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轉載分享-時輪金剛灌頂開示---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
echoooo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UID 21
精華 10
積分 19574
帖子 1539
積分 16360
閱讀權限 150
註冊 2008-12-16
 
發表於 2011-10-15 20:00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轉載分享-時輪金剛灌頂開示---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

轉載分享-時輪金剛灌頂開示

(資料來源:卡盧仁波切中文網---利生新聞台)



Categories:


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

顯密之異同


時間/1990年

地點/加拿大多倫多時輪金剛灌頂大法會

經教


一般來說,佛陀的法教依經教(顯教)和密續(金剛乘)的傳承,而區分為兩類,其間的分別在於經教以培養成佛的種子為要,而密乘則直接以證果為道而修。

  
經教包涵了兩個主要的道乘(車乘),即屬於聲聞、緣覺道的小乘,以及屬於菩薩道的大乘。這些證覺的法門都依於戒、定、慧等三學而修。但另外,我們也可以就見地、修行、行止等三方面來說明這些法門的架構。
  
這兩種法門,或曰道乘,均認為眾生之所以有缺失,其主要的根源乃由於無明的關係。無明造成我們今日的狀況。其見地指出人無一真實的我體(人無我),而一切事物亦不具單獨存在的體性(法無我)。至於修行方面,它主要是在培養開展三項重點之上:
  ○1藉由「止」修,產生定力。
  ○2藉由「觀」修,生起無盡智慧。
  ○3在大乘方面更要修習培養證覺的心(菩提心)。
  
而在實修以上三項時,它所表現在一個人之行止上的,便是不傷害或捨棄眾生,同時修行六波羅蜜,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寬容)、精進、禪定(定力)和無上 智(智慧)。藉由這些方面的修行,我們才能消除無明的種子,而證悟成佛。這是經教最主要的修行方法。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常覺得自己是某樣「東西」,並稱這 個我們自以為是的「東西」為「自我」。由經教的觀點來說,我們所感受到的自我,其實僅是一種心續的組成而已,是我們所造作出來的一樣東西。更確切的來說, 我們執著於一種事實上並不存在的自我感覺,我們感覺自己是「某樣東西」。但在經過一陣子,在我們把這種感覺當真後,便會產生「我究竟是什麼東西」的疑問出 來。
  
通常當我們看到東西時,都會聯想到它的形狀、構成、顏色、特性和外觀等。但當我們仔細審視我們所自認為的這個「自我」時,卻找不到任何形狀、顏色、組成和 外觀。以理性來分析自我的不存在,並不困難。但這樣做,對我們幫助並不大,它依舊無法改變我們對自己,以及對現象界的習氣和看法。我們在把自己定位為 「我」後,所有旁邊其他的人、事便成為「他(或它)」,而使自己陷入一種根深蒂固的二元對立習氣之中。
  
我們的問題並不在於了解無我的意義是什麼,而是在於如何利用無我的見地,消除我執的習氣。這才是修行的目的所在。在修行中有一句話:「獲得證悟或進入悟 境」,這才是我們真正所要做的。我們必須實證無我後,才能真正消除我執的習氣。倘若我們依聲聞、緣覺道而修的話,便要將心住於無念之中,藉著定力,慢慢培 養內觀,直悟無我。若依大乘的菩薩道而修的話,方法則包括培養證覺的心,梵文稱為菩提心,尤其在慈悲心的發露上,至為重要。此外,它還包涵了修心的法門, 例如:「修心七要」,以及稱為「自他交換──施受法」的禪修技巧。在此方法中,我們將一般對自我的看重,轉移至對他人的關切。這是一個消除我執極為有力的 方法。這些法門最主要都是在於消除我們的執著。當執著消除後,我們才能從一般日常生活的痛苦和不滿中解脫。這是對於經教修行法門一個簡短摘要的說明。

密乘(金剛乘)


現在讓我們進入以果為道的密乘修習法門。我們在密乘道中常講到轉化不淨為清淨,但我們要說明其真正的涵意,因為我想很多人對此有所誤解。

  
一切現象諸法均以某種方式呈現在我們之前,但密乘教義認為此等展現可以有所改變。不過有一點很重要,而且諸位必須了解的是,這裏所謂的改變,指的並不是我 們所覺受到的客體本身。事實上,由經教和密乘的觀點來看,我們所覺受到的客體本身並無不當之處,它們既非清淨,亦非不淨;它所呈現的僅是其本然之貌。所以 我們所感受到的不淨或垢染,並非來自覺受的客體本身,而是來自我們自己本身的覺受方式。由於執為有「我」,而產生了「他」的二元分別之見,導致我們認為一 切客體均各自獨立,而真實恆常不變的存在。因此,當我們講到不淨時,其實所說的,就是指我們對於現象缺乏正確的理解和認知。這種覺性和正知的缺乏,才是我 們所要消除的目標。諸位由此可知經教與密乘在目標上並無顯著的不同。雖然法門不同,但目的則是一樣的。兩者都認為問題出在執著──執為有「我」,以致我們 將所覺受到的一切事物客體,當為實有且恆常不變的。
  
密乘的特點在於消除此種執著的法門中,有一個殊勝的方法就是開展自己對現象,以及對自身的覺受生起清淨聖潔的觀力。若我們能完全培養出這種「聖觀」的話,那麼我們對於自己和現象的執著便會減弱消失,我們對於一切現象諸法的覺受,也才能由不淨轉為清淨。
  
由於這一點很重要,所以我要再重覆說一遍。當我們談到將不淨的體驗或覺受轉為清淨時,我知道有很多人會認為密乘有某種神通咒力,只要念對時間,或念的次數 夠多,便能剎那把一切改變。也就是說,有某種法術可以把我們的覺受客體,由不淨轉為清淨。這對密法是一種很嚴重的誤解,它根本並非如此運作的。
  
密乘道完全建立在經教的基礎上。依經教的觀點來說,我們會感覺生活毫無意義,也就是對周遭一切都感到不滿。而其原因並不在於受到覺受的事物本身,而是在於 我們的自心、在於我們如何處理一切現象,以及如何與它產生相互作用的關係上。這才是問題的所在。現象諸法只是一種顯現,一點都沒問題。但我們將所看到、所 體驗到的一切當為真實而且具體存在的模式,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就是我們這種對覺受的執著和攀緣,被認為是一切問題的根本所在,而經教的解決之道就是消除 這種執著,尤其是消除對自我的執著。
  
密乘道的重點也與經教一樣,那就是消除執著。但它不是藉用任何咒力,或某種具有法力的東西使外在的事物改變,而是藉由消除我執後,所產生的淨觀來作用的。
嚴 格來說,一個人若沒有穩固的經教基礎,是無法真正趨入密法的。但諸位也許會問:「是否可以僅修經教而不修密法,便能成佛?」答案是肯定的。一切開悟所必須 要有的東西,都可以在經教的傳承中找到。然而,由於經教的法門著重在培養證覺的種子上,因此它是一條很長的法道。種子由發芽到真正長成需要很長的一段時 間。
  
密乘與經教的分別不在於做什麼,而在於用什麼方法做。除了密乘道較為直接外,它與經教在根本上完全是一致的。這樣諸位了解嗎?這一點非常重要,我要再說一 遍。密法並非能藉由某種神通法力,將外在的事物改變,它是藉由消除我們對現象覺受的執著,而達成的。當執著消失後,我們會發現一切我們所認為不淨的現象, 均只不過是我們自心的清淨顯現而已。
  
我要再強調一遍,密乘並不對任何東西念咒施法,或使用某些法藥或物質性的東西,造成某種改變。有 很多人認為密法有很大的法力存在,因此完全不在乎自己的行為如何。他們認為只要訴諸神通,便能解決一切問題。倘若我們由於對生活感到無意義和不滿而陷入惑 迷,那麼這種錯誤的覺受方式,就如同在無明中過著無明的生活一樣,根本無法帶給我們光明。它只會增長我們另外一層無明罷了,一點也無法將我們導入正確的方 向。在去執斷惑上,密乘與經教的目標是一致的。
  
密乘的法門可分為多種不同的層次,但通常它分四部,即行密、作密、瑜伽密和無上瑜伽密(註:「瑜伽」意為相應或合一,例如本尊瑜伽法便指本尊相應法)。密法之所以有層次之分有數個原因,但最主要是為了契合每個人的性向、個性和能力等。

〈文章全文,請連結
http://www.edupro.org/edup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44&blogId=22






Echoooo 合十
嗡  折隸主隸  準提莎訶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