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首明淨土之義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8-10-20 23:52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首明淨土之義

首明淨土之義

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說出了淨土這個名詞,本是指佛菩薩的依報說的。嚴格地說,只有佛所證的如境——也即是達到涅槃果海,方名淨土。因真實淨土之境如此超勝,故在《華嚴經》裡善財童子本已證齊諸佛。已達登等覺位,普賢菩薩尚要以十大願王,導引善財等四十一位法身菩薩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到大涅槃,得圓滿佛果。

《華嚴經》為界外大法,佛為法身菩薩所說,凡夫二乘不見不聞,釋迦世尊運悲興慈,於方等會上說《無量壽經》,開啟三輩往生之要門,但由於三被都為已了佛智的人,了佛智當然即能入華嚴,故於末後特對彌勒菩薩,說淨土中尚有一等胎生的人,即使不了佛智,只要能信罪福,亦能往生淨土,只是五百歲中處於蓮華中不能見佛聞法(處蓮華中即喻胎生),此時已淨土大門向一般人敞開。

繼又說《觀無量壽佛經》,開九品往生之大門,惡逆之人,只肯回心,也可攝歸淨土,真可謂無機不收,這不是三根普被了嗎?

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志在度生,故又說《阿彌陀經》,以持名一法,圓攝八萬四千法門使一切眾生同趨覺路。稱名功德不可思議,故《法華經》說: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釋迦世尊從講《華嚴》到《法華》,為實施權,普利群機,縱觀淨土一法,自始至終貫攝其間,俾使凡小得預聖流,三乘同歸一乘,這確是如來之不可思議境界,是為特別法門。

上來已言,淨土是佛的境界,是佛經過無量劫廣修眾德所莊嚴的。十方無量諸佛,皆有淨土,為什麼要特指西方阿彌陀佛淨土呢?這是因阿彌陀世尊願力特宏,攝十方眾生往生其國故。那麼華嚴中的法身大士,為什麼還要往生呢?這是因為釋迦、彌陀不異故,為破眾生分別見故,為使眾生捨穢趨淨故,佛佛道齊故,順佛願力故。這就是淨土法門殊勝獨妙的道理。

就禪淨二法門,古德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離禪不是淨,離淨不是禪。故中峰國師說: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由此可知禪淨二宗,同時直顯本體,故禪稱直指,淨稱徑路。禪、淨兩字,均指諸法實相,同時指佛境,佛的知見。佛境,即是華藏世界;佛的知見即是法華會上開示悟入的無上菩提。由是可知禪宗直指人心,是全心即境。淨土宗直指佛境,是全境即心。細析之,禪宗若撥無淨土,必落緣影心;淨土宗若離祖師禪——實相印,必落六塵境。這樣就非即境的心和即心的境了,如能參禪不落緣影心,念佛不落六塵境,則禪、淨、華嚴、法華各宗是一非二。所好者,淨宗的修持,心念佛名,願歸淨土,只要有真信切願,雖不了佛智,未達實相,生淨土後,即使經過胎生的五百歲,甚至下下品的十二劫,終能花開見佛,證無生忍,這也是修淨土法門的特勝所在。


(資訊來源:香港寶蓮禪寺)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