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廿三】:四皈依-受學戒時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7-16 10:00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廿三】:四皈依-受學戒時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廿三】:四皈依-受學戒時

(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

受學戒時 當願眾生 善學於戒 不作眾惡

  受學戒,乃是指受戒、學戒。受戒、學戒與前面所談的皈依三寶不同。皈依是把自己的思想觀念轉為趨向三寶;受戒、學戒則須進一步改變行為,這就牽涉到每 個人的習氣問題。所以在受戒階段為了調整適應,難免犯錯,千萬不要太在意而氣餒。例如我們去受戒時,在僧團裡學到吃飯時如何持碗,要持龍吐珠的姿勢,而拿 筷子的也有規矩,要拿成鳳點頭的姿勢,這些與自己原來的生活習氣大不同,在學的過程中,難免犯戒,是調整適應的學習期,在這階段就不要在意是否犯錯。

  受戒以後,才能學戒,等到學戒以後,才真正與戒有關。通常學戒三、五年之後可重新受戒,這第二次的受戒,就不可再犯戒,此為護戒,護戒有成,才能進而持戒。

  善學於戒,在我們修行讓智慧增長的過程當中,要慢慢去調整,可持的戒才持,不可持的戒則不要掛礙在心。不要為戒所束縳,以至受五戒,像被五條繩子綁 住;受菩薩戒,就像加了六道鎖,綁了二十八條繩子一般,本來不學戒都很輕鬆自在,一學戒之後變得渾身不自在,一受學戒就被戒吊起來了,真的戒反而沒有學 到。在這兒我們可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作為例子來說明。

「善學於戒」必須懂得開、遮、持、犯

  有人問我受學戒時到底可不可以喝酒?依我之見,如果是把酒當藥,在夏天時喝一杯啤酒,藉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在冬天時喝一小杯高梁酒,藉以暖身,這些都不算犯戒。但是如果一杯接著一杯,藉喝酒壯膽,去跳舞、打牌,這些飲酒作樂的行為,絕對是犯戒。

  再如很多人談到「不殺戒」時,都會問到底螞蟻、蟑螂可不可撲殺?其實對在家人而言,所謂「不殺戒」指的是不能有起心動念殺人、傷人的心或行為。而不是 在煩惱家裡的蟑螂、螞蟻該不該殺,這種慈悲是婦人之仁,家裡環境衛生當然要注意,否則讓蟑螂爬到餐桌食物上,還叫慈悲嗎?

  所以「善學於戒」必須懂得開、遮、持、犯,四者得宜,真正抓住制戒的原則與精神,而不執著於識相上的愚昧束縳。所以我們說,善學於戒的人,持戒會得解 脫,不善於學戒的人則會受束縳,一般人戒持得不好,乃是因為不懂戒的真正精神,只著於相。最重要的是須善於抓住戒的原則,律法精神,勿因持戒而造成更多的 煩惱。

  「不作眾惡」,該做的不做--犯戒;不該做的做了--也犯戒。也就是說對眾生有益的,不做,即犯了「眾生饒益戒」。造了緣給眾生做惡,是為惡緣,也是 作惡犯戒。例如,車子隨便停在路邊,又不上鎖,給眾生有偷盜犯戒的機會,這就是做惡,造給眾生惡緣。所以我們須時時提高警覺,才能不作眾惡。

  對出家人而言,受戒、學戒、持戒更須嚴謹。例如,沙彌有十戒--包括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持金錢、不歌舞、不穿好衣服、不坐臥高廣大 床…等,這十條戒如果能持好的話,可證得初果。如果能進一步將二百五十條比丘戒持好的話,則可證阿羅漢。更高一層菩薩十重四十八輕,能持好的話,則可證十 地菩薩果位。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