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卅八】:若見各式各樣之人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7-16 09:23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卅八】:若見各式各樣之人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卅八】:若見各式各樣之人

(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


見端正人 當願眾生 於佛菩薩 常生淨信
見醜陋人 當願眾生 於不善事 不生樂著


  簡單的說,「見端正人」是遇到順境,「見醜陋人」是遇到逆境。其實人的端正與否很難有客觀的標準,每個人皆各有所好,所以會區分出喜歡的人與不喜歡的人。見到喜歡的人該如何用心?見到不喜歡的人又該如何用心?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遇到的。

  通常我們對人事都喜歡用二分法來加以區分,不是偏向這邊的極端,就是偏向那邊的極端,很難公正客觀。尤其凡夫更是如此,即使已證得阿羅漢,滅除了我 執,但法執仍在,也就是潛藏於內心深處的意識形態,仍然存在。可見要拋開這些執著,相當不容易,對於整個事況,要想做到完全的客觀、不執著、不帶有污染的 意識形態,是十分困難的。既然如此,就應順勢,而不需要造作。

  見到自己所喜歡的或是端正的人,就要「當願眾生,於佛菩薩,常生淨信」,從正面來肯定,希望一切眾生在這麼端正的佛、菩薩面前,能夠產生真正的信心。
許多學佛人,常喜歡用自己的意見來批判、扭曲佛、菩薩的意思而不自知;平常我們在傳達別人意見的時候,常會加入自己的意見,世間的亂象也因此而生。對於 佛、菩薩要能淨信,完全的接受,學會如何從佛、菩薩的意見來匡正、改進自身的觀念與行為,而不用去探究佛、菩薩的心意到底是怎麼樣,而你又認為應該是怎麼 樣。

  我們的智慧絕對比不過他們,佛、菩薩已破了我執與法執,而我們的任何意見都有著牢不可破的我執與法執,再怎麼解釋都不對。所以一個真正幸福的人是能夠 依教奉行,對佛、菩薩所講的,對於經典所記載的,都能夠如實了知。如果不能夠如實了知,那就存疑,慢慢去求證,而不必強作知解,否則會把神聖的知見降低 了。這是從正面來看積極性的部分。

  再從負面來看,「見醜陋人」,就是遇到不喜歡的人,也不必故意隱瞞,反而可以乘機修行訓練,引導過來。見到醜陋人就表示內心還有醜陋的影子,這時候希望一切眾生對這些不順暢的、不如意的所謂逆境的部分,能夠不生樂著,不要產生執著,執著於不善事上。

  所謂不善事很難定義,因為善與不善沒有一定的標準,都是相對而存在的。有了壞人的惡,才能顯現好人的善;牆壁之所以為白,是因為掛上了黑色的字,如果 一切都是純一色的話,就是無色了。在黑板上點個白點,問大家看到什麼?每個人都答說看到白點,黑板那麼大沒看到,為什麼只看小白點?因為白點是相對於黑板 而凸顯出來的。

  同樣地,壞人其實不多,好人還是占大部分,而這少數壞人的產生,也是相應於時代而產生的。有許多壞人本來也想當好人,只是與好人相較並不出色,於是乾 脆去當出色的壞人。物相本身的存在確實就是如此!今天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是沙石為地,當然會認為土石不值錢,可是在黃金為地的極樂世界,一塊土石可能就會 被視為稀有珍寶了,所以到底是黃金尊貴還是沙石尊貴,那就要看情況而定了。這是一個相對的情況。

  同樣地,善與不善事,也要以相對的立場來看,而不要去尋求絕對的定義。以佛教的五戒而言,基本上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是為善事,反過來殺、盜、淫、妄、酒是為不善事。有了這一層認識以後,要如何的擴大,則因人因事而異,很難定論。

  不論如何,貪、瞋、癡、慢、疑,殺、盜、淫、妄、酒因為帶有惡的因果,基本上是列為不善事,對於這些希望眾生能夠不貪著、不樂著。雖然大家會說這是應 該要做的,但是熱愛菸酒的人卻那麼多,執著於其中的更不知凡幾,可見要完全不樂著是很困難的,需要大家時時起觀,自我勉勵。

見報恩人 當願眾生 於佛菩薩 能知恩德
見背恩人 當願眾生 於有惡人 不加其報


  端正人與醜陋人是在相上看得到的,報恩人與背恩人則是屬於作用上的。一個正常人要能知恩、感恩、報恩,這雖然比較抽象,但是它的作用還是可以看得出來。

  對於父母的恩德,一般人都會報,但是祖宗的恩德也不可忘。學佛以後,家裡頭的祖先牌位也應留著,甚至土地公、媽祖、三太子的神位也無需移開,可以當作家神、護法神來敬拜。這些都是我國傳統敬仰的神祗,就和祖先一樣,不用排擠。

  根據習俗,我們可以將佛、菩薩擺中間,一邊放祖先牌位,另一邊則放眾神神位,不要分別,也不要拘泥一定如何,學佛人的自在就在這裡。學佛人對佛、菩薩 要「能知恩德」,因為佛、菩薩以出世間法來指引我們,免除我們的痛苦與迷惑顛倒,趨向覺悟的大道,所以我們要以此為師,對三寶要有堅定的信心,而且要「能 知恩德」,在感父母恩、國家恩及一切眾生之外,更要感謝佛、菩薩之恩。

  至於背恩人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總歸來說,背恩人多半指得了便宜又賣乖的人,這種人通常都愛侵犯別人,占人便宜,這是從客觀的立場來看背恩人。若是以被傷害者的立場而言,背恩人往往就變成了壞人。

  譬如說一個人有困難來找你,你幫了他忙以後,他不但沒有回報,還在離開的時候順手牽羊,或是在背後惡意中傷你,碰到這種人,經文上說:「於有惡人,不 加其報。」不要報復,也不去懷恨。但一般人都會墮入這個漩渦中,我們要懂得在行為上不但不報復、不反擊,在心境上也要懂得放下、不懷恨,讓它過去。不但如 此,還要再向外擴大出去。

  當親戚朋友碰到類似的狀況時,我們通常會勸他們放下,不要計較,就當作是掉了,或者是布施供養好了。假如我們是以一種安慰式的語言說這些的話,對於我們本身的生命來說,並沒有廣泛的衝擊,等同樣的事情降臨到我們頭上,照樣也會需要別人的勸慰。

  勸人的時候,要懂得設身處地去感受對方的心情,自己受騙時,是否也和他一樣生氣?那你又該如何放下?想一想,再把你的心境告訴他,如此一來兩個人都獲 利。探病時也一樣,仔細去體會患者的痛苦與心緒,做一個徹底的轉移,這些都是修行。同時這樣的慰問才會貼切,而非表面的問候。可見對於報恩人、背恩人,我 們都要懷著謹慎的態度,善用其心才是真修行。

若見沙門 當願眾生 調柔寂靜 畢竟第一
見婆羅門 當願眾生 永持梵行 離一切惡


  婆羅門是印度正統的修行人,沙門是婆羅門以外其他種姓的修行人。在印度,沙門有許多派別,由於修行法的不同,共有九十六種外道。但這裡所講的沙門,則 是指真正的修行人,不一定指佛教徒,雖然是外道,有許多也修得很好,並非所有的外道都不好。外道只是知見不正確,但在修行的工夫上可能比我們更好,所以常 常可以看到很多外道神通廣大,但他們並不一定要求斷煩惱、了生死,所以他們還有煩惱,還有生死輪迴。

  經文上說,見到修行人的時候,希望一切眾生都像沙門一樣,「調柔寂靜」。當初釋迦年尼佛尚未出家,住在王宮時,曾遊四城門,在第四個城門中見到一位沙 門,安詳自在,托缽乞食,那種「調柔寂靜」的情況,使他深受感動。現代人要想這樣恐怕很難了,每個人為業力所逼迫,整日忙忙碌碌,即使一星期想要抽一天空 下來「調柔寂靜」,都做不到。

  我們在家修行,應該時時訓練,讓自己自在安詳,不要受意識形態的逼迫。不是要吃得多好、穿得多好,而是要使自己的身心舒暢。躺在床上看看書,出來散散 步、伸伸腰、做做深呼吸,面對眼前的景像,你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甚至所見到的每一個人,也都是那麼安詳自在、可愛可親。這是因為平時你在匆忙中看人,人 人都很匆忙,現在你在安詳中看人,人人都很端莊。這就是我們需要訓練的地方。

  修行人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是這樣「調柔寂靜」,當我們也能從一天一、兩個小時慢慢訓練,調適到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如此的時候,生命品質就會完全改觀。並不 是非要兩腳雙盤、正襟危坐才叫修行,最重要的是放下所有做人原則和意識形態,因為這些都是造成我們心靈傷害與痛苦的基本原因。

  沙門修行講求的是自在,婆羅門就不同了,婆羅門比較注重宗教儀軌與梵行的形式,譬如過午不食,衣服的限制,走路的姿態……等等規矩。沙門是不可以有規 矩的,因為規矩、原則會造成心靈上的限制,所以這兩種修行法截然不同,但基本上婆羅門絕對不會造惡,因為他有那些規矩限制著,所以能離一切惡。而沙門不但 「離一切惡」,更能「調柔寂靜」,所以是「畢竟第一」,這點就是婆羅門修行做不到的。釋迦牟尼佛為了突破婆羅門的修行方式,而在當時起了很大的革命,原因 就在此。現在臺灣的佛教法會,儀軌很多,是比較偏向婆羅門修行法的。

見苦行人 當願眾生 依於苦行 至究竟處
見操行人 當願眾生 堅持志行 不捨佛道


  苦行是一種嚴格要求自己的修行法。在身苦行方面,包括了四聖行與十二頭陀行。四聖行是指衣食住行,衣要用糞掃衣,食要托缽乞食,住要在阿蘭若樹下一 宿,行則盡量遠離人間,不要有太多的人為造作。這些修行法在印度很方便,可是在我國許多地方就沒辦法了,像北方冰天雪地,怎麼在樹下過夜?至於十二頭陀行 更苦,日中一食,過午不飲漿、不倒單等等。這些是希望透過身的苦行達到究竟解脫處,可是現代的物質環境比以前好太多了,所以在身苦行方面很難再有古代的情 形,能有個閉關就不錯了。

  現代的苦行大多是心的苦行,這點更麻煩。譬如說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能不能控制著,守住心不去犯六塵境界。聞到好味道,是不是想深呼吸多聞一下?看到美麗的花,是不是想多看幾眼?這都是被味塵、色塵所影響。能夠守得住心,不被塵轉就是工夫,比身苦行還難。

  身苦行可以很具體的約束,譬如說不倒單,要你坐著,不許躺下去睡覺。雖然對於非得躺著睡覺的人是很難的,但畢竟還有一個很具體的規範可遵循。可是心苦 行是要你的起心動念都不能有躺下去睡的念頭,這就難了!身雖是盤著腿坐著,可是到半夜,兩隻腳可能不知不覺就伸了出去,要不然就是身體像石磨一樣搖來幌 去,這樣一來,苦行就沒有修好。

  可見身持容易心持難。心苦行是密行,十分不容易,但很快就能達到究竟處。由於難修,身苦行就成了輔助工具,很多儀式還是得照做,因為一切總是才剛開始,根器沒有那麼好,儀式就可以用來幫助我們達到心苦行的目的,但切不能執著於儀式。

  苦行是屬於難行道,操行則比較趨向易行道。操行與願力有關,願力要能堅持不變才行。譬如說修行要一門深入,你所選擇的那一門就是一個願,有了願以後就 要「堅持志行,不捨佛道」,而那個願必須是願在覺悟之道,也就是菩提道上,不可有偏差。一切條法都要趨向覺悟,而不是只懂得堅持賺錢,賺錢若能使你覺悟倒 也不錯,問題是賺了錢以後,往往就忘了覺悟。同樣地,誦經也可能忘了覺悟,有些人作功課是為了心安,這樣根本達不到覺悟的目的。功課當然要做,問題是如何 用心。各位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對任何人事情境,若能經常訓練,把佛經的意義與生活情境交融在一起,福報將不可思議,這就是我們常講的「此是普賢境,此是普 賢行」的境界。

見著甲胄 當願眾生 常服善鎧 趣無師法
見無鎧仗 當願眾生 永離一切 不善之業


  著甲胄本是指穿著軍服的軍人,現在可解釋為穿著制服的人。看到穿制服的人,要當願眾生,「常服善鎧」。鎧是戰甲,有保護的作用,現在把它當作是穿上好 的服裝,保護我們不受魔障的侵擾,才能「趣無師法」。無師法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成佛的意思,所以常服善鎧就是要懂得自己保護自己,可見制服也是可以這樣觀 想的。

  無鎧仗就是不穿制服的人,很多人以為不穿制服,就沒人留意,壞事可以多做一點。不要這樣想,應該要當願眾生,「永離一切、不善之業」。

見論議人 當願眾生 於諸異論 悉能摧伏
見正命人 當願眾生 得清淨命 不矯威儀


  論議人就是喜歡爭論、爭議的人。印度人比較好發議論,修行後有什麼心得見解,都會拿出來評論,國人則比較愛搓湯仔圓,搓到後來都是圓圓的。兩個人意見 不同,一定有對或者不對,大家可以都講出來,各據一方,據理力爭,總之,要爭出一個真理來,辯輸的人就跟著臝的人走,這是印度人的心量。

  見到愛論議的人,要當願眾生,「於諸異論,悉能摧伏」。所謂異論是指邪見,對於邪見要能摧伏,讓大家都能覺悟。這是一個修行人的基本情操,要能夠拿出來論議,我們應該多充實自己,訓練自己展開,尤其是那種我錯了,我接受你的意見,願意跟你走的這種心量要有。

  國人由於缺乏這種雅量,所以修行人之間多半不論,不論的結果是佛法日漸趨向於低俗,了生死的大事也沒人談,憑什麼了生死也就無人知了,這些都是缺乏論議的精神。

  正命是指身業清淨,不從事不好的事業,像販賣軍火、毒藥、或是保鏢等。見到這種人,要「當願眾生,得清淨命,不矯威儀」,是說我們的身業要清淨,不故意裝模作樣。有些人喜歡故作潚灑狀,其實裡面大有問題,這就是矯威儀、命不清淨,這是學佛人要懂得的。

  正命就是正常正確的生活形態,高興就高興,不高興就不高興;人家侮辱你,你會生氣,這也是正常的,因為還是凡夫嘛!如果明明很生氣,表面上卻要裝得若無其事,故作鎮定狀,就是不正命了。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