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十三】:拔除欲箭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7-16 10:24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十三】:拔除欲箭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十三】:拔除欲箭

(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

若得五欲 當願眾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隱

  生活中的佛法,是我們一再強調的,從生活中來講佛法,關鍵在於對於我們所在的情境,要如何去「轉」。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就大的環境來講,叫「娑婆世界」或「五濁惡世」,你離不開這個世界,那我們要如何將這個世界轉為極樂世界?

  當下這個轉法是就大範圍的,總括說的。在小的方面,日常接觸的事物中,你是否有分別心,當你有分別心去分這是杯子、那是桌子時,你就會進一步分辨這個 杯子好或那個杯子不好;如此一來,你將永遠迴旋在娑婆世界裡,因為這是對幻境的一種捕捉。換句話說,就是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

  你是停留在對幻境的吸收,而那些幻境對我們來講,並沒有真實的意義。可是,我們卻會停滯耽溺於其中,就好像在一個銀幕上,映出綿密接續的影片,我們卻誤以為影片是真實的。

  這只是第一層迷霧而已,還有更深層的,就是你把裡面的劇情當成真實人生,隨著劇中人的悲、哭、喜、笑,莫名其妙哭笑後,明知道那是假的,可是,看的時 候,卻仍舊哭得很傷心、笑得很高興,明知「做戲『空』(河洛語,裝瘋賣傻的意思),看戲憨」,但是你就喜歡做憨仔,這就表示你已被那個境轉了。

  現在,我們修行就在這地方著眼,當下這些狀況,你能不能轉過來,而不是反被轉過去,這是老生常談,可是我們一直做不到。所以,希望各位對佛法當中修行的部分,只要抓住一個,能一個就好了。

修行,難在『行』

  唐朝白居易曾問鳥巢禪師:「什麼是佛法?」禪師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白居易說:「這還不簡單,三歲小孩都懂。」禪師說:「八十老翁做不得。」八十歲的老翁都做不到,三歲小孩如何懂得?對於修行的原則,也許都懂,但可能一直做不到。

  昨天,有同修到中壢道場,提起要買一塊地,想找幾個同修,每個人蓋一間茅蓬,然後要開始潛修。我問他要如何精進?他答:「一心念佛。」我問他要念到那 裡去?他說:「要念到極樂世界。」我說:「你那裡準備當墳墓了。」一心念下去,就念到墳墓去了,因為他對整個狀況沒有弄清楚。也許,他是想放下身心世界, 但當他開始念時,發生問題怎麼辦?古人可以有這種設想,安居在一處茅蓬,潛心修道。現代人的茅蓬是無形的,如果住進茅蓬,海青、縵衣、冰箱、電話等等設備 還一應俱全,這就不叫茅蓬,叫別墅,哪有辦法放下身心世界,一心念佛?這就是環境沒有弄清楚。

  這個時代,只要把自我面子、身段放下,會比古代好修行。古代要填飽肚子,為了生活需求,還需要去化緣;現代不需要,只要累積一年的資糧,存在銀行裡, 每月去領一點來吃飯,一日一食就夠了,有時,同修道友還會供養你幾餐,你可以專心精修,又不怕生病,倘若生病,還有全民健康保險提供醫療服務。

  但是,現在我們就是放不下,怕飯霉菜餿,要買最大的冰箱;怕天熱氣燥,要冷氣機,自己一直在描繪那個理想,那就是執著,執著於那一點,想要一心念佛是 不可能的。如此這般,騙人也是騙自己,因為我們對自己不瞭解,對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也不瞭解,如此想要找一個極樂,去到那邊,只會是極苦,絕不會是極樂。 因為現在你不懂得修行,到了極樂世界,誰教你修行?這裡極苦都不想修了,到極樂世界會修嗎?試想目前,我們只要生活稍微改善,就會耽於逸樂,退轉道心,到 西方淨土那麼唯美極樂的地方,我們如何能不放逸享樂,怎麼可能努力修行?這是一個很切身的問題。

生活的困境,絕大部份問題在於心

  修行人有修行人的憧憬、理想與執著;凡夫也有凡夫的理想、憧憬與執著。兩者都有同樣的缺點,要想出三界、了生死,兩者都同樣要破除這些。不只修行如 此,在其他事情上也是一樣。當你在這個環境有煩惱,工作不順意的時候,除非是工作能力的問題,否則絕大部分是出於心的問題。例如,是讀書人卻要他舞槍弄 劍,是勞動者卻要他吟詩填詞,都會難適其任,這兩種人只換對位置,就能各展所長。

  又如人際關係處理不當,造成工作上的不如意,無法協調,那不是換工作就能解決的,而是要換你的心。把我們的心境轉過來,學習如何與人相處融洽、如何使 自己的生活過得自在。假如心念不轉,只改變其他,那只是換另外一個洞鑽進去而已。一個人如果老是愛與人計較,愛與人爭風吃醋,愛與人爭長論短,不管到哪裡 去,都無法與人相處,所以,最重要的是轉變你自己的心。

  剛剛曾講,凡夫與修行人都有執著,都有目標與理想。當執著產生的時候,什麼都不對了,正知、正見也會因而消失,所講的一切都是假的,這一點要先瞭解。 瞭解以後再看經文中如何用心的部分:「若得五欲」,五欲指七情六欲,有這些色聲香味的享受,會過得比較舒服,俗語說:「乞丐也有三年的好風光。」當我們生 活好轉,漸入佳境時,就要注意了。

  「當願眾生,拔除欲箭」,是希望一切眾生,把這種貪都能除掉,才能「究竟安隱」。因為有貪欲,就不安穩(隱)。這裡有幾個重點,第一、「當願眾生」的 意義,看文意,是希望別人的意思,其實我們都是眾生,自己也包括在內,即使是菩薩也是眾生,十法界中,只有佛才是究竟的,其他都是眾生。所以當願眾生,指 所有的眾生。

當願眾生是一種心量的展開

  為什麼要說「當願眾生」而不說「當願我」,「當願自己」或「當願每人」?這是一種心量的展開,告訴我們,不要自己得了利益就忘了別人。雖然發此願是很大的願,我們也希望大家共襄盛舉,共成菩薩,所以才說:「當願眾生。」意義就在此,一發願就要訓練我們的心量。

  有很多同修念到願代眾生苦時,常常會將「眾生苦」省掉,或是念的聲音特別小,不敢當下承擔。不發願,所受到的苦更多,一發願要代眾生苦,菩薩與護法就來了,因為有苦,他們會幫你挑一些,你不發願,那就自己挑吧!自己去氶擔。

  同樣的道理,像我們發願要進學校讀書,義務教育三分之二的費用是政府負擔,那些負擔是從我們的稅賦而來的,貧富各照所得繳稅。不能說進學校要繳學費, 就不進去,那是你的損失。所以在發願時,相當於這種情況,發願做一件事,法界中歷劫成就的諸佛、諸菩薩,會幫我們承擔許多,這叫法如是故。我們不懂法的道 理所在,一看到發願,就以為茲事體大,難以承當,要知佛、菩薩絕對護持你的,除非你的願是為貪圖自己的名利,那就沒辦法了。你的心真的是為眾生的話,佛、 菩薩絕對幫你承擔。

  今天我們的福報很大,雖然我們的道場,沒什麼積蓄,但有大家的擁護,算是福報很大了。這些都是三寶的加持,釋迦牟尼佛的感化,使得僧寶的形象優良,才 受到大家的擁護。所以,發願進入菩提道,願意來弘法,願意利益眾生,願代眾生受一切苦,三寶就會來加持。既然有如此宏願,你就要修行;既然要修行,佛、菩 薩就會加持你,除非自己盲修瞎練,所以,「當願眾生」很重要,有他的真意深理在。

「拔除欲箭」,就是去除執著

  「拔除欲箭」,欲指五欲,五欲射中我們的心,就會迷惑顛倒,會造種種的業。這裡的欲,主要是指貪,五欲都是貪的範圍,貪是一種很嚴重的毛病,像一支箭,要去貪,就要將射中我們的貪心之箭拔除。貪心是一種執著,一種習氣、性癖。

  「拔除欲箭」,就是去除我們的執著。執著的脾性要怎麼除掉呢?即使一家人,習氣都會差異很大,有的很爽快、有的很執著,不同習氣造成人格發展的不一 樣。執著的事物有很多種,一般人不是執著錢財,就是執著情感,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有執著,內心就會不安穩,經常要心想口說,這大部分是由於自己內心的 某種不平衡,有不平衡就會不安穩。

用靜坐除去那執著

  要如何確確實實除掉那個執著性?在修法中有一個方法,就是靜坐。靠靜坐如何拔除欲箭?當坐下來,姿態動作如何,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訓練自己不妄想、不空心靜坐、提起正念、照得清清楚楚,這是第一個階段。

  其次,當我們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照得清清楚楚以後,該如何處置?例如坐了五分、十分鐘以後,腳會開始酸麻,甚至腰酸背痛,躁癢難忍,這個感覺要很清 楚的知道,也就是清清楚楚的感覺到身體的某一部位已給我一個訊號,這裡在酸、那裡在痛,如果準備要移它,或動它,那個酸痛就會繼續加深,但也會自然消失。

  現在,看得清清楚楚,知道業力來了也去了,來來去去,一切是無常的,好的境界來也無常,一下子會過去。懂得這個大前提,到了中期,那些現象會消失,內心開始產生一種寧靜感。開始進入第三階段,這時你就要清清楚楚,身體以外,還有心理的變化。

  涼風進來了,我感受得到,看得清清楚楚,就會知道風向對我們所坐的位置的關係,下次是否需要變動,以免受到風寒傷害身體。光線強弱對定力是否有影響, 自己會很清楚。不但如此,更會發現在靜坐時,什麼欲望、妄想,諸如關瓦斯、打電話、喜怒哀樂、貪瞋癡會逐漸顯露出來,出現時也要看得清清楚楚。你會發覺這 些東西不能執著。因為,這些都是無常,它來了,它去了,這種在內心裡頭來了又去,去了就已拔除,不再產生了,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為什麼有人靜坐能知天下事,當心靜到某種程度,現象會現前,當什麼都不執著的時候,什麼境界都會現前,因為你已把欲箭都拔除了,實修就是這樣,這是從行門下手。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