕩不羈,邪淫過度,就可能導致諸根不調。像許多古代帝王壽命都很短,有些三十幾歲就死去了,其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淫慾過度。現代社會,性行為比較開放,很多人亂搞男女關係,結果染上了性病。像不治之症的艾滋病,就是通過邪淫來傳播的。所以邪淫對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沒有好處,就生理而言,會染上種種病,造成許多身體上的病苦;就心理而言,一個好色之徒,一天到晚坐臥不安,為找妓女而不能靜下心來。與此相反,不邪淫的人諸根調順,身心健康,活得自在。

二、遠離喧掉。

喧掉,是心理上的擾亂和不安寧。邪淫人有了外遇之後,他的心必然會繫在他(她)情人的身上,心很難安靜下來,時時想著見面,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有些人,一旦掉入感情之網,往往不能自撥,幹什麼事情都心不在焉,心總是靜不下來,遐想連篇。不邪淫的人,他的內心則平靜、自在。

三、世所稱歎。

中國傳統道德很重視貞節觀念,男人尋花問柳,女人賣淫,為社會所不齒。像社會上有些賣淫女,把接客賺來的錢拿回家,氣得父母死去活來,三下兩下把錢撕得粉碎。有良知的父母對自己的骨肉都不肯原諒,為她感到羞恥、害燥。更何況是外人呢?反之,不邪淫的人,大家覺得他作風正派,品行端正,大家都稱讚他。

四、妻莫能侵。

邪淫也帶來一些社會問題。今天的社會因為男女兩性關係太開放,引起家庭的破裂,使得許多無辜的小孩從小就失去母愛,深受其害,因而走向犯罪的道路,造成社會的危害。邪淫的人,當他侵犯別人的妻子時,也許他的妻子正在與別的男人尋歡作樂。反之,沒有種下邪淫因的人,他就不用擔心自己的妻子會有外遇,或被人侵犯。
不邪淫的人就能得到以上四種好處。「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以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相。」如果一個人能發菩提心,遵守不邪淫,將來成佛的時候,成就佛陀三十二相中的馬陰藏相,就是男根和一般人的不一樣,藏在裡邊。

4、不妄語

【復次,龍王!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何等為八?一、口常清淨優缽花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是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

這段經文講不妄語。妄語,是一種虛狂的、不真實的語言。妄語的方式有很多:有自己妄語,自己對別人說假話;有叫別人妄語,假借別人的口說假話;有書面妄語,通過寫信來欺騙別人;有默許妄語,通過默認、暗示、點頭等方式,來欺騙對方。總之,不管通過什麼渠道,只要達到欺騙對方的目的,都是屬於妄語。

妄語業道的成立要具備四個條件:

1.用違背事實的語言去欺騙別人。譬如看見了說沒有看見,沒有看見的說看見了。
2.對方能理解你的意思。假若對方不理解,你想欺騙還欺騙不成,這也不能算是妄語。

3.存有欺騙的心理。就像平時開開玩笑,沒有存在欺騙的心理,這也構不成妄語的業道。
4.對方如實地接受。你欺騙對方的話,對方說一不二地接受了,並且以為真實不虛,這就構成妄語的業道。

具備了上述四個條件,妄語罪名就成立了。不妄語的人,能夠成就「八種天所讚法」,這八種法不但受到世人的稱讚,就是天上的人看到了也會稱讚你,認為你真了不起。


「何等為八」?到底哪八種法呢?

一、口常清淨優缽花香。

口,是嘴巴,嘴巴裡很清淨,並且經常散發出一股像優缽花(青蓮花)一樣的清香。說假話的人就不是這樣,將來招感的果報是口臭。一張口說話,就發出一種臭氣味,使聽話的人趕緊捏住鼻子,站得遠遠的不敢走近。

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

不妄語的人,社會上都能夠推崇他、信任他,這很正常。試想一個經常打妄語、說假話的人,能夠取信於他人嗎?這是不可能的。儒家也很重視信,孔老夫子說:「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只有那些不妄語,說話誠實可靠的人,人家才會信任他、恭敬他。

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

不妄語的人說話算數,能受到天人、世人的尊重、愛戴。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事,就是對一件大家決斷不了的事,這時候,就要請一位說話有份量的長者來裁判,由他來定奪是非。為什麼呢?因為他不說假話,在群眾中很有威信,不會憑著個人情緒,顛倒黑白。所以,說話才有這樣的威力。反之,言而無信,說話不算數的人,不要說一句成證,就是說一百句也沒人會相信。不妄語的人,世人、天人都喜歡他。

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

愛語,具有愛心說出的語言,包括真實的語言、有利於他人的語言。這與別有用心的花言巧語、拍馬屁、阿諛奉承語言是不一樣的。不妄語的人,時常用真實的語言去安慰眾生。而那些打妄語的人,往往就不是這樣,專門說一些花言巧語、拍馬屁的語言、奉承的語言去欺騙、討好別人,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五、得勝意樂。意是意識,樂是喜好。

意樂就是思惟和愛好。打妄語的人,是在種虛妄的因,說假話的人,將會使他的思惟越來越虛妄,從而離真實就會更遙遠。反之,不打妄語,直心,愛說真話的人,討厭虛假,喜歡真實,其思惟就會接近於真實,乃至成就證得真實的智慧。

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

說假話的人,一句假話說出來之後,漏洞百齣,需要編造一大堆假話,去為他打辯護。假話說得多的人,時間長了,思惟就會混亂,一開口說話,很容易出差錯。像有些人表達問題時,說了半天,人家聽不清楚他到底想要說些什麼,東拉西扯,語無倫次。反之,不打妄語的人,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言簡意賅。聽話的人容易領會,心生歡喜。

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

經常打妄語的人,肯定被人瞧不起,即使他有時說的是真話,但是一定不會有人把它當成一回事,因為熟悉他的人,都不會相信他說的話。反之,不打妄語的人,受人尊重,他說的話人們都願意接受,並按他所說的那樣去做。

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不打妄語的人,種真實之因,從而使他生命中的虛妄成份越來越少,乃至成就智慧,辯才無礙,制伏各種邪說。反之,經常打妄語的人,說什麼人家都不會相信,怎麼可能制伏他人。
「是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以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如果發菩提心,持不妄語行,將此功德回向到佛果上,所成就的是如來真實語。正如《金剛經》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5、不兩舌

【復次,龍王!若離兩舌,即得五種不可壞法。何等為五?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是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正眷屬,諸魔外道不能沮壞。】

這段經文講不兩舌。兩舌是離間語,用挑撥離間的語言,搬弄是非,去破壞他人的密切友好的關係。如向甲說乙,向乙說甲,挑起雙方的是非,製造矛盾,讓雙方彼此猜疑,進而爭吵打架,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兩舌罪名的成立必須有四個條件:

1、挑撥離間折散他人的關係。
2、製造矛盾的語言。
3、對方理解你所說的內容。
4、如實地接受。有了以上四個條件,就能構成兩舌的罪名。顯然,兩舌的特點是破壞他人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事業的成就。而不兩舌就是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兩舌能夠得到五種不可壞法,你所做的一切不會遭到別人的破壞。

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

不兩舌的人,能感得不壞的身體。不壞身,不是永遠不死的意思,而是不兩舌的人在生命延續過程中,不管是此生、來生,乃至盡未來際,在他人生命中絕不會出現被人謀害的事件。因為他沒有用兩舌去傷害過別人,所以能得不壞身的結果。反之,種下兩舌因的人,將來有可能招感被人暗算謀殺的結果。

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

眷屬,是六親眷屬,包括夫妻關係、父子關係、親戚關係等。在現實生活中,要處理好這些關係非常不易。何況社會本身就很複雜,有的夫妻關係因第三者插足而破裂,而父子關係、兄弟關係、親戚朋友關係,也會被人挑撥離間,引起相互爭鬥仇視,結果鬧矛盾。這與他過去生種下兩舌業有關係。假如不兩舌的話,將來我們的眷屬關係、父子關係、夫妻關係、兒女關係都很和睦,別人想破壞也破壞不了,因為他沒有用兩舌去破壞過別人的關係,所以六親眷屬關係和睦。

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

有些人在信仰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逆緣或惡知識的破壞。比如生在一個毀佛的時代,或生在一個異教徒的家庭。像「文革」時期,多少僧尼被迫返俗回家,想吃素,想獨身,想誦經、拜佛,都是不可以的。在現代的社會中,國家已經允許信仰自由,但有些人想學佛出家,仍會遭到來自家庭或社會的壓力,使得他不能如願以償。也有一些人本來選擇了一種良好的信仰,在信仰尚未堅固樹立之前,就遭到異端邪說的引誘,結果放棄了原本究竟的信仰,而改信邪說,真是可惜啊!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與過去生種下的兩舌因是有關係的。反之,沒有種過兩舌因的人,在他未來的信仰中,決不會碰上這種問題。

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

修行是個反反覆復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不過這也是因人而異,像不兩舌的人,修行的因緣特別殊勝,一旦遇到善知識引導,生活在良好的佛教氛圍中,選擇一個法門,認真修行之後,不會出現任何障緣的干擾的破壞,直到有所成就。反之,種下兩舌因的人,在修行的過程中,破壞的因緣就特別多,使得他沒法認真地修下去,以至半途而廢。

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善知識非常重要。善知識就是好的老師。因為好的老師才能正確的引導你,並且能永遠地關照你,提醒你,只有這樣,你在修學上才能有所成就。可是有人雖然遇上善知識,卻被別人挑撥離間,使得善知識疏遠他,這是因為曾經種下兩舌因的結果。反之,不兩舌的人,就不必擔心自己和善知識的關係遭人破壞。

「是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以後成佛時,得正眷屬,諸魔外道不能沮壞。」如果能把修不兩舌的行為回向到佛果上,就能得正眷屬,就像佛陀出世的時候,在他的座下有很多弟子,常隨的弟子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還有很多大菩薩跟隨身邊。魔王想破壞佛陀與弟子之間的師生關係也是辦不到的。

6、不惡口

【復次,龍王!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何等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詞美妙;五、言可承領;六、言則信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是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

這段經文講不惡口。惡口,又叫粗惡語,像誹謗、攻擊、諷刺、挖苦、尖酸刻薄等能夠傷害他人的語言都是惡口的範圍。不講這類的語言。就叫不惡口。

惡口業道的成立要具備四個條件:

1。有心去傷害他人。朋友之間由於很熟悉,見面也會說一些惡語,但對方不介意,這種粗惡語就不算惡口。而有的人,話雖說得很好聽,但那是在諷刺嘲笑人家,或挖苦人家,這樣的語言就屬於粗惡語的範疇。
2。發出非愛語。非愛語就是缺乏愛心,傷害他人的語言。
3。對方理解。
4。如實接受。具備了這四個條件就構成了惡口。如果一個人離開了惡口的語言,就能得到八種清淨的行為。

「何等為八」。到底是哪八種呢?

一、言不乖度。

指說話有把握分寸,講究說話的藝術,這一點非常地重要。很多人做不到,尤其是那些平時講慣了粗惡語的人,總是帶著嗔恨心跟對方講話,這就很難做到把話說得恰到好處。反之,不惡口的人,內心非常地冷靜,非常地理智,不會出口傷人,言語文明,口氣溫和親切,跟人說話很有禮貌,尊重他人,體量對方,善解人意,不隨便打斷對方的談話,說話總是與人商量的口氣,不會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像這樣的人,他說出的話一定恰如其分,跟這種人講話,你會覺得很開心。

二、言皆利益。

用惡口說話的人,是從嗔恨心中發出的,必然會傷害別人。佛經裡講「士之生也,斧在口中」,人的嘴就像斧頭一樣,用語言傷害別人甚至比用刀砍的傷害還要大。反之,不惡口的人,一定富有慈悲心,言語柔和,凡有所說,必能利益他人。

三、言必契理。

惡口是因為人有嗔恨心。人在嗔恨心的狀態下,是極不理智的,一旦說出了言不由衷的話,往往都是不合情理的。有時甚至會語無倫次,毫無邏輯可言。因此當人們冷靜下來之後,往往會對憤怒時說的話,不當成一回事。反之,不惡口的人,肯定是心平氣和地和別人講話,他的話一定是恰如其分、恰到好處。那麼,他講的話就能比較客觀、合情合理。

四、言詞美妙。

惡口,是屬於髒話、粗話、以及一切能構成對他人傷害的語言,像這樣的一些話,誰聽了都不會覺得美妙。反之,在愛心、慈悲心的狀態下,所發出的聲音一定很柔和,對方聽了順耳。

五、言可承領。

用不惡口講出來的話,容易被對方接受、領會。假若你是用惡口講出來的,即使你講得很有道理,對方也不願意接受。所以批評一個人,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要用愛語去說,而不是用惡口去說。

六、言則信用。

惡口的人,從嗔恨心中說出的話,往往出爾反爾,說話不算數,不守信用。因為他已經失去了理智,他自己把握不了自己,過後他肯定是要後悔的。反之,不惡口的人,在冷靜的情況下,說話自然容易算數。

七、言無可譏。

譏,是漏洞。一個人如果在不惡口的情況下講話,就會比較嚴謹,不太容易找到毛病;而在惡口的情況下,由於失去了理智,講出的話就會漏洞百齣。

八、言盡愛樂。

不惡口的人講話,大家都會樂意聽,聽的人覺得舒服、歡喜。惡口的人講話,誰都不高興聽。因為聽了他的話,讓人難過、痛苦、煩惱。
「是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以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如果我們能夠把修的不惡口的行為,回向到佛果上,那將來成佛的時候,就能具足如來梵音聲相。「梵音聲相」是特別好聽的、柔和的音聲,而不像我們凡人的語言那麼粗糙。

7、不綺語

【復次,龍王!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何等為三?一、定為智人所愛;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是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

這段經文講不綺語。綺語,也叫雜穢語,屬於染污的語言;或叫無義語,指沒有什麼意義的語言。這種語言不能使人生得到改善,對我們人生的修養也沒有什麼利益,甚至還會帶來不好的影響,增長我們的煩惱。

綺語由以下兩個條件構成:

1。有染污心。當一個人講綺語的時候,往往是帶著一種染污的心理,像貪心、嗔恨心等充滿著個人的情緒,也就是帶著這些不良的情緒講出的語言。
2。無意義的語言。這種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就像色情、武俠、情歌、艷詞方面的語言,或者是天南地北地瞎吹牛、不正見的邪論都是屬於綺語的範疇。一個人如果在修行中離開綺語,就能成就「三種決定」。

「何等為三」,究竟是哪三種決定呢?

一、定為智人所愛。

不綺語的人,一定會被有智慧的人所喜歡。當然,一個人說綺語,也會博得很多人的歡心。因為這個世界上,無聊的人畢竟太多了,他們一天到晚無所用心,就喜歡聽些色情、男女方面的戲論,以此來消磨時間。這些話也很有市場,但有智慧的人卻會不屑一顧,看到講這些話的人直搖頭,覺得這些人不可理喻,簡直無聊透頂了。不講綺語的人,他說的每一句話不是對自己的修行有幫助,就是對別人的生命改善有好處,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意義的話,他是不會去說的。

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

不講綺語的人,對別人提出的問題,都能用智慧做如實地回答。但如果是一個整天說話不正經的人,由於他本身沒有真實的智慧,自然不能確切回答人家提出的問題,也不能為他人解決人生的困惑,因而只好胡說一通了。

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

說綺語的人,因為不真實、不健康的語言說多了,走到啊裡都缺乏威信,不受人歡迎、尊重。不講綺語的人,無論在人間還是在天上,他都有很高的威信,受人尊重愛戴。

「是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以後成佛時,即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如果我們在發菩提心的基礎上修不綺語,將來成佛的時候,由於不綺語的功德,才有資格為眾生授記成佛的時間。讀過《法華經》的人都知道,佛陀給舍利弗、須菩提、迦葉、目犍連等很多人一一授記,他們在什麼時候會成佛。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也是由燃燈佛授記之後而成佛的。三世諸佛都要給他們的弟子授記,告訴他們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成佛。這種授記將來都會實現的,為什麼呢?因為三世諸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都遠離了綺語。

8、不貪慾

【復次,龍王!若離貪慾,即得成就五種自在。何等為五?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是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

這段經文講的是離貪慾。什麼叫貪慾呢?先講貪。貪,是三毒之一。在有情的生命中有三種根本煩惱:貪、嗔、癡。有情終日都生活在貪、嗔、癡中。一切煩惱都是由這三種煩惱引起,或者是這三種煩惱的表現形式,所以叫根本煩惱。又叫三不善根,是三種生起不善法的因。又叫三毒,因為它能毒害我們的生命。煩是擾,惱是亂。煩惱是擾亂我們內心寧靜的因素。我們的內心本來很寧靜,有了煩惱就不得安寧,就會坐立不安了。

貪,是佔有和染著的心理。凡人的特點,首先就是有強烈的佔有欲,佔有的心態,如佔有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等。貪著最嚴重的還是自己的身體。人的一生,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上,幾乎每天都在為這個身體的吃穿住而忙碌,最後身體還是要離我們而去。貪的表現形式很多,有時表現為慳。慳是吝嗇、小氣,愛惜自己的財物,捨不得佈施。有時表現為慢。慢是驕慢,自高自大,自以為了不起。在我們的生活中,像那些從事文學藝術的人,或者在某一領域學有專長的人,我慢心都特別厲害,原因就是他們有一技之長。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有修養的人就會好一些。這就是說,對自我成就的貪著,表現出來就是慢。貪有時表現為諂,有的人貪得無厭,不但執著自己的財產、地位、名譽,而且還貪著他人的財產、地位、名譽。為了滿足個人私慾和強烈的佔有心,就會溜鬚拍馬、阿諛奉承地去博得他人的好感。貪心使人做出殺、盜、淫、妄的事,做出許多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的事出來。貪心使社會不得安寧。

有情所貪著的範圍非常廣泛。也就是說,在我們凡夫的心裡,不是貪就是嗔,不是喜歡的,就是討厭的。而我們每個人對自己所喜歡的一切東西,都會產生佔有或執著的心理。所不同的是,這種佔有欲在程度上有深淺的差別。

欲,就是需求的意思。說到欲,就會想到慾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叫做欲界。欲界的眾生,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種強烈的慾望之中。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理上的需求,二是心理上的需求。人對這兩方面的需求當然是很多的,佛教歸納為五欲,即:財慾,對財富的需求;色慾,男女色相的需求,也就是性慾;名欲,對名譽的需求;食慾,對飲食的需求;睡欲,對睡眠的需求。在這五欲裡有兩種慾望是最根本的,就是飲食男女,這是「人之所大欲存焉」,這是兩種最為強烈的慾望,其中飲食慾又是根本的根本。

五欲,佛教中又以色、聲、香、味、觸為五欲。色慾,是眼睛所希望看到的,像優美的風景,心目中想念的人;聲欲,是耳朵希望聽到的,像人家的恭維話,人家的讚美語,悅耳的音樂等;香欲,是鼻子希望嗅到的氣味;味欲,是舌頭希望嘗到的可口的飯菜,山珍美味之類;觸欲,是身體希望感覺到的,像舒適的生活環境之類。多數的人一生,都是在追求慾望中度過。人生一世,必須要有吃的,穿的,住的,這些是基本慾望。但是人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當我們吃穿住都有了之後,就希望吃得再好一點,穿得再好一點,住得更舒適一點。吃穿住已經得到保障,還要跟別人去攀比,講排場。

人的慾望是沒有盡頭的,是無法填平的欲壑。像滾雪球一樣,人的慾望會越來越大。不過,世界上每一個人的慾望也不是一樣的,還是有所偏重的。像有的人偏重於色慾,喜歡酒色;有的人偏重於食慾,覺得吃好的是最開心的;有的人偏重於睡欲,覺得睡覺才是人生最大的樂趣;而有的人偏重於名譽,認為名聲才是世界上頭等重要的事情。所以,慾望是因人而異的。

人的慾望的差異,是不是天生的呢?不是的。每一個人的慾望偏重面都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偏重於那一方面的追求,那一方面的慾望就會越來越大。如果不去培養它,它就會漸漸地小了。顯然,慾望在人的一生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通常人生的幸福,是以慾望為基礎的。當一個人慾望滿足了,就覺得幸福,就覺得快樂;相反,慾望得不到滿足,就覺得痛苦了。為了使人生幸福,佛陀告誡我們不貪慾。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不貪慾的話,就能成就五種自在。

「何等為五」,到底是哪五種呢?

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

三業,指身業、口業、意業。三業自在的原因,就是諸根具足。諸根,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一個不貪慾的人,就會有完整的身心,清淨的身心,這樣他的三業自然也就自在了。沒有貪慾,則身心清淨;身心清淨,又導致了三業自在。

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

有貪慾的人,都很吝嗇,吝嗇就不會佈施;不修佈施的人,必然要招感貧窮的果報。而只有那些不貪慾的人,才會樂意修佈施,樂意種福田。這樣的人才能在未來的生命裡招感很多的財物,他就能做到「財物自在」。而且「一切怨賊,不能奪故」,一切怨家債主都不能奪走他的財物,他的財物也不會毀於大水、大火、盜賊、不孝子孫、國王五種天災人禍。

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

不貪慾的人,勤於施捨,樂意種福田,自然也就得到「福德自在」。福報,它包括很多方面,像中國古書──《尚書·洪範》裡就說:「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這些都屬於福德的範疇。「隨心所欲,物皆備故」,一個人如果福德自在的話,他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

不貪慾的人,樂意修佈施,將來有可能招感當國王的果報。他本國的諸侯、地方官員、周邊國家的國王都會把「珍奇妙物」敬獻給他。因此,不貪慾的人做國王與一般國王有所不同。

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

不貪慾的人,他的未來人生用「心想事成」四個字還不足以形容,因為他所做的一切,總比原來希望的要好。比如他想賺一元錢,結果是賺了一百元、一千元。所以,一個人要想使他的生活過得更幸福、更快樂、更自在,他就得擁有福報。那麼,福報從哪裡來呢?要靠自己去培植,要種福田,只有耕種了福田之後,將來才有福報的收穫。

一個人只有現在種福田,在未來的生命裡才會擁有福報。所以說,「人天路上,修福為先」。我們有很多修行人,也非常重視修行,但不願修福,一點利他的事都不肯做,一天到晚只管自己念佛,打坐,這一生假如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沒有關係。如果功夫不到,往生不了,那未來的修行條件也就相應的困難了,沒有人來成就你的修行。佛教裡有句話說:「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修福不修慧,香象掛瓔珞。」說的是過去有兩個師兄弟在一起修行,一個偏重於修慧,一個偏重於修福。修慧的這位在來世繼續修行,證得了阿羅漢果,但沒有人供養,經常托著一隻空缽,挨餓受凍。而修福的這位,在來世墮落到畜生道裡邊去了。由於他在因地修了很多福報,結果就當了國王騎的大象,渾身上下掛滿了珍珠、瑪瑙、寶石,顯得很神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要福慧雙修,不可偏重於修慧一個方面。尤其我們現在學的是大乘佛教,更要在利他中完善自己,直接從無我下手,破除自我,發菩提心,發大悲心。這樣就會替別人著想,替眾生著想,遠離貪慾,將來就會「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

「是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以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如果一個人把不貪慾的德行回向到佛果上,將來成佛時就是「三界特尊」,受到三界眾生的特別尊重。

9、不嗔恚

【復次,龍王!若離嗔恚,即得八種喜悅心法。何等為八?一、無損惱心;二、無嗔恚心;三、無爭訟心;四、柔和質直心;五、得聖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無礙心,觀者無厭。】

這段經文講不嗔恚。嗔恚,是一種憎恨、排斥他人的心理。嗔恚的作用跟貪慾恰恰相反。貪慾是佔為己有,而嗔恚則是排斥討厭的心理。它的表現形式很多,像憤怒就是一種嗔恚的心理。當兩個人吵架時,吵著吵著,首先是臉紅,接著脖子粗,然後就是聲音越來越大了,血壓越升越高了,怒目圓睜,這種形象就是憤怒。憤怒之後,是恨的心態,因為倆個人吵完架,並不意味著吵完之後就完了,沒有這麼簡單,恨接著是惱。恨,使人的心靈受到極大的傷害,恨的實質是傷害自己,而不是傷害別人,因此恨的結果,使心處在苦惱之中。惱進一步發展是害。害,是一種報仇的心理,企圖想方設法傷害別人。

有時倆個人之間沒有吵過架,由於嗔恚心的作用,也會對別人生起排斥的心理,這就是嫉妒。有一種人,看到人家的事業取得成就,心裡總不是滋味。其實,人家的成就、地位、利益、榮譽對他根本沒有損害,但他的心裡卻感到難受,這是嫉妒的表現之一。嫉妒這種心理,在我們的生命裡力量很大,為了對治這種煩惱,佛教提倡隨喜功德,就是看到別人做好事,感到由衷的高興,並給予輿論上的支援。佛教認為隨喜功德與別人做好事的功德是一樣的,因為做好事要量力而行,人家拿一千元錢助殘,這個你自身的條件也許不具備,但你對人家說句「你真是位好人」的話,是不用吹灰之力的。怕就怕在你連這句不損你一根毫毛的話都不肯說,而冒出一句十分苛薄的「你的錢多得沒處花了」這句話來。所以隨喜功德是一種既廉價而成本低、效益高的投資方式。但是,儘管如此,人們還是不願意去做。而我們學佛的人呢,就是要在現實生活中學會隨喜功德。由於嗔恚心不但傷害了別人,而且也嚴重地傷害了自己,所以我們要遠離嗔恚心,使身心安寧而平穩,並得到八種喜悅法。

「何等為八」,究竟有哪八種呢?

一、無損惱心。

嗔恚心重的人,一天到晚有損惱心,要傷害別人,人家隨便說他一句或者罵他一句,只要有損於他的利益,就恨不得馬上咬他一口,這就是一種嗔恚心的表現。如果一個人遠離了嗔心,他就不會有這種損惱心。

二、無嗔恚心。

有嗔恚心的人,面對各種逆境,隨時隨地都會產生嗔恨心,久而久之對什麼他都看不習慣,嗔恨心越來越大。而遠離嗔恚心的人,在逆境面前,具足忍辱心、慈悲心,這樣嗔恨心漸漸地就會消失了。

三、無諍論心。

嗔恨心重的人他的報復心、記恨心特別強,一天到晚總想找機會跟人家吵架、打架。而一個遠離了嗔恚心的人,就是有人罵他說他,由於他有忍辱的功夫,根本就不在乎。其實,不在乎,在修行中是非常重要的。像人家罵你,你要是在乎了,你才會被人家傷害,假如你根本不在乎,隨他罵你豬、狗、王八,無論對方如何罵,根本傷害不了你。與此相反,你一旦在乎,對方罵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所以學佛的人要學會不在乎,認識到罵人的語言都是虛假的,根本就不應該在乎。

四,柔和質直心。

嗔恚心重的人,他的心態一天到晚都很粗暴,煩燥不安,時常處在又氣又惱的狀態中。而一個有忍辱涵養的人,他的內心裡充滿著安祥、慈悲,說出來的話一定很柔和,人們聽了覺得舒服。

五、得聖者慈心。

不嗔恚的人,會慢慢地培養出聖人的慈悲心態。一旦我們擁有聖人的心態,擁有佛菩薩的心態,那我們也就接近於佛菩薩了;與此相反,如果我們擁有畜生的心態,貪嗔癡特別強烈,一天到晚總想著傷害別人,那我們就跟畜生沒什麼區別。

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

遠離了嗔恚心的人,由於他對眾生具有慈悲心,總想著如何去做利益眾生的事情,使一切眾生獲得安樂。

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

嗔恚心重的人,他的相貌是不可能端莊的,這一點,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觀察到。一個愛發火、發脾氣的人,即使他長得很好看,當他發脾氣的時候,他那端莊的五官也會被他的心態所扭曲,久而久之,他的相貌就會從端莊變得醜陋。因為他發一次火,就會使他端莊的相貌扭曲一下,等心情平靜之後,才會恢復原狀。如果經常發火,那他的面部肌肉就不能恢復原狀了。就像那些捕蛇的人,打獵的人,他們的心態每時每刻都想殺害眾生,從而使他們的面部肌肉變形,相貌變得越來越兇狠、難看。像是凶神惡煞似的。所以相貌的美醜跟一個人的心態有很大的關係。

古代有一個畫家,他是畫羅剎相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畫。由於畫得時間太久了,幾十年過去後,他的相貌競然成了羅剎相。人們一看到他都很害怕,畏而遠之,他感到很苦惱。怎麼辦呢?他去請教一位高僧。高僧叫他不要再畫羅剎相,改畫佛菩薩相。於是,這位畫家就日復一日地潛心畫佛菩薩相。又十幾年過去了,由於他時時刻刻想著佛菩薩的功德、智慧、慈悲,後來人們發現他的相貌竟然變得跟佛菩薩一樣了。這則故事說明瞭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一旦擁有一種慈祥心態的話,就能使今生本來難看的長相變得越來越端莊,人們見了他都會覺得愉快。這種柔和而安祥的心態或暴躁而嗔恚的心態,就是一種氣質,你想擁有什麼樣的氣質,就要培養什麼樣的心態。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沒有嗔恚心的人,具有忍辱、柔和、慈悲這樣的德行,這正好是大梵天的威德。所以遠離嗔恚的人,將來能生到大梵天去。印度人所說的大梵天,跟基督教的上帝很相似,都具有博愛、慈悲的德行。因此,你們如果現在修不嗔恚的德行,將來你們就是上帝了!

「是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以後成佛時,得無礙心,觀者無厭」。如果一個修行的人能把不嗔恚的功德回向到佛果上,將來成佛的時候就能得到無礙心,心沒有障礙。因為有嗔恨心的人,在心理上有很大的障礙。所謂的「得無礙心」,就是擁有慈悲的心態。「觀者無厭」,指擁有慈悲心態的人,人們看他的時候,越看越順眼。

10、不邪見

【復次,龍王!若離邪見,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為十?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二、深信因果,寧捨身命終不作惡;三、惟歸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兇疑網;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六、無量福慧,輾轉增勝;七、永離邪道,行於聖道;八、不起身見,捨諸惡業;九、住無礙見;十、不墮諸難。是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什麼叫邪見呢?邪見是相對正見而言的,它是無明的產物。無明的表現形式很多,其中的一個重要形式就是邪見。見,是認識。邪見,是對宇宙人生的錯誤認識。什麼叫錯誤認識呢?這種認識跟宇宙人生的真實是相違背的,和我們達到人格完善的目的是相違背的,和我們的修行解脫是相違背的。這種認識、思想、觀念,屬於邪見。反之,一個人的認識跟真理相應,跟修行趨向解脫相應,跟我們的完善人格相應,那就是正見。

在我們生存的世間,邪知邪見特別的多。像有的人不相信因果,認為人死如燈滅,覺得人世間沒有什麼因果,這就是邪見。因為他沒有看到三世因果,他沒有看到生命的過去、未來,只看到了現在這一生,所以他不相信三世因果。又像基督教,基督徒只講生命的現在和未來,而認為生命沒有過去,認為人是上帝創造的,死後不是升天堂便是下地獄。這在佛教徒看來,也是邪見。

有些人否定聖賢,他們不相信這個世間有聖人和賢人,他們認為人都是一樣的。按照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認為一切生命都是從海洋裡產生出來的,是從無機到有機,從低級到高級進化而來的,在世間上根本就不存在聖賢。一切動物(包括人類)都是一樣的,差不了多少,人與人之間沒有什麼聖賢和凡夫的區別。不管他一生做了多大的事業,做了多大的努力,做了多少好事還是壞事,最終還是一樣的,死了什麼都沒有了。

中國古代的楊朱就認為,堯和舜雖然是有名的賢君,但他們死了以後又怎麼樣呢?還不是枯骨一堆;桀、紂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暴君固然不好,但死了以後也是枯骨一堆,結果都是一樣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生一世,不管是流芳千古,還是遺臭萬年,在社會效益方面雖然不一樣,但從他們的自身結局來看,都不過一死了之,沒有什麼不同,反正都是枯骨一堆。就這堆枯骨而言,流芳千古和遺臭萬年又有什麼區別呢!佛法認為,這種觀點是屬於邪知邪見的範疇。

又像有些人認為:人生苦短,應及時享樂,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人不為已,天誅地滅。諸如此類的邪知邪見,都是由於不了解人生的因果而產生的。因此,我們要想修行解脫,首先就是要樹立正見,用正見去打破無明,用正見去打破邪見。

修學佛法的次第從聞、思、修入門,許多人往往忽略了修學佛法的這個常道。一旦學佛之後,接觸到什麼法門,就糊裏糊塗地去盲修瞎煉,或者念佛,或者參禪,或者修密,修著修著,就不知道修到哪裡去了,連自己也搞不清楚了,這是很危險的。天臺宗的《教觀綱宗》裡有這樣兩句話:「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這是說修行,但不懂得修行是怎麼回事,也不懂得修到哪裡去,碰到的一些境界也不知道怎麼處理。這種修行當然很危險,何況真正的修行是對我們整個生命進行改造,是對我們思想觀念的改造,是對我們行為的改造,是對我們語言的改造。佛是人格上達到完善的人,而我們要想達到人格上的完善,就要從身、口、意三業上進行徹底地改造,這樣才能取得修行的效果。所以修行成佛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業,是一個巨大的生命改造工程。如果沒有相當的理論基礎,沒有相當的智慧,就沒有辦法完成這樣重大的使命。要想完成這個重大的使命,就要從聞、思、修下手。首先要聞,聞了之後再思。通過聽聞,學習很多的經教,進行思維,考察人生,把佛法的觀念變成我們自己的觀念,用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再用這樣的智慧去觀照人生,這樣的修行才會有效果。所以修學佛法的關鍵是樹立正見,遠離邪見。如果能遠離邪見,樹立正見,就能成就十種功德,獲得十種好處。

何等為十,到底是哪十種好處呢?

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

真善意樂,是跟真理、道德相應的思惟、愛樂。因為有正見的基礎,我們的認識才能跟真理相應,跟道德相應。「真善等侶」,是能夠得到很多的善知識作為朋友或師長。反之,邪知邪見的人,貪嗔癡不斷增長,離真理、道德、善知識會越來越遠。

二,深信因果,寧捨身命終不作惡。

具足正見的人,必然深信因果,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深信呢?要達到「寧捨身命,終不作惡」,我寧願死了,有感於因果報應的可怕,也不去做惡。反之,邪見的人,往往無惡不作。

三,惟歸依佛,非余天等。

具足正見的人,認為只有佛法僧三寶,才是真正的皈依處,才能使人徹底地解脫人生的煩惱痛苦。反之,邪見的人,是非不分,他會去歸依那些天、鬼、鈔票、地位、感情,以為這些是世間上最可靠的。

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兇疑網。

具足正見的人,能夠正見人生一切。正見人生,對於人生的吉兇禍福,都能夠明瞭它的因果,不會有什麼懷疑。我今天之所以能得到什麼好處,那是我應該得到的,是我過去種下的善因招感的果報;而我今天遭殃,碰上了不愉快的事情,那我也應該心安理得地去承受,因為是我過去種下的惡因招感的果報。所以一個真正深信因果的人,他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不求進取,而是會努力進取,懂得如何去開創自己生命的未來。

五,常生人天,不墮惡道。

具足正見的人,深信因果之理,明瞭善惡果報。他一定不會去造惡業。不種惡因,自然不會墮到三惡道;由於修習五戒十善,將來繼續生而為人,或往生到天上。

六,無量福慧,輾轉增勝。

具足正見的人,以正見指導自己的人生,這樣在他的未來生命中,他的福德智慧就會不斷地增長,一天比一天多,乃至一直到成佛,福德、智慧最終達到圓滿。

七,永離邪道,行於聖道。

具足正見的人,永遠離開邪道,依八正道,致力於八正道的修行。其實,一切修行法門,都是以八正道為根本,不管是修淨土宗也好,修密宗也好,禪宗也好,都離不開八正道這個核心。如果離開八正道去修行,那是一種偏執,都不太容易修得相應。

八,不起身見,捨諸惡業。

身見,是我見。具足正見的人,明瞭因果、緣起、無常、無我的道理,就能逐漸地破除我執,乃至捨諸惡行。

九,住無礙見。

具足正見的人,依照止觀的修行,久而久之,就能引發般若智慧,如實地通達宇宙人生真實,在認識上不再有困惑,對人生不再迷茫。

十、不墮諸難。

具足正見的人,不會墮落到諸難之中去。諸難,是三途八難,又叫八無暇。就是說,墮入三途八難中的眾生,無暇聽聞佛法。三途八難是: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北拘盧洲。生在北拘盧洲的人,只有享樂,而沒有苦難,所以不修習佛法;五、長壽天,就是色界、無色界長壽安穩的地方,生在長壽天的人,由於福報很大,再加壽命很長,也不知道修學佛法;六、聾盲瘖啞;七、世智辨聰,頗具世間聰明的人,對佛法不容易生信,就是信仰佛法,也容易產生偏執,鑽牛角尖;八、佛前佛後,就是生在二佛中間,無佛住世教化的時代,就像我們所處的時代,釋迦牟尼佛已圓寂2500多年,彌勒佛還沒有出世,全世界雖有五六十億人口,但能聽聞佛法的又能有幾人呢!我到過歐洲,看到很多人一天到晚忙於工作,看電視,喝酒,到大自然裡去玩,我問他們信仰什麼,他們回答我說:信仰大自然、信仰酒、信仰女人啊!雖然基督教統治著歐洲,但真正信仰上帝的人沒有幾個,這是很可憐的!

三途八難中的眾生,不能聽聞到佛法。一個人如果聽聞不到佛法,他的生命就沒有前景,沒有光明。跟那些處於三途八難、無緣聞到佛法的人相比,我們算是很幸運的。尤其是能夠生活在蘇州這個地方,無論是社會道德,還是人的心態,都比較柔和,再加上這裡有三座如法的寺院,經常有法師講經說法,這是很難得的。

「是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以後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一個人如果把修不邪見的功德回向到佛果上,將來在成佛的時候,就能速證一切佛法。「一切佛法」指的是佛法的內涵,佛法的真諦。這裡所說的佛法,就是專指佛所證的法,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實相。我們之所以不能證得宇宙人生的真實相,原因是有見惑。在我們的修行中有兩種惑:一是見惑,二是修惑。首先是認識上的錯誤--這就是一種見惑。見惑,影響了我們對真理地證得,影響了我們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理。我們只有通過學習佛法,遠離邪見,樹立人生的正見,將來就很容易證得一切佛法。

「成就自在神通」是指遠離了邪見,不僅能證得一切佛法,而且還能證得一切自在神通,獲得自由,獲得解脫。世人現在不是追求自由嗎?自由當然是最可貴的,但是世人能真正追求到自由嗎?一個人假如他內心裡還有煩惱,就談不上真正的自由。
佛法講的自由,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指心解脫,心靈上沒有任何的煩惱,獲得自由;另一指慧解脫,能夠正確地認識宇宙人生的實相,是認識上的自由。佛陀就獲得了這兩方面的徹底自由,得大自在。

到這裡就把十善業道的內容,修十善業道的利益講完了。我們從這一節的內容可以看出,通過修十善業道,的確能得到人生的種種利益,種種的幸福。一個人如果能修十善業道,不僅能使現在的人生得到幸福,同時也能使未來的人生得到無窮無盡的幸福。那麼,一個人如果修十不善業道,情況又會是怎樣的呢?在佛教經典裡也有一部叫《佛說十不善業道經》,跟我們現在講的《佛說十善業道經》的內容截然相反。這個十不善業,就是造成人生種種痛苦的根源。

(選自濟群法師《幸福人生的原理》)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