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前行--學佛的基本觀念(二)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7-16 11:05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前行--學佛的基本觀念(二)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前行--學佛的基本觀念(二)

(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

佛乘

  第五個是佛乘。這樣前後加起來一共有五個,稱五乘佛教。「佛乘」是直接修成佛的部分。我們現在分兩點來介紹,與一般人的觀念不大相同。

  第一、 佛是直取佛果的,直接達到佛的果位的部分。站在這個立場來看,不論共外教或不共外教都要放下。至於成佛所需具備的條件,就是所修行的必須與道的本體相應, 也就是剛才說的學佛所發的心。發心不同所得的果報也不相同,甚至也有可能下地獄。譬如發瞋恨心,以七情六欲、名聞利養之心來學佛都不會有好果報,所求來的 都不見得是佛、菩薩所加持的,反而是鬼神來幫忙的,到時候副作用可能很大。

  如果所發的是正確心(聲聞乘以上是正確的,人天乘以下有很多並不正確),總之希望能與「道的本體」相應。不管是為了成佛來學佛,還是為了廣度眾生,或 是為了明心見性,了生脫死,出離三界,往生極樂都可以,其先決條件就在於所做的功課處處都要與這些本體相應,才容易成就。佛乘主要就是從這個地方下手而直 接來談修行法門的。

  第二、就是佛乘的佛法與前所說菩薩乘的佛法不大一樣。菩薩乘重因,因種了,果自然就到。佛乘的特點則是因果同時,而非先因後果。可以舉因而果成,或是 舉果而因成,所以因果可以同時並進。這一點一般人很難體會。佛法中講道,如果發心學的是佛乘的話,初發心時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 個初發心是怎麼發的呢?以後慢慢再談。

  五佛乘法中,佛乘是不共外道的,它與外道完全不一樣。至於該如何修行呢?現在我們所修學的華嚴宗,特別強調佛乘而不是菩薩乘。雖然修什麼因得什麼果,是菩薩乘的基本定義,但在華嚴來講,修什麼因,什麼果就同時出現。

「此是普賢境,此是普賢行」

  此話怎講?過去我們常提「此是普賢境,此是普賢行」的境界,這是絕對算數的。再從華嚴三資糧來談,學佛,尤其是學華嚴,首先就是要有「信心」,相信人 人皆有佛性,相信人人皆當成佛,我也有佛性,我也當成佛。不但人人,一切眾生都一樣。不但將來當成佛,現在就是佛。可是我們都看不出來,因為我們用的是顛 倒心,而非覺悟心。這個顛倒心與覺悟心的差別何在?大家都想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現在大家注意聽,把剛才所說的觀念與事相之間的關係 聯結在一起看。

  經典告訴我們,極樂世界黃金為地,寶樹成林、七寶池、八功德水,好美啊!阿彌陀佛身相金色,眼睛呈紺青色,猶如四大海水。想想看,今天若真有這樣一個 阿彌陀佛站在忠孝東路口,大概見到的人都會昏倒。什麼是極樂世界?就是當我們的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都是清淨、平等、沒有分別的時候,就是極樂世界了。在 這種情況下,腳所踩的地真的就是黃金所成的嗎?我們就沒必要做這種想法了。因為此時的地已是清淨平等無分別的,既然如此,石頭與黃金不是一樣嗎?站在修 行、性起的立場來看是黃金,站在修養的立場來看是砂石,然而佛法都是向上提升的,所以舉例來講都是黃金為地,若講砂石,就是向下了,比較沒有向上超越的表 法與觀念。

  這是從砂石超越到黃金的立場來看,事實上,如果站在修行的立場,實在沒有砂石也沒有黃金,因為本來無一物嘛!今天假如有人說他夢到極樂世界遍地黃金, 此人八成快著魔了,因為這都是幻境。至於這樣的境界會不會現前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必須內心心境完全改變過來,完全是清淨平等無分別的時候,那樣的境界就 是黃金為地了。大家能不能感受?

  這是一個觀念問題,而非事相,佛經的文字是用來表達這種概念與觀念的,若只懂得執著文字就太可惜了。事相拿來講給老阿公阿婆或是三、五歲的小孩子聽, 讓他們起歡喜心、欣躍心而來學佛念佛,這是可以的。可是身為一個知識分子,若還迷戀這些東西,就太執著了。如果你能產生這種心境的就是覺悟心,反之就是顛 倒心了。

  這個觀念表達起來相當困難,在任何地方想要把佛法的這一層意義講出來都很難,唯有讀論才能真正體會,因為經典講的都是事相,觀念要靠自己轉。怎麼轉 呢?古來祖師大德在寫論(經文的註解)的時候,都提到論比經難上十倍,因為論很枯躁,經文還有點故事性。像淨行品一開頭就設了一個智首菩薩來問文殊師利菩 薩,好像兩個人在對話,儘管講的再深也還是兩個人在對話。論就不同了,它可以講出兩個理論出來,沒有「定力」與「慧心」是看不下去的。但是這樣的訓練卻是 必須的,只是在這個現實的時代中,想要把這個理給談出來,確實不大容易。以上是學佛的基本概念,也是佛法上一些重要的前提性問題。


佛法,直接在心上下功夫

  語言是一個令人相當頭痛的問題,不講你不知道,講了又令人執著。也因為這種對事相的執著,許多所謂弘法的人特別喜歡講感應。其實那些感應,用一種通用 的話來講,就是幻覺。古來大德都不曾強調他們的境界與感應,即使真有一些神異奇蹟也從來不談。華嚴宗有一位祖師通理大師,住在洛陽一帶,有一回上五台山去 朝聖,訪文殊師利菩薩。到五台的時候,已是日薄西山了。此處離大同、太原約有八百里路,若要趕下山已來不及了。天色逐漸暗下來,天氣也漸漸冷了,一望四處 什麼也沒有,便跪下來,求文殊菩薩指引一個棲身之地。就這麼一拜起來,便已身在太原華嚴寺掛單之處了。但是在他所有的著作裡從來沒談起過這件事,而是華嚴 寺僧眾記錄下來的,我們才知道原來通理大師有過這樣的奇遇。如果是現在,馬上大小報紙雜誌都報導出來了,唯恐天下人不知。

  這類事蹟在理論上絕對講得通,但是沒有修行就無法瞭解,此乃心念力的作用。沒有修行就培養不出心念力,既然培養不出,哪來的感應呢?一切豈非幻覺?許 多人喜歡打坐,這個一定要好好去體會,一天的次數不要多,一次或兩次都可以。剛開始的一個禮拜,每次不超過十分鐘,坐下後把姿勢調好,單盤、雙盤都可以。

  靜坐時牢記兩個原則,第一、不要用思考推理,也不能什麼都不想,否則成了空心靜坐,兩者都是邪見。唯一要做的就是提起一個正念,譬如說「明心見性是什麼」?「佛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把「題目」或「話頭」提起來,專心一意。這是第一個原則。

  第二、由於剛開始時心念力不夠,能夠有五秒鐘心不散亂的照住話頭,就已經很不錯了。這樣五秒、十秒、了不起十五秒下來,念頭一定會模糊。心念模糊通常 有兩種狀況,一是打妄想、再來是昏沈、累了。因為心不散亂的照住相當耗體力,很快就會累了。這時要記住第二個原則:「若心他緣,攝之令返。」趕快回到主題 上來。一個真正用功的人,大概可以算得出來照住五秒鐘,心會跑掉三十秒,抓回來後,要再過二十秒才能回到主題。如果真能如此不斷訓練,那「若人靜坐一須 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終究有壞時,靜坐畢竟成佛道」,雖然只有幾秒鐘,斷斷續續,必然成佛。

  這樣一來一往五分鐘、十分鐘下來,必定渾身大汗,衣服濕透,所以修禪的不會發胖(打妄想的除外)。這種工夫十分耗費體力,會令你血液循環加速,到了某 一個程度心境稍微緩和下來的時候,會發現體質已經改變了。不只是色身,內心也改變了。這個時候告訴你快開悟了,你絕對會相信,因為身心都已經經過改造了, 這就是佛法,直接在心上下功夫。

「信為道源功德母」

  學華嚴要分幾個階段來進行,<淨行品>就屬於第一個階段的部分。這個階段講的是「信」,稱「十信位」。信有發啟、開始的意義,表示一切要從根源談起。 黃河、長江都有個發源地,那生命的根源,發源地在哪裡?談學佛、談修行都是要從生命的根本開始,因此我們要從生命的根本開始改造。因為生命的本身充滿了缺 點,像貪、瞋、癡、懈怠、病痛、失敗、恐懼、疑惑、無力感等等,我們都要改造過來。若能從這些方面開始來講修行,就不會太離譜了,因為你要的是一個觀念, 而非事相。

  生命本來就不是事相,沒有辦法下定義。現場在座有三十個人,每一個人一條生命,可是你們知不知道這三十個人的三十條命,總合起來其實是一條命。此話怎 麼講,譬如這個杯子,只要裡頭有清水,月亮就會映到杯子裡。每個人的每顆心都像杯子裡的清水,都會映現出月亮,這個月亮就是每個人的生命,每一個器皿都有 一個生命,三十個器皿就有三十個月亮,他們是不是同一個月亮?月亮原本就只有一個,因個人的器皿不同,所呈現出來的生命形態就不一樣了。有的有福報、有的 有業報、有的歡喜、有的悲哀……器皿雖然不同,但生命的根源卻相同,也就是說原始點都一樣,只是所展現出來的作用各不相同。

  從這個地方相信,才有辦法修行,所以華嚴告訴我們「信為道源功德母」,這是道的根源,功德的根本,十信位中提到要發起這個信心,要有十個條件,各位可 以先參考《華嚴淨行品剖裂玄義疏》(海雲繼夢著),裡面有詳細的介紹。至於十心是什麼?該如何圓滿,《華嚴宗哲學概要》(海雲繼夢著)也有深入的探討,在 此不再多談。而這十個心不是很容易得到的,要發起正信才能掌握得住。

  「信」是什麼呢?我們分兩點來談,第一是相信、信仰的信;第二是信心、信念的信。相信是因為外來的而相信了,信仰是對外在的一種仰賴與依靠,都是對外 的,這都不是佛教的定義。佛教講的是信心,是自己本來具有的,也是內在的。信念也是自己本來具有的堅固意志,但並非頑固的執著。譬如人都有向上的意志,就 是向上的信念;中國人都有講中國話的信念,人也都有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信念,但這種追求常變成外向,就成了信仰、相信。相信祖先會庇佑子孫,這是相信。人 類追求幸福美好人生的欲望,若能從自己內心建立起來,就是信念了。

  如果說外來有一個什麼能給你幸福,不管是人是神,都是錯誤的觀念。以世間法來講,師生之間學東西是講相信的。好比到補習班為小孩找老師,通常都會找教 得好,知名度高,升學率不錯的老師,一個月要付多少錢都沒問題。那是你對他的相信,但在學佛上師徒的關係,就不只是相信了,而是一種信心與堅強信念的問題。我們對師父、對善知識有沒有足夠的信心,就需要師徒間的相應了。對於老師所教的,即使他教得不錯,我們還可以有自己的解法。可是對師父就不行了,師父 說一就是一,沒有第二句話,否則就不相應了,而變成各走各的路。至於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呢?那就得等到有成就以後了。所以相信與信心是有如此差 距的。至於信心所應具足的十個條件,且留待下回再談。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