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 - 大願法師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6-9 07:06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 - 大願法師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
 
大願法師講述

 
自序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一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二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三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四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五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六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七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八

 
大願語錄:
 
人與人之間本無障礙,亦無任何等級差別,只有自然法則之生滅,因為認證不足故,而起障礙、煩惱。
 
自序
 
此律篇是屬戒篇的後續,律是行為的軌則,既然生於世間共處群體生活,就必須履行共同的遊戲規則,恪遵各己本份,盡該盡的責任、義務。而這共持的依準規範,主要是用來自律行為,繼而發展人們安居樂業的人間淨土生活。
 
這共同的遊戲規則,持續相傳流布運行於社會,營造人們共同需求的和諧空間,這樣的共業行為是必然的。反之,若無遊戲之準則,那麼社會就變成無律可依,將導致亂象橫生、人心惶惶,所以必須仰賴共同規則來規範運行。甚且世間事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或不對,端由各人主觀知見、業力造作不同而異,只要多數認同就算差強人意了,因為這並非佛法所指的解脫道。但藉由遊戲規則的訂定,大家共同的遵守,社會才不致脫序無章,有此約束範圍亦不易造作出軌。
 
律篇所述全係現實生活中,為人處世的方針,亦是修行解脫道的助緣資糧,於此謹供有緣人參考,祈令多少奏功生效,於各人建立和樂家庭,攜手營建和諧共榮的社會,成就圓滿清淨、光明與慈悲的生活。
 
一九九七年五月廿三日大願寫於慈蓮寺大悲殿庭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一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吉祥如意!
 
佛教的積極性常被誤解
 
我們今天來討論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先來說律,規律的律篇。有人會問,戒律、規律兩項不是應該要連在一起講嗎?其實是連在一起講的,只是我將它們分開來解釋,這樣比較容易瞭解。戒就是戒止行為,表示不應該去做的;律就是應該去做的規律,尤其身為一個三寶弟子更應該去做的。有些人只瞭解佛教戒律的一小部分,那麼他就斷章取義的,認為佛教的持戒是消極的,認為佛教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太過拘束了,所以說佛教是消極的。會這樣認為的人就是不瞭解佛教。若真瞭解佛教之後,觀念就會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原來佛教完全不是消極,而是積極的。

 

我們在律篇當中,就可以瞭解佛教是相當積極的。佛教所說的戒,即「諸惡莫作」,就是說惡事不可做,壞事不可做。佛教所說的律,就是「眾善奉行」。戒是「諸惡莫作」,律是「眾善奉行」,這兩者都是相當具有積極性的。佛陀不是神,佛陀是人。因此他所制定的戒律都符合人生活的條件。
 
或許有人誤以為覺者是高層次的神,也等於把他神格化,演變成佛教不能落實於生活的緣故,也因此懷疑是不是對自己本身有斷惡的效果,同時又能對社會有所貢獻?這個「眾善奉行」是佛陀所制定,戒的本身確實可以適應我們生活。「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加上「自淨其意」就成為完整的佛教。它們都不是消極的,是積極性的。

 

所謂的消極,無非是對佛教瞭解不清楚,要不就是將佛教落入神格化,才產生誤解佛教是消極的。其實佛教是適應現在社會生活的,因為佛是人嘛!他是親身體證,所以他所說的方法,都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是完完全全人間佛教。佛教重視度人,而且是針對活著的人,這點一定要瞭解,佛教的戒律不只是一般人所講消極的行為「諸惡莫作」而已,這從佛教所制定的戒律中就可一窺究竟。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戒篇已經講過了,若是不清楚,希望各位自己能再做研究,因為我所瞭解的還是有限,所以希望各位能夠互相研究。
 
道德是規律規範的準繩
 
現在我們來講律——我有表明過:要將戒律兩項分開講。以下我要講的就是律的方面。律是規律,凡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規律。不但每一位佛教弟子必須要遵循處事的規範,就算不是佛教的弟子,也應該要如此去做。怎麼說呢?這種規律和規範,來自道德,我們每個人對道德的修養,間接對人間其他人也都有影響。譬如我本身做一件違反規律的事情,起因只是自己的無明,起貪瞋癡所造成,然而結果不是我自己受害而已,還包括我周圍的人也會波及,重點就是在這裏了。也就是說我本身犯了戒律,除了我自己以外還會影響周圍的人。比如說:我破口罵人,別人有心聽進去,他就起了煩惱。其他如偷盜等等……,都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我呼籲不必加上任何的宗教色彩,也不管有沒有學佛,同時也撇開佛教的招牌,我們只是以法來說,希望各位應該要行持規範、規律,唯有如此,我們這個社會才可以得到和樂,將這個世界改變成人間淨土,使得人人過得快樂與輕安,有如是天上天人的生活。假使我們不建立現有的天人生活,卻妄想死後才到天人的地方,這樣未免太過遙遠了,也太危險了。當下的東西我們不會取用是很不利的,有如口渴時,發現前面有一杯水,卻不拿來喝,不把握這無常的現象,只是捨不得喝,弄倒了就沒有了。所以我再次呼籲大家:能即時行持這種規律,是每一位佛教徒、非佛教徒,都必須要去做的規範。
 
戒殺與護生的行持
 
譬如說:五戒之一的戒殺就是禁止我們不殺眾生的生命,這就是規範。但是在佛陀的戒律方面,只持戒不故殺之外,必須還要去做利他的規律,也就是說除了不去殺眾生的生命之外,還必須去行持放生、護生和救生。對一切眾生應該秉持慈悲平等關愛的心,更要積極的去做利益眾生的事情。譬如說放生,我們不明究理看到放生物就買回來,賣主就會想:「這種東西,有人買去放生,我就再去捕捉。」我們在後頭買放生物,生意人在前頭捉來賣給你,這樣到底是放生還是殺生呢?你可以仔細想想看:首先,他捉很多來,在捉的過程中難免會死去損失一些,然後從你買來放生前的這一段過程中,又將死去損失一些,這到底是放生還是殺生呢。肯定的說:這是間接的殺生,根本談不上放生。其理由很簡單,它們沒被捕捉之前原本都沒死,何必等你捉來再放生呢?真正的放生一定要做好護生,就是保護眾生的生命,像保護野生動物,應該保護的要盡力保護,這才是真正的放生。所以說戒不是指不去做的規範而已,還必須將消極的一面擴展到積極的一面,這是一定要做到的,所以才區分戒就是不要去做,律就是應該要去持的,否則就永遠被人家認為佛教是消極的片面而已。
 
盜戒與佈施齊頭並進
 
那麼對不偷盜的盜戒之外,還須積極做到什麼呢?還要負奉行規律的責任,就是說不偷盜之外,還要去行佈施。不只禁止偷盜而已,還要去行兩種佈施,一種佈施是假若你智慧比較好,就用你的智慧去教導別人,讓別人也跟你一樣有智慧。不過,智慧有兩種,一種是世間的智慧,它是求生的能力;另一種是出世間法,也就是出世間的智慧。假如對方傻,而你比較聰明,你就將聰明的世間法去教傻的人,假如別人不懂得佛法,你就將你懂的佛法教導別人,施予世間法或出世間法這兩種,都是不只持守自己不偷盜而已,還持守佈施。還有一種就是我們經濟很好,生活過得去,看別人沒得吃,看別人可憐,我們可以施捨財物幫忙別人。不管是施予智慧,或是施予財物,只要心中不求償還,這種行為就叫做佈施。所以我們持守自己不偷盜之外,還要奉行佈施,這是佛陀的戒律並行。
 
不邪淫與有禮貌的行持
 
如何受持不邪淫:不要說我們在家居士只受持性行為不邪淫就好了,當我們對別人說話時,每開口都講一些會使人想到邪念的話,這樣我們就不對了。我們對別人,行為必須要清淨,對男女之間說話要有相當的禮貌。所以戒邪淫的真正意義是廣泛的,在律方面,要做到自己身心清淨,還要使人身心清淨,對別人彬彬有禮,恪守男女有別的禮貌。
 
不妄語與正語的行持
 
持守不妄語:除了不說謊之外,還須講些真實的正語。什麼才算真實的正語?就是說你對佛法深入聞、思、修之後,所瞭解的真相,用它來教導別人,這才算正語。我們不能再用一些邪知邪見來教導別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前面我們已經解釋過了,這地方重點在介紹律,所以在戒方面我就不再重覆了,唯一要提醒的是持戒之外,不要忘了還有律要去行持。
 
不飲酒與智慧的解脫
 
我們受持不飲酒的目的就是要避免產生飲酒亂性,頭腦必須要時時刻刻保持清醒,這是戒。在律方面,我們應該還要為社會服務,並精進修道。佛教所重視的,跟其他的宗教不同,佛教重視智慧的解脫。有智慧才能究竟離苦,若是用祈求別人賜予的迷信信仰,一味的跟著別人拜和賄賂,祈求賜東西給你,如果別人真能賜給我們東西,這也只是暫時性的,無法久遠,何況求別人是難,處處求人,想依靠別人也是不自由,更痛苦,所以最好是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智慧。我們不要奢求別人能給我們什麼,別人唯一能給的,只能教導我們方法而已。佛陀說:「我只能教你方法而已。」為什麼別人只能教你方法,卻無法給你實際的東西呢?

我打個比方:現在有人肚子餓,他說:「師父!我肚子餓死了!」我可沒法子替你止餓,但我會教你方法:「現在你去大寮。那裏有東西可以吃。」方法給了,實際的飢餓卻並未消除,他必須走到大寮,取到食物,還得把食物吃進肚子裏面,才可以止餓,原理就是如此。所以,你真的要相信:沒有什麼人可以賜給你什麼,他只能教你方法,告訴你要如何去止餓,告訴你要如何止掉你的煩惱、痛苦等方法而已。我也不能送什麼給各位,你餓了,我也沒辦法立刻幫你止餓;你病了,我也沒辦法立刻讓你痊癒,我只能將我瞭解的佈施給各位,各位聽完以後,認為值得學,認為對自己有幫助,那麼你就使用,使用後得到箇中滋味,「嘿!真的!」到那時候你再教給別人,教給別人我們叫做回向,也叫做如實的回向。這不同於誦經的回向,誦經回向是很好,可以引導我們起慈悲心,但這種慈悲心,還沒達到如實的慈悲。真正如實慈悲的回向佈施是要將你親身聽來的佛法了解體證之後,將方法再教導別人,這才叫真真正正的回向,真正的慈悲,這樣對自己有幫助,對別人也才有幫助。

 
佛教是重視智慧的,要啟發智慧是不可以喝酒和吸毒的,因為你喝酒、吸毒,你會亂性,精神不能集中,精神無法集中要如何悟道呢?我在回歸自然有說過,所以一定要瞭解,除了自己不喝酒之外,還應該集中你的精神,以清楚的頭腦,來服務社會人群,來精進修行佛道,這才是真真正正持不飲酒戒。不只是佛教弟子,應該包括非佛教弟子,只要你有這種慈悲心念,只要你想對這個社會有所幫助,就應該去力行,去實踐這種的規律。你可知道社會越文明,大家的煩惱就越多。因為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已不欠缺什麼物質享受,但最欠缺的卻是內心的安寧。物質在我們已經太過於享受,是不欠缺的,最欠缺的是內心的安寧,因為內心缺少一份寄託,所以才有很多人亂找信仰,怪力亂神等很多騙人的社會問題因而演變出來。有的人身不由己,自己不想騙人,環境逼他去騙人,這種實在對社會、對本身、對整個團體都沒有幫助,反而危害了社會。所以才有人說:「我們這個社會病了。」但社會生病應該歸咎於我們不肯開發自己的智慧所致。真正要幫助社會,要運用我們的智慧,才能使這個社會重新得到安樂,這是社會上每一份子都要做到的。
 
戒與律圓融不可偏失
 
所以修持五戒,並不只是佛教徒的事情,是人人都應該做的事情。持五戒以外共同行五戒的禮儀,這也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假使人人都實踐這種規律,那麼我們社會就會安和樂利,人間就是淨土了,我們不用再向外去追求什麼,個個家中和樂,從左右鄰居擴展到整個社會,大家一團和氣。我們活在這個世間,有如活在天上一樣,希望大家都可以活在真實的天人生活當中。那麼我們不只是不犯五戒而已,一定要去力行這種律儀,我一再提醒大眾,不管是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我們一同做這種利益自己、利益社會的事情,因為這叫做人天乘,也是根本的教義。既然是人,又是慈悲、有智慧、有道德的人都應該奉行五戒戒律,奉行五戒戒律的同時也必須要守規律。
 
佛教裏有兩種法,一種叫做共法,另一種叫做不共法。共法是指大家必須應該來做的,不共法就是說有的人智慧還無法開顯,所以還沒悟到緣起性空的真理。有一點應該要注意的,它就是「不管智慧開否?和能不能看到玄玄妙妙的事,是兩回事,不相干的。」後者跟了脫生死沒有關係,佛教重視破除迷信,不談玄玄妙妙的事情。所以只管開顯你的智慧,悟緣起性空真正的道理,也就了解法了。法就是自然。既然我們了解法是自然,那麼我們對每一件事、每一樣東西的來龍去脈都已經清楚了,當然就不會產生顧慮和煩惱,沒有顧慮和煩惱我們就活得快樂自在了!因為重點在這裏,所以佛陀教導在家弟子不只對外有個戒律,對內在家弟子也得遵循生活的規範。我們必須要重視道德的戒和大慈大悲精神的律。戒就是道德,律就是大慈大悲的精神。
 
佛陀的法律與涅槃的真相
 
我時常在說:我們學佛,要學會兩件事,一種是佛陀的法,另一種則是佛陀的戒律,也就是學佛陀的法和律。若只學法,不學戒律,就不算一個具足佛陀法律的行者。法就是了解佛陀不共法,「緣起甚深法」,這樣的正知見,加上行持,可以捨去我執,一旦捨棄「我」的執著,那麼你行一切事,就不再沾粘執著,可從減少痛苦,到達究竟沒有煩惱痛苦。把一切痛苦我執捨掉,當下就是出世間,這也是佛教所指的涅槃境界。涅槃就是活在世間對世間任何事物都清楚瞭解,內心明白世間一切事物本身並沒有對和錯、是與非、善與惡,因此不受整個世間的外境物質引誘而產生煩惱痛苦。這情形就是佛教裏最高的境界,叫做「涅槃」。涅槃是活著的事,不是死後的事。或許,有人以為人死後才可得到涅槃,這是不對的。所以我們要學道德的戒,也要學大慈大悲精神的律。但大慈大悲必須從關愛自己家庭做起,然後擴展到不相識的人……。
 
內外如一的大慈大悲
 
很多人他嘴裏說慈悲,但不關愛家庭,棄家庭不顧,出了家門,對待別人實在好的不得了,人家稱讚他:「哦!這個大菩薩」。可是,一回到家中,卻變成一個很沒有理性的人,像這種對家中的關愛和外面的關愛有厚此薄彼的不同待遇,顯然不是佛陀所說的法,因為佛陀向來並不這樣說。只要我們聽了佛陀的教義之後,我們即知道佛陀他大慈大悲,做事是圓滿的。這個大慈大悲心,必須要由內心建立,也須從對自己的家庭付出關愛開始,然後推展至其他人。也像我時常所呼籲的,我們佛教徒要修行,應以身作則,循序漸進引導我們家族一起修行。假若你要修行,而你旁邊的人卻不會跟你修行,反而阻止你修行,譭謗你修行,這時候,我們就要檢討自己的行為,是不是符合佛陀的教義?我敢說一句話,我們以佛陀說的教義修行,我們周圍子女眷屬都會跟著修行。我不敢說自己修行得很好,但是在我剛走進佛教之前,曾受到我的親族及朋友們很大的阻攔,我開始檢討自己,修改自己的行為,慢慢的影響就近的人。現在我的眷屬,不知道有多少人主動要來學佛了。

我們不可以用貪瞋癡勉強別人一定要跟我們學佛,因為牽強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何況俗語說得好:「有心度眾非度眾,無心度眾才是真度眾」。只要我們對自己的貪瞋癡下功夫除掉它,其次再對我們應該做的職務及義務盡本分做好,那就行了。佛教重視因緣但決不是硬拉人家來參與,是以我們本身所做的行為,來感召他人,使他人心悅誠服而自願參與。所以我們必須從關愛自己,關愛自己家庭開始。不可以口說慈悲,只對別人慈悲,而對自己不慈悲。如果說慈悲,對我們家庭、親族子女眷屬卻不慈悲,只對別人慈悲,這是不圓滿的慈悲。簡單小家庭無法下手做到,我們要向外怎麼有可能呢?所以我們從家庭下手,就是要對父母、對子女、對夫妻、對兄弟等之間建立互相關愛。假使我們無法從家庭建立關愛,那我們如何培養大慈大悲呢?單向外面慈悲會形成一種暫時性的應付而已,它不是出自我們內心真正的慈悲。如果出自內心的慈悲,那麼連我們周圍的眷屬都應該是我們慈悲的物件。

 
健全經濟道德處處樂融融
 
一個家庭甚至社會,若是要和樂就必須要有健全的經濟和道德。若家庭經濟不健全,這個家庭絕對無法和樂,每天都會為了吃,疲於奔命,爭相搶食。我用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來說明:在我們地藏殿邊有一個水池,水池裏養了一些錦鯉,我有空時,就去看錦鯉的生活,錦鯉生活在水中,大夥兒遊來遊去,每隻錦鯉當然都有它的慾望,都在那裏找吃的。我就抓了一把飼料,把飼料丟入水池中,結果這些魚衝出水面爭相搶食,它們為了吃,爭鬥得很厲害。這意思就是說我們人在饑荒之時,也會搶食。健全的經濟就是要讓我們現實的生活安定,現實生活不安定,家庭必定會起糾紛,是不是這樣呢?一個國家也是如此。你看現在經濟不好,所惹出的糾紛就很多,若經濟好,百姓就安和,大家都不用為了吃而互相爭鬥。最近我們從報紙上看到很窮的國家,為了吃的問題惹出很大的問題。所以佛陀跟我們說,一個家庭要和樂,第一要件是經濟和道德要健全。若是經濟和道德兩項不健全,這個社會,整個世界也是一樣,想要安和樂利是絕對辦不到的。現在很多政治人物,都要使這個社會安和樂利,他們的出發心是絕對正確的,但是要使這社會安和樂利,必須要具足兩項條件,第一條件經濟平穩,第二條件道德健全。這樣不管小至家庭,大至社會就能安和樂利,世界也就和平了。
 
佛陀對在家弟子,有很清楚的開示,經濟及社會道德。如何來持守?如何來建立?和如何來負責?所以依這原理。我感恩很多在家居士,努力維持家庭,還可以護持佛教,使我們出家人能專心研究佛法,我更應該佈施佛法給所有的人,以表示對他們的感恩,為了感恩,我想到了佛陀所說的戒律和在家居士修行的方法,於是將我瞭解的和佛法結合起來。我又發個心:我應該來講「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我發現現在很多在家居士要修行卻找不到門路。像我說的回歸自然比較深,初入門的人很多向我建議:希望我能說初入門的人能聽得懂的修行方法。幾經斟酌,我才開始針對「在家居士如何修行」來下手寫稿。我把它分成一系列、一系列,依次第來說,讓初入門的都看得懂。其實,佛陀他當時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只是我將佛陀所說的,及我所瞭解的,和現實的生活結合起來,方便佈施給各位而已。各位有辦法按照這樣做,我們這家庭、社會必將和樂,再進一步修行追求解脫才有希望。如果自己本身吃飯就有困難,那你要怎樣去修行呢?沒有照顧肚子,怎麼顧佛祖呢?我二十幾年前就這樣想過了:「沒有照顧肚子,怎樣去顧佛祖呢?」這是現實的一件事,佛教沒有否認現實的問題,千萬不要以為佛教只是在說道理而已,佛教重視道理和實踐並行。這種道理若不能實踐的就不說,說那些也沒有用。不能用的,說了也等於白說。所以佛陀開示我們對經濟和道德,都要相當的圓融。
 
現在我來說在家居士對家庭經濟方面的態度,任何一個家庭若經濟很差又沒有道德,這個家庭就不能圓滿,我曾經說過,一個家庭要維持它的健全,一定不可以沒有打好自己的經濟基礎,你沒有經濟基礎,你的家庭要如何維繫健全?再說小孩肚子餓了,一直硬吵,吵得哇哇叫!爸爸媽媽聽得也會沒精神。是不是這樣呢?不要說小孩,成人肚子餓了,讓它餓,餓昏了,還是沒有得吃,我們心慌、心亂氣狂也有。經濟不好,為了經濟問題家庭時常起糾紛,所以家中經濟基礎一定要打好,若沒有打好,家庭一定不會健全的。佛陀還有說哦!說家庭由個人負責,尤其是身為家庭之主者,就要對家庭經濟負起特別的責任。佛陀說家庭經濟不是一個人負責而已,它必須分層負責,簡單說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將家庭經濟建立好,不單是現在社會需要經濟,過去印度及世界各國同樣需要經濟,經濟若不好我們什麼都不用說,所以過去經濟很重要,現在經濟仍然很重要。每一個在家居士的經濟很重要,包括出家人的經濟也是非常重要。今天假使說我沒有東西吃、沒有得穿,肚子餓得沒有體力,我怎樣能在各位面前和各位互相研究佛法的戒律?我想這是不可能的。假使我現在經濟有問題啦!徒弟叫了:「師父!我們肚子餓了!」那麼我沒有好的經濟讓徒弟安心吃飯,請問我怎麼有心能在諦觀園這地方和各位互相研究佛法呢?我想這也是不可能的。不管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經濟問題的,也無法否認經濟問題的重要,不管在家、出家皆如此。
 
放下、看開 不否認事實
 
有些人對佛法不瞭解,自認為學佛的人就必須要看開。「唉呀!學佛要看開!」「賺那麼多錢是帶不去的,辛辛苦苦有什麼用呢?」這種見解是不合乎佛陀意思的。佛陀沒有跟我們這樣說,這叫做消極,不符合佛陀對在家居士的教法,也不符合佛陀的意思。這是對佛法的「空」不瞭解,對「放下」不瞭解,對「看開」不了解的緣故。佛教所謂的看開,是叫我們不要「執著」,對世間一切物質及一切親情不可以把它否認掉,但是叫你不可以「執著」,因為這是因緣生,因緣總歸也會消滅。
 
法是自然的。什麼叫做法?法就是自然。「緣起」就是「自然的」,東西有生就有滅,這生滅的自然法則,我們無法去左右,也無法去控制,假使我有個很好的徒弟,你叫他不要死,或是我徒弟希望師父不要死,都是不可能的。妻兒,夫妻等等都是一樣,有因緣生起就有因緣消滅,但是不能消極,認為這是假的,不需要親情,不需要現在物質的生活。如果有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不瞭解佛陀「中道」義的人犯這種錯誤是難免的。因緣和合相總有一天會消失,這是事實的真相。但是現有的情形,我們就必須要惜緣、惜福,感恩,積極的努力。不管是物質,也不管是經濟或感情,都要盡職,並盡力去爭取培養互相關愛,它不是消極的一面。這樣的做法是真正的看開,真正的放下,絕不是旁人所說的消極。
 
下面所說的這一類就不同了,那就是自認為學佛的人,有能力去賺的錢,卻不去賺,自己家中子女眷屬無法建立和樂關愛,而認為自己就是在修行,這種就是對於看開已經沒有盡責了,也已經產生一種錯誤觀念,對佛陀中道義不瞭解,也等於產生一種消極。看開是認清緣起緣滅的真相,終有一天必會分開,必會分離,不能永遠不變的存在,對這真理,對這自然,自己要清楚,一定要瞭解。到了那一天,心愛的人分開了,而我的心還是很自在,我的命失去,我還是很自在,確實瞭解這是無常。現實的東西目前在一起,說不定下一秒鐘就分離了。現實的人、事、物就是這樣,有聚合的一天,就有分散的一天,這叫做真正看開了。身心自在,瞭解一切都是無常,一切都是因緣的生滅,所以不會再去沾粘,對現實自然生滅,你已經徹底瞭解「放下」,簡單說就是放下貪、放下瞋。能放下貪、放下瞋(瞋恨的瞋),那麼你就沒有愚癡了,對一切愚癡,對一切執「我」的執著捨掉。那麼這叫做放下。不要應該做的事情放下不做,那麼這種並不是放下,它叫做愚癡。

家中經濟我們要負責,子女眷屬的情愛我們要建立,夫妻感情要建立,對社會關愛要建立,你都放棄叫做斷滅,這種不是真正的放下。放下就是放下我們的貪瞋癡,放下我的執著。並不是放下當下的因緣,這一點要明察,並請記詳細!不是放下我們當下因緣及親情和事業,棄家庭不顧,這種是消極的態度,是誤解佛教所說的放下。真正放下的人,他對一切諸惡以及消極行為都放下,反過來積極去盡自己本份利己、利人的事。所以真正看開的人他的生活是有規律的,他的生活是有責任的。責任和執著我們要認清楚,在「慈蓮月刊」中,我曾說過一個法語:責任和執著兩項,看起來雖然是一樣,但是它的意義是不一樣的。不要誤解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將「放下」當作消極,將「積極有責任」當作是執著,這不一樣,各位要分清楚的。

 
對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理透視它認識的相當清楚,做事不違背道德,以及違反大自然的法則,處處積極把握當下,但對一切,內心沒有生起沾粘執著,積極面對一切,負起責任,而沒有將寶貴時間以及空間,浪費在消極的行為上。也可以說做事不對,我們可以重來,事情做錯了我們可以重來一次,但是呼吸、生命是不能重來的。因為我做不對的事,可以改過重新做;但你的生命死後,時間過去之後,你就不能重來了。要不我死去,明日再重來,這怎麼可能呢?瞭解無常必須更加積極,而不是消極放下。看開一切都是假的,這是一種沒有責任的斷滅說。我們要瞭解緣起甚深法,要不你就誤解什麼都是假的,你就變成消極了,你會抹殺掉現有的事實,佛教沒有否認現有的事實,假若它否認現有的事實。那麼這佛教對自己沒有幫助,對別人沒有幫助,對社會也沒有幫助,等於變成是一種消極。真有如此的消極做法,如何成就緣起甚深的佛道呢?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經濟基礎的發展是每一位在家的佛教徒,都必須要去承擔接受的;包括非佛教徒,也應該去承擔接受。何況經濟發展,可以自利,也可以利他,但是發展經濟必須要取財有道。也就是說你要發展經濟,必須以正當的方法去取得,不能為了要建立經濟,而違背你的道德,不擇手段去取得你所要的物質經濟,這樣是不可以的。佛陀曾教示我們在家居士:我們要謀職業,穩定我們經濟基礎,但很容易生出想獲得財物的慾望,取到不正當之財,反過來等於你去犯罪。也就是說佛陀認為你為了穩定經濟基礎,你有這慾望,可是你卻沒有用正當的手段去取得金錢或財物,反而卻做出犯罪的事。所以佛陀就在善生經說:「先有的生『善』之技術,後求財物。」重點就是說一定要以正當的手段換取別人的金錢。不騙人、不拐人,這都是可以的。如果用騙的、用拐的,這就不可以了。佛陀開示在家弟子謀求經濟的職業很多,包括有士、農、工、商,包括書寫、算畫,一切的技術等都算正當的職業。綜合起來,除非你所做的是違背道德行為的職業,否則,你都可以去做。不可做的,包括為了自己享受,為了自已經濟穩定,反而讓別人承受痛苦,這種行業我們都不可以去做。
 
財物的運用與收支平衡
 
我們以正當職業取得財物之後,還得注意運用,並不是用正當力量及智慧取得財物之後就算了,佛陀教我們不是這樣而已。我們更加必須要注意它的運用,不能毫無節制的浪費呀!因為錢可害人,也可以幫助人,是不是這樣呢?佛陀向我們交代、叮嚀的很清楚,不要沒有節制而浪費。佛陀對經濟財物的運用,他的說法,我們必須要注意,佛陀說:對我們的經濟、對我們財物使用,必須注意收支一定要平衡。預算我一個月收多少錢?計算支出什麼款項?以我們一個月收入多少,就支出多少為標準,不要沒有節制亂開支。沒有節制亂開支你就會「寅吃卯糧」(透支),就像社會上所看到的騙人啦!偷啦!拐啦!綁架啦!一大堆,報紙上幾乎天天都有這種新聞。為什麼會這樣呢?歸納起來,就是他的開支沒有節制。比如說:嗜賭的人,他開支很大,又不努力去賺錢,使得支出和收入不相符,所以才冒險走歪路。佛陀知道會這樣,因此解釋得很清楚,說支出、收入兩項都必須要有計劃,不要收入三塊錢,卻花五塊錢,這樣,會使得我們永遠負債纍纍。
 
佛陀的經濟四分法
 
佛陀將開支說得很清楚,以正當職業所賺來的經濟,將它分做四份。所謂的「四分法」:一分為飲食;一分為田業;一分為貯藏,以應用所需要;一分給予耕作旁而生,其他放著,作我們的利息。若是以現在生活來說,一分做家庭費用,也就是說必須要維持家庭生活的日常開銷。一分為經營事業費用,也就是生意事業的費用。一分儲蓄起來,貯藏就是儲蓄起來,放在家裏或在銀行。佛陀這樣說,過去印度不曉得有沒有銀行?那時代有沒有?我們不曉得。現在存在家裏和銀行,那一種比較安全?如放在家裏可能被人偷去!我們這裏的小偷很多,就是沒有守五戒的原因啊!守五戒,小偷就沒有了。所以我們急需要時可以用得到。最後一分以現在社會生活來說,就是投資。選擇在正當的事業中,做一個投資。例如:買公債,或是銀行存款生利息,或是正當事業可以照顧得到的,那麼可以來投資。佛陀教我們經濟四分法的用法,如此的清楚明白,也跟我們說綜合的開支。我們必須要有相當的預算,如果沒有相當預算,我們時常會為經濟煩惱。

以上所說的是經濟四分法,我以漢文解釋,它出自善生經所說的。另外在雜阿含經第四十八有說,說什麼?以一分為生計(和生活費用一樣嘛!);二分為營業費(事業的需要);一分為儲蓄(儲蓄就是存起來)。雜阿含經是這樣說嘛!意思也相差不多啦!這就是佛陀他時常開示在家弟子,對家庭經濟的根本原則,我們對根本原則無法建立,對收入和支出無法掌握好,小孩子要註冊就開始煩惱啦!是不是這樣呢?繳互助會錢日期一到就煩惱了,福報比較不好的跟別人租房子,交房租費日期一到就煩惱了,一下子感冒或是意外的開支,你就開始煩惱了……,是不是這樣呢?一產生煩惱,就想打坐。坐禪可以坐得住?思惟佛法,一邊思惟錢就「跑出來」了!是不是這樣呢?想佛法哦!怎麼想,腦子裏還是跑出錢來!一天到晚煩惱錢,那有精神思惟佛法?所以佛陀為建立在家居士修行根本基礎,對關於家庭經濟量入而出的適當運用,就是以上所說的四分法,佛陀已經說得很清楚啦!

 
濫用、浪費造成經濟蕭條
 
家庭經濟最需注意的就是慎防濫用和浪費,佛陀也有說家庭經濟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濫用和浪費。不該花費卻去花費,不該浪費卻去浪費,佛陀說都不可。沒有計劃的開支,就算國庫也會倒。因此,規劃預算是必須的。像我們慈蓮寺都要預算呀!師父的道場是新的道場嘛!要開發一個道場,要建設一個地方,那麼我去問會計,問我們副寺(會計),我們裏面剩多少錢?她說剩多少錢,我就去做多少工程的花費。要不,會引起常住的人心不安,他們會說:師父呀!你把錢都花到建設,那我們吃飯從哪裡來呢?他們就不會安心,所以必須要做計劃。我們慈蓮護法功德會裏也是一樣,一年有一年經濟編列,今年編列明年,都有預算啦!如果沒有預算開支,時常都在負債;這就是佛陀時常開示,我們財產消失的原因啦!也就是對經濟沒有計劃的不良效應。所以我們人人必須要注意,尤其是因為懈怠、放逸、浪費,沒有計劃,而將金錢浪費掉了。不該花的你把它浪費了,這是佛陀深深戒止過的。他叫所有的人一定不可以濫用和浪費金錢,不需要花的必須要存起來,不可以把它浪費了。
 
窮的六因
 
浪費、濫用經費,那麼你以後會窮。濫用經費有六種原因,佛陀說得很清楚。
 
第一、就是說沈迷於飲酒,工作不好好做,拿到錢就去喝酒,喝得每天都爛醉,認為喝酒可以解憂愁,他越喝越憂愁呀!因為你喝酒,只暫時將你的神經意志迷惑而已,可是你的經濟越來越不好,喝酒亂了性,往往還發生事情,事情越多,叫做雪上加霜,愁上加愁。所以喝酒只讓你暫時麻醉,不可能解決事情。真正有智慧的人遇到事情,如實面對去把它解決,不是逃避也不是消極的,逃避不能解決,一定要用智慧,如實面對現實去解決。所以每天都在喝酒的人,既浪費時間,精神又無法集中,對事業更無法專心,有時也因為喝酒而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憾事來。這樣不是煩惱更多嗎?而且又浪費你的金錢呀!
 
第二、有人像無業遊民每天都沒有事情做,不利用時間去努力賺錢,不管什麼時候,都可看到他徘徊在街上,閒逛百貨公司,無緣無故的把時間浪費掉。
 
第三、又有人沈迷伎樂、娼伎,伎樂就是說花一些錢換取快樂,像打電動玩具、看表演、看職棒、磨腳底、看賽馬,以及時下最流行的KTV、 MTV等等!你要調劑你的身心一下,還無可厚非,但千萬要選擇有防火安全,有政府立案正當的地方才可以去。人與人相處難免有壓力,或工作疲勞的壓力,那麼為了紓緩你內心的壓力,去正當的KTV唱歌,這沒有關係啦!這沒有什麼的,但是有的人,工作放棄啦!拿了錢,就去KTV唱歌,時間浪費,耽誤自己,往往之間引起喝酒還造業,因而浪費了很多的歲月,甚至在那產生很多是非出來,實在很可惜。
 
第四、沈醉賭博,這賭博可以迷人,也最容易增長人的貪心,還包括會放棄他正當的職業,因為賭博我有感觸,我今天若贏了,就會貪心,我若輸了,就認為還要贏回來,因為我還沒有學佛之前會賭博,也會打麻將,所以我才有體會到賭博的滋味。若今天贏了!喔!比做生意還好賺,若輸了就不甘願,若做生意的錢輸了,還會再去賭,很想把輸掉的討回來,於是就越陷越深了,這佛陀說得很對。所以賭博會迷人,還會耽誤人的時間呀!在賭博方面往往最會引起什麼?你知道嗎?就是惹出事端,引起是非呀!這些恐怖的事情,我深深體會過。
 
第五、結交惡友,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惡友會引導你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不歸路。起先你做壞事情,你不知道,等到你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
 
第六、怠惰,怠惰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每天都迷迷糊糊啦,每天都不曉得做什麼,都沒有計劃,就是說一天過一天,事業沒有計劃,經濟沒有計劃,不專心也不盡責去做事情。世間任何事情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若不付出相當代價,你就無法成就。不要說社會事業,就依我修行的經驗好了,你若沒有真心下功夫,內觀用功的話,不會有佛陀自動賜給你智慧,更不會有什麼人賜努力給你的,智慧是由自己努力內觀開顯的,並不是別人從外表給你的。我如果認為別人會賜給我什麼,我就會懈怠,我就會想依靠別人。依靠之後會失望,我敢說絕對會失望。如果不想失望,一定得靠自己努力,腳踏實地,精進用功。
 
時間到了,我們下集再見,感恩各位,祝福各位,身心安樂。再見!
 
大願語錄:
 
修行人能作世間事,但心莫存世間意,修行雖曰放下,是要放下一切妄想執著。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二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大家吉祥如意!
 
財損八因
 
我們前集說到「濫用經費而損失經濟」的六種原因,是要提醒大家不可失足踏入災禍中,因為我們本身不知道時間和經濟浪費掉的原因,假使你已落入前集所說的六種主因,你就無法保住你的財產和讓你的家庭和樂。你的經濟和你的家庭和樂,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世間人說過一句俗話:愛情麵包哪個重要?就是說感情和經濟不能缺少,二項都要具足,這個家庭才容易和樂。除此之外,在雜阿含經也有例舉消失財物之因緣,共有八種,第一、王家之難:怎樣王家之難呢?政府下個命令或一個政策,就能將你所有財產沒收,也就是遇到政策改變,致使你現有的一切房屋、田舍等,化為烏有,或國家滅亡改朝換代,換了國家統治當然會換條例,現有的法律全都被否認了。像我們世界,現在到處都有聽說紛爭的地方,紛爭產生,這一國去侵犯那一國,到頭來,被侵佔的那一國人,就無法擁有他們本來的法律,不被所侵佔者的法律承認,所以叫做王家之難。

第二盜賊:就是遭賊偷走財物。像我們一樣,不管什麼時候都能聽到遭小偷或強盜搶財物。第三水災:水災叫做天災地變。除非是大水災,我們無法抗拒,如果是小水災就是我們的水溝沒有通,所以才淹沒我們所有的財產。第四、火災:現在火災很多。縱火的人很多,他們縱火是為什麼?你知道嗎?因為他的心態不平衡,他在社會上自己站不住腳,站不住腳的原因,若不是自己不積極,就是投機事業失敗,導致站不住腳無法立足,就消極想到要報復,就有瞋恨報復的心。第五、自然消耗。第六、放利不還:就是錢借人生利息,結果借錢的人不還你。第七、怨家破壞:遭人破壞、仇人來破壞、現在怨家破壞,像戰爭就是屬於怨家破壞,戰爭一來我們的財產就沒有了,不管你有多少財產,多少土地,都沒用了,都破壞了。第八、不肖子弟:生個浪子,父親留下很多財產,到他手中都浪費掉了。

 
浪子不回頭 血本無歸
 
我曾聽到一個個案:某某人,生個兒子很不孝,原本家境貧窮,經由他辛辛苦苦努力經營,終於積蓄一筆錢買了一些財產,這些財產慢慢因為政府政策影響帶動,一下子變得很值錢,因為他只有一個兒子而已,從小時候就寵慣了,兒子開始染上喝酒、賭博等等的壞習慣,他心想父親剩很多財產,不用去賺,一輩子都吃不完。兒子的媽不久前死了,她勞碌一生,死了之後,他的小舅子邀請我去跟他開示,他的小舅子就在說啦!某某人實在太沒有福報啦!在世的時候,只顧打拼事業賺錢,也不會修行啦!現在一命嗚呼哀哉了,還生一個兒子一天到晚放蕩、浪費,雖然留這麼多財產,不到三年就被這不孝子花完了。舅舅在說話沒注意到他外甥昨天晚上回來,在床上睡覺,被他聽到了,外甥就走出來說:「舅舅,我哪有那麼差勁,我不用三年,我二年花完給你看啦!」後來聽說他父親死了之後,經過二年財產真的都花完了。不但如此,花光財產之後還去跟他舅舅說,「啊!舅舅,不用三年,我父親遺留下的財產,我二年就花完讓你看了!」
 
教育可防不孝子
 
現在生了不孝子,就是很可憐的。不孝子什麼原理呢?並不是生出就是不孝子,佛教是說多因多果的,也就是我們將他生出,生、養和教育很重要,不是生下來把他養育成人而已,最重要的是教育他。那麼教育好壞跟父母親有直接的關係,千萬不要誤解我這個兒子生出來就是仇人啦!這是欠他的,不能有這種說法,佛教是說多因多果,佛教說緣,是適當的因緣,你有把這小孩適當的教育,適當的對他指導,他絕對會惜緣、惜福、感恩,但是你沒有適當指導他,那麼小孩子會產生問題。像現在社會有個問題,就是我們從以前農業社會慢慢轉變成工業社會,大家都太過追求物質的享受,但心靈欠缺。為了物質的需要,父母親都必須去工作賺錢,留下的小孩讓別人替我們教育。自己的小孩讓別人教育。這是個相當大的問題,當然父子母子間的感情慢慢會疏遠,變成一生出來,有錢請別人幫我們撫養,問題於是產生了,子女跟父母親的距離會越離越遠。

過去我們家庭溫暖,社會和諧,像我小時候,白天父母去做工,我們去學校讀書,放學回來,到了晚上,功課寫完了,就在我們家附近的樹下。聽人彈琴、說故事、唱歌,所講的故事都是勸我們做到忠孝節義,都不離開勸善,都是些對實際生活上有幫助的道德及因果事跡,大家在耳濡目染之下,和隔壁鄰居的感情,和父母的感情,和兄弟姊妹的感情,都相當的融洽。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住的地方越來越窄,不是關在一個像鳥籠的小房間,要不然開口就是說一些社會是非,不應該的事,沒有幫助人,也沒有幫助社會,東家長,西家短的說一大堆,演變社會越來越不平穩,社會越來越緊張。這個原理也出自家長教育子女的良莠關係,家長與子女間缺乏建立溝通橋樑,有一條橋樑,有事情他會溝通,如果沒有橋樑就斷了。另一方面小孩子受傳播媒體影響,叛逆性越來越重,青少年的問題很多,包括吸毒的問題更恐怖,他不知道吸毒像判死刑。

乍聽之下,很好奇呀!一吸毒,掉進去就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子女的教育實在太重要了。子女的教育若是不好,不論你有多少財產都將化為烏有。就像我以上所說的故事一樣。所以對子女的教育要用心下一點功夫,除了義務的九年國民教育之外,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也是相當重要的。千萬不要以為早上我送小孩去上學直到小孩下課我去接他回來就沒事啦!反正學校就幫我們教得好好的,這是不夠的。環境很重要,有的人想要培養他的小孩把書讀好,得到好成績,但是父母親卻在那裏看電視,那麼小孩沒有那個環境也無法讀書。最好培養我們家中的人下班回來,吃飽後,充分利用時間大家都在那裏寫字,父母也在那裏寫字讀書,培養我們的小孩讓我們小孩有讀書的風氣,這樣我們的小孩素質就會變。素質要變,環境很重要,沒有一個好環境要說他會自愛而自動讀書的畢竟是少數。年紀輕輕大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闊,這時期最需要教育和輔導,否則生一個壞小孩,枉費你拼了一輩子,三代的累積,一代就把它花完了。

 
穩定經濟沒有過患
 
佛陀開示,財產對我們並非可依賴之物,一方面又教在家弟子必須注意我們的經濟,經濟若沒有安排好,說要修行打坐,肚子卻餓得咕嚕咕嚕叫;或一邊念經,一邊煩惱月底的會錢或小孩子上學的註冊費,這樣怎麼有辦法修行呢?所以在家居士在經濟方面一定要相當注意。實際上一個家庭經濟若沒有圓滿,那麼連帶整個家庭也就不會和樂。像現在社會的亂像是有原因的:過去經濟景氣,大家要賺錢都很容易,一下子經濟景氣差了,心就亂起來了,心一亂,就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結構,好多人失業。平時工作好好的,一旦失了業,你說會造成多嚴重的後果出來呢?這是一個過程,我希望這個過程馬上就過去了。所以佛陀對在家居士的經濟,一直的叮嚀,一定要把它做好,不穩定經濟我們就無法修行。出家修行的人不一樣,他沒有經濟上的後顧之憂,因為有信眾佈施,讓他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可以專心修行。在家與出家的經濟來源,差別在這裏。

佛陀說為了經濟我們應當學習正當的職業,我們要用正當的職業來取得經濟,不要用不正當的職業取得經濟。以正當的職業所得到的財物,供給家庭生活費用,若有剩餘,我們必須把它儲蓄起來,並不是賺多少,花剩就統統花光它。佛陀沒有這樣說法,他叫我們要儲蓄起來。儲蓄起來做什麼呢?以備日後有需要時就能用到。不能說都沒有儲蓄,一旦要用時,才來煩惱,才來追錢。佛陀開示的用意主要就是為了健全家庭生活的基礎,若經濟好,家庭生活的基礎就穩定,這樣我們才沒有生活的顧慮。佛陀他雖然鼓勵我們儲蓄,但若是有意的過於節儉,就是說省錢不要省得太過份了,譬如隨便吃啦!卻變成身體搞壞了;或應該花的你不去花,佛陀也反對這樣,反對我們的生活太過於刻薄,過份節約變成了刻薄,佛陀叫別人不可以這樣。

 
具足四法得安樂
 
佛陀時代有一名婆羅門教的青年叫做跋迦,這婆羅門教的青年有一天問佛陀說:「佛陀呀!如何而得現法安樂呢?」佛陀就跟他開示說:「要得到現法安樂,必須要具足四項方法,第一、方便具足。第二、守護具足。第三、善知識具足。第四、正命具足。」佛陀所說的第一、「方便具足」,意思就是學習職業,學習功夫,學習職業修養完備,也就是說我們學習一個職業,有一個功夫,這功夫學會了。第二、就是「守護具足」,意思就是說財產的保存,因為你有功夫,你有辦法在社會上賺錢,賺了錢你要懂得如何保存財物,不要剛賺來馬上就花完了,或賺五塊錢花十塊錢,他叫你會賺,但是要會理財,懂得經濟支出計劃,懂得保存。

第三、「善知識具足」,善知識就是說結交一些好朋友。好朋友不會拉你去吃安非他命,不會拉你去賭博、遊玩、浪費、做壞事等等,所以你要結交一些善友,來增長道德的修養。我們道德修養越好,福報就越好,道德修養越差,福報就越差。那麼我們福報從哪裡來呢?和道德修養有相當大的關係。第四、「正命具足」,是說不浪費,不濫用財物,同時亦不可過於節省吝嗇。要知道正命具足是避免濫用、浪費或吝嗇(就是說過於節儉)。佛陀的家庭生活教法是提倡中道的生活,是叫你過中道生活,不是濫用、浪費,也不可乙太過於節省自薄,太過於節省自薄,也是不可以的。

 
家庭生活規劃面面俱到
 
佛陀對於家庭是注重經濟計劃的,如佛所說,此等的家庭經濟計劃,絕非只有圖利安養自己及妻兒而已。也就是佛陀鼓勵在家居士,對於家庭經濟計劃目標,不是只圖利自己的妻兒而已,只因鞏固家庭為最大的目標,畢竟是在家庭經濟充足中,方能做到自利及利他的一切善行。我們的經濟來源穩定之後,生活就沒有顧慮之憂,除了自己的生活沒有顧慮之憂之外,還要做利益別人的一些善事,就是說除了用自己的經濟養護自己的妻兒之外,還必須要供養我們的父母,扶助親戚。我們自己的經濟充裕,而親戚有困難,我們必須要幫忙親戚。現在這種風氣比較少,在我們小時候感覺這種風氣很盛,假使我們要去親戚朋友家,覺得他家比較窮,我們會順便帶一些米啦,或是帶一些菜,帶一些能生活的東西去,過去都是這樣。或是自己生產什麼東西,就帶什麼東西去。

過去親戚之間的感情很好,現在即使是住在隔壁的鄰居也都互不過問,我不知道你,你不知道我。現有的人感情距離越來越遠,雖然土地越來越窄,人越住越密,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距離卻越來越遠,過去土地廣闊,人口少,所以房子大,人住的空間大,但是人與人之間,像隔壁鄰居親戚朋友等,雖然空間寬廣,但是他們的感情卻是很親近,時代變得不一樣了。人與人是營建共同的生活,而不是獨居生活,在共同生活當中,各人崗位的事,各人做好,各人的責任各人承擔起來,叫做共同的生活,共同生活才能帶來社會和樂、世界和平。

 
從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來
 
現代人住的距離越來越近,感情距離卻越來越遠了。想想過去的生活,比較有人情味,我曾經體會過,它有它特殊不同的地方,過去的生活和現在差很多,有時回想起來,感覺過去的農業社會反而比較好,怎樣比較好呢?農業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當中,每個人心是充足的,是平和的。現在不一樣!雖然物質很豐富,可是內心充滿空虛、緊張、嫉妒、煩惱、壓力等等,人人心中不安。因為就是有這種事情發生,所以有的人才想藉由這些事發生之後,徹底檢討,找出原因,對症下藥,但他不瞭解我們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假使我們的經濟失敗,我們應該瞭解我們的經濟為何失敗?是不是我們的經營不對,或是已被時代淘汰,或是我們的努力不夠,若是計劃不好或品質不好,就要從這方面加強。經濟跌倒,我們找經濟專家來輔導我們,教導我們如何將經濟振興起來,再把它復甦起來,這樣才對。

現在不是,有人在經濟跌倒之後,變得不如實,希望去求人啦!去拜拜啦!或是拿錢佈施給別人,期待經濟就會好起來。像這樣的做法是不切實際的,所期待的也只是天方夜譚而已,不能實現的。記得你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千萬不要從經濟跌倒,卻一天到晚念經、拜佛,一天到晚借錢佈施,這樣的做法哪能讓你的經濟好起來呢?最後你會後悔的,非但你的經濟不能好轉,又加上欠人家一屁股債呢!所以經濟要從經濟下手。若夫妻感情失敗,不和樂,你不要一天到晚吃飽了去拜拜、求神求佛的呀!祈求什麼人加持賜給你,讓你們夫妻感情和好,這種是不圓滿的事。夫妻感情不好,你要檢討,為什麼夫妻溝通不好?理念為什麼不一樣?為什麼產生夫妻吵架?是不是自己的修養不夠?還是溝通角度不對?從這地方去下功夫,若自己找不出理路,我們要去找專家,他能教你輔導你,你回來按照教你的方法去力行,夫妻之間的感情就會好起來,不要夫妻感情不好,卻一直向外追求,認為念經夫妻感情就會好;認為我來拜佛,夫妻之間感情就會好,不是這樣子的。

你要念經讓夫妻感情好,在念經時要知道經的意義,經典告訴你要修養自己,包括能慈、悲、喜、捨、包容等,等修養到家了,這樣夫妻之間的感情才會好起來,你若空念經,不知道經義,希望用念經的力量回向先生或太太對我好,這一種有一天你會感到失望的,失望之餘還抱怨佛祖,抱怨別人騙你,教你只是能教你方法而已,所以若是夫妻感情不好,你也可以從研究佛理這地方下手,夫妻感情會好的,重點就在一定要知道佛教的教義,它教你慈悲喜捨,包容忍辱。你能慈悲喜捨,包容忍辱,家庭當然和樂。另外,還有一種方法也可以用,運用先瞭解對方的個性,對方的需要,用在中道,恰到好處,那麼家庭夫妻才能和樂。小孩子不會讀書,不善教導子女,爸爸媽媽迷信,一天到晚吃飽向外祈求,向外拜,借錢來佈施,貸款來佈施,希望這佈施有福報,希望你的小孩馬上由醜小鴉變成天鵝,立刻變聰明,變得很會讀書,我說:「你的小孩,保證越考越壞。」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做法本末倒置了。你應該抽出時間來教導小孩,抽出時間來跟小孩輔導才對。

 
「自然苦」誰也躲不掉
 
佛教說人在世間有苦,苦分自然苦及緣起苦。自然苦是捏會痛,因為有精神和物質自然會痛苦,這是實際的,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你再怎麼修也是有這種自然苦。佛陀他修到成佛了,他自己也有酸痛症。在阿含經有說個個案,有一天佛陀在向人開示,開示到一半,「唉呀!我現在腰很酸,酸痛的受不了,讓我休息一下,叫阿難代替我說。」你想想看,佛陀他已經是個覺者了,但他照常還有自然苦,照常有自然病苦。這自然病苦是人人具足,不論你修得比較好,還是修得比較差,統統都有的。但是差別就是說,修得比較好的人,只有身體精神物質自然苦,不會引至心苦來,也就是你精神物質苦,不會影響你內心的痛苦。也就是修行境界越高,他的痛苦就越少,差別就是在這裏。那麼我們修學的目標,就是要對治緣起苦,緣起苦就是說在我們自己本身感召外面的因緣,像意見不合,別人說的話,你聽不入耳,你聽了不喜歡,那麼你會難過,譭謗你,你也會難過,罵你,你聽到也難過。像這種,我們要修行,讓這種緣起苦不要生起來。

比如說:一個人對你譭謗,我們還沒有修學之前動不動就心浮氣躁,想要報復都有哦!希望讓他得到不好的報應,沒有開始修行之前大多會這麼想的。開始修行時,當感覺有別人譭謗之後,你會檢討自己,有錯,立刻改善;若沒有錯,當作耳邊風過去,我們的心,苦的機會就會越來越短。其實身體苦,不算什麼苦,緣起苦(內心的苦)才是最痛苦的。想必很多人都嘗試過了,像夫妻感情的苦啦!心苦的苦是真的很苦,經濟跌落的苦啦!我們求不得苦啦!時常跟仇人在一起的這種苦啦,等等的苦,這種心的苦比身體的苦還痛苦,有時候遭遇到睡不著,吃不下,這我都有經驗過。睡不著,吃不下,精神每一天都不穩定,頭腦鈍鈍,容易發脾氣,你想看看,是不是非常恐怖?學佛就是要改善這一項,調適這一項,讓我們的心時常都在平和當中,時常都在清淨的生活當中,讓你的精神集中,我們才能活在明白、清淨當下的生活當中。所以千萬不要誤解,我們遇到什麼事情之後,不如實面對,不當下用實際方法,卻向外去求,想不勞而獲。這樣非但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還容易產生副作用,所以這種是非常嚴重的。

 
救急甚於救貧
 
假使我們經濟好,能幫忙親戚就儘量幫,若自己的經濟能力差,做不到勉強幫忙,會讓我們起煩惱的就不可勉強。比如有個朋友要向你借錢,在答應之前,你要考慮清楚,縱使朋友不還你錢也沒有關係,也不會影響你的經濟,影響你的生活,你就答應借他,否則就不能勉強,這樣才對,這種才是真正在幫忙別人。包括扶助親戚之外,我們還要做賑災、濟助貧困,像社會引起天災地變,需要救濟,或是說一個人他有臨時的急難需要救濟,我們做得到,都要幫忙他,讓他生活能安住,雖然我們不能救他窮,至少我們能救他急。有錢沒錢,各人的看法不一樣,有的人剩了好幾億元還說很貧窮,有的人有得吃他就覺得很有錢了,甚至還佈施給沙門,行種種的善業呢!(沙門就是出家人,修行者),當時佛陀是這樣跟我們開示的,他說:「佈施一定要有佈施的節量。」佛陀用的是四分法。佈施包括回饋社會,利益社會等等。佈施也不一定要用金錢,用你的嘴巴也能佈施,還有你的行為也能做為佈施。
 
人要活在正業和正命
 
佛陀說經濟充足,不是只求自己的享樂。佛陀開示在家弟子經濟取得的方向主要就是要走正當的正業行為,不要為了取得經濟而用不正業的行為。佛陀就是說人要活在正命。用正業的行為活在正命。什麼叫做正業呢?像受雇或受聘做一份工作,拿別人的錢,拿得很心安,沒有違背自己的道德良心,也不為了我們取得經濟而害到別人。如果所擔當的職務貽害到別人,那麼這種職業就是非正業了。所以你用正業賺來的錢活命,叫做活在正業和正命。對家庭經濟要盡責。包括對父母的孝養,對妻兒,甚至對自己的親戚妥善照顧外,還要佈施


出家修行者,以及賑災救急等等……份內應做的善事,這種善業使我們的財物能運用於合理方面,在相當合理之下是以正義為中心,以免得到財物之後,產生多行惡事,因為錢能幫忙人也能害人,有人認為錢能使鬼推磨,在得到很多錢之後,去做一些不應該做的勾當,像嫖啊!賭啊!當黑社會老大啊!這就是做惡呀!這是佛陀教化在家弟子處事的道理,他對在家弟子強調,要以經濟及道德做為家庭和樂的基礎。佛陀成佛之後,並沒有放棄這個社會,他說任何人都和社會息息相關,人與社會的因緣從在家開始說到出家,他都有相當明細的剖析。可是現在的人,都好高騖遠希望求一些比較玄、比較妙而又高深莫測的道理。但是不管你有多大的理想,到頭來一定要回歸自然,從腳踏實地做起,若沒有的話,都是空口說白話,也只是口頭禪而已,對我們實際生活沒有幫助。所以佛陀才對在家居士的經濟問題等等如實地說得那麼清楚,希望各位在家居士能夠做為參考。佛陀又說生財之道與用財之法,都得建立在道德之上,不論你賺錢、花錢都要合乎道德標準,就是只能利益人不能損害人。

我們能按照佛陀開示的,我們的經濟要穩定就不難了。經濟上了軌道,我們還要做修行的事。做利益社會,回報社會的事,比較不難。雖然你有心要來幫忙社會,回饋社會,可是你沒有經濟能力,想要出力,卻為了要賺錢養妻兒,養家庭。你的時間會抽不出來,是不是這樣?所以我們一定要將經濟做好,一個在家弟子的經濟一定要做好,千萬不要把經濟疏忽掉了,經濟疏忽掉我們就很難修行了。這是佛陀一直對我們的叮嚀,我們怎能忘記呢?

 
家庭經濟人人有責道德人人有分
 
現在我們來說,家庭中個人之義務:佛陀說每個人都要建立經濟穩定的觀念,這是每個人的義務。佛陀也很重視家庭道德,家庭道德要建立在家庭中的每個人身上,換句話說,在家庭中,這個道德一定要建立,家庭中每一份子都得互相理解,夫妻、子女、父子,都是一樣,都要互相理解,甚至社會、隔壁鄰居等等都要相互理解,互相關愛、互相照顧,從家庭中和樂至善,漸漸進入信仰,從信仰中培養宗教的情操,培養宗教情操建立社會道德觀念。佛陀說對家庭的首要義務,就是經濟健全,除了經濟之外,不管如何你一定要孝養父母,意思說你把家庭經濟做好,一定要孝養父母。若是這樣說,家庭經濟不好,父母也要孝養呀!不能說經濟好才孝養父母,不是這樣,佛陀說我們一定要孝養父母。百善以孝養父母為首。

過去說「孝順」,為何現在講「孝養呢」?孝順兩字就是說,不但要孝,也要順他的意思。現在的社會,道德和過去不一樣了,我曾經聽過別人這樣說:「父母做壞,下令他的小孩去做壞,那麼他的小孩不和他去做壞就是不順。」其實這樣變成違背道德了,佛陀所說的孝養裏就包含道德在內。就是說父親叫我去賣安非他命,我絕對不可以唯命是從,因為這種不可順他,這種違背道德的事做不得的,所以叫做孝養父母。也就是為人子女對父母的養育要有感恩之念,要有實踐孝養的義務。我們想想看,雖然我是男眾沒有生過小孩,那麼你看到一個女眾要生小孩,肚子先要懷胎十個月,你看這種壓力,和種種的不自由,然後還拼老命才生下小孩。生出之後不是就算了,為了小孩子,世俗人所說的抓屎抓尿,甚至上刀山,下油鍋,父母都肯做,任何苦都肯受,好不容易才把孩子養育成人。哇!說實在的,若不會孝養父母的人,他如何能修行拜佛呢?自己家中有一對現成的活佛,他都不會去力行供養他。所以孝養父母一定要如實做到,不能馬虎。

 
出家不是離家出走
 
有的人會誤解出家人和父母斷絕關係,這種誤解我必須來更正一下:我出了家,就是離了家了,斷了親戚,斷了父子母子的感情,這是誤解了。佛陀所說的斷,是叫你斷掉「沾粘」,不是叫你斷掉一切,斷一切就是斷滅法了,還修這個做什麼?修這個是無情,修這個就像枯木,修這個做什麼呢?佛陀叫你要有智慧,對父母的感恩不能忘記。佛陀他成佛之後,他又回去孝養他的父親,孝養他的姨母,他父王生病了,又對他開示佛法,他父王死去後又親身去為他扶棺。你看看佛陀這種做法,你能說不孝嗎?只有不懂佛法的人,才會誤解佛教不重視孝道。其實佛教最重視孝道了,怎麼重視孝道呢?假使不孝父母的人,人道都做不好了,怎能修天道?怎能修佛道呢?所以別人說出家,離了家,是離了煩惱的家,離了貪瞋癡的家,並不是你出家之後,就不照顧父母了。

父母養你養這麼大,還送你出家,結果你卻連一點感情都沒有,這是不對的!你照常要盡心照顧父母,孝養父母,怎樣照顧?就是用佛法來照顧,所以佛教要出家及受戒時,戒師會問你,父母有沒有人照顧?假使只有你一個兒子而已,父母沒有人照顧,你不能去出家,父母沒有人照顧怎麼辦呢?就是說父母有人照顧,家庭又沒有負債,這樣你才合乎出家的條件,才准許出家。這在出家戒律裏都有很清楚的記載。

 
為父母說法是大孝
 
有的人不瞭解,以為出家之後就不管父母了。事實上,出家之後還是照常要孝順父母的。但在生活起居上已無法照顧到父母了,那麼要怎樣孝順他們呢?父母的生活既然不用我們負責,我們一定用我們所研究的佛法,讓父母心裏沒有顧慮之憂。以我的分析,分成二種,一種讓父母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養他這身命使得沒有顧慮之憂,那麼這種叫做世間普通的孝;真正的大孝,一定要用佛陀的真理,來教導父母,讓父母瞭解真理,心會安,心沒有煩惱,心每天都過得很輕安自在,那才是真正身體有得吃、穿、住,而心也沒有煩惱,心健康,身也健康,這樣才是孝順。我們出家之後的人,或是修行佛學的人,是要來輔導自己父母心的健康,世間的物質,就是讓他身體健康用的,真理是讓他心健康用的,二項都健康,這樣才是真正的孝順。

所以真真正正要孝順父母,包括在家、出家,任何人都要孝養父母,你若沒有孝養父母,這樣你就無法走在中道,也是不懂佛法的人,不要說我學佛之後,父子、母子這都是無情的,這都是無常,要離得開,這都不對,你修不對了。

 
修行兼顧家庭力行中道義
 
我們身為一個在家居士,修行之後對父母妻兒的關愛,應該比未修行之前更加強,更加深。唯一有所差別的就是說你已經覺悟父子、母子感情再好,夫妻感情再好都是應該的,但是總有一天會離開的,等到離開之後,你的心沒有顧慮之憂,這樣就是你已經開悟了。並不是修行之後放棄了父母,放棄了妻兒,放棄了一切社會,這樣你修行要做什麼呢?所以在家居士修行,一定要兼顧家庭,包括對父母的孝順,包括對子女的教育,這都一定要親身做到,尤其孝順父母是絕對的義務。除了孝順父母之外,必須能使夫妻關係合和,佛陀對夫妻之關係,特別鼓勵當太太的婦女,必須持守貞節,及相夫教子(幫助丈夫,教育孩子)。這是家庭和平的基礎,做太太的若無法相夫教子,那麼這個家庭就無法和樂圓融。凡是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要適當應用現有的身份、地位,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盡自己該盡的職務,我是家庭主婦,我就應該盡家庭主婦之義務;我做人家的先生,我賺錢盡義務;小孩也要讀書盡義務;我做工人;我工作要盡義務……,所以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必須儘量做到個人義務,那麼這個家庭就井然有序,和樂無涯。
 
善生禮六方
 
在善生經中,有一段佛陀開示婆羅門之屍迦羅越的說法。這屍迦羅越是梵語,譯為漢語叫做善生,這善生是婆羅門的小孩,他父親聽說是一個酋長。在死之前囑付過他,在他死後每天都要禮六方,所以他盲從祖先遺留下來的習慣,每天早晚必須禮拜天地,拜上、拜下,及東、南、西、北,一共六方,所以叫做善生禮六方經,裏面有寫拜六方。有一天佛陀從那裏經過,看到善生非常虔誠在那裏拜東、南、西、北、上、下。(跟現在的人很虔誠在拜,但不知道在拜什麼意思一樣。)佛陀就問他,為何你要禮拜天、地、東、南、西、北呢?這位善生就回答說:「這是我們代代祖先留下來的禮拜六方之法,傳到我父親,我父親臨死之前,也交代我每一天早晚都要禮拜六方,不禮六方是不可以的。」「我父親只這樣教導我而已,而我父親,祖先也是這樣教他而已。其實我也不知道到底禮拜六方,是拜什麼意思?真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拜什麼?」

佛陀聽了之後,就藉這個因緣開示婆羅門之子善生說(以下是部分經文的意思。詳細見一三五中阿含大品善生經。):「居士子呀!(居士子是說在家修行的兒子。)如何為聖弟子者當禮拜六方師呢?」「六方師,居士之子不可不知: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妻子為西方,奴婢、工人為北方,親友為下方,梵志沙門為上方,他們對我有恩,故因禮拜此六方師。」他這樣說禮拜六方師,意思是說,你只會禮拜六方而已,不知道拜什麼意思?真正有智慧的人,要拜六方一定要知道拜「六師」,六方師居士之子不可不知,就是說不可不知此六方,不可不知道拜六方的意思是什麼?佛陀說:我告訴你,六方即是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太太為西方,工農、奴婢等為北方,親友為下方。沙門梵志為上方。佛陀這樣告訴他。你拜這六方一定要拜可以,但是要拜之時,你要知道拜東方就是要做什麼的,你知道嗎?就是要以五事奉敬供養父母,父母則以五事善念其子,為人子女應感恩父母生我們,養育我們,教育我們。我們拜西方時就是感恩太太,夫要以五事愛敬供給太太,妻則以十三事善敬順夫,為人夫者,須知有太太,家中才能調理得很好,她能讓我們無後顧之憂,專心賺錢。

南方是拜我們師長,弟子要以五事恭敬供養師長,師長則以五事善念弟子。若是拜北方方法是:大家以五事憫念奴婢,奴婢以九事奉大家。印度當時有蓄養長工、奴婢,如果沒有他們這些工人的幫忙,我們也無法成就,所以當老闆的一定要以五事照顧他們。禮拜下方就是說,親友之間要以五事愛敬供給親友們。拜上方又是拜什麼?你知道嗎?就是拜修行人,拜沙門、梵志。印度修行人叫做梵志。施主要以五事尊敬供養沙門梵志,沙門梵志則以五事善念施主。佛陀用如實的做法跟他開示,這善生聽了佛陀的開示之後,才瞭解禮拜六方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那麼這意思是佛陀看他盲目的拜,不知道拜什麼。所以藉機會引導這個很虔誠的年輕人能轉念,這是方便接引,方便的開示,讓他知道自己在拜什麼,不應該是盲目的。

 
親子之間五事供養
 
佛陀對親子之情的關係開示,說做人兒子的,我們需要以五事來對待自己的父母,佛陀就藉這個機會開示,開示我們做兒子的,要怎樣拜東方呢?東方要拜父母要具足什麼條件呢?第一、必須維持父母的財產,父母親遺留下來的財產,我們要維護好,不要家產遺留到我們手中時,就把它浪費掉,父母親把財產留給我們,累積三代,但是一代就把它花完了,哇!這是不行的。佛陀又說,第二、供奉使他沒有缺乏,供奉父母使父母沒有缺乏,什麼叫做沒有缺乏呢?就是說,身體的吃、穿、住都不成問題,這是身的健康,內心的健康就是要讓他們瞭解人要如何能使自己的心平靜,瞭解佛陀所說的一些教義——苦、空、無常,無我的真理,讓父母對世間一切能慢慢瞭解看清楚,他就不會煩惱和執著,這是心的健康。

第三、凡有所為,先白父母。做什麼事情先跟父母說一下,不能不告訴父母,讓父母起煩惱,第四、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就是說父母所做的事,我們要恭順,不可忤逆,除非父母所做的事不對,有違背道德,若是這樣我們當兒子的要勇於建言,對他婉言相勸,千萬不要忤逆父母。第五、父母正命不敢違背,父母親教我們的事,若不違背道德範圍,我們要去奉行,我們要去聽,我們要去做,不要違背父母,讓父母煩惱,除了子女應該履行以上所說的行五事之外,父母也必須以五事來慈愛子女。就是說兒女用五事來對待父母,我再重覆一遍:第一、必須把父母親遺留下的財產維持下來。第二、供奉父母,使他們沒有身心的煩惱和顧慮之憂。第三、有所為,必須跟父母報備。

第四、父母所為,恭順不逆。第五、父母正命不敢違背。子女對父母行這五事。但是父母也要慈愛子女,佛陀開示,父母親慈愛子女必須要具足五項:第一、禁止子女惡行為,做父母親的一定要來輔導、教化子女,讓子女沒有惡的行為,不要讓子女走到惡行為去。其實在我本人的看法,我們自己的小孩會不會讀書並不是最要緊的,只要我們為人父母的儘量去做,盡到責任就好了,最要緊的是不要讓他走上邪道最重要,假使小孩走到邪路,那讀再多書也沒有用。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要把子女教育好,我們盡力教育,子女儘量去讀,讀多少算多少,但是要灌輸他有道德,灌輸他有慈愛觀念,灌輸他不做壞事,子女若走到邪路,我們就是再富有也都枉然了。第二、輸入於善,不只斷惡而已,包括他一定要去行善,對善事情,對幫忙利益別人的事,很樂意去做,保持一種慈愛的心。

第三、使他修學業,幫忙他修學業。為人父母親一定讓子女修學業,教育子女學業進步,讓子女有進修學業的機會,他要讀多高,我們做父母的儘量讓他讀,現在的社會,大多數的父母都做得到。過去在農業社會裏,家家戶戶,子女都生太多,生八個、十個比比皆是,要每個人都栽培讀書,是不大可能的。書讀不起,哥哥、姊姊都得背弟弟妹妹,放學回來還要煮飯,怎麼還有時間去讀書?現在小孩生得比較少,要讀書,父母希望子女都能讀上去,這一項現在比較容易做到,小孩子很會讀書,父母親不讓他讀的比較少,若真有困難,我們慈蓮功德會也有獎學金,若有這個問題,小孩子很會讀書,但是沒有錢讀,可以來申請,可以來申請獎學金,沒有關係。

第四、娶美婦,做父母親責任上要代替兒子選個比較美的媳婦,美是身心都漂亮,不要外面美,內心都不美,幫他娶個太太,以後能理這個家庭。第五、適時能讓兒子主管家務等事,訓練兒子有家庭觀念,有責任,父母親慢慢教他要有責任,教他之外還要引導他實際持理家庭,以後才能建立一個家庭,先讓他有個家庭觀念。佛陀也開示我們要如何尊重老人。佛陀教我們,經濟一定要建立好,兒子對父母孝順,父母親對子女慈愛,又繼續說如何尊重老人。希望各位繼續聽下去,瞭解佛陀對我們在家居士修行的次第。在律的方面,說得很清楚,我們已有一條清楚的門路可走,對我們修行也比較方便。時間到了,我們下集再來說佛陀他開示如何尊重老人?感恩,祝福各位身心安樂。再見!

 
大願語錄:
 
若不知苦的根源,將永遠當苦的奴隸!苦的解脫——不沾粘愛與不愛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三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我們今天又見面了。
 
佛陀重視老人問題的緣起
 
我們前集講到父母必須要對子女行五事,現在來說佛陀開示如何對待老人?如何對待老人,其實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先看看佛陀在二千多年前,開示用什麼方法去對待老人?在佛陀十大弟子當中,有一位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我們大家想必都知道。有一次,舍利弗帶著僧團先行到另外一個道場,過去不像現在開汽車,或騎摩托車,很快就可以從甲地到達乙地,過去沒有這麼方便的交通工具,過去都須靠走路,在過去的印度,最多是坐馬車,其他都要靠走路,用兩隻腳走路。但是佛陀講經不是固定在一處,他走到哪裡,講到哪裡。比如說從這個道場要到另外一個道場,必須要走路,靠走路的時間會很長,因為佛陀要去,所以他的弟子會提早一天,或兩天,先去做什麼?去那地方準備整理道場,讓佛陀開示用,也就像我們在做法會之前,都有信眾來整理道場,意思一樣。舍利弗帶了一些人要來整理這個道場,以方便讓佛陀開示,當他們到達那個道場時,已是夜間了,年輕比丘都搶先占好位子,鋪上臥具,準備休息。

以前不像現在的道場都有寮房,過去佛陀時代,很多地方沒有寮房,除非特殊有精舍的地方才有,否則大多數都睡在樹下,要不然就是在磚瓦硼下。剛到一個新地方,又是晚上,大家都疲倦了,年輕人手腳較快,找到自己要睡的臥具,搶先占好位子,鋪好臥具準備睡覺。位子少,人多,一下子所有能睡的地方都被佔得滿滿的,可以說已經沒有睡的地方了,年紀較大的舍利弗,沒有跟年輕人爭佔位子,所以沒地方睡,只好在精舍外找一棵樹,就在這棵樹下打坐過夜。

 
化暴戾為祥和的故事
 
這件事傳了出去,佛陀知道之後,就將所有僧伽集合起來,向大眾開示:在過去久遠劫以前,有一隻鷓鴣鳥,及一隻猿,一隻象,三個本來是朋友,一起住在森林裏,雖然在樹林裏,但彼此都不相讓,遇到大小事都爭來鬥去,結果反而誰也得不到什麼。後來發現互相爭鬥中,感覺這很無聊,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大家都受害。(也就是說我們人互相殘殺有時候講起來實在很可憐。然後才互相研究說,若是這樣,我們要想一個解決的辦法,反正大家都受苦嘛!爭來鬥去都受苦。後來方覺悟到「佛法應在恭敬中求」。)最後決定在他們三個當中推選出一位年齡較大,智慧最高的長者,大家都應該尊重他的判斷。不要再為了什麼大小事意見不合,時常的吵吵鬧鬧。如此一來,紛爭的局面就從此改觀,變為和諧。用和諧而不用鬥爭的,這樣才能夠解決亂局。鷓鴣不能吃的食物,猿可以吃,猿用不著的東西,大象可以用,三個朋友彼此互相幫助相讓,從此反而得到更富足生活,他們的內心更加安住,因為他們有互相禮讓,你需要的,我不需要,我讓給你;我需要的,你不需要,你就讓給我,在他們三個互相配合之下,這地方於是很快和樂起來。
 
出家長幼尊卑以戒臘為準
 
佛陀說了這故事後,他又說:「你們大家要知道,在我佛法的教化中,並沒有高低階級的分別。(在佛陀的教化中,沒有分什麼階級的高低,什麼人階級較高?什麼人階級較低?)雖沒有階級的分別,但是也不能沒有長幼的禮節。(雖然不分階級,但是長幼的禮節一定要有,不能連長幼的禮節都沒有。)你們對法臘,戒臘較高的長老,一定要恭敬奉事。(在我們中國佛教也是這樣。)(※法臘、戒臘是指出家學法、受戒多少年。)(怎樣你知道嗎?就是說,不管你年紀大小,依受戒的戒齡為準的,誰較早受戒,誰較慢受戒,依戒臘,並不是以你的年紀。)看到戒臘高的,你們對他要有禮貌,合掌、恭敬奉事……等等。因為他們在學佛的路上,已經跋涉過千萬的里程,經驗已經很老到了。(簡單說。佛陀他走到哪兒,徒弟們就跟他走到哪兒。)(過去在我孩童時代,時時聽到年紀大的長輩說一句話。說:哎呀!年長的在講,你不妨聽聽看,我們過橋多過你們走路。這意思就是這樣,因為年紀大,經驗豐富,所以他們已經看多了,經驗也多了。)因此可以你們讓年輕人、初出家的人拿來做參考,他們也可以依經驗教你們;這是教法的象徵,他能夠將他的教法教你們,所以要給長老最好的床座睡覺休息,甚至供養最好的水(因為以前印度水少)及最好的飲食給長老。」你看佛陀對於長老,年紀大的老人,是何等的照顧。
 
老人是寶 經驗最「老」
 
佛陀他的開示真理,才是真真正正的恭敬老人,因為老人最寶貴的特長,就是他們人生的經驗豐富,有時候他們走過,我們未走過,人家試過,我們未試過。我時常說一句話,說社會世間,什麼最貴?經驗代價最貴!你若無經驗,往往之間,人說的你不會相信,所以經驗的代價,有時候是從賠了夫人又折兵中換取來的,有時候是人家一輩子的經濟都賠下去,或連身命都賠下去才得到的,這種經驗,往往都是用最大的代價來體會出來的,所以,年輕人做事吸取別人的經驗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經驗也常常是人生處事的智慧。
 
慘無人道的命令——老人的悲哀
 
我們再來聽聽有關老人的故事。佛經裏有一個故事,可以說是尊敬老人意義的代表。在佛陀的時代,有一個波羅奈國的國王,為了國內的經濟發展費盡心思,經過別人的建議之後,就下了一道非常慘無人道的命令:「家中不准養老人,若不從者,滿門抄斬。」波羅奈王認為:老人不能做事,只會吃而已,老人是多餘的,這多出來的東西,浪費了糧食,如果能省下一個老人的糧食就能養活一個幼兒,不是更有意義嗎?這位波羅奈王想著這種天真的事情,因為過去他們印度的國與國之間時常都有戰爭,互相爭鬥,為了爭取各國的界限而戰,當然他們重視的就是養年輕的人好去打仗,然而年輕的人當然要從幼兒開始培養,他認為老人無法上戰場,而且老人對經濟沒有幫助,所以才下這一道命令。於是將老人放逐到山上自生自滅。在這種無理性、無道德的經濟政策下,波羅奈國裏,看起來統統都是身體健壯的年輕人,因為他們沒有老人,老人都捉去山上,讓他們自生自滅,從此就再也看不到一個老人,國內全都是身體非常強壯的年輕人!
 
瞞天過海救國齊喝采
 
這時候,有一位孝子,他這樣想:父親從小就養我們,等到他沒辦法時,我們應該要去養他,這樣才對,怎麼可以親眼看他老了之後,就要將他放棄到山上,讓他自生自滅!這實在很殘忍。這孝子又想:我若不將老人背至山上,會被抄家滅族,他想來想去,也想不出辦法來,又不忍心將老人(他父親)丟棄山林裏讓他自生自滅,於是就冒著滿門抄斬的危險,瞞著親友及隔壁鄰居,暗中在屋旁挖了一個地洞(就是地下室的意思),將他父親藏在地下室中,每天除了照顧他的生活之外,又拿一些能安慰他的書,讓他去看,讓他開智慧。這老人雖住在地窖裏,仍然比讓人背至山上,還加倍好呢!何況有時候到夜晚時,還可以從地下室偷偷爬起來哩!那孝子為了孝順他父親,用了這種策略。
 
災禍臨時顯現薑還是老的辣
 
經過不久,這種不人道的事傳至鄰國,因為這種政策太過於不人道,不惜緣、不惜福、亦無感恩的作風,讓鄰國實在看不慣。看不慣,鄰國國王就下了一封挑戰書,挑戰書的內容就是要讓波羅奈國的國王回答他兩個問題,如果在三天內答不出來,就要舉兵征伐。這兩個問題是什麼呢?第一、世間誰的生命最長?第二、世間什麼東西最寶貴?波羅奈王接到這封挑戰書後,竟然無法回答這兩個問題,又因為挑戰國的兵力比他強得太多了,所以非常煩惱,就召集文武百官來商議。滿朝文武百官還是沒有人能回答這兩個問題,最後只好貼出告示,告示中說,只要有人能回答這兩個問題,就可獲賞黃金萬兩,希望大家能夠趕快提供答案。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都沒有人來提供解答,國王心裏頭碰碰跳。眼看三天要到了,若無法答覆就將引發戰爭,會損害不知多少的生靈百姓,說不定還亡國。在國內有幾十萬人竟然無一個人能夠回答,有的人想回答,但怕回答錯誤,惹來殺身之禍,過去君主時代不像現在民主時代,過去伴君如伴虎,非常危險,你若講錯了,說不定你就被殺了。

就在這緊要關頭,忽然有一位年輕人來撕下告示(過去告示貼上了之後。旁邊有兩個公差在那裏看顧,假如有人撕下告示,就將這人帶上去。)。這位年輕人自信滿滿的將告示撕了下來表示能夠答覆這兩個問題。國王就立刻召見這位年輕人,國王很著急的問年輕人第一個問題:「世間什麼生命最長?」「智慧命最長。」只見那個年輕人不慌不忙的回答。國王接著問第二個問題:」世間什麼最寶貴?」「信最寶貴,信為第一財。」年輕人還是很從容的回答著,回答完之後,在場的文武百官就立刻鼓掌稱讚妙!妙!說得對,道理非常的好,國王非常高興,即刻吩咐左右重賞黃金萬兩給這位年輕人,這時這位年輕人立刻拒絕,為何拒絕呢?年輕人向這位國王頂禮說:「我沒有資格接受這些黃金,因為想出這兩個答案的人並不是我。」「奇怪!這是你答覆的,為何又不是你呢?」國王當場感到非常納悶,「不是你,到底是什麼人想出來的?」這國王就問這年輕人,這年輕人就回答說:「是我父親!」國王說:「你父親為什麼不親自來見我?親自來回答呢?」這年輕人說:「他現在人在地下室。」這年輕人請求國王恕罪,就說:「因為國王下今,老人都要抓至山上讓他自生自滅,家裏不能養老人,養老人要抄家滅族。我感念父親養育我,不忍心年邁的父親被活活的放逐到山上自生自滅,所以我違背國王你的禁令,將我父親藏在地下室中,我每天送飯給他吃,因而他能逃過生命,但是沒有自由,他不能來晉見國王你,當面向國王答覆他想的對策!」

當這位孝順的年輕人激動的說完這番話之後,國王立刻恍然大悟,後來他就開始懺悔地說:「我錯了!過去我只知道老人沒有經濟利用的價值,人年紀大,身體多病、衰弱了,但是我沒有想到一項,老人的經驗、智慧是最具足的」。原本國王只想到一方面,想老人多病,對於國家經濟沒有用處,卻沒想到老人有相當的經驗及智慧,結果差點弄到亡國的下場。就是差點為了無法答覆這兩個問題,讓隔壁很強的國家出兵侵佔而亡國。許多禍國殃民的悲劇,大多由戰爭而發生。戰爭,各位都知道,在戰爭中,人的生命可以說像毫無價值,這真的很愚癡。所以國王在懺悔之後,馬上下令解除禁令。

 
玄玄妙妙的派不上用場
 
佛陀開示在家弟子,要充實經濟,建立家中個人義務。以孝養父母為首務。一個人若無法孝養父母,風水是輪流轉的,將來你的孩子有樣學樣也說不定啊!現在我們是人家的孩子,以後我們會當別人的父親,當別人的母親。既然是這樣,我們現在一定要孝順,孝順父母。社會中很多人誤解佛教,誤解修行學佛的人,認為對親情、家中和樂等等,都不重視,其實誤解了。從我所講的律篇之中,不難明白佛教徒是否重視它們了。佛陀一直開示修行人一定要如實,不要放棄現有,去求玄玄妙妙不實在的事,這玄玄妙妙的法門是不能得到什麼的。那麼,現實、如實就一定要孝養父母,這是能使家中和樂的事實。

所以我講這律篇,就是要讓各位瞭解,佛教並不像一般人想像的,對社會沒有幫助,是一種消極的心態,並不是這樣的,戒就是停止去造惡,律就是我們必須要進一步去做的,不論出家、在家,我們都一定要去做的。只要人人奉行戒和律,那麼這個佛教對社會、對我們本身都有幫助。要不然,怎麼會有幫助呢?不奉行戒和律的宗教,這宗教在社會上就沒有用處,這宗教人家會尊重嗎?是不會受尊重的。所以佛陀對於經濟的建立,孝養父母的建立,父母如何對孩子?孩子如何對父母?包括如何對老人?以及夫妻之間、主僕之間如何相對待等等都講得非常的清楚,我們若聽到之後,才知道原來佛教是如此的圓滿。

 
夫妻並非相欠債
 
佛陀對在家弟子的開示,從充實經濟起步,建立家中個人的義務,包括孝養父母為首務,然後夫妻之間和樂為次。所以,我們現在再來說夫妻的關係。現在社會離婚的人太多,過去的人若稍微做的不對,內心就很不安,可是現在不同,現在離婚聽說有最速件,一星期前結婚,一星期後就離婚了,怎麼會有這種像小孩辦家家酒的事呢?其原理就是夫妻當中,互相不瞭解。我們先來聽聽看佛陀對夫妻間相處應如何的說法。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大家都知道,家庭的組織是雙方分工合作的,家庭一定要有分工合作才能合樂,一對夫妻的結合一定有它的因緣,有的是由戀愛而結婚的,有的是經過媒人的介紹,有的是由父母作主而結婚的,這大家都知道。現在大多數都是戀愛結婚的,若過去應該是父母主婚的較多。

我曾經聽過一個老人說了一個故事,故事說:過去結婚,都由父母作主,她嫁給對方七天了,她還不知道丈夫的臉是長什麼樣子。你看過去的人多保守,那時候社會經濟比較差,還沒有電燈,晚上都要靠點蠟燭,所以她在一星期之內真還不知道他丈夫的臉到底是長成什麼樣子?也不敢正面看她丈夫長成什麼模樣。過去人的保守,和現在人的開放,聽起來像天地之別,差太多了。既然結婚,不管是自己親人作媒人的,還是別人作媒人的,或是自己戀愛的,都沒有關係,那都是有相當具足的因緣,若無因緣,怎能結婚呢?但是在這結婚的當中,不管是如何,現在很多人都說一句話,「夫妻是相欠債!」這句「夫妻相欠債」不能這樣說,因為這聽起來好像兩人在一起是牽強的,有成見的。一下子就說是夫妻相欠債,那麼你就無法使家庭和樂了。你為何不會想說夫妻是百世因緣,這輩子才作夫妻呢?夫妻互相建立一個家庭,教育子女,這因緣是很深,甚至講起來比父母還深啊!想想看,怎能說是相欠債呢?相欠債如何結合當夫妻呢?還未到,就想說夫妻是相欠債,我敢說,這對夫妻一定不會和樂的。

 
互助互愛互諒 夫妻相處歡
 
夫妻本是百世的因緣和合的,夫妻一定要惜緣、惜這個福、感這個恩,若無惜緣、惜福、感恩,我們要如何?所以常住若辦佛化婚禮,我都送新郎新娘三句話,送他三句六字:「互助、互愛、互諒!」夫妻若無互助、互愛、互諒,那麼這對夫妻每天都要爭執,說不定一星期天天戰,五天小戰、二天就大戰,這成何體統。子女看到也會學起來,包括子女也不能得到安樂。所以不管你是用什麼角度,一定要瞭解既然你們已經給為夫妻,就應該共同合力來組織一個和樂的家庭,不要為一些小事就要離婚,或離家出走等等……,遇事一定要如實面對,用智慧解決,不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逃避,既然這樣,當初何必結婚呢?在人與人的生活當中,偶爾有意見不合的地方,這是難免的,各人的思想觀念,當然都不盡相同,你的思想和我的思想、你的觀念和我的觀念當然都不會完全相同。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這是事實,沒人的地方才沒有是非。但在是非當中,不一定是不好的,怎麼說呢?因為從是非中可以檢討自己,是非可以拿來做為改善自己行為的方針。意思就是不論在什麼環境當中,你若是轉識成智,那麼你就能夠開發智慧,你若無法轉識成智,就讓環境牽著鼻子走。

當然,是非會害人,是非也能夠使一個人失去理智起瞋恨,做出極端的手段;是非也會使人失去他的人格,造成意志的懈怠和消極。有人的地方難免都有是非,有嘴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非常難以止息。除非我們有辦法持守五戒中的妄語戒,包含有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語、不綺語,能夠做到這樣,那麼有口戒就能守住不說是非,若無,要我們的口不說是非,真難!身體的病都是從嘴巴吃進去的,但是我們的禍端,都是從嘴巴講出來的,這是我的經驗。飲食直接影響了我們的身體,嘴巴惹的是非,卻引起了大家的不和樂,大家意見不合就爭鬥,所以在這夫妻的生活當中的齟齬,大多數是由於口的是非和互相瞭解不夠,意志不投機、互相體諒關心不夠所引起。

 
不守口戒 家庭悲劇層出不窮
 
有的人在結婚以前,還在彼此交往時,都不用真心誠意、坦白的態度互相來交往,因為那時候未結婚,結果只將自己好的拿出來表現,壞的都藏在口袋裏,叫做揚己之善處。將自己的善處拿出來表揚,將自己的善處提出讓對方高興,讓對方覺得歡心,認為這個人很好。等到結婚之後,就將他過去不好的習氣,都暴露出來,反正已經結婚了,彼此生活在一起久了,自己的毛病隱藏不了多久的,很快就會跑出來了。人若在一起久了,就容易產生問題,像我們的手若太親近,沒有留下一些空間,手就會打結,我們若留下一個空間,手就不會打架,一定的。過去彼此能夠控制自己本身的壞習氣,將自己的好處,拿出來讓對方歡喜,但是若結婚後,觀念就改變了。過去是男女朋友不能太隨便,現在反正都結婚了,已經是夫妻了,所以處處就隨便,以為夫妻之間,不需要客氣,以為客氣是虛偽的假面具,認為客氣要做什麼?客氣是虛偽的假面具,夫妻還在客氣什麼?大家坦白一點,一句話來一句話去,所以都不再客氣了。因為不能互相客氣,相敬如賓,於是一點小事情就無法冷靜,產生互相不合,引起了冷戰,要不然就是賭氣。夫妻生活之間,最重要的是要互相客氣、互相禮讓,若無法互相客氣,無法互相禮讓,那麼就難以維持,意見不合,彼此就將對方的壞處毫不考慮的都挖出來,第一次不能夠忍受時,就把對方的瘡疤挖出來,第二次不能夠忍受時,又把對方的瘡疤挖出來,第三次不能夠忍受時,把對方的瘡疤統統挖出來,聽久了之後就厭煩,只覺得對方太可恨,你什麼事都說我的壞處,都沒有在講我的好處,彼此怨恨如仇人。起了個貪瞋癡就會影響我們周圍的人,事實本來就是這樣。彼此不合,反目成仇,彼此的感情就破裂了,感情一破裂,就會造成不幸的家庭悲劇。因為感情破裂之後,內心起了瞋恨,就想要藉機會報復,於是很多不幸的家庭悲劇出現。
 
夫妻之間怎樣保障終身恩愛幸福這很重要,如果能依照佛陀開示的「言色相和」及「忍受」力行於生活上,就能夠讓夫妻保持終身的恩愛。佛陀所開示的「言色相和」及「忍受」二種是夫妻家庭和樂的精神支柱。也就是說,夫妻當中,一定要臉色和婉,講話要柔和,互相要忍辱。這兩種,夫妻都必須要具足,家中才會和樂,佛陀所說的「言色相和、無相違戾」就是在講話時要有笑容,講話的口氣要柔和,讓聽的人感染柔和的氣氛,就不會心情不好,不會精神不好,也不會產生衝突。我們若「笑頭笑臉」有禮貌,講話輕聲細語,對方再大的脾氣也發不出來。你若「臭頭臭臉」,講話大小聲,讓人看了當然就發一肚子火,這是難免的。兩人見面的時候,禮貌和笑容是很重要的,夫妻之間的生活,互相體諒也是很重要的,若不能互相體諒、互相肯定,互讓,反而互相批評責罵,言色處處像阿修羅,更惹人厭。

不管太太批評先生或先生批評太太都是感情破裂的主因,批評易造成修養忍辱不夠者產生更大的惡感。有一些信徒會問我說:師父啊!現在你看我到底修到什麼境界了呢?或者說:我有哪個地方做不到的?師父你要告訴我,好讓我有改善的機會,你儘量說沒關係。像這種信徒有這種理念,很好!因為他想要瞭解自己哪裡修不好,哪裡還要改善,什麼毛病要改進。但是我若是直接了當的說出他的弱點,有時候他也無法接受。這就是說,他有心想要修行,如果我講的太直接,甚至口氣講得較重,他就無法接受了。等我開口講幾句話之後。他就心情不好,顯得不高興,以為我看不起他,這都有的。何況是夫妻呢?父母生我們這個色身,有了這個色身,當然就有耳朵,有了耳朵,那麼我們就會聽到語言,聽到聲音。這是自然的現象。除非你將耳朵塞住,要不然耳朵都會聽到,這是自然的,因為裏面有耳膜,有精神和物質,所以大家聽得到。別人的建議,我們聽到之後,有好的就學,壞的我們就放棄,所以耳朵會聽到是自然的。

夫妻之間互相批評,極易引起對方的反感,耳朵一聽到你在批評我,立刻會有所行動,因為還沒修到如如不動的境界者,大都如此。明明知道這只是精神和物質而已,但理論歸理論,實際歸實際,講理論很容易,實在要達到那境界很難。所以一句話講出去,要讓人覺得很好聽,那也是要功夫。也不是為了討好人,專講奉承好聽的話,隨隨便便講出去就算了,沒那麼簡單的。若夫妻互相批評,互相挖苦對方的短處,那麼惡感就立刻產生,他會以為你在輕視他、饑笑他、看不起他,他就會反唇相譏,於是兩人你一句來,我一句去,原本是動口而已,日後就動手打架了。夫妻會相罵、吵架、打架,都有它的原因,絕對沒有無因自生的。而且這些行為都是自討苦吃,自己自找麻煩而已,沒有一點意義,這又何必呢?尤其夫妻之間,每天要同住在一間房子裏,如果不和樂,就像怨憎會苦,見了面大家不高興,很痛苦。

 
和婉規勸免摩擦
 
夫妻之間並非不能糾正對方的缺點,假如說對方做法偏差,而我卻什麼都不說,容易造成姑息養奸,這樣也不可以。若對方有稍微的錯誤我們要糾正時,切記!不要太過直率,先找個適當的地方,用柔和、婉轉的語氣向對方建議、好好地商量,在他精神好、情緒好時才商量,當他情緒不好時,我們最好不要開口,我們也要選對時節和因緣,絕不可以一看到人做錯了就一句話罵過去,哦!這樣他會耐不住,會一句、兩句馬上回應出來,事端就產生了,一場戰爭就無法避免了。所以要觀看因緣有成熟否?時間適當否?講話角度要婉轉柔軟才可以提供意見,不能直話直說,說出他的錯誤和弱點,專找他的瘡疤,而且一下子全搬出來,這樣他會發脾氣,他會惱羞成怒,不高興,一句兩句回應個沒完。若我忍辱不夠,換我一句兩句又回應出去,這樣相罵就產生了。有的更粗魯,當你直接向他問話時,他不會回答你,直接和你相罵,他內心早有個記恨心,說你就是看他不好,或是當時要娶親時,嫌他家太窮,不是嫁妝太少,不然就是聘金太少,或是過去如何如何的不是等等,從壞的一直想,說你就是只會欺負他,講他的壞處,對他講話都不客氣,由此他的內心就開始記恨,記著一天、二天、三天、五天,七天……。

當有一天,機會、因緣成熟時,就暴露出來了。暴露出來,產生問題,常記恨在心中,永遠無法抹滅,這都是有可能的。其實夫妻之間,任何一方都有相當可取之處,你要誠心欣賞他及讚歎他,先生有先生的好處,妻子要欣賞和讚歎他;妻子有的好處,先生要欣賞和讚歎她,如此才可以。不可以說他有好處不去欣賞,也不讚歎,而只看他壞處,這未免太可惜了,就如欣賞一朵花似的,你要讚歎它開得好美,縱使有一點瑕疵,你也知道那是一種缺陷美。還有,不要忘了,一有機會,要將對方的好處提出來稱讚一番。語言是是非的來源,也是傳佈的工具,嘴巴能夠來讚歎別人,我們也靠嘴巴傳佈我們的意思,只是語言很容易造業,也很容易引起糾紛。所以一位修行人,若要改善行為,必先懂得語言相和的道理,若是語言溝通能夠達到「語言相和」,夫妻間的共同生活,就不會產生惡劣的結果,而常常都能保持恩愛幸福。

有人認為佛教家庭不該有幸福快樂的夫妻生活,我卻不這樣想,你也不否認吧?或許有人懷疑夫妻修行真的能夠幸福快樂嗎?持否定答案的人,其實他是不瞭解佛教,他認為說學了佛,夫妻不能在一起,不能合好,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瞭解,我們是個在家居士,夫妻之間一定要求幸福、求快樂,要不然你就不是在家居士的修行人了。像佛陀制定五戒的目的,就是要讓家庭道德方面做到圓滿。而佛陀所講的「四大皆空」,被不明究理的人誤用得慘兮兮!很多人說,哎喲!你們學佛的人,都四大皆空了,還要什麼夫妻和樂?修行人都在四大皆空還要錢幹什麼?唉呀!這是放棄,不是四大皆空的意義。

 
四大皆空無關夫妻和樂
 
「四大皆空」就是說地、水、風、火,四大本來都是空的,不能控制的,不屬於誰的,它們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和合存在,縱使和合存在而成為人或動物,仍然還是四大,不屬於誰的。人的肉體是由地、水、風、火四大結合的,地就是人的骨肉,水就是人的血、尿、汗、唾液……,火就是人的溫度,風就是人呼吸的氣,人就由這四大因素來結合。才會變成有肉體的軀殼,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藉由身外的四大(食物、空氣、水……),不停的補充,作出新陳代謝作用以維持身命,四大欠一項,我們的生命就一命嗚呼哀哉了!但是很多人誤解四大皆空,以為修行人什麼都不可以做,才能四大皆空。其實不管你有沒有修行,四大本來都是空無自性的,終歸有一天人會死亡(四大分散),那時候,四大還是四大,並沒有因死亡消失,它們又是由和合的狀態分散開來而已!所以四大皆空與夫妻幸福圓滿是毫無關係的。本來不管人有修行,或沒修行,不管是好人,不管是壞人,四大皆是空。人的軀殼壞了(死了),有人用火燒了它,水大化成蒸氣,風大回歸空氣中,火大融入氣溫中,地大化成灰燼,結果四大還是四大,並沒有消失,只是狀態改變而已!

有人將死屍埋在地下,屍體就被蟲蛀爛了,四大有的養肥了這些蟲,有的變了血水,等於都一樣,四大還是四大,只是暫時分散,但都不會消失的,任何人奈何不了它,也無法讓它滅盡,所以叫做四大皆空。夫妻百世恩,一定要求幸福、求快樂,但是也要體會四大皆空,總有一天會分離,分開之後,任何一方不可以煩惱、痛苦,不能說分開之後,我們就吃不下、睡不著。雖然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但是我們要這樣想:世事無常,人總是會分開的。一個在家居士佛教徒,夫妻之間建立圓滿,你才有辦法繼續修上去。否則,你要檢討自己修行的方法是否正確?要不然我們怎麼會愈修行,家中愈不和!愈修行,夫妻距離愈遠。應該愈修行,家中愈和樂,夫妻距離愈近,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佛陀只叫你不要執著,不是叫你放棄夫妻、父子、親族等等的感情,是要瞭解四大皆空,因緣聚合分散,誰也做不了主。因此沒有必要憂悲苦惱。佛陀要我們有這個正見而已。佛教所說的教義是如此的圓滿,可惜的是,無緣認識佛教的人,無法自己理解,大多產生誤解。

 
社會的亂源乃因缺乏因果道德觀念
 
佛教所說的空,並不是一味的否認,什麼都沒有,也不是否認現有的清淨安樂生活,更不否認夫妻幸福生活,也沒有否認家中夫妻、子女、父子等親情的快樂生活。佛陀說這些都是如實的,不能否認的。若不這樣修行要做什麼?每天修行卻生出憂悲苦惱,這不是自討苦吃是什麼?不能否認的,如果認為空就是無(什麼都沒有),那就成為斷滅,這種斷滅法,就是無了。有斷滅思想的人將造成沒有因果觀念,不重視道德,也不管做人好壞與否。大家要知道,自己內心當中若無因果道德觀念的話,那做起事來就太可怕、太可怕了。社會所以會亂,大家沒有因果道德觀念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有些人認為出家人,或是在家的修行者,都應該要放棄一切親情,有這種觀念的人多得是。然而他們對佛教的認識可說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瞭解。果真如此,那豈不是變成沒有人性的修行,對自己、對社會,又有何利益呢?因為所修已成枯木(沒有情感),對自己、對社會無一用處。

佛教重視智慧解脫,雖然沒有叫你修苦行,也沒叫你偏向在享受裏沾粘舒服、快意,只叫你走在中道,佛教是中道的代名詞,加油添醋違背中道的,已經不是佛教的本意,你看到它,可不能還把它當成佛教看待才好。走在中道才不會修成怪人。佛教是人間的佛教,既然是人間佛教,應該要對人間有所利益,若對人間無所利益時,我們還修這個做什麼。怎麼說是人間佛教呢?佛教不是修死後到哪兒?佛教是修活著的時候就能得到涅槃,所謂涅槃就是得到幸福快樂。

 
四大皆空五蘊亦空
 
什麼叫做空呢?不是叫你連幸福快樂都空掉,真正的空,前面已經講過,不是每項都空掉、都沒有,不是這樣,若是什麼都無,就無法發展人間淨土了,若想達到涅槃,也是不可能夠。四大皆空,是指我們身心的五蘊體,這種身心的五蘊體是不論人有修沒修或修行到何種境界?無論在家或出家?無論是佛教徒或不是佛教徒?無論你有何較好的地位或在較次級的地位?都同樣是四大皆空。並不是學佛的人才是四大皆空,其他人的四大永遠都不空,都能永遠存在。四大皆空是地水風火的結合,地水風火一結合可以形成人的身體,牛、羊、豬、魚…的身體,甚至蔬菜果樹的植物體。佛教稱之為因緣和合體,既然是由因緣和合的東西,有一天就會分散,這是免不了的,肉體分散我們稱它為死亡。

四大假合體中的四種元素(地、水、火、風)不受任何人或神管轄。所以並沒有一個「我」的存在,因此稱為空。也就是水就是水,不是我。火就是火,不是我。四大皆如此,稱四大皆空。不論任何人,有生必有死,不論地位高低,不論財富多寡,也不論他處在任何的角度,終歸有一天都會死的,這是自然的法則,這也是如實的。生就是四大地水火風的結合,稱為身體,死就是四大地水火風的分散,稱為屍體。若是使四大元素缺一項者,如風不來(停止呼吸),或水分流失了(失血過多)……,那麼生命也就分散死亡了。所以說四大皆空是人人具足,有生就有死,這生死的因緣都屬自然法則,不分貴賤,不分等級,人人如是。今天時間又到了,我講到此處,等後集再繼續來解釋,祝福各位身心安樂、所求皆願,再見。

 
大願語錄:
 
樹葉枯黃自然掉落,生老病死自然法則,即是如此無常,當積極自利利他。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四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吉祥如意!我們又見面了。
 
四大皆空人人有分
 
上集說到四大皆空,很多人誤解這個四大皆空是出家人的專利,不是出家人就不必四大皆空。在前一集中我已經稍作解釋了,不管是有修行或者沒有修行者畢竟都是四大皆空的。有的人錯認了佛教,他把佛教當成是一種悲觀,學佛一定要每天裝出一副很悲觀的樣子,正襟危坐,愁眉苦臉,正經八百……什麼的。好像對世界任何一切輕安快樂的事情,統統不能擁有,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學佛若不是為了得到輕安,得到快樂,得到和平,得到自在,那我們學佛要幹什麼呢?不學佛便罷,如果愈學煩惱愈多,那麼我們就不需要學佛修行了。
 
修行人假如常聽到下面這句話是很正常的:「唉喲!你是看不開的,已經四大皆空了,怎麼還在說感情和快樂的事情呢?」當你聽到這句話,你要同情他的無知,因為他不瞭解佛所說的覺有情的意思,或壓根兒沒聽過。佛說的覺有情,不是愚癡的無情,他所說的快樂,也不是從物質上去追求快樂,而是使內心輕安快樂。佛陀所說的:經濟的穩定,這就是物質的快樂。物質的快樂之外,必須要充實內心的快樂,這樣才能得到身心的安樂。讀過這本書的人相信不會再誤解修行人了,也不會一開口就說:「一個修行者還要什麼情與無情?還要什麼快樂與不快樂?」應該不會再這樣誤解了,先前有這種見解是不瞭解佛法的,要不然就是對佛法瞭解不徹底。基本上佛教是重視親情,重視友情的。
 
覺者不縱容渴愛的生起
 
覺者:覺有情。所以並不是無情,並不是像枯木,而是重視在他徹底覺悟後的有情,心中有情而不被情所束縛,也可以說心中有情,而不被情粘到,心中有愛但是不會被愛粘到。縱然無明未覺,只要不落入渴愛沾粘之中,仍不偏離中道。在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緣當中,最重要的是說,你有觸、有受(感受到)由此止住,你不能再落入愛、取、有。假使你經感受到又落入愛、取、有,你就產生一個或好或壞的煩惱,好、壞都將成為個人的業力,人人都是如此,所以千萬別去沾粘渴愛,才不會有煩惱生起。有好多人說他們的煩惱好多好多,不知怎麼辦?如果他們繼續縱容渴愛生起,煩惱的滅除仍是遙遙無期。
 
世間無主宰者亦無我
 
佛陀在親情、友情的生活當中,已經說得非常清楚,還有佛陀也親自力行,更常常教導他的弟子,去實踐親情和友情,因此佛教並不是無情的,更不是斷情,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沾粘情,不沾粘愛,不沾粘一個「我」。說起來「我見」最可怕。雖說實相中無我,一旦執有一個我,就牢不可破,連別人都說是我的,如:他是我的兒子;這「東西」是「我的」;這一千塊是我的……。其實世界上的任何東西沒有一樣是我的,說真的不管是財產、房屋、汽車、衣服、身體、夫妻、兒女、兄弟姊妹……,都只是有使用權而沒有永久擁有權,沒有一樣東西真正屬於誰的。所有的東西大家互相使用,宇宙的空間大家互相使用,一個家庭建立之後家人互相使用,人與人當中互相溝通,就是互相使用,一切的一切都是互相使用的,沒有一樣東西屬於私人的。連生命都只屬於因緣而不是屬於我的,那還能從哪裡找到一樣是我的呢?如果真有「我的」人、事、物,那麼「我」就能控制它、操縱它。

事實不然,你看:明天要感冒會不會跟自己通知說「明天要感冒了,你自己要注意了」或「感冒了,自己能叫自己不要感冒嗎?」「在痛苦時,自己能叫自己不要難過?」「人要死了,自己有能力叫自己不死嗎?」會感冒的、會痛苦的、會死的都沒有。「一個我」存在其中,只是一些因緣顯現著無常的現象而已,所以說東西以及包含四大的身體都只是暫時有使用權而已,並不是永遠是我們的。你如果瞭解這樣,你就不會沾粘了,因為連身體都無法如願地操縱它,你還在為誰辛苦為誰忙?所以佛陀不論對親情或是對友情都教導他的弟子如何明確去實踐呢!

 
佛陀的法與精神受肯定
 
有一些人錯認為出家人都必須要斷情,不再認親情,才叫看得開,才能修成正果,這種的說法也是不了解佛陀教義的人,怎麼說呢?一個人學佛要有目標,目標又包含兩項:一項就是了解真理(法),另一項就是瞭解佛陀的「精神」。不學佛就沒話講,如果想去除煩惱就必須要學佛,而學佛一定要瞭解佛陀他所體證的真理。它的精神又是什麼?就是利益眾生,希望眾生個個離苦得樂,希望所有的眾生都斷除憂、悲、苦、惱,證得涅槃,這是佛陀的大悲願心,這大悲願心假如失去的話,那就變成獨善其身了。所以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必須瞭解戒、律、法及佛陀的精神,如此才樣樣具足。我們不要認為出家以後什麼都不要了,既然什麼都沒有了,你就不用修了。如果什麼都沒有了,就沒有因果沒有道德觀念和業力的輪迴了。這種的無和涅槃是不一樣的,真正的涅槃是看徹底了,瞭解清楚了,知道任何事情的起點與終點,真理知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已無得失心。並不是盲目無明的那種,什麼都沒有了,這樣是很恐怖的,恐怖什麼呢?沒有因果觀念,沒有道德觀念,包括不會生智慧,當然就無法用智慧轉生煩惱的念,因此也無法體會真正的沒煩惱(涅槃)。
 
「放下」的真諦
 
很多人嘴裏說放下,但卻不知要放下什麼?也不知道要如何放下?假若沒有真正瞭解人生宇宙的真相之前,要說放下談何容易!除了徹底體證真理的人夠格說放下以外,其他的大多誤以為「放棄」就是放下。例如:出了家即斷絕親情,不跟親人往來,這種即是放棄而非放下。因此出家以後,是不能斷親情的,同時,還更加要認識親情才是正確的。或許有人不是這種說法,他說:「唉呀!你已經學佛了,怎麼又落在社會的世俗事上去了。」我認為這種說法是忘恩負義的,也不合乎慈悲的原則。現在有的每一樣東西,都要在現有的生活空間裏發展而來,離開這個現有的生活空間另外去找一個不屬於此空間的東西,這樣我覺得比較不如實。聰明的人會活在現有的當中,這樣比較如實。在如實的生活當中建立了身心的安和,那麼這是我們修行的方式與目標,若不是的話,就變成跟社會跟人群脫離,那就錯了,所以別認為出家以後就必須要斷情,包括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不論什麼情都斷離了,才算是出了家,這是無情無義的作為,而且完全錯了。你不妨想想看:要不是有父母生你,怎麼會有你呢?何況父母又養育你!若你不感念父母的親情,那麼你就像朽木、頑石了。
 
我曾經講過,佛陀當時雖然離開王宮去修行,但是當他證悟了佛法之後,他還是回國度化所有的百姓,度化他的父王,他不只度化他父王而已,包括他父王生病時,他還親自照顧,死後還親自抬棺……等等的孝行,以及說法度眾當中,均以孝道為基礎,逐漸導入涅槃。由此可知佛教不是像一般人所想像的:出家以後,每項事物都不能管。真正並不是這樣的,而是叫你每項事物別沾粘罷了。出家是叫你離開煩惱、執著的家,並不是離開所有世間一切的事情,如果這樣,那麼一些智慧上有障礙的或是植物人,豈不是變成大修行人了?其實他們只是「無記」罷了!修學要學智慧學解脫,並不是學無記,無記不能解脫。所以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人必須修持的德目。
 
老師授求生技能 師父授涅槃功夫
 
如果沒有老師教我們社會的知識及求生的技能,那我們如何在社會求生存?除了老師教我們求生存的知識及技能之外,另外修行人教我們心地的安靜也不可或缺。一般的老師是教我們一些求生的條件,而出家修行的師父會教我們心靈的環保。老師及師父教給我們身心安住平穩的條件,自己的身心安和二項,就建立在這個地方。我們如果能守住這二項,依照他們所教導的方式,先做好慈心不殺,就是生慈悲心不殺害生靈,然後繼續修好十善業。十善業是人人必須要修的。不管你是修行人也好,不是修行人也好,是出家人也好或不是出家人也好,都應該修十善業,及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是做人的根本道理。
 
由於我們過去的行為,現在要自己去承擔業力牽引而來的結果;而你現在所做的行為,又將成為你自己未來的果報。因此你最後所受的果報並非操縱在別人,而是取決於你自己一切的行為。也就是說,你現在的行為會感召以後的結果,你的結果是由你的行為感召而來的。因此,果報現前時,求佛、菩薩、鬼神是無濟於事的。正所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是這個道理。在此你可不能怪佛菩薩不慈悲,因為這不在他們的能力範圍內哩!至於他們的能力只能隨機告訴你斷惡修善、自淨內心罷了!就看你自己聽不聽了。佛陀發現了業力的輪迴,觀眾生在輪迴當中,無法超脫,於是慈悲說三十七道品度化眾生出生死苦海。至於出不出煩惱苦海,就看你聽不聽話了?你有業力的輪迴就產生一切行為和業,那麼這個業的當中,還有分很多,屬於無記業者(非善非惡),沒辦法感引他去輪迴,如果是有意的(有心念的),那麼就有輪迴,被你的業力拖著輪迴,這種各位應該都知道,我們也說過很多遍了。
 
世間知苦到出世間滅苦
 
佛法沒有離開過世間法,離世間法也沒辦法找到佛法。在世間法中你才可以體會到「出世間」的法。如果沒世間法來衝擊你,你怎麼知道「苦」(世間),你怎麼知道怎樣去「離苦」(出世間)?有世間的法來衝擊「知苦」,你才知道「離苦」,佛法是重視這項離苦。如果所學是跟「離苦」沒關係的,不能算是佛法,修學就不會進步,充其量,只是增加一些累贅或談話資料而已!所以佛法絕對不離開世間法。佛法藉世間法導入涅槃(出世間),首先從「如何把人做好」做起,因為,人道假如沒做好,怎麼生天道呢?人道做好,是第一個層次,像我們求學問,小學假如沒畢業,……都不懂,文字不會念,你怎麼讀中學?又怎麼讀高中?怎麼讀大學?怎麼上研究所取得碩土、博士學位呢?求學問有次第,鑽研佛法也是有次第的。
 
緣起甚深
 
佛法是甚深緣起的真理,甚深就是很深很深的意思。並不是一般人簡單說說,我聽了之後,也像鸚鵡學說話,會說緣起,緣起就了事了。要徹底瞭解緣起是很不容易的,身心精神片刻都不能渙散,都能集中,假如身心精神沒有集中的話,那你就沒辦法悟出甚深的真理。瞭解緣起正法的人,他就是初果的聖人了。從凡夫進入初果,就像瞎子畫世界地圖。你想想看,從凡夫進階到初果的聖人是何等的不容易啊!由此可知甚深緣起法有多深呢?你還記得嗎?在阿含經內阿難有講一句話:「唉呀!佛陀啊!這個緣起法很好,但是也很簡單。」佛陀說:「不是這樣的,阿難啊!緣起甚深、甚深,難悟啊!」若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沒有辦法徹底證得。因為理論和實際是不同的。
 
所以我們要知道學佛的第一步就是悟緣起。確實了解緣起,瞭解五蘊就是緣起的,你才會慢慢減少自己的執著,減少自己的執著之後,你會發現週遭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包含自己的身心都是無常。你瞭解了無常之後要更加積極為社會服務,無當時間過了,就不會回來了嘛!所以你要更加積極為社會服務,不是說你悟到無常後,卻消極下去,遇到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反正世間無常嘛!這種做法是反常,不是真的認識無常。「無常」是說:時間過去,不能回來,我們就把握當下寶貴的時間,做好份內的工作。不要讓時間溜掉了,這樣就太可惜了。所以體會無常的人,他對世間一切事情,包含對自己的修行及服務人群會更加積極,對自己本分該負的責任,他會積極去完成,因為他瞭解無常,瞭解時間的寶貴。所以我們若瞭解無常後,對任何事情會樂意參與,修道也會很精進的,但是要悟證佛法,必須要以人天道做基礎,即是以做人的五戒及十善來作為我們悟道的本錢,以人天道作為悟證佛法的資糧就對了。

資糧就是說本錢,譬如說你要爬上二樓,需樓梯一階一階爬上去,不能說你一下就由地面跳到二樓,這是不實際的,否則也只是空談說妙,說一些理論,對斷除煩惱、滅一切苦集完全沒有一點幫助,甚至會惹出更多的煩惱,何況家庭夫妻的生活如果不和樂,那你要怎樣修行呢?家庭夫妻不和樂,夫妻互不能溝通時,心情像一顆石頭壓著,內心的無明火隨時都會爆發,你怎麼有辦法身心集中、有辦法安住於四念處呢?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家庭夫妻的和樂,這是相當重要的問題,因為夫妻是每一天都要見面的,甚至從早到晚,整天都在一起。夫妻在一起,建立這個圓滿的家庭,你們不和樂的時候,你內心的痛苦比肉體的痛苦還要難受,各位應該都有嘗試過。

 
自然苦不用怕 緣起苦可避免
 
肉體的痛苦,雖然是苦,但它是自然苦,誰也不能避免,但內心那種煎逼的苦才是最為苦的。假如在那當中,你要瞭解:自然苦不可怕,緣起苦最可怕。緣起苦也就等於是心的苦,由你的眼耳鼻舌身看到外面不合你的意,而在這當中,產生了你內心的不安,內心的恐怖,內心的煩惱,而引起的這種心苦,是比你身體的苦更加倍的苦,坐立不安。吃不下,睡不著,每一天都沒有精神,事事興趣缺乏,因為這樣,才會有很多人走上自殺這條傻路。我說要自殺倒不如為社會服務,服務到自然死亡,這才有意思。父母生給我們身體,用來自殺實在很可惜的,他的那種行動是愚癡的、是盲目的、是無明的、是顛倒的,那些年紀輕輕,正當要為社會服務的時候,稍微遇到一點刺激或打擊,那麼就以自殺來做消極的逃避,實在太不值得啦!因為人身難得啊!
 
人身難得有如盲龜進洞
 
佛陀說要得到人身就要像是什麼呢?像海面上有一根浮木正在漂流著,浮木的中段有個洞,那時海底有一隻瞎了眼的烏龜,它每一百年才浮上海面一次,浮上來的時候正好能鑽進那根浮木的洞裏。啊!這真的太難了,海那麼大,浮木漂來漂去,位置不固定,浮木只有一個洞,烏龜又瞎了眼。一百年才浮上來一次;這跟大海撈針一樣的難呀!人身沒那麼容易得,如同以上的比喻可想而知。既然得到人身,就要愛惜這個生命,安住這個生命,所以遇到事情,你一定要去面對它,事情一件一件該來的就來,你就一件一件的如實處理它,對你來說會增加許多做事的經驗。我們以前有說過,人最大的本錢就是經驗,老人的經驗豐富,而年紀輕的人,經驗就比較不足,就像我也有經驗過,年紀愈大,經驗愈豐富,如果經歷不豐富,只是略有所聞,聽聽而已,就不切實際。只有自已經驗過的事情才能印證過去人家所講的原來就是這個樣子。所以真正要修行的在家居士們,你們夫妻關係一定要和樂,否則,你如何面對群眾呢?不論你在工廠上班,或者在那裏服務,同事之間或因工作性質,每天都得面對許多所服務的群眾,你要怎麼去應付他們?唯一應付得體的,只有實行佛陀所說的中道法,即現有的生活,必須要如實。佛教重視中道,但中道並非疏忽現有的生活。夫妻生活一定要如如實實,不作假、不虛浮、不瞻前顧後才可以。
 
忍辱是夫妻和樂的秘方
 
好了,閒話不要說太多了。我們再說夫妻之間的忍辱。忍受是很重要的,但各人有各人的性情習氣,譬如說,我自己也有習氣,習氣真的沒那麼好改。與人共事時,每一個人都要去瞭解對方的習氣,我們要互相忍受對方的習氣,若無法忍受,常常為了一點小事,兩個人就爭得臉紅脖子粗,這樣結果得到什麼呢?如果演變成雙方痛苦難過或懊悔不已,這又何必呢?因此遇事多忍辱,多思惟是必要的。忍辱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前因地修行的專案之一,在成佛因地修行當中,忍辱波羅蜜很重要。依我的體會,修忍辱就是在積福,有忍辱的人,他就有福,沒有忍辱的人,他就沒有福。例如他在做善事,雖然他在利益別人,不經意中他不夠忍辱,發了脾氣,一把無明火就燒盡功德林,所以忍辱是很重要的。
 
但是要修忍辱一定要靠內觀的培養才能紮根,如果不靠內觀的培養,那忍辱隨時會被無明火打垮。內觀就是要行住坐臥時時刻刻悉明覺,明覺自己行住坐臥的身子當中,每一個舉動在做什麼?走路時,明覺身子在走路,只有身子在走路,沒有一個我摻雜在裏面;停下來或站著時,明覺停下來或站小的身體(還是沒有我停下來或站著);坐著時,明覺坐的身子(只是坐的身體,沒有我);躺著時,明覺身子躺著(只是身體躺的姿勢,沒有我躺著的觀念),如此慢慢的訓練,一天有明覺三分鐘,然後擴展到五分鐘,再擴展到一小時、二小時、半天…(除了睡熟了)。修行不須速成,也沒有速成的方法,修行是如實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離開明覺的,一離開明覺就是無明瞭,一定要如實的經驗,如實的體證,才算是老實的修行,你如果想走速成,有時候會跌得更嚴重!我們不要重蹈「欲速則不達」的覆轍。

就像我當初還是在家居士的時候,我們有很多人同時在一起修,有的人說修行就是要如同坐飛機比較快速,我就說我的修行要像坐火車就好,他就問:為什麼?我說:我一步一步走,因為修行不是在短暫的時間內可以成就的,是要有長遠心的,就像我坐的火車,火車若沒油,還是停在鐵軌上;要是坐飛機沒有油,掉下去就可能摔死了。所以說修行重在有長遠心。知道方法,腳踏實地,老實一步一步走,內觀,行住坐臥明覺,看你在做什麼事情清清楚楚,有耐性,有毅力,起內觀,點點滴滴,從短時間進展到長時間,這樣才有辦法。要忍辱你如果沒有內觀也沒有辦法,遇到事情發了無明之後才想到了,有的人是做事情發現不對以後卻不會檢討,但有的人就能馬上檢討,這種人,他內觀的覺察力就強多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過去的聖賢曾經說過這句話,大家不要怕念頭起來,但是最怕你發現得太晚了,你如果發現晚了,你就被你的念頭拖著轉,這該歸咎於自己不修內觀的功夫。可見修習內觀是何等的重要啊!夫妻之間,可以忍一時就風平浪靜,退一步就海闊天空。

 
為爭一口氣 見不到佛法
 
我們人大多數未見法,以為有一口氣可爭。所有的是是非非都是為了爭一口氣而引起。那口氣又值多少錢?所以夫妻之間一定要互相瞭解,遇到事情互相容忍,互相讓步,要是對方的火氣很大時,不管自己是否有充分的理由都應該暫時讓他(她),不要與他(她)辯論,一辯論,就會火上加油,干戈會愈來愈嚴重,造成雙方理論不成變瞋恨,這是常有的事。如果真的非理論不可,一定要等到對方無明火熄滅的時候,找環境、找因緣以和平的口吻告訴他(她)說:我剛才是讓你,你那樣沒道理,我只是讓你,並不是我理由不充足,要讓他(她)明白道理,可能到那時候,他可以慢慢接受也說不定。接受之後,他(她)還會想:這個太太(先生)真好,有忍辱,實在是因為要避免夫妻失和,所以才會忍辱自己的無理取鬧。這時對方就會被你感動了,這就是以柔克剛的方法。以柔克剛是夫妻之間解除生活糾紛的一種法寶,除了夫妻和樂靠忍辱之外,可以說任何地方,忍辱都可以派上用場。例如:一個人受別人譭謗是常有的事,何況被罵只不過是給自己做檢討的一個機會罷了,人家罵我們,我們檢討看有道理沒有?如果是有理的,他就是在教我,假如是無理的,那就隨順因緣吧!因為被罵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己有所過犯,另一種自己沒過犯,純屬誤會。
 
若是有過犯就應該生起慚愧的心,慚愧就是懺悔,不對就應該趁此機會檢討改善,若是沒錯就把它當作一陣風,這樣吹過去而已!因為對方所說的不實在,是沒道理的,既然我不是如他所說的,所以他就不是在罵我了,何況人家要罵你,你要接收起來,才罵得到你,就像我打電話給你,你要拿起話筒來聽,我才能把話傳給你,假使電話鈴響,你卻不接,要怎麼跟你說話呢?這道理又像耳朵的聽神經,耳朵會聽見聲音的動靜,這是自然的,縱便是聾子,仍能聽到靜的聲音(無聲),但聽見歸聽見,聲塵的生滅並不損於聞性。何況它們只是精神跟物質而已,根本不損於自己,與自己又有何干呢?天親菩薩說過一句話,我感覺不錯所以拿出來做比譬:他說罵有二種:一者是實,二者是虛,若是對方所說的是實在的,我們應該起懺悔、慚愧的心,若是對方所說的是虛偽的,那就跟我沒關係,與我無關,有如聲音,也如風,都不損於我,是故應該要忍。天親菩薩所說的這句話,我覺得很好用,包括夫妻之間,或與任何人相處,對我們都很受用。一個家庭的夫妻生活,若能互相忍辱,家中就能和氣,家庭若和氣,自己就減少煩惱,對方也能夠反省覺悟,不再為了小事就產生糾紛。
 
求人夫妻散 求己夫妻聚
 
家庭夫妻生活和合快樂,這要從忍辱與柔和的講話態度中培養出來,要能這樣笑容滿面,是從互相瞭解個性而建立的,並不是說你們夫妻不用忍辱,也不需互相瞭解個性,只知道每天吃飽向外求菩薩,求神仙,求符水,求人幫忙,求人加持,那麼你夫妻感情就會好,這些都是無稽之談,不切實際的。目前的社會中,就有很多從事這種行業的人,等著別人上勾去求他,然後藉機騙財騙色呢!你能不小心嗎?記得我在前面說過:我們從哪裡跌倒,就應該從哪裡爬起來。也就是說我們在哪裏失敗,我們要腳踏實地從哪裡重新建立,找走過的人,經驗豐富的人,來教導我們,讓我們有知識,知道如何解決遇到的困難而已。當夫妻意見不合時,不從內觀不互相去溝通,也不互相去瞭解,更不從自己的修養去改善,反而去相信別人可以賜給我們,給予我們什麼?這豈不是「憨也憨輸人家」!一個家庭要和合快樂,首先彼此應該知道該有的修養、該盡的責任,如果知道又能做到,那麼這個家庭就會和樂了。
 
看輕太太的丈夫非英雄
 
做丈夫的如何對待自己的太太呢?佛陀開示說:做丈夫的不許看不起自己的太太,以為太太是沒有能力自營生活的人,以為太太都需靠丈夫賺錢來養她,否則,太太就無能為力了。現在的社會已經改變了,現在講求男女平等,有的時候,太太賺的錢比先生賺的錢還多呢!這是因為各人的能力,各人的福報及各人經營方針不同有關係,所以要是太太在家裏照料家務的,做先生的從外面賺錢回來,就不要嘮叨。認為太太是沒有經濟能力的人,只會依靠丈夫吃飯而已,把太太當做一個寄生蟲看待,這樣是不對的,丈夫在外面遇到不如意的事卻能忍辱,但一回到家中,卻把那些怒氣全部出在太太身上,找太太出氣,這樣是不公平的,因為一個家庭,如果沒有太太料理,那麼我敢說是很難圓滿的,何況科理家務是一件很複雜又是長時間的工作,你看,光是買菜、煮飯,還要照顧小孩,整理環境,這些都是每天的例行工作。很煩、很煩的。

而且;這種事情是長期的工作,如果沒有太太來治理家務的話;這個家庭是無法達到圓滿的,這是真實的事情。當太太的,為了處理家務,照顧好家庭,使出門賺錢的丈夫,沒有後顧之憂,也才能專心在事業上求發展。如果沒有一個好太太科理家庭,那麼你就無法在事業上得到發展。俗語有一句話:「丈夫事業有成就,後面一定有一個好的太太做助緣。」我們仔細觀察,真的有這麼回事,因為有一個大大做你的好助緣,你才能專注於事業而沒有後顧之憂,這句話是真正的道理,假使一個男人他還要兼顧家務,另一方面又要在事業求發展,這就很難得到圓滿的成就。家務是一件很繁重長期的工作,這不是普通人承當得起的,除非有相當的耐性,否則,腳底抹油(溜了),所以有時我說。女眾的耐性比較夠,你看她長期要來承擔一個家中的事情,有時候看她生小孩,養育小孩,孩子小的時候,那樣煩她,那樣吵她,假如她沒有相當耐性的話,就自己先氣死了。所以要有相當耐性的太太,才能承擔這種長期的家務工作,做丈夫的人應該要體諒太太長期的辛苦,絕對不可以看不起太太。

 
太太替你省下了一牛車的銀子
 
有時我們用現在的經濟學來算一算,太太有的時候,賺的比先生還多!你看:托人照顧一個孩子一個月也要八千塊,請人煮飯至少也要萬把元,洗個衣服也要幾千元,打掃個家裏也要幾千元……,算一算,你看!做一個太太應該比先生賺更多吧!所以不能看太太沒有出去賺錢,先生就認為太太是寄生蟲而看不起她。如果丈夫能夠體會太太的辛苦,那麼內心就會生起感恩的心,遇到一些意見不合,馬上想到太太的好處,就能忍受下來,減少糾紛的發生了。假如時時刻刻看不起太太,只為一點小事情,因為不平衡,你就會激動,問題就會出來了。佛教的修行是重視熄滅自己的貪瞋癡,做為下手的目標,自己若是產生了貪、瞋、癡,就會影響別人也連帶受苦,這是不爭的事實。太太尚未信佛的話,那麼我們應該勸導太太學佛,因為學佛可以使我們減少貪、瞋、癡,貪、瞋、癡,瞋恨如果沒有了,脾氣就如燈油乾枯,脾氣也就沒了,修得好不好看你的柔軟心,心愈柔軟的人,當然是修得比較好,他遇到事情以後不會發脾氣,還會轉變他的心,產生一種慈悲、寬宏、柔和,那麼這樣就能使家庭幸福。
 
貧賤女子出身低 吃苦耐勞人間少
 
但是另外還有一類做丈夫的,他見太太出身貧賤而鄙視唾棄。做丈夫的人不想想看,很多富貴家庭出身的婦女,平時驕傲的性情積成的惡習,有時反而看不起自己的丈夫。這個意思就是說,既然夫妻結婚,有了這個好因緣,就不可以嫌棄這個太太過去出身是貧賤的,既然已經有因緣結婚了,過去不好的事就把它放棄,只要從此以後,改掉十習惡因,等於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重新做人,這樣就是一個好人了。所以各人有各人的習性脾氣,但是有的時候因無明故或受環境的影響會做錯事,是在所難免,但是能從此改過,那就是一個好人。平常個人有個人的習氣,所以個性不同,但卻不可輕視貧賤人家的女子,她肯吃苦不怕辛勞,就是她的優點,何況她對家庭、丈夫都很有幫助,所以才被稱為賢內助,因此對自己的太太不能存有絲毫鄙棄的意思。
 
醜媳婦心腸好 照顧家庭是個寶
 
有一類的丈夫,是嫌太太的容貌醜,但是奇怪,當初娶她時怎麼不嫌她醜呢?娶老婆是兩廂情願的事,好壞要如何去比較?好壞又沒有一個標準,容貌的好與壞,是在於個人的看法,沒有一種標準的界限,各人的業力不同,善惡看法就不同,內心的心念不同,他的行為就不同,所以就顯現各人不同的五官。所以實在不該嫌棄她,也別說我這個太太很醜,何況美分為體態的美,跟品德的美兩種,也就是外在的美跟內在的美兩項。當然內在跟外在都美是最好的,如果沒有的話,最好是存有內在美,內在美比外在美還重要,為什麼呢?因為往往只有外在美,反而容易出問題。外在很美、很清秀,可是沒有內在美,內在的修養不好,所以她的操節不好,那麼很容易出現家庭問題及社會問題。佛陀稱女人的端正美麗是著重在心性的,也就是說她的內在。只有一個內在真正健全的人才是真正美,如果只是外表很漂亮,而內心不美,那是不足取的。
 
賢愚無界限 品德為優先
 
還有一種丈夫,嫌太太的性情不好,腦筋智慧太愚笨,比不上人家,跟不上別人的太太。其實愚笨也有愚笨的好處,況且愚笨與聰明又沒有一定的界限,有的人你看起來很聰明,但那種聰明,有時候你沒辦法去適應。有人做智力測驗,但他所做出的量表只是可以做為參考,根本不夠標準,也不夠客觀的評定什麼叫最聰明,什麼叫做最愚笨。究竟什麼樣的太太才算是最聰明的呢?只要能守貞節,不染惡習,就是說沒有壞習慣,譬如說:平時不打麻將,不抽煙,不喝酒,只做正事不做一些不應該的事,常常顧著家庭,不亂交一些惡友,行為不會不檢點。有了這麼多的優點,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不能說還要求什麼聰明、愚笨的了。有人雖然外表看起來很聰明,可是所做的事都是違背道德良心,那麼這種人是不聰明的。假使一個女人會守節,會顧家庭,會照顧孩子,會教育子女,會照顧丈夫,那麼這就是真正聰明的女人。所以說一位太太能料理家務,教育子女,生活又勤儉,守貞節,又會照顧丈夫,這就是一個標準的太太了。何況雙方既然做了夫妻,就應該互相體讓、互相體貼、互相憐憫、互相照顧。要憐憫太太照顧家庭長期的辛苦,丈夫看到能力稍為不足的太太時,要耐心的教導她、包容她。
 
丈夫善待妻子五大秘方
 
佛陀在善生經裏,有訂下做丈夫怎麼對待太太的五種條件:第一就是敬,相待以禮。不要認為,娶來了,是我的太太了,不必以禮相待,這是不行的。對太太要有恭敬的心。只對外人很恭敬,卻對自己的太太不恭敬,這是不對的;第二不輕視。不要輕視自己的太太,也不要輕視太太的親族,怎麼說呢?輕視自己的太太,輕視太太的親族窮,沒學問,都是不可以的;第三是守貞節。就是夫妻感情不可向外發展,夫妻互相要信任,做丈夫的要有做丈夫的標準,不可出去外面胡作非為,這樣才可以。丈夫一定要自己以身作則,才不會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你如果把感情向外發展的話,讓太太對先生的感情起懷疑,認為先生沒有安份守己,先生有了外遇,那麼請問這個家庭怎麼和樂?這個家庭又怎麼健全呢?它不但影響自己的家庭,又影響別人的家庭,甚至影響了整個社會;第四就是委以家內之全權。先生的事業經濟,必須讓太太清楚,就是說家中的事全權都要委託太太,讓太太知道清楚,還會處理,包括我們的經濟收入,包括我們的一切行為都要和太太溝通,不要太太走她自己的路,丈夫走丈夫自己的路,這樣這個家庭就像雙頭馬車了,兩個人就沒辦法融合起來了,如果夫妻沒辦法融和起來,這個家庭又怎麼能圓滿呢?第五,與以衣服莊嚴。就是當先生應該有責任買一些比較莊嚴的衣服給太太穿,這佛陀說的很清楚,意思是你出去感覺這件衣服不錯,太太穿這件衣服會很喜歡,就買一件回去送給你太太。你太太歡喜的東西,儘量買回去送她,別說錢她在管,她自己去買,那不同,那滋味不同,若是先生自動買給她的,那她心裏感覺就不同。送太太東西,表示做丈夫對太太的體貼與關懷。
 
妻子送給丈夫的五件大禮物
 
佛陀說當太太的也要有對待丈夫的五事:第一治事有秩序。做事要做得清清楚楚,別經常有頭無尾,做太太的必須把家庭整理好,照顧得很好,對孩子認真教育
好,但是教育子女實在沒有一個規範,如何才是照顧好,最主要要盡責任,最重要要費心,要用心把責任做到,如果沒用心,就代表沒盡到責任。所以我們一定要多用心,太太的責任要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太太應該做的責任就必須要去做,不要推卸,不要給先生煩惱和罣礙;第二要侍奉丈夫。意思是說要會體貼丈夫,丈夫整天為了家庭經濟,為了事業忙碌,為了服務社會忙碌,當然很辛苦,當他回來之後,做太太的應該要笑臉相迎,接待先生,太太不要以為在家裏照顧孩子照顧得很辛苦,滿肚子是火,一等先生回來,就大聲的吼叫,這個家庭又怎麼能和樂呢?

先生一覺得家庭不溫暖,他就會跑出去外面拈花惹草了,家庭若是溫暖,他就懶得出去了,就算你叫他出去,他也不要,他會覺得這個家庭很溫暖,太太很體貼,所以他就不會向外發展。做太太的應該笑臉相迎丈夫回來,不可看先生回來就愁眉苦臉,這樣不行,這樣就不好,不管自己丈夫今天有賺到錢或沒賺到錢?他今天賺錢賺多少?有沒有陞官?都不要給先生臉色看,或者是對他潑冷水,或是給他漏氣……等等,應該要安慰跟體貼丈夫,先生已經盡到責任了,做太太的就必須敬愛自己的丈夫,尊重自己的丈夫;第三,必須要守貞操。太太對丈夫要盡忠,不可違背丈夫,紅杏出牆及行為不檢等等的事情。夫妻之間沒有任何的隔閡,才可以團結融和一體,夫妻如果有隔閡的話,那麼這個家庭就不能融合一體了,若無法融合一體,又要怎麼建立一個圓滿的家庭呢?第四,就是說守護家財。做太太的要將家中的財務好好的運用,守護好,也就是說先生賺回來的錢,會節儉,又會計劃用途,不可以自己偷偷拿去做不正當的事,否則,就違背了丈夫,因為紙包不住火,若讓丈夫發現,家庭革命就起來了,所以用錢應該要清楚,要用得明白,用在有意義的地方,別亂用錢,錢該用的就用,不該用的就別用。

我們以上有講過了,千萬不要太浪費,也不要吝嗇,用在中道最好,如果沒辦法用在中道的話,那麼你就沒辦法將家中的財務做得很圓滿;第五就是遇事要精神不懈怠。做太太的在這個家裏,除了好好照顧這個家庭之外,還要好好的侍奉自己的先生,最好遇到事情還能認真去處理,不要遇到事情以後,不認真去處理。太太還要常常讚美自己的丈夫,既然夫妻結婚就是有因緣,讚歎自己的先生,讓自己的先生感受到這個社會雖然很大,但是要像自己的太太這麼體貼,這麼懂事真是少有,要給先生感覺這麼和樂。太太有了這些認識,那麼這個家庭會更加和樂,會更加幸福,丈夫會更加愛你這個太太。

 
以上所講的就是佛陀開示夫妻的關係,先生要怎麼對待太太,太太要怎麼對待先生,由此可見,佛陀對在家居士家庭生活的建立、社會的和樂是多麼的重視。希望各位能將佛陀所開示的道理盡力力行體證。祝福各位,家庭和樂,真正能活在快樂幸福的家庭生活當中,我們下集再見。感恩!
 
大願語錄:
 
心地本含如來種,普雨滋潤自然生,無漏真智若顯現,清淨菩提自然成。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五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各位善信,吉祥如意!我們再來繼續律篇。
 
一個家庭,夫妻的關係是非常重要,因為夫妻必須要共同建立家庭,所以在佛陀的時代,佛陀就時時啟示說一對夫妻譬如「同命鳥」。就是說一隻鳥同一個身體,但是兩個頭,叫做同命之鳥。那麼要是這樣想,就可以瞭解佛陀說家庭夫妻關係的重要性。
 
婦女要有五種美德
 
在玉耶女經中,佛陀也有提出一個女人要怎樣才能產生五種美德?第一就是做一個「母婦」,為人的太太者用像母親疼愛兒女的心去愛自己的丈夫,也就像母親在照顧孩子的心去照顧自己的丈夫,事事必須要體貼,像是為人的母親非常忍辱。你們想看看,孩子這樣吵媽媽,這樣煩媽媽,可是媽媽她都不會發脾氣,很有耐性的愛惜這個孩子。所以為人妻子,若是以疼惜子女的心來對待丈夫,那麼這個家庭絕對非常的和樂,所以佛陀說做人的妻子,一定要具足像一個母婦,像是母親照顧子女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先生。
 
第二做一位「妹婦」,用妹妹恭敬哥哥那樣的態度來恭敬自己的丈夫,相禮相讓。現在很多人還未結婚之前,彼此都互相恭敬,保持一個距離,等到結婚之後,就隨興了,一隨興之後,產生了時時刻刻的磨擦。我們人都要保持一個空間距離,才不會磨擦,太近的話,手都會打架,保持一個距離才比較不會打架,這是實際的事情。所以做人的太太若是可以對先生像妹妹敬重哥哥這樣的態度,那麼這個家庭一定相當的和樂。因為妹妹會尊重哥哥,做哥哥的也會疼惜妹妹,互相禮讓。
 
第三做一位「臣婦」,「臣」也就是說像我們過去帝國時代,身為人臣者必須要陪伴君主。君就是皇帝,以臣子對待國王那種謹慎的態度來對待丈夫,不要跟自己的丈夫為了一點小事來爭高爭下,爭長爭短,這種都沒好處。人最好是爭真理,千萬不要為了不應該的事情互相來爭鬥磨擦,夫妻之間千萬不要開玩笑過份,有的人開玩笑過份,稍動一下就要離婚,我看你討厭,我最討厭你啦!實際上心裏不是這樣想,但是這個嘴巴就是愛講話,雖然表面沒事情,但是一個人耳朵聽進去之後,他還沒達到這個境界,不曉得耳朵聽進去只是精神跟物質而已,他有一個我,產生了一種瞋恨的心,這瞋恨心裏面有一種報復的心態很強。一個人見面的動機很重要,見面的動機如果內心上壞印象,一點小事,他就會想到壞的地方,要是好印象,壞事情他也會想到好的事情去,這是很重要的事。所以夫妻當中千萬不要為了一點小事情,就隨興,爭高爭低,爭長爭短,惹出不應該的後遺症,因為他有報復的瞋恨心,如果遇到事情之後,他就會藉機會報復,那麼這個家庭就產生糾紛,夫妻就磨擦,磨擦之後就影響整個家庭了。
 
第四做一位「婢婦」。婢婦就是說像侍女,侍女就是婢女。以婢女恭敬主人那樣的服務,那樣的尊重,那樣的接待自己的丈夫,維護丈夫的尊嚴。一個人平常他的面子都很大,所以有時候先生和太太一起出門的時候,在朋友當中,或者是大眾場合,做太太的人要覺察,語言方面對先生的尊重、愛敬等等,我們都一定要做到、注意到,不要太大意,太過大意的話就產生後遺症,往往在前面覺得沒什麼,說不定事情發生之後,先生記恨在心,記在心裏。那麼先生記在心裏以後,慢慢遇到事情之後他就會有報復的心態,所以一定要像為人婢女一樣的尊敬主人,侍奉主人,一心對待自己的丈夫,維護丈夫的尊嚴。
 
第五做一位夫婦,也就是說像一對夫妻,彼此相敬相愛,患難與共。遇到困難的時候,夫妻彼此都不要放棄,遇到了艱難,我們一定要冷靜,要更加和合,共同討論來突破這個困難。不要遇到困難之後,譬如說:先生事業失敗(人在這個世間有成功跟失敗,失敗其實可以讓我們得到經驗,所以失敗是難免的事情,不要認為在失敗之後,我們心情就不好),然後做太太的就離家出走,放棄這個家庭,置家庭於不顧,這樣我們就不能遇到困難共同來解決。既然一個家庭是互相結合起來的,夫妻共同結合的,不要因一點小事就怕艱苫、怕波折,就遠離先生,那麼這樣就不行。先生有困難,太太一定要患難與共,太太有困難,先生要患難與共,家庭有困難,事業有困難,一定要冷靜同心合力去突破。
 
夫妻譬如「同命鳥」
 
社會很多都為了一點小事,先生本來事業做得很好,等到有一天事業失敗了,或者是一時走錯路,事業走下坡,太太就離家出走了。常聽到人家這樣說,這樣不好,夫妻有因緣才會來結合,既然有因緣來結合,遇到事情一定要相護相依,福禍相依,遇到困難合力來突破。生意成功的話有福同享,有難就來同當,這才是真正佛陀教我們的。這樣夫妻才能真正永久。夫妻是共命鳥,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千萬不可為了小事情家中不和樂,家中不和樂不只是夫妻的事情而已,簡單說人與人之間就都需要互相,何況說來做一對夫妻呢?
 
夫妻每天要一起生活,一起建立家庭,一起教育家庭,這是一個相當密切的關係,密切到什麼樣子呢?就像人有身體就有眼睛,不可以有身體沒有眼睛,否則就沒辦法看前面目標,走路就危險了,所以夫妻的關係很重要,因此佛陀才開示,夫妻就像是一對共命之鳥,一個身體兩個頭的共命之鳥。夫妻如果可以和樂,生活過得就輕安,我們如果過得快樂的時候,家中不染,我們心中才能安住,才能往向上、向善、向解脫的路去走。在佛經裏面時常看到佛陀將夫妻譬喻成共命鳥,實在比喻得很圓滿,很貼切。夫妻如果不和,如同一個身體兩個頭,方向不同,那麼家庭就痛苦,這個家庭就產生禍端,產生痛苦,產生磨擦。簡單說人來世間就已經有很多苦了,何苦還互相爭鬥呢?
 
內心的痛苦是超越身體痛苦的,如果是工作上的疲勞痛苦,躺著睡一下,休息一下,有充足的時間讓我們休息,那麼我們身體的疲勞就會好起來。要是心裏的痛苦呢?那真正坐不住,吃不下,對世間的任何一切都不會產生興趣,甚至沒有堅定意志的人,他就走上自殺這條路。自殺實在很不應該,父母生育我們,社會教育我們,社會的人付出很多,才可以培養我們社會的經驗、學問跟佛法出世斷除煩惱的智慧,那麼我們還沒用這個色身來為社會服務,哇!你就將它怎樣?將它糟蹋掉了(自殺)。要自殺不如我們來盡心服務社會、回饋社會,這樣不是比自殺還好嗎?是不是這樣呢?所以很多人看不開就想要自殺。再艱苦也都會過去,不會說今天艱苦,時間就留下不會過了,在我的感覺,無論再怎麼難過,時間都在過,不論較快活、較快樂,時間也都在過,所以我們不要遇到波折,不要認為環境影響了我們的心,也不要認為社會影響到我們的心,看到社會的現狀內心不平衡。我們就消極,走逃避的路,這種都不行,這種都是沒辦法承擔的人。
 
過去在印度的時候,有一種鳥,它有一個身體,但是有兩個頭。我們現在社會,生出來的小孩,也有兩個連在一起的,我們報上都曾經看過,再經過我們發達的醫學來進行分割。在過去幾年前,有一個「忠仁跟忠義」那件事情,出生後身體連在一起而來分割,現在都已經在讀書,而且讀得很棒了,以後他們也能回饋社會,來為社會服務。你想想看。他們有堅定的意志,且將波折一一突破,所以不要遇到一點小事就消極,人一定要有堅定的意志,做人才會成功,做人才有價值。因為它兩個頭連在身上,所以這兩個頭一定要相應互相體貼、互相協調、互相瞭解、意志相同,相親相愛,否則一個要往東,一個要往西,這樣你想想看,這隻鳥從早到晚吵架就好了,醒來一個要往東,一個要往西,意見不合,那麼兩個磨擦的痛苦,影響到這個身體。
 
夫妻要福禍相依
 
夫妻之間也一樣,一個要往東,一個要往西,理念不合就影響這個家庭的發展。假如先生跟太太的理念不合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冷靜來研究,冷靜來思考,瞭解是先生的理念較對,還是太太的理念較對,這樣才能互相溝通,理念一致,按照這個理念來走。若是兩個人的理念不同,又同一個身體,天天就你爭我奪,這實在很可憐,那麼麻煩就大了。一個家庭,先生走一路,太太走一路,理想不同,這個家庭不能說很幸福,他的事業也不能說很成功。夫妻就像這種一個身體兩個頭的共命鳥,除了要相愛相親之外,還須彼此瞭解,彼此原諒,互相協調、互相體讓、有事共同來處理,福禍相依,如事業的成就,家中的快樂同享,遇到了波折,事業波折,一定要共同來突破。以上曾經說過,不要遇到一點小事就來離開,更加傷害這個家庭,傷害彼此。
 
來世間未成佛道,我們要廣結善緣,我們要有理性、有智慧,千萬不要再結惡因。因為人來世間未到究竟涅槃解脫之時,這期的生命會感招來世,這期生命所做的會感招來世,這是因果的問題,千萬一定要建立。若是沒有建立因果,這個社會就會亂了,家庭就不會和樂了,所以若是大家可以共患難,互相和樂,家庭才會安樂,才可以維持一生。譬如說家庭夫妻不和合,就像兩個頭一個身體的共命鳥,一個向善、一個向惡,兩個的理念不同,一個想要飛東,一個想要飛西,就時常產生鬥爭,也如同一輛馬車,無論是兩匹馬也好,四匹馬也好,如果馬一致向前拖,這輛馬車就可以載重。假如馬兩匹分兩個方向或四匹分做四個方向,馬匹的方向不同,那麼這些馬非但不能拖運載重,彼此的體力更互相耗盡,而這輛馬車也仍然不能前進,一個要拉東,一個要拉西,結果受苦也是馬本身,那輛馬車本身沒有影響。
 
但是一個家庭夫妻如果不能意志相同,反而影響這個家庭,家庭當中上有父母,下有子女,都受到夫妻的意見不合而影響,情緒不好又影響社會,所以社會跟家庭有相當關係,一個家庭如果建立圓滿,走入社會就會圓滿,這是很重要的。
 
像現在社會離婚的機率很高,也曾經聽過離婚最速件的,結婚一個禮拜之後就離婚的也有,每天都有太多人在離婚,那夫妻不合,離婚後困難痛苦的就是什麼呢?就是那些無辜的子女,和無辜的父母,跟無辜的兄弟親戚,雖然你們賭一時之氣來離婚,但賭一時之氣離婚之後遺症呢?留下來的呢?不是離婚就算了,我們擁有自己生下來子女的關係,父母親為了我們的離婚心情痛苦煩惱,那麼我們要怎麼孝順父母呢?雙方的家庭父母煩惱,我們的親戚朋友,左右鄰居……等等,為了這件事情產生困擾,他們的煩惱是我們引起的。我們的慈悲在哪裡呢?所以夫妻一定要像共命之鳥,互相意志相同,千萬不要像馬車一個拖東,一個拖西,這樣影響了家庭的大小成員,影響他們的情緒就會影響社會環境情緒。所以我們結婚之前一定要慎思、慎思,瞭解彼此理念是否相同?以後共同建立家庭會圓滿嗎?以後結婚了我們就不要嫌不好了。
 
結婚後一定要互相包涵,互相忍辱,俗話說:懦弱的馬也有一步踢。無論再怎麼差,也能互相照顧,互有優點。我們要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世間每一樣東西都可以讓我們使用,看你用什麼角度來做。譬如說有一種毒,這種毒我們吃下去會死,譬如說DDT,現在聽說DDT不能噴,很毒,DDT我們人吃會死,但是可以幫忙我們人殺一些害蟲。東西好壞是由我們如何轉用的,如何將它轉化、如何調配的。所以既然結婚之後,我們一定要和樂,共命之鳥如果可以和樂,那共命之鳥也可以活得很快樂啊!自在啊!假使說有一隻鳥兩個頭,甲乙不和,那產生出來的後遺症也就很多、很多了。
 
同舟一命助人助己
 
我們再來講一隻鳥甲乙不合的故事。有一隻鳥它有一個身體兩個頭,這頭我們將它分為甲乙,但是甲乙本身就不合,有一天,這個甲在睡覺的時候,這個乙就看見旁邊有好吃的東西;這時它沒有等甲醒來時才吃,它就自私,就想說趁甲在睡覺的時候,才不會跟我搶東西吃,趁這個機會它就自己享受,自己吃了,那麼吃了以後,因為它雖然頭不同,但是身體相同,東西吃了,肚子會飽飽,這個甲睡醒的時候,就說,唉!我在睡覺,沒有吃東西我的肚子怎麼會飽飽呢?咦?喔!它就馬上知道既然在睡覺沒吃東西,為什麼肚子會飽飽呢?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甲在睡覺時乙偷吃,那麼內心就不高興,不高興就抗爭、抱怨。於是,甲就跟乙說:「你啊!趁著我在睡覺的時候,你偷吃什麼東西?我們是同一個身體兩個頭而已,為什麼有好吃的東西,你不等我醒了再吃呢?你就是自私嘛!」意見不合就衝突起來了,兩個頭意見不合,甲說一句,乙說一句,結果就吵了起來,彼此都互相折損,互相刺激,都沒有得到好處。
 
事情過去了,雖然表面上過去了,其實沒有過去,怎麼沒有過去呢?當然這個甲就會記恨,記恨這個乙自私,吃東西沒等我醒了再吃,甲就記恨,這個瞋恨記存起來之後,事情過了好幾天,這個甲就逮到一個好機會,什麼好機會呢?因為它們棲息在一個地方,那時剛好乙在睡覺。乙在睡覺的時候,甲就想說:「今天報復的時間到了,這個地方旁邊剛好有一種毒草,我就來吃這個毒草,吃一吃等你爬起來讓你肚子痛,讓你痛苦。」於是這甲就開始吃毒草,甲吃完毒草後,乙醒來覺得肚子怎麼怪怪的很難耐,沒多久的時間就開始呻吟了,怎麼呻吟呢?痛苦啊!這個甲看見乙在呻吟,就說:「你今天吃到苦頭了吧!我報復到了。」才剛說完,那劇毒也發作起來,因為是兩個頭同一個身體,甲也覺得劇毒攻心,非常的痛苦,因為甲的身體跟乙是共同的。忍不住!

甲和乙都在那裏掙扎,痛苦呻吟沒多久,一個身體中毒兩個頭都死亡了。由於這個甲的瞋恨心念頭一起,做了如此的報復,卻沒想到雖然兩個頭,但卻是同一個身體,這毒草吃下去後果不堪設想,連自己也要損傷啊!有時夫妻在吵架也沒有考慮到那麼多,只恨不得說你快點去死而已,恨不得說你快點有惡運讓我看,這樣瞋恨報復的心實在很恐怖。所以佛陀跟我們講,修行就是要對治瞋恨心,我們如果能將瞋恨熄滅,社會就安和利樂,否則,這瞋恨就如無明火會燒功德林,這瞋恨心很恐怖,夫妻之間先生沒考慮到太太,太太沒有考慮到先生,互相殘殺,結果就像這只共命鳥。

 
如果不按照佛陀所說的夫妻相處之道,互相來結合,來經營這個家庭,來建立這個家庭,那麼家庭要怎麼安和樂利呢?有一些家庭,也像是這只意見不合的共命鳥,當時還沒結婚的時候,你愛我、我愛你的,愛得要死,結婚沒多久,大家吵得要死。何必呢?這樣何必?雙方都痛苦。為了一點小事就互相報復,希望看見對方痛苦才會高興,結果下場呢?害別人也害自己,所以這個問題我們要瞭解,毀人自毀啊!
 
佛陀遭遇種種波折
 
既然夫妻是共命鳥應該相愛相敬,互相扶助,千萬不可互相勾心鬥角,否則這個家庭就不能圓滿,就不能和樂了。彼此心中的痛苦,就是因為不能互相瞭解,勾心鬥角,起了一個怨恨嫉妒報復的心,不讓別人佔便宜,其實我們讓別人佔便宜,實際上是沒有讓別人佔到便宜。而我們去佔人家便宜,實際上卻是我們吃虧。怎麼講呢?有因果關係,總是有還他人的時候。被人佔便宜,若不是我們欠人家的,總有一天他會還給我們,所以我們一定要用這種心態去對待,不然在這世上生活,社會在變、環境在變、人心在變,不能掛無事牌的。
 
佛陀也曾遭遇很大的波折!什麼波折呢?我們以最簡單的來說,當時佛陀離家出走為了要悟正法出家修行,遇到很多波折,修苦行,找不到門路,甚至斷食,還險些被水沖走,身旁五個比丘誤會離開,然後弘法的時候,受到外道婆羅門及其他宗教的種種的排斥、譭謗等等。譭謗之外還想盡辦法要害死他,包括提婆達多用酒把象灌醉,要踏死佛陀,甚至在山頂上推石頭想將佛壓死,結果壓到佛陀的腳,腳流血,波折很多喔!別以為成佛之後都沒有事情,都一樣的,最後年紀大了以後,佛陀唯一的孩子羅侯羅,也比佛陀早死,佛陀左右手的弟子,也就是目犍連和舍利弗,兩個人都是佛陀的左右手,也都一一往生了。你想想看,佛陀本身有沒有波折?有!佛陀的波折很多,但是佛陀他瞭解這個波折的原理,就是我們已經有自我產生了,所以他的心沒有被波折痛苦影響,雖然外在波折很多,但是他的內心還是安穩的、自在的。
 
我們修行的目標也就是這樣,不是遇到事情就害怕!不用怕,事情總是會過去的,痛苦也會過去。所以夫妻當中一定要有愛,有慈悲的包容心,才可以得到愛,如果不用慈悲包容心,我們就不能得到別人相對的慈悲包容。就像我們的手往桌子上打,越用力打,你就越痛,你用小力就不會痛,何況說我們愛人家是應該,善待別人是應該的,不要勉強別人回報我們。若是活在世間,時時存有想讓人回報的心,活得會很痛苦,我有經驗過。該我們做的我們就去做,對人能付出多少就儘量付出多少,何況夫妻當中一定要有慈愛包容慈悲的心,這種才能得到別人的愛,你如果用恨來對待,只有增長恨,簡單說就是以愛對待別人,以慈悲喜捨對待別人,那麼別人對我們就會增長慈悲、增長喜捨、增長愛我們,你用恨對待人家,最後只有增長恨,到頭來自毀毀人。
 
琉璃王興兵屠城
 
我來說一個故事,就是琉璃王的事情,琉璃王的父親當初想要娶一個釋迦族的女子,由於琉璃王他父親這個國家兵多將廣,甚為強大。而淨飯王就是釋迦族,佛陀的父親淨飯王的領土比較小,雖然他的文化比較高,但是兵力卻比較弱,如果以強勢來講,釋迦族這邊比較弱,琉璃王的父親比較強。那麼琉璃王的父親希望娶一名釋迦女子為妻,可是釋迦族當時並不同意將釋迦族女子嫁過去,一方面又怕對方攻打過來,於是裏面一個大臣就出了一個主意說:沒關係我來處理。他家剛好有一個奴婢,生得很可愛很清秀,看起來很像釋迦族,那麼他就為她沐浴裝扮,坐上了一輛高貴的馬車,就出發了,就說這是我們釋迦族的貴族,送給琉璃王的父親做老婆,以後就生了琉璃王。
 
琉璃王出生做太子的時候,琉璃王的父親想說釋迦族的文化素養比較高,當時在印度分很多國,釋迦族的文化比較高,於是就將琉璃王送到釋迦族學習,這個琉璃王小時候就很霸道,孩子時就當孩子王。有一天去一間類似現在圖書館、休閒中心的房舍,那地方剛蓋好,希望邀請佛陀回去剪綵,慶祝一番,並且在那邊講法給釋迦族人聽。琉璃王當時就在外面和釋迦族的孩子玩,看見了這地方覺得很漂亮,就進去,看見了一張椅子,這張椅子原本是要給佛陀坐的,那麼他就自稱王,爬到上面去坐,跟釋迦族的孩子說,他是國王,跟底下的孩子發號施令。然後被釋迦族的長老看見,很不高興,心想說:你這個孩子又不是釋迦族,而且那椅子又是要讓佛陀講經坐的。這個時候就從上面把他抓下來,罵他說:你不是釋迦族的孩子,你是釋迦族奴婢的孩子而已。當時還是孩子的琉璃王太子,被人羞辱、嘲諷、挨罵之後就記在心裏。那時太子出門在外都有派人照顧,都有一位婆羅門,琉璃王做太子時瞋恨心很重,就跟旁邊照顧他的人說:你幫我記著,將來我要是登基當王的時候,這件被污辱的事你要提醒我,別讓我忘記,你要幫我記著。這瞋恨心琉璃王就把它放在心上。
 
等到太子慢慢長大,做了琉璃王的時候,那位婆羅門就提醒他當時被釋迦族污辱的過程,哦!這個琉璃王的心禁不起別人每天講,肚子一股怒氣就上來,便一心一意想要報復,要去滅釋迦族。瞋恨心一起,就帶著他精銳的戰士去討伐釋迦族。佛陀知道這件事,就帶著所有的比丘在路上打坐,阻止軍隊的前進。琉璃王就問說:佛陀啊!樹林裏很清幽,樹林也很寬闊,環境很好,為何帶你的弟子在路邊坐呢?佛陀知道琉璃王要去攻打釋迦族,他說:「不忍心看見自己的釋迦親族被人殘殺」等等。」於是跟琉璃王開示,琉璃王聽了之後,就不敢過去,帶領著他的兵馬調頭回去了,所以頭一次阻止琉璃王殘殺釋迦族。然而這個琉璃王他並不是這樣瞋恨就算了,都還記得!有一天又想說,佛陀離開這個附近,到別的地方去弘法,離得很遠了,假使再趕來也沒辦法阻止這場戰爭了。於是又出兵去攻打釋迦族,一到釋迦族,破了城門開始大屠殺。
 
在大屠殺的過程中,有一位在家居士修得很好,這名居士叫做摩訶男。這個摩訶男怎麼呢?在經典上常看見摩訶男跟佛陀請法。摩訶男也是一位釋迦族,但是他是在家居士。他在社會上人際關係很好,事業做很大,所以很多人都對他很好,摩訶男看到釋迦族被殘殺的情形,內心產生了一種慈悲心,就跟琉璃王說:「看在我們的交情,看在你也是釋迦族一分子的情面上,你能不能幾分鐘時間給我。」琉璃王說:「怎樣?」「我跳到前面這水池裏,等我浮上來的時候,你再殘殺好不好,我實在很不忍心看你殘殺釋迦族無辜的老幼。」

琉璃王就說:「哎呀!你跳到池裏時間能多久呢?讓你最會撐也兩三分鐘而已,允准你,達成你的心願。」就下令暫停屠殺,摩訶男就噗通一聲!跳了下去,跳到這池中,琉璃王就在上面等,一分鐘、二分鐘、三分鐘、四分鐘、五分鐘……一直過去,咦!二十分鐘過去,半小時了,怎麼沒有爬上來,就懷疑是不是下面有什麼古怪,還是有什麼特殊的逃走秘道?他的部下就噗通!跳下去看,上來說:「大王!這個摩訶男為了救釋迦族免遭殘殺,將他的頭髮綁在下面的石頭上,已經自殺了。」琉璃王聽了這話之後,他那種殺戮的心,殘忍的心就這樣柔和降了下來,於是就停止殘殺釋迦族。你想想看,瞋恨引發這麼嚴重的傷亡,難怪過去人家說,無明火會燒盡功德林。

 
家庭和睦才能行善培福
 
所以這個瞋恨影響夫妻,影響家庭,影響社會。社會很多都是因瞋恨報復的心,嫉妒的心,惹出很多的糾紛,所以我們一定要用慈悲包容才可以得到對方的愛,如果用瞋恨,只有增長瞋恨而已,到最後就像釋迦族被琉璃王殘殺那樣,不知殺死多少生靈,不知造多少惡業!所以夫妻和合,家庭美滿,我們才能行善培福,夫妻家庭不能美滿,每天都在那裏煩惱,情緒不好,怎麼有心去行善呢?怎麼有心去修行呢?家庭和合才能行善培福,家庭如果不和合要行善培福是不可能。家庭夫妻不和合,無精打采,心事重重,每天都情緒不好,要怎麼去利益別人?無法行善培福,怎麼進一步的去修行,離苦得樂,滅生老病死的大苦集呢?何況佛法又是甚深的教理!
 
社會上的宗教全都是好的,除非他是騙人的,除非他是邪教義的,除非他是不修心的,否則宗教都是好的。我們不能在宗教當中互相排斥,唉呀!基督教不好,天主教不好,其他教不好,不可說其他宗教的是非,因為各個宗教能夠生存,當然有它的優點。信仰任何宗教的人,都有他與該宗教的因緣,我們不要去勉強別人一定要信什麼教,我們也不要排斥別的宗教,宗教與宗教互相排斥就不算宗教了,因為宗教各具其宗旨教義,每一個宗教有它的宗旨,有它的教義。宗教推廣它的宗旨教義來利益社會、來淨化人心,佛教也推廣它的教義淨化人心。宗教各以自己的宗旨、教義來淨化人心,所以都是好的。除非是邪教。什麼是邪教呢?沒宗沒旨,包括都勸人作壞危害社會,這種宗教除外。
 
各人有各人的宗教目標和理想,我們不能勉強別人不要去講,也不能左右別人一定要這樣講,也無法左右別人要怎麼做。各人有各人的業力,各人有各人的理想,各人有各人的目標,隨順他的理想目標去進修他的興趣,這是因緣的問題。所以不僅是夫妻,還包括社會、包括宗教等等,都應該要這麼做,否則隨時都在你爭我鬥,哪有心情去靜思,思惟真正緣起緣滅甚深的教義呢?這不可能!所以從家庭的和樂演變到社會,就像是一串念珠一樣,一粒接一粒,都有連帶關係,小到大,大到小,像一串念珠,一粒接一粒串在一起掛在手上,你如果掉了一粒,斷了,全都掉光了,所以不要輕忽一個家庭,小小一個家庭就足以引起社會的問題,這是事實呀!

所以夫妻要圓滿,時時刻刻一定要相敬,內心如果還沒到境界,當起了一個瞋恨心的時候,馬上我們要提醒自己,用慈悲來對治瞋恨,如果沒辦法就念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學他的慈悲,來化解我們的瞋恨。因為大家都知道有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若我們沒辦法達到內觀的境界,那就來念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就可以淨化我們的瞋恨心,那麼我們就能家庭和樂、社會和樂、世界和樂,大家就很自在很快樂。人間淨土就生出來了,然後再更加精進向上追求緣起甚深的教義,斷滅生老病死的大苦集。

 
弟子應以五事對待師長
 
我們再來看佛陀對師徒之間相處的說法如何?佛陀教我們說:為人師者和徒弟,像老師和學生,到底要如何才能達到圓滿,達到理想。做人徒弟,或做人學生者必須要以五事對待師長。佛陀說:徒弟應以五項來對待師長,也就等於說學生要對待老師依五項:
 
第一、在師長前必須起立:
 
也就是說我們當學生的,看到老師在那裏我們要起立,老師沒坐我們不可坐,看到老師來要站起來,看到師父來我們要站起來,老師叫學生坐,學生才可以坐,師父如果來,我們為人弟子要站起來,這是一個禮貌,如果有客人來,我們也站起來這也是一種禮貌。我們尊敬別人,別人就尊敬我們,我們對人有禮貌,別人就對我們有禮貌,所以佛陀說的並不僅限於師徒關係,應包括人與人,你對我謙虛禮讓,我當然就對你謙虛禮讓,互相謙虛禮讓,那麼這個社會處處就和樂,處處就能互相關愛了嘛!
 
第二、親近侍奉:
 
就是為人學生有因緣機會一定要親近師長為他服務,奉侍師長是做弟子的責任。人說世間的第一福一定要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這在十六觀經裏有說,如此這樣就是人間第一福。福是靠自己培養來的,不是去求來的,也不是用錢買來的,是靠自己培養起來的,真正的培養是沒有離開心,做一切事情都沒有離開身,所以奉侍師長是做弟子的責任。
 
第三、若聞思語:
 
就是說師父在開示的時候,做弟子的一定要專注聽師父開示,思惟師父開示的意思是什麼,不要師父在開示,做弟子的一句來、一句去,沒禮貌,不瞭解師父所講的意思是什麼,就跟師父爭辯,做弟子的一定要瞭解,等師父開示完後有疑問才舉手發問,師父再解釋。不要人家在講話,你從中間就插話進去,這也是我的一個毛病,十多年前認為別人在講話,我們靜靜的聽,等到他說完我們再講,可是毛病是有時候人家講到一半,覺得沒道理,我就插話下去,他還沒講完,我就從中插話,這就是我自己的修養不夠。我們內觀要覺察,當學生的,老師在教我們,我們要注意聽,專心聽。聽聽看老師在教我們什麼?專心聽完後,如果有疑問才跟老師發問,千萬不要「近廟忌神」。認為我們隔壁那間廟不興,要跑到很遠去拜拜才會興旺,現在社會上師徒的關係往往會這樣,相處一久就覺得這位師父沒什麼,「近廟忌神」,這個老師教我們一久,就覺得這老師沒什麼,其實他不瞭解。佛陀在長老偈有講:不管他是做你的老師還是師父,至少他的經驗比你豐富,不然他走的路也比你遠,可以用他的經驗來讓我們做參考,是不是這樣?何況說你用互相的角度。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長處,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弱點,世間絕對沒有十全十美的,除非說學到跟佛陀一樣,在因地修行當中,都還有習性,何況說阿羅漢也還有習性,只是阿羅漢他的習性是善的,不是惡的習性而已,所以我們聽師父在開示的時候一定要專心,千萬不可有散亂的心,不可沒禮貌。
 
第四、尊重師長,對於師長要有感恩的心:
 
如果對自己的師長沒辦法感恩,對自己的老師沒辦法感恩,對長輩沒辦法感恩,那麼這樣要怎麼面對社會呢?所以我們一定要感恩、惜緣、惜福,時時刻刻尊重師長。
 
第五、凡所教誨,悉皆持:
 
也就是說老師教我們的,或是師長開示所教我們的,必須要記住。謹慎思惟老師在講什麼,瞭解他的意思,還要依師長的教導去奉行,依師長的教導去做、去經驗,有疑問再去請教師長,那麼這樣我們才會進步,不可自己我慢自高。看輕師長,看輕老師。這就是佛陀所說的,弟子必須應該要對老師、對師長行五件事。今天時間又到了,祝福各位身心安樂,吉祥如意。感恩!再見!
 
大願語錄:
 
入道發心為首務,修行急務立願先,忘失菩提修善法,依然還在輪迴中。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六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吉祥如意!我們又見面了。
 
我們前集講到弟子對師長行五事,現在我們來講師長也應該要以五事慈愛弟子,就是佛陀說弟子應以五事對師長,師長也要以五事對弟子。什麼五事呢?
 
師長以五事待弟子
 
第一、善能調伏:
 
這善能調伏說起來簡單,其實並不那麼簡單。要調伏,必須為人師長者瞭解弟子的根器,要瞭解弟子的根器必須觀察,觀察弟子他的根器到底是屬於什麼?適時的給予輔導與教育。就這一項我就覺得很難了,怎麼很難呢?弟子若很多,要怎麼去輔導、教育?除非具備佛陀那種智慧和觀察力,瞭解這個徒弟是屬什麼根器,用慈悲喜捨來輔導這個徒弟,讓他做什麼,成就什麼,不然怎麼去調伏呢?調伏就是:第一、能調整他的習性。第二、教他能降伏自己的內心。若是如此他就能成就,否則就無法成就。第三、使已憶持者,更能憶持。也就是說師長教育弟子,應該奉行的事情,引導弟子讓他在教育方面、修行方面,都有所進步。能令自己的弟子已生的惡念,慢慢將它調伏,加以消滅。未生之惡念,讓它不生。已生之善念,讓它能增長。未生之善念,令它速生。對於修行道業、教育,要教他時時刻刻憶持不忘,要教導一個人,其實只能將理論給他,引導他時時刻刻鞭策自己而已。不然,我覺得要征服一個人,就必須先征服他的心,若無法征服他的心,那征服的只不過是一個外形上的相,外形這個肉體,並不能令他信服,主要是用教義引導他,教育他待人處事之道,但也必須他具備那樣的根器,於適當的因緣助長他,那他才能成就,否則光是教他斷惡,他豈能斷惡?叫他修善,他就會修善嗎?不是那麼簡單。所以,為人師長要教育一個弟子,教育一個學生,其實說起來沒那麼容易。既然我們已身為人師了,也應該要盡力,盡我們的力量,以我們自己能做到的去盡力,不然我們希望別人聽我們的話,希望別人按照這樣去做,那我們內心就產生一種痛苦,怎麼說呢?你教他這樣做,他不照這樣去做,我們教他說這不能做,可是他沒辦法,他要去做,這樣我們也會產生痛苦。我們必須瞭解,我們無法阻止別人說話,無法阻止別人想什麼,也無法阻止別人的行為,簡單說就是這樣。因為各有各的業力,各有各的行為,為人師父者只能引導、教育而已。要聽或不聽,我們也沒辦法,我們無法左右一個人的心,有時候自己都無法左右自己的心,要如何去左右別人的心呢?這心念的問題其實是靠自己內觀察覺的力量去改變,第三者是無法左右的。
 
第二、其所聞一切學業,悉皆傳授:
 
就是說為人師長者,所懂的、所學的一定盡可能教育弟子,應該盡自己所學,我們自己學多少,就該教他多少。所以如果說,有一個弟子要去拜師,必須親近一段時間,瞭解這個師父的教義,他的行為,他的作為是不是合乎自己的意思,因為佛教重視六和敬,也就是說他的教義是否契機?他的教義是否有正見?他所做的行為與我們所要學的,是否理想相應?若是有,那麼一定要親近他,若是沒有,親近他以後就會惹出是非和糾紛。導致演變成師徒傷了感情反而不好,簡單說:我們都勸人和樂,自己卻無法和樂呢?那要如何去勸別人和樂,怎麼去以身作則呢?所以在我本人的體會和瞭解,只有征服自己的心,以我們所瞭解的去教他,並不一定他就能接納,各人都有很重的主觀意識,但最主要的是,我們已身為人師,就應該盡力,將自己所學、所瞭解的,像瓶子裝水般要倒盡,將自己所懂的儘量教他,絲毫不保留。別像過去的人,像我們中國的醫術,或中國的武術,過去聽說真的很有一套,可是由於自私心作祟,所以教導學徒、弟子,都唯恐學徒勝過自己,所以就將重要的部份減一點、保留一些,動機就是防止日後徒弟對他怎樣時,還不致輸給徒弟。

這樣的心態。所以一個保留一項,二個保留兩項,十個就少了十項了,日子久了就失傳了。學佛就不是這樣,在教育方面就是不同,一定要盡自己所瞭解的,毫無保留的教給徒弟,儘量教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比我們還行,徒弟比我們還行,這對我們相當有好處,我們可以不必為他煩惱,不用再為他教育,反過來,說不定他還能教我們,不然的話怎麼說是:「師度徒,徒度師。」互相教學、教學,教他兼學習,我們教他,再從他的優點當中學回來;這樣我覺得很理想,不要說怕徒弟比我們還行,徒弟比我們行,我們可以減輕這個責任負擔,又有辦法再去教化別人,這不是更好嗎?我們的心若經常自己想說,徒弟要永遠比自己還差,那我們的心會很痛苦,那這個徒弟親近你也無法進步。所以,瞭解的就該儘量去教他。世間並無所謂能自私佔有的東西,你懂的東西不教給別人,等你死去也消失了。

所以,你教他,讓他瞭解,他又去傳授別人,這樣就沒有斷,細水就長流。你如果沒教他,自私將你所瞭解的隱藏起來,等到有一天我們死去之後,你所瞭解的等於無用,無作用了,東西是要用的,無作用的東西,就沒有價值性了。就像佛陀他悟道,這人性的佛法、人性的佛教,也必須對我們人間有所助益才有價值,佛陀悟的道若無價值,那我們學它做什麼呢?它的價值性是什麼?就是在現有人生當中,將我們不正確的觀念轉為正確的觀念,時時刻刻內觀來改善我們的行為,就因為這麼好才延續了二千多年至今。佛法是不會出問題的,若有任何的問題,乃是由於人的因素,並非佛法本身。所以身為師長者,教導弟子、教育學生一定要盡力,將自己所瞭解的,儘量去教他,希望他比我們還行、比我們更懂。

 
第三、指示良友:
 
因為自己的徒弟和學生,最初他對社會、世間的閱歷不夠豐富,所以他無法明確分辨,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什麼是究竟?什麼是不究竟?哪一個是良友,可親近否?哪一個是善知識,可親近與否?為人師長者應該有責任,引導弟子親近善知識,因為初學的弟子他不懂,到底什麼是正見?什麼是不正見?什麼叫邪見?完全無法判別。若是他能自行判別,那他就能自依止了。自己能夠自皈依,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不必再經由別人教他,引導他,他自己就能依教義明白去行持了,所以我們做師父、做老師的應該要引導他,讓他親近正當的善知識,在善知識處習得正見,習得對修行有幫助,對社會有幫助的正確觀念。
 
第四、於各地所而保護之:
 
就是說:自己的弟子假如為了弘法的需要,或他為了修行上的需要,因為弟子的社會經驗不足,不知社會上處處都是陷阱,為人師長及老師應該保護弟子,讓他不因為無知而失足,墮入邪見抱憾終生。這是我們身為師長者對弟子應有的責任,師父是教弟子的慧命。師父兩字,這「師」者應該教他出世的智慧,包括還應該教他世間求生經驗,生活的方法。師長及老師的差別,應該必須各人在各人的崗位,盡力去教化弟子,出離生死的大苦集。「父」者,應該對弟子身命的生活有責任,等於是說:一個出家師父要收徒弟,必先具足讓徒弟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生活無後顧之憂,他才能專心來研究佛法,等他自己實踐親證過了之後,再專心來回饋社會。就是說:你雖然初出家,仍必須要找一個地方專注修行,瞭解教義力行精進。不能永遠躲在山上,一定要來淨化社會,而要淨化社會必須先淨化自己的內心,將自己淨化的滋味,瞭解的經驗教予別人,讓別人也能按照這個方法淨化自己,出離大苦集。如同我們小的時候父母照顧、保護我們,保護我們長大之後,送去學校受教育,從小學、中學等等……,這一段時間不勉強你去做事,只希望你專心完成學業,等學業完成之後,以你自己專長來服務社會、回饋社會,這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所學的就是要用,學以致用就是利己利人,所學的不用,學它何用呢?
 
所以師父者,師者,應該教育他出世的智慧。父者,應該要有責任,讓他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才能專心研究佛法,對弟子有身命與慧命的責任,簡單說就是這樣。若是師徒能依佛陀的開示相處,那麼生活在一起就永遠安穩無患了。若不能如此,致使師徒之間發生磨擦,結下惡因,往後會產生許多糾紛,慢慢的內心起了瞋恨心,而演變影響了整個社會,這都有相續不斷的因緣關係存在,很重要。雖然看起來很單純,但以整體來看卻是如佛陀所說的「因緣的問題」,因緣相續,相依互存的相續,若是善的就善,若是壞的就壞。有時往往簡單的一個小小起點,就演變成影響了整個社會,我們不能說這沒關係。
 
朋友之間 應以五事相對待
 
現在來說佛陀開示朋友間之關係。朋友之間須以五事相對待。佛陀無論在對任何居士的開示過程當中,對每一個角度,每一個細節,都觀照的相當清楚。佛教是人間佛教,人性化的佛教,所以佛陀針對的就是,現在我們的生活,若是我們所修的方法,於現處生活用不上的話,對我們一點幫助也沒有,對我們沒幫助,那我們學這佛法就無作用了嘛!佛教是人性化的佛教,所以他對任何的觀察都很清楚,教化的很明白,他說朋友之間:
 
第一、應該要佈施:
 
朋友之間經濟許可者,應該要互相幫助。對於佛法,因緣成熟者應該熱心的引導。就是說:朋友與朋友之間,我們修得比較好,過去的因種的比較好;這世又有努力的經營,所以獲得較好的經濟,身為朋友,我們有責任幫助經濟較差的朋友,甚至不單是朋友而已,還應該幫助社會,做利益社會的工作等等,都是佈施。佈施應當出自內心,在不影響自己的情況下行佈施,重點是讓你捨離你的貪。所以朋友與朋友之間的經濟交往,應該要能互相。除了經濟交往之外,有二種佈施:一種佈施是金錢,一種佈施是智慧。智慧是指他的經驗。在佛教當中叫做出世的緣起教義佛法。等你的朋友因緣成熟,可以接受佛法時,那麼我們應該熱心引導他、教育他,讓他能夠接受。所以佛法說佈施分二種,一種是財的佈施,一種就是智慧、經驗的佈施。這是朋友與朋友之間,必須要做到的。
 
第二、佛陀說朋友之間一定要以愛語:
 
朋友之間,必須常以愛語來勉勵和讚歎,也就是說:朋友與朋友之間要經常互相讚歎、互相勉勵,只要是出自於你口中的讚歎跟勉勵,對他的精進與毅力都會有所幫助的,而且你也不會損失什麼。如同一部車,車子沒油,需要油時,你將它加上油,這車子就有衝力。所以這讚歎與勉勵是很重要的。何況說我們讚歎別人,勉勵別人,也能令別人對你結個善因。隔壁鄰居也好,社會人與人之間也好,不一定是朋友,只要我們時常的互相勉勵和讚歎,那社會就不同了,就會往大家和樂、忍辱、慈悲去發展了。所以,朋友與朋友之間,一定要具足互相勉勵和讚歎。
 
第三、力行:
 
朋友之間應該多為對方設想,在需要我們實際去行為時,假如做得到應該去行為,不管是出錢出力,需要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用實際的行動去幫助他,不要光是說一大堆理論,在實際需要時,你又不去幫助他,佛陀說這是必須要去力行的,理論歸理論,實際歸實際,只要我們做得到的,就應該去力行幫助別人。簡單說,其實幫助別人也等於幫助自己,因為不管你用什麼角度去幫忙別人,總是出自於你的內心做該做的事情。很多人做任何事都想得所謂的功德,其實,我覺得不要做事就想得功德。那是我們應該去做的,怎麼說呢?社會生活是共居的生活,不是獨居的生活。比如說:我們自己怎麼做衣服,我們自己怎麼去播種,我們自己怎麼去種菜,我們自己要怎麼去蓋房子?這些都是社會大眾的力量來護持,是由結合大眾的力量來相依相存,在相依相存當中才能夠發展,我們才能過著安穩自由的生活。假使社會沒有很多人的奉獻,很多人的犧牲,我們怎能得到安樂呢?既然是這樣,我們就該說:社會任何一個人,不論是士農工商等等,任何人都有他的優點,也就因為有他們的優點,有他們的犧牲,有他們的付出,我們才有辦法享受這世間的生活,否則怎麼享受呢?比如說:沒有人蓋房子,那我們要去住哪裡呢?雖然你有錢,但是沒人蓋房子,你也是沒地方住啊!是不是呢?穿啦!吃啦!等等……。除了身體物質之外,也有人教他佛法,也有人教世間的經驗給我們,我們才有經驗。
 
不管是世間的生活經驗,或是出世間斷除煩惱的經驗。這都有著相當的聯繫關係,因為這個原理,所以我們才能生存在這娑婆世界,我們才能感覺很溫暖,否則我們自己一個人,不能學那麼多東西,自己一個人也不能做那麼多事。所以最好做老師的人專門研究教義,教給別人;政治者,專門研究政治,讓社會政治能夠安穩等等;事情都專心,專才能做到精,不專就無法精,不精就無法圓滿,所以在這當中,一定要互相以實際來幫助和感恩、惜緣與惜福。
 
第四、同事:
 
有好的事業,有好的佛法,我們必須與朋友共用。假使覺得現在需要做事業,哪一樣比較好,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勉勵跟共同交換意見,在事業方面我們比較有經驗,朋友沒經驗,我們將經驗教給他。在佛法當中,先修的人,先深入瞭解的人,教未修的人,較瞭解的人教不瞭解的人,這樣可以互相依存,彼此互相精進,朋友的責任應該要這樣,這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之間不能自私,也不能說有好的東西不共用,好的是說:在事業方面的成就,物質的追求,包括內心的追求,身心的享受,這才能真正讓朋友之間,互相共用物質與精神的滿足。
 
第五、不出惡聲:
 
朋友失敗時,或是朋友處於落魄之時,落魄是指他事業失敗,或是在人事物上失敗時,他的精神無法快樂,精神無法安住時,朋友間應該以語言安慰,包括鼓勵他,千萬不要用不妥當的語言對待他,讓他覺得被落井下石。人掉到井底最需要的是一條求生的繩子或梯子或浮木讓他暫時不往下沈,然後想辦法救他,不要見別人落井又丟石頭,落下井已夠可憐了,你又丟石頭下去。所以,社會應該別只是錦上添花,若能雪中送炭才能得到溫暖。朋友若有需要時,我們一定要用愛語勉勵他,千萬不可用惡語、惡聲對待他,這很重要。以我自己的經驗,一個人若失去方針,需要別人時,只要一句安慰關心的話,內心當中就產生一種很知足的感覺,覺得有依靠,感到溫馨、溫暖。所以朋友與朋友之間,若能依照佛陀所說的這種作法,那社會就很溫暖,朋友之間也很溫暖,朋友間的甲對乙已經說五事了,但是乙也應該對甲產生五事,就是說彼此(甲與乙),朋友如此對待,我們也該如此對待朋友,這是佛陀他所說的。所以乙也應該對甲:
 
第一、保護不被誘惑:
 
朋友之間有責任,互相保護和提醒,照顧他不被社會惡事引誘,什麼是惡事呢?賭、嫖、飲啦!或是販毒、或是做危害社會的事情等等……。這些行為無利於自己和社會,不要讓他被引誘,讓惡牽著走。朋友之間必須有這樣的責任,提醒他和保護他,提醒是說看他走錯時,我們該提醒他說:哎喲!老朋友,這不能走,這走下去是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哦!是陷阱哦!如同拿火燒自己「引火自焚」一樣哦!也就像夜晚點火,飛蛾撲火一樣,自己「自投羅網」。所以我們有責任提醒朋友、及保護朋友,別讓朋友掉落陷阱,也要保護朋友不被外道邪見引誘。什麼叫做外道邪見呢?就是說:這種宗教的教義是騙人、拐人的,這種宗教教義簡單說是違背道德行為的,對這種違背道德行為的,我們別讓它引誘了,做朋友一定要互相,生活及心理二樣,都要能互相照顧。
 
第二、已被引誘者,保護其財產:
 
眼見朋友已受影響,被污染了,已經染上毒癮,屢經勸阻仍不能回頭,發現他眼前不能馬上自新,不能馬上改正過來,有可能越陷越深,越深變成怎樣呢?導致財產耗盡。站在朋友的立場上,必須設法保護朋友的財產,保護財產要做什麼呢?不是要占為私有,也不是我們自私,不是。我們保護他的財產,是避免他影響家庭生活,也避免他財產耗盡。有朝一日朋友若改過自新時,沒有本錢,沒有生活的基礎,他就沒有重新建立家業,建立事業的機會。所以做朋友的能發現這樣的問題時,可以這麼做,等到有一天,朋友能改過自新又要創業時,他才還有本錢,還有機會,這是佛陀所說的。
 
第三、為其恐怖時之依處:
 
也就是說在朋友最需要的時候,我們以朋友的立場,應該設法安慰他、幫忙他、照顧他,給朋友有一個依靠,甚至一句話、一個行動或一通電話,給他安慰和照顧,讓他覺得很安慰,很溫暖、很可靠,這是我們與朋友之間必須要做的
 
第四、於不幸時不離捨:
 
不幸是說:朋友遭遇事情不幸、事業不幸或生命不幸等等,不可眼見朋友的不幸而離開他,不予理會,這不行。既然是朋友,朋友有幸時當然我們沾他的光,不幸時應該全力去支援他。不要看見朋友不幸時,就遠離他,看不起朋友,成就時,就捧的像什麼似的,親近的像什麼似的。看他不幸時,反而遠離、看不起他,那這就不是朋友了。這種朋友是什麼朋友?這種朋友叫「虎朋友」,不是「好朋友」,若是真的好朋友,看見朋友落難,看見朋友失敗,看見朋友有不幸的事情,我們都要全力去支援,全力去幫忙他,全力去照顧他,這樣才對。若是看見朋友困難就遠離,反過來還譭謗他、罵他,又說他的是非,說:「這應該的,這是天在報應。」等等的惡言惡語,這叫做「虎朋友」,這不是好朋友。
 
第五、尊重其子孫:
 
朋友雖然不幸走了,這不幸是說生命不幸終了,但朋友應該要尊重他的子孫,朋友已遭逢不幸了,我們以朋友的立場,來幫忙處理家產的問題,處理他的後事,但做一切事情都不可以自己的主觀,自己的主見,應該尊重他的子孫,要如何和平互相幫助、互相和樂來處理這件事情,讓大家都能夠圓滿。任何事情都不可以自己的主觀,一定要經過商議。必要時,應該要讓他們都清楚整個過程是在做什麼,以免讓人誤會,認為我們是要侵佔,惹出一些糾紛。人在這個社會不可能沒有朋友啊!人不能沒有朋友,因為沒有朋友會覺得很孤僻,我覺得朋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交朋友應該要小心謹慎,不要亂交朋友。人家說你二、三句好話,捧你一下,你就信以為真,不冷靜判斷,交朋友必須聽其言、觀其行,聽他說的是什麼?做的是什麼?一個人嘴巴說出來,是由心想出來了,嘴才會說出來。他所說的是什麼?對不對、好或壞,要交朋友時應該要知道,不要交錯了朋友,被朋友所影響,誤入歧途造業,時間到時如人家所說:「演戲的要結束,看戲的卻不結束。」拖你沈下去的很多。你當初和這朋友做一件不對的事,這朋友以後就拖你下去,你若不照著做,他就揚言舉發你,連你一起拖下來,所以交朋友時,起初就應該多注意,發現交錯朋友時,我們要面對現實,勇敢地向法律自首才有更新的機會,不可一步踏錯,一錯再錯,這樣永遠內心不安。只是時間快慢而已,總有一天會被揭露出來。

何況我們若做錯後,不趕快坦白,不趕快改善,內心隨時都提心吊膽,活在世間不自然、不自在啊!不怕做錯事,最怕沒發現到,最怕自己無心改過。過去的聖賢說:「錯了只要改過,他就是好人。」那就是他有懺和悔,有內觀、有懺悔,有懺有悔那就是好人。智者大師也說:「第一清淨、第二清淨、第三清淨的人,錯了可以懺悔,他也屬於清淨的人。」如同一件衣服,衣服髒了,洗一洗也會乾淨啊!只要以後不再沾染就好了。所以走入歧途的朋友,千萬要自己謹慎,馬上自己爬起來,不要走錯路了,還繼續錯下去,這樣就沒有自新的機會,俗語有一句可以做為我們的座右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是說,親近好人,就會變成好人,親近壞人,就容易變壞人。可做為要交朋友的參考,要交朋友之前,一定要有理性,不要跳下去,全身黑漆漆了,才嫌難洗。不過沒關係,儘管跳下去全身污染黑漆漆了,只要你有心想要洗,慢慢洗還是會乾淨的。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佛陀的時代,有一次,佛陀帶領著阿難尊者一行人,經過魚市場時,魚市場當然有在殺魚,魚殺多腥味自然就會跑出來,大家從那兒經過雖然沒觸摸或沾上,但是那一股腥味從鼻孔聞入時,總還是會覺得腥味很重(我們的鼻子會聞到這是自然的現象,有精神跟物質當然就會聞到),嗅到腥味之後,佛陀就藉此機會向弟子開示說:我們該知道跟壞朋友相處,壞朋友的習氣就如同魚的腥味一樣,會玷汙我們的身心。你想想,佛陀當初就是帶著弟子們,走到那裏就藉機會開示,讓弟子們親身去體會,過去佛陀弟子們的修行方法較為貼切,不會只是說一大堆理論,而與實際差距太遠。所以佛陀的弟子,經由聽聞親身體會滋潤較多,這種活生生的教育,像現在有很多教育已走出了教室之外,帶到戶外觀摩山巒崖壁的地層,看自然的演化,這種比較貼切,學生要吸收也比較快。所以佛陀藉這機會教化他的弟子,開示千萬別交上壞朋友,玷汙了我們的身心。
 
後來又有一次,佛陀又帶著阿難尊者及許多的弟子,經過一處花店,也有記載說是賣香料的店,我們姑且不管,總歸是說有香味的地方就對了,大家身上都沾滿了花的香味。也就是說一經過花店,覺得有一股清香的花味,聞起來令人內心也覺得舒暢,佛陀掌握這因緣又開示弟子說:阿難啊!你們與好的朋友交往時,好的習氣就如同這種花香一樣,因為交的是良友,他所說的言語與習氣,會清淨我們的身及心,佛陀藉此機會開示好與壞。以這個個案來應對過去聖賢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意思是說:不管是社會生活也好,在團體當中也好,在因地修行當中也好,不管是社會人或修行人都好,當未達果地時,必須要有善知識或適當的朋友,即使你開悟了,成佛了,你還是要有社會善知識良朋益友相扶持,佛陀當時也有他的知音,只不過他不以心分別,都平等對待。一般人總會覺得什麼人因緣跟他較好,什麼人跟他因緣較差,這難免的,這和過去的因及現在他的理想和習性有關,我們不能否認這件事,雖然有這種關係,但是對待仍要以平常心對待,不能說這個與我因緣較深,我就對他較好,這個因緣較差,我就排斥他,不是這樣。因緣的問題是說,過去我們的生活習性,跟他的生活習性,比較接近、比較契合,但是對壞的習性方面,則應該趕緊用我們的毅力、內觀的力量將之轉變,好的習性則是大家維繫。

 
所以朋友交往很重要,若是錯交了朋友,而自己又沒發覺,就如同做了一件不知道錯的事,慢慢的陷下去。尤其我們曾親身體驗過,學好的較慢,學壞卻特別快,很奇怪!所以慢慢被影響了還不自知,最後導致失足誤入歧途,不知不覺也就越沈越深,等到你察覺時已經難以自拔,很難自己爬起來了。我希望你發現之後,不管是不是容易爬,只要你有要爬起來的念力,只要有想爬起來的念頭,我敢保證都爬得起來,最怕的是你跌倒發現之後,毅力不堅,鬥志不足,不敢爬起來,像現在很多販毒的青少年,看起來智商都很高。結果都因一時的好奇陷了下去,要爬起來很難,我看一看、觀察,與他們言談過,發現他們是毅力不夠,意志不堅,加上環境的種種因素。一個人有了改變自己的意志後,還得有那樣的環境讓他爬起來,有了堅毅信心之後,他若再和朋友相處就不致被污染了。剛改過沒多久又陷下去,就是毅力不夠堅定,若是毅力夠堅定,既然已戒除了,再和過去染毒的朋友相處,應該是以你的力量拉他出來才對,那才是朋友。怎可能說又被拖下去呢?你毅力夠,瞭解這是不對的,況且你已經親身經歷身受其苦的過程,你一定要以你走過改善的路將他拉起來,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啊!不然也是「虎朋友」,殘害朋友的「虎朋友」。
 
朋友人格有四類
 
佛陀曾經告示弟子,除了朋友彼此以五事相對待之外。朋友與朋友之間的格分四種。我們人有人的格,學修學佛就是要將我們的人格,身心的人格慢慢昇華,簡單說:讓我們自己本身改善,昇華內心,改善行為,由行為的改善,慢慢增長人格,但人格的增長不是我慢,不是貪愛,是改善自己、增長自己,所以各人有各人的格,內心的格絕對不可缺憾。所以他說朋友有分四種格。
 
第一、有朋友如華:
 
如華:意似花一般,有人所交的朋友,在他得意之時,事業成功時,將他捧得像貴人似的,當成花開正豔之時,每天澆水,插在頭上走路,常常到處開口閉口都說這個朋友的好處,說得朋友像似仙人一般,等到有一天朋友若失意落魄的時候,慘了!猶如那朵花凋謝了,馬上將它棄置於垃圾桶,就遺棄他,置於一旁。一聽到他的名字,哇!不像以前那樣讚歎他、捧他,還開始會譭謗罵他,看他從那來,就好像不曾相識閃到一旁。哎喲!你跟這種人結識,人家說句世間的粗魯話,才不致於被他影響到。當時他得意時,你像似迎仙人般的接待他,讚歎他又替他宣揚,失敗時看他來卻閃到一旁,不願被影響,甚至看他來了連忙轉頭,吃一碗麵付錢都不願順便幫他付。所以朋友與朋友之間,佛陀曾提到有這樣的朋友,這種朋友不宜深交,這種叫做現實的朋友,一定要注意。
 
第二、有朋友如秤:
 
說有一種朋友如同秤一樣,如果你比較重的時候,他就怎樣呢?他就垂下來。較輕的時候,他就翹起來。有一種朋友是屬於這樣的,等你有成就,你有功名,在你富貴之時,他就向你求助,向你邀功,我都是幫忙你啦!我都是如何照顧你啦!我在你身後費心費力幫忙你多少,你知道嗎?你的成就與我有相當的關係,功名富貴的時候,他就向你邀功,對你百依百順無所不從,對你好得不得了,捧你捧得很高。但是等到有一天,你不像以前那麼威風如意時,他的態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了,這種朋友實在要不得。
 
第三、有朋友如山:
 
是說朋友像似山一般,什麼山呢?山高如同金山一般。鳥兒都棲息在金山。山很高鳥兒都來棲息,很多朋友都來親近你,也就是說,一旦你成就了,大家都爭相親近你,全身都會發光,像金山般會發亮、發光。就像一座寶山,與他相處日沾月沐,智慧具足,正見不失,會讓我們覺得受益良多,也就是說:這朋友與我們相處時,都引導我們走好的,不是引導我們走不好的,一心一意都以智慧,教我們如何處事、如何修行、如何修身心,事業成就之外,身心安住淨化等等,這種的好朋友如同一座山,能利益所有的人。這山很壯大,猶如金山,值得發掘,你有需要去找這個朋友,朋友就會教你,不管是世間或出世間法,他都能給予你適時導正的利益,可令鳥兒來此棲息生活,這種朋友可稱益友,非常好的朋友,親近他,不論是世間、出世間,做人處事等等,他都能幫忙你,跟他相處你可獲得很多的利益。
 
第四、有朋友如地:
 
有朋友可替我們承擔一切,猶如大地。我們的地,你看,車子在開,它都不要緊,你丟擲壞東西它也無所謂,它還可以裝載萬物,不會說你掘土,它就發脾氣凶你,它依然如此不動、柔和,無論你好的、壞的倒在上面都一樣,它都不生分別心,所以大地可裝載萬物,又包括慈忍(慈悲、忍辱)、對人處事柔和有始有終。這種朋友可豐富我們的生活內涵。所以佛陀所說的四種朋友,有二善、二惡,二種好的,二種壞的。告誡我們交朋友應該認清他的動機。大願就所知道的說給各位,與各位共勉勵,那麼說歸說,做歸做,自己應該謹慎,時間到了,說到此處。
 
我們下集再繼續來介紹,佛陀開示的朋友關係。感恩各位,若有說的不如法,說的不圓滿的地方,希望各位能給我建議,包括對我指導,也希望對各位有所助益的能帶回去運用,感恩!祝福各位吉祥如意,所求皆願。再見!
 
大願語錄:
 
責任與執著,看起來是相連,其實不然,責任是責任,執著是執著,錯攬責任就是執著,那是消極。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七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吉祥如意!今天又見面了。
 
瞭解佛陀才不致盲目崇拜
 
我們前集說到朋友有兩好兩壞,說是這樣說,佛陀早在二千多年前就這樣開示,希望我們能做到,人人都能依佛陀所開示的教義,包括他所說奉行朋友的關係,大家能依教奉行,那麼就處處安穩無患,生活的很自然、很快樂。說到這裏我真正從內心來感恩佛陀,他這種智慧,他做任何事情,都相當有次第和圓滿,值得我們恭敬。
 
有時候回想以前初入佛門,只是感覺佛法很好,但是別人叫我拜佛,我拜不下去,坦白說真的拜不下去,怎麼拜不下去呢?我自己問自己,我是在拜什麼?叫我拜什麼?我也不知道。我頭一次去皈依時,二十幾年前去皈依時,別人叫我拜,內心拜得沒有滋味,為什麼我要拜?拜他做什麼?那時還不瞭解佛陀的偉大,不瞭解佛陀的智慧,只知道要拜哦,就拜呀!你要頂禮就頂禮,啊!其實頂禮什麼意思,心裏根本不瞭解,也就拜不下去。那麼以現在來說,雖然經過二十幾年,我仍不敢說對佛法很瞭解,但每當我聽到佛陀也好,看到出家人也好,看到一部經也好,看到寺院也好,看到修行也好,只要跟佛教有關係,我就聯想到佛陀,感恩佛陀他偉大的精神,圓滿智慧的教義,從內心上拜下去。簡單說一句世俗話,看到佛像莊嚴,想到佛陀圓滿的教義,兩隻腳就軟下去了,你就拜下去了,雖然我是很「鐵齒」的人,但是我被佛陀的智慧和圓滿的教義,不論世間法或出世間法,如此次第究竟,對人間有幫助,對我們現在有所幫助,這種偉大智慧的精神,被他吸引住,我們才發現到佛陀偉大,追思佛陀的偉大。
 
我們若不瞭解佛陀的偉大而去追思很難,我們看在家居士的戒學和律學,他所說的非常樸實,非常的實在,能讓我們在生活當中馬上能使用到,能讓我們活在這世界,減少很多煩惱和痛苦,我們自己沒有煩惱、沒有痛苦,那麼我們周圍的人就減少煩惱痛苦。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理論知道很多,但是遇到事情之後,難免因事情太多了,消耗不掉,而影響我們的情緒,這是事實。我們的情緒會影響周圍的人,不只是周圍的人而已,甚至影響到整個社會。所以真正要給社會和平,必須先依佛陀教義來奉行,征服自己內在貪瞋癡。所以佛陀說得很圓滿,包括朋友的關係,也給我們介紹得這麼好,安排這麼好,什麼朋友可以交,什麼朋友不可以交,他也說這麼清楚。
 
資方應以五事對待員工
 
現在我們繼續說佛陀開示老闆如何待員工的關係,也就是主人要怎樣對待員工,員工過去在印度叫做主眾,主人和他的長工,但是現在我們生活水準提高了,所以老闆和工人之間的關係,也隨著社會潮流趨勢在轉變。記得以前,在我小時候,要去學一門功夫(技藝),若沒經過(有頭有臉)的人介紹,是不可能學到好功夫的,何況要學機械方面的技術,更是不可能,但是我很幸運,自己的親族剛好有學這方面技術的親戚,若無,要去還真難!以前是老闆挑員工,現在慢慢變成員工挑老闆,時間在變呀!說不定以後老闆還得自兼員工!其實我們不要分老闆和員工,因為老闆和員工有因緣關係,才能做老闆,才能做他的工人,老闆若沒有員工也不會賺錢,也沒有辦法呀!工人等於幫忙老闆賺錢,那麼老闆他有個環境讓工人賺錢,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並不是單一的東西,單一的東西很難成就一項事情,所以佛陀對老闆和工人之間,如何相處開示的很清楚。佛陀開示說,為主人者,做人老闆的人,必須以五事來對待我們工人。
 
第一、依其所能,課以工作:
 
也就是當老闆的人,一定要觀察這個員工,到底他的能力在哪裡?包括他的體能、智慧,他的興趣是什麼?按照他的能力來分配工作,不要勉強他沒辦法做的,或勉強他做能力不及的事,若是這樣,做老闆者他會罣礙,唯恐這件事情叫他做,他做不好,那對老闆會有損失,工人心裏壓力也很大,因為他沒有能力,你派他去做這件事,他會做得很痛苦,這我有親身體會到。甚至在精神當中,無法安住,無法放鬆做事情,做的不會快樂輕鬆,容易鬧情緒,影響整個團體組織,這是事實的,所以佛陀很明智,知道老闆瞭解這員工什麼能力,安排什麼工作,不要勉強他去做,對老闆和員工兩者都有周全顧慮。
 
第二、讓他有衣服、衣食:
 
做老闆一定要考慮到工人的吃、穿,他若穿不暖、吃不飽,就無法對工作盡力,所以主人應該要照顧員工,照顧他什麼呢?照顧他夠吃、穿,甚至提供他住。當初佛陀是說吃、穿,因為當時印度長工住在老闆家、主人家,所以有得住。工人若吃不飽、穿不暖,甚至沒有得住,做事情就不能安心。但是現在人很奇怪,奇怪什麼呢?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他的內心仍無法知足,缺乏惜緣、惜福、感恩的觀念,永遠在不知足當中追求,一直追求物質,追求過度需求,缺少對自己內心淨化,只追求物質享受,有得吃、住、穿,還感到不足。
 
我來說一件真實的事情,有一天,在我們慈蓮寺有很多工人在做工作,那是以前在開發時,有一對夫婦來做粗工。比較粗重比較艱苦的事,也有做水泥工的師傅來做工,粗工夫婦一天所賺的錢,先生差不多壹仟壹,太太差不多八百。現在價錢我不知道,那麼壹仟壹,八佰,夫婦共同出去賺。差不多二仟元,而水泥工夫婦賺三仟多元,多別人將近一倍,但卻聽到水泥工夫婦埋怨做這個艱苦,賺不了什麼錢,夫婦出門一天才賺三千多元而已。我聽到之後就去問做粗工的夫婦,我問說你們一天賺多少?他們說夫婦差不多二千元左右,我說這樣夠花費嗎?他們說:有得賺就好了,比以前好太多了,我們夫婦現在每天都有工作做,我們的生活就很知足了。
 
所以當下我發現一件事,人的物質享受是以什麼為標準呢?有人在工廠當守衛賺一萬多塊,養兩個小孩供他們讀書,家庭理得很好;有的人一個月賺好幾十萬也不知足呀!所以人無法知足,在物質方面無法知足,他永遠都是痛苦的。人生短短幾十年,應在個人崗位積極去做,不可以懈怠,因為時間過去不能回來了,像我這隻手拿起,時間要它回來是沒有機會了,我們瞭解後,我們一定要積極,像我們一輛車,趕快去使用,也像我們買個東西,這東西就是要使用,不是讓我們在那裏看,久也會壞呀!這個肉體沒有好好運用也會壞呀!我們好好運用,可以利己,也可以利人,利益別人其實是利益自己,所以不管你做任何事情,只要在自己崗位做好,就是利益別人,也就是利益自己,說回來也就是佈施呀!是不是這樣呢?所以我們若能知足,就能安穩自在,若無法知足,永遠都沒有辦法,因為我們不能比上,也不能比下,應該比自己,因為各人過去自己所做的行為不一樣,感招這一世就不一樣,不能說他的生活比我們好,我們就瞋恨怨恨、嫉妒。就因為我們有這種怨恨、嫉妒的觀念,才比別人差,說不定過去也是這個習性,流傳到現在也是這習性。有這個習性,所以我們的貪、瞋、癡比別人更嚴重,福報比別人薄,難免我們的生活比別人還不好,所以不要比上也不要比下,不要跟別人比,只要比自己有沒有盡力、盡職?有沒有安份守己?每一天有沒有內觀,我們有內觀比我們自己就可以,生活沒有節制,享受都會過去,不管好壞都會過去,只要內心的精神充足、和平、快樂,這是最好,勝過物質,往往物質一大堆,可是對我們來說也沒有用,譬如:身體不健康,情緒不好,很多東西你要怎樣去享受呢?享受不下去呀!所以現在我們,不論吃、穿、住都已經沒有問題,我們應該要知足。
 
第三、病時應該要有足夠的醫藥:
 
讓員工生病時有治病的經濟來源,簡單說主人要有醫藥讓工人治病。在我們這一項應該不用說,現在有農保、勞保、全民保險,最多去醫院繳個掛號費,掛號費聽說身體不健全的人還有優待,又再半價。所以我們活在這裏,應該珍惜因緣,珍惜這份福報,起個感恩的心,所以在醫藥這方面應該沒有問題。
 
第四、我們要按照固定時間選比較好的食品:
 
比較好的東西來按時送員工,也就是像過年過節時,印度當時經濟不好啦!過年過節主人買個東西送工人,他就很高興,他就很努力幫你工作。其實,都沒有讓什麼人佔便宜,因為文明社會才有建立金錢的制度,過去用金子啦、用東西做交換,錢是要來運用藉以達到互相信任。錢的本身不能吃的,但是適當的運用金錢,卻能讓員工感覺這老闆對我們很好,當然也有老闆對員工很好,但是員工對老闆不好,也有這樣的,但這是少數,這是不懂惜緣、惜福、感恩、知足的人才這樣。第五、按時休假:
 
也就是員工不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工作,應該要有固定休假的時間,因為體力有限,每天透支很多出去,身體的疲勞容易影響情緒,若是我們能讓員工按時休假,那麼員工有工作時間,也有休息時間。現在我們甚至星期六都不用做,年節包括法定假日都不用做,所以休假的時間很多了。當時印度經濟環境較差,他們可能不像現在的人,現在的人時間很多,但是看起來更忙碌,原理是怎麼樣呢?時間雖然很多,但都隨意浪費,不會自己調整和計劃,只好外面亂闖。我曾經去美國,參觀我們一些法師在美國的道場。美國人如果休假時間,一輛車開著去海邊,雖然他們不會像我們盤腿打坐,但坐在那裏養性、止靜、內觀,這種禪定我觀察了一個小時、二個小時、三個小時,所以美國人好靜的這點,其實值得我們學佛的人,值得我們跟他們學習。他們好靜,你跟美國人住在一起,不用怕嘰嘰喳喳的很大聲。在很遠的地方聽到很大的聲音,就是有我們人的地方,所以這是一個環境影響起來的。我們每天工作都很忙碌,一有時間我們靜一下心,我感覺這種比什麼還豐富,比什麼還快樂,當然這是以我的看法,希望各位有興趣培養看看。向外跑交通又阻塞,又浪費油錢,又浪費時間,又怕車禍危險,回來累了,明天還要上班,有時間夫妻、子女靜一靜,要不然出去外面踏踏青,看一看,找一個好環境靜一下心,這種感覺很好,這種休假很好,若不是,變成休假不是休假,工作時間八小時,休假時間卻忙碌十二小時,這樣怎麼算休假呢?休假更忙,那這樣哪是休假呢?所以我們可以自己調整,這是我跟各位建議。印度以前生活和現在我們的生活水準比起來,當然啦!差很多,但如果以現在來說,生活用品和醫藥等等應該足夠,這種在現在我們當中,其實是無所掛慮的,無論生活物質,以及我們本身醫藥等等,吃、穿、住應該都不難,沒房子的人他租房子也可以活得很自然,所以在我們這地方應該不難。除了老闆對員工如此照顧五事,佛陀又開示工人應該對主人行五事。
 
勞方應對資方行五事
 
第一、要早起:
 
這是對以前印度所說的長工,一定要比老闆早起來,不要老闆起來,員工還在睡,這是不可能,所以要早起。
 
第二、要晚睡:
 
不要老闆還沒去睡,員工就去睡了,這是當時印度的規則。現在我們已經沒有這樣了,員工下班之後就回去了,他的時間自由運用和老闆沒有關係,上班時間有固定上班的時間,所以自己好控制。
 
第三、謹受與取之物:
 
也就是說老闆高興叫我們拿回去,送我們的東西,我們可以拿回去,不可未經老闆同意,那麼我們就順手牽羊,這是佛教裏所說的竊盜,竊盜也就是偷拿。老闆不同意,你千萬不要去拿。這不是我們的東西,拿來我們的心不會安,不是不安而已,總有一天會被發現,鴨蛋再怎麼密也有縫。所以,不論你做任何事,有多麼秘密,總有一天會露出來,都會露出來,鴨蛋再怎麼密也有縫啊!何況人的嘴、人的行為呢?所以我們若跟老闆偷拿東西,讓老闆知道之後,我們的人格會不見,不是我們沒有格而已,還讓老闆看不起,所以老闆沒有答應的東西,我們千萬不要去拿,老闆同意允許的,我們拿來使用,用得才自在。
 
第四、能任事:
 
自己應該做的事,應該做好,老闆叫我們做的,這是我們本份的事,不可以老闆不在我就混,老闆在就做個表面。不管老闆在不在,都應該盡自己本份把它做好,不管老闆有沒有管我們,都應該自己約束自己。不要希望老闆來管我們,讓別人管,活得不快樂,管人也不快樂,因為管人的人說出來的語言,讓人聽了很不喜歡,又得付出精神跟時間,所以我感覺自己管自己最好,自己將自己崗位做好,這是最好。
 
第五、就是頌揚主人:
 
時時刻刻說主人的好話,讚歎主人,出去不可以說老闆不好啦!說主人壞話一大堆啦!時常要讚歎主人。我們要瞭解老闆和員工是互相一體,沒有老闆,我們就沒有這工作可以做,老闆沒有員工,工作又做不了,所以互相來賺錢,觀念一致,這樣才對。所以要說主人的好話,不要出去譭謗主人,說主人的壞話,佛陀過去就這樣跟老闆和員工開示得這麼清楚。現在工廠和員工,老闆和員工大家若都能依五事來生活,工廠怎麼會發生問題,社會怎麼會有勞資糾紛呢?統統沒有呀!員工抗爭等等糾紛對我們形象不好,連外來投資的人也會怕,對我們社會發展也有所阻礙。我們若能以佛陀所說的,老闆對員工,員工對老闆這種做參考,大家依教奉行,這社會絕對沒有所謂抗爭,外國有錢人要來我們這裏投資,看到也很高興!政治好、經濟好,包括人的修養道德都好啦!包括治安好啦!哇!你不用去跟他邀請、拜託,他自然就來拜託我們,我們要去拜託別人較難,希望別人能來拜託我們,等於我們要像個磁鐵,鐵釘會被吸來。求人難啦,過去聖人就這樣說了,求人難,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建立創造好,別人就自然說這真是個好地方,自然會來爭取。佛陀他看事情,不管對未來也好,當時印度環境也好,說的法都可以適用。他的智慧如此的圓滿,兩千多年至今還經得起考驗,出問題不是佛法本身出問題,也不是佛教本身出問題,是因為有些人本身的行為出問題,本身語言教義出問題,佛法本身沒有正信和不正信的差別,既然是佛法就是正信嘛!怎麼佛法裏還有不正信呢?因為你偏離佛法了,才變成不正信。佛法就是正信,佛法裏面沒有所謂正信和不正信,只有了義和不了義而已,佛法本身在佛陀所說的,應該都是了義法,這是叫做共法和不共法的差別,所以一定要知道,佛陀關心工人和老闆之間互動的關係,唯有彼此的互敬才能建立和諧的勞資關係。
 
在家弟子應以五事待沙門
 
佛陀除了說老闆和員工之外,又開示出家人和信徒的關係,就是說出家修行人和信徒的關係,在家修行的弟子需以五事對沙門,沙門就是出家修行人,也就是說在家居士要如何對待出家修行的沙門。
 
第一、身行慈:
 
就是說我們一定要以力行身行來行慈悲,千萬不要譭謗,建議可以,批評也可以,批評是有不對你當面建議,提出不對的地方來說,但是千萬不可以譭謗,批評本身其實並不是譭謗,譭謗就是沒有事實的事情而你亂講,這叫做譭謗。批評者要適時適用,這個人,修行的出家師父有不對,你看到之後你感到這樣下去會害到僧團,會害自己,那麼當下你找個時間,就跟他批評,跟他建言,這都是好事。並不是批評出家人就會下地獄,批評出家眾會下地獄是因譭謗他,或是你在批評當中,無法瞭解這環境是什麼,現在因緣是什麼,你在外面亂說,當然啦,你自己造惡業。什麼叫做地獄呢?你說騙人的事,沒有事實根據,賭一時嘴快,舌樂,說出來很高興,哇!大家都聽我說,說得口沫橫飛,有的聽得耳朵豎起來,越說越不像話。但是等到有一天你靜下來之後。發現哇!錯了!我那些都說不對呀!那時你的心會難過和痛苦,你的心痛苦那時地獄就生了啦!地獄並不是死後要生到那裏的,現在就可以馬上生出來的,我們做任何一件違背道德的事,在內心發現難過,那時就是地獄。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譭謗,不要譭謗沙門,出家修行人,社會人與人之間都不可以有譭謗,這樣爭論跟是非就會減少,要不的話你譭謗我,我譭謗你,你對我勾心鬥角,我對你勾心鬥角,大家永遠都在提心吊膽,生活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安心,都不能自在,這樣怎麼去行慈呢?慈是「與樂」,悲是「拔苦」,所以我們必須以力行的身心,去行慈。
 
第二、口行慈:
 
我們說話一定要慈悲正見,千萬不要身口所做的行為都是違背戒律,違背道德,違背自己的良心。什麼叫做戒律呢?就是身口所做的範圍,違背我們的良心和道德,沒有這回事,說有這回事,那會毀壞一個人,使一個人的人格,使一個人的一生,受你沒有慈悲的身口行為,來害他一輩子,這樣的事情很多呀!這身心的行為要很注意,身、口、到心。所以佛陀說:第一身行慈,第二口行慈,第三心行慈。
 
第三、心行慈:
 
一切慈悲都要由心流露。
 
第四、對彼不閉戶:
 
這意思是說過去在印度,出家人都以托缽為生活,也可以說不要去擋路,讓他自由出入,不要說這條路早上人家要托缽,把路擋起來,其實說起來有路讓人走,實在不知道方便多少人,讓多少人自由,讓多少人暢通,這種也可以說是功德無量。
 
第五、佈施:
 
說到這佈施,很多人誤解為佈施一定要用金錢,假如佈施一定要用金錢,貧窮人要怎樣去佈施?有的人佈施越多,說功德越多呀!有的人甚至借錢來佈施,你說他的功德很多嗎?我說你布的是煩惱施,怎麼會有功德?標會來佈施,繳會來佈施,拿房子貨款來佈施,一天吃飽煩惱繳不完啦,佈施有功德在那裏?這叫煩惱施!佈施要清淨快樂施。以上我們有說過,佛陀叫你經濟四分法去處理,我們內心做得到,將日常不必要的花費把他儲存起來,去做佈施。若你自己做不到,勉強佈施,這種叫做煩惱施和痛苦施。我們的行為、身體也可以佈施,眼睛也可以佈施呀!慈眼視眾生呀!口也可以佈施,都說善語、正語,都是好話,都可以讚歎,都說事實的話,所以利益社會,利益別人,對別人有所幫助的,一切都皆為佈施。假使你用物質去佈施,可以,你佈施物質金錢就是因為不會影響你,你真正剩很多了。放著也沒有用呀!朋友比較窮,你佈施朋友也可以呀!社會需要,建設社會,讓社會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回饋社會、建設社會慈善等等都是佈施。對沙門出家人佈施,我們在家人應該有這責任,因為出家人他專門研究佛法,像社會老師等等一樣,出家人研究佛法來教我們在家居士,我們在家居士要有責任,讓出家人有飯吃、住,這是有需要,但是不要佈施就要求功德,將所有的功德放在嘴上,那麼以後有一天你發現沒有功德,沒有照你理想這樣圓滿,你的瞋恨跑出來了,那這樣功德在那裏?要出自沒有掛慮,出自這應該要做的,是你的責任,做得到的就做,我說你功德無量呀!不可以遇到每一件事都說功德、功德,這樣你會受苦,你沒有感受功德你就會痛苦呀!譬如:小孩子要考試啦!就去求佛祖:你讓我小孩考試考取,我就會拿多少去佈施。其實你沒有那麼多錢,考取了你又煩惱了,小孩要註冊你又要借錢來還債,有沒有苦呢?煩惱施啦!如果這樣,佛祖你就不要拜了。貪嘛!世俗貪、瞋、癡一大堆,要怎樣拜呢?所以必須出自於你自己的誠心,不要誤解了佈施。
 
沙門應以六事待在家人
 
除了在家居士應對出家師父的五事之外,佛陀也說沙門(出家修行人),不可不用六事來對在家人,也就是在家居士用五事對待出家人,而出家人也必須用六事來對待在家居士。
 
第一、禁彼之惡:
 
我們出家人一定有信徒親近,我們要有責任,來禁止他去走惡路,禁止他做惡,教他斷惡。出家人應該教導在家居士斷一切惡,你如果沒有斷惡,你就沒有福,沒有斷惡終歸有一天因果會報應,比如你做壞事,有一天被警察抓去,受法律制裁,這就是因果。真正斷惡的人是真正的自由,沒有斷惡的人他永遠都沒有自由,雖然他暫時取得物質,暫時取得嘴之快,但是他的內心是不會快樂呀!因為他已經知道做錯事情,先心想身體才去做呀!一個人身體去做,嘴去說,是因為他心先想,想要做壞事情,所以他的嘴和身才會做呀!假如說他心沒有想,那麼身體如何會行為,嘴怎麼會說出來,這是不可能的。你若有明覺內觀,就會發現到,所以修行要內觀。
 
第二、使他自於善:
 
就是說身為一個出家師父,要教在家徒弟——「已生惡念速滅」,就是說已生惡的念頭快消除;「未生的惡念不要生」,未生的惡念不要生了,不要讓他有機會生出來了;「已生出來的善念增長」;「未生的善念趕快叫他生出來」。簡單說,在家居士修行必須具足二項條件,一定先要斷惡修善,然後才走到自淨其意。我們不只斷惡就滿足,應該教他行善呀!是不是這樣呢?但行善要有智慧、理性。
 
第三、以善心自彼:
 
就是說出家人必須用善心、慈悲心來對待在家居士,要時時用慈悲善心來對待在家信徒,不要不用慈悲善心來對待在家信徒,反而將信徒當作什麼,這樣是不可以的。
 
第四、令彼能聞所未聞者:
 
就是說未聽佛法的人,我們要引導他除了斷惡修善之外,引導他從來沒有聽過的佛法,就是說能斷離煩惱的妙法。出家人應該教化在家信徒,讓他瞭解他從沒有聽過的緣起正法,這種了義出世的正法,也就是說出世法。因為我們學佛的目標,就是引導他斷惡修善走到自淨其意,自淨其意等於煩惱沒有了,煩惱沒有就究竟了。什麼叫做究竟呢?就是涅槃。涅槃的意思不是說要得到什麼果,而是說他應該放下的,都放得下,也就是萬緣放下積極落實在生活,並不是我修一修要得到一項什麼?有得到一項什麼,還是會沒有的。等於過著無煩無惱的人生了,這不是消極,是更加瞭解緣起,更積極力行我們的工作,這樣才對,不能說一天到晚無煩無惱,而應做的工作不去做,這是不可以的。
 
第五、令已聞者清淨:
 
不是光教他法而已,還包括要引導他去力行、去實證。理歸理,事歸事,理事二項要圓滿。教他佛法,引導他走進去,教他修行的方法,還要叫他去實證,引導他修行,讓他身心能清淨。
 
第六、開示天道:
 
怎麼說天道呢?開示天道指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增長福慧。因為佛陀所說的法,並不是死後要升天,他的法是在你現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你在這地方有煩惱,當然死後也有煩惱呀!所以現在斷除煩惱,以後就沒有所謂的煩惱,叫你念天的意思,是指念天人的福報。所以斷惡修善等於說修十善,也就是人天的福報。叫你時時想到人天的福報,天人的福報,時時要提醒這樣。
 
居土對社會要行四事
 
佛陀對社會道德的開示,所謂社會者,其意義比家庭還大的團體叫做社會,也就是說這團體比家庭還大呀!這叫做社會。個人、家庭之外就是社會嘛!社會譬如說:鄰、裡、村、鄉、鎮、市等。佛陀在教義中曾說,對於我們家庭,應該付出應該做的事情,除此之外,雖然未特別另外表示種種團體特殊的道德,也就是說沒有一項一項拿出來舉例,拿出來說得很清楚,那麼我們將他研究看看就知道,仍可適用於此。在經中我們時常看到,看到什麼呢?看到統攝一切團體之道德者,佛陀所最重視的德目,所謂攝事是也。攝事像我們攝心,攝事為眾生互相團體條件之義。佛陀除了對家庭之外,道德之外,對社會他也說得很清楚。他說社會道德必須一定要攝事,有四事,名為四攝事。我看一看社會,大家都能以這四攝事來行持,那麼我們這社會絕對會成就,成就什麼呢?成就和樂、無爭,大家都活得很快樂,第一就是要佈施,第二就是愛語,那麼第三呢?第三就是利行,第四就是同事。佛陀開示:我們對社會道德,對社會生活要完全健全者,必須要行這四事,這四事在朋友關係規則當中有說過,只是減少一項不出惡聲而已。
 
第一、佛陀說佈施:
 
富者施貧者以財,賢者施愚者以法。因為個人生活當中,牽涉前世所做的行為不一樣,況且人的生命不是一期就結束,那麼上一期行為所做的業力會牽引這一世來,走到這一世,他有努力經營必然就有所成就,有的人不努力經營,當然就有所差別,有的很有錢,有的很窮,所以我鼓勵窮人不要嫉妒,不要瞋恨,貧富和過去的因及這一世的努力有關係,千萬不要落入宿命論,認為我呀!一輩子都窮啦!這樣你就沒有機會爬起來,貧窮、富有是輪來輪去的,雖然你這一世富有,卻專門做壞事情,來世就會窮呀!雖然你這一世窮,但是窮沒有關係,我們節儉一點,能生活就好,內心清淨,多作一些佈施的事。那麼窮怎麼佈施呢?我有說過呀!不一定要用金錢呀!嘴也能佈施,身體也能佈施,眼睛看到也能做佈施啊!利益別人就是佈施,那麼我們窮也能變成富有呀!不可以說我這一世都已經窮,那這樣就變成宿命論了,自己看不起自己,怎麼會有機會爬起來呢?所以我們有辦法能做得到,別人較沒有,親戚比較沒有,能幫忙他,社會需要,我們剩很多,來回饋給社會,這都可以。我們社會經驗知識比較好,他比較沒有經驗,我們佈施給他。佈施什麼?佈施經驗。先學習佛法的人,他對佛法瞭解比較多,那麼有的人瞭解比較少,你就教他,團體中人人互相互助,使這個團體生活和樂圓滿。這團體生活能互相,大家互相來相通,互相來佈施,那麼社會就安和利樂。社會能這樣做,就會減少很多的爭
論。
 
第二、愛語:
 
互相以和悅之語慰藉勉勵,也等於我們互相說出來,輕聲細語、勸人、讚歎人、柔和啦!鼓勵人用這種語言,用在社會,使社會團體融和,這種語言在社會生活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我感覺人的爭論打架都由語言先衝突,再來才攻擊對方身體。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我越想越體會,越感覺是真的,有時候一句話,說得不圓滿時,第三者對你誤會了,演變一下,又說給別人聽,加個鹽添個味素,要你好則說你好,要你壞說你壞,有的人不是要你好,也不是要你壞,可是他就是別人說就聽、就學,為了逞一時口舌之快,不知道造多少惡因,不知道造多少惡業!所以佛陀說修行一定要修我們的身口意,這是確實的事情,離開我們身口意其實沒有造業機會,但是這嘴要修不好修,真的不好修,若沒有內觀覺察提醒自己,修歸修,真的不好修。所以佛陀時常叫我們修行一定要內觀,時時刻刻培養內觀覺察,若是沒有內觀,那也只是嘴說在修而已呀!還不是照常嘴巴亂亂說呀!是不是這樣呢?
 
第三、利行者:
 
在整體生活利益上必須要顧全公益、大眾利益,如果以現在來說就是社會福利,做得到的人也好,做不到的人也好,對社會利益福利一定要兼顧,若兼顧不到,那麼社會就變成產生自私。
 
第四、同事者:
 
自身同化於團體,即是依團體之生活遊戲規則的習慣,訂個遊戲規則習慣而來行動之意,就是說家庭有家庭的倫理,社會有社會的秩序,自己有自己的規範,建立一個圓滿的遊戲規則,按照這遊戲規則去做。遊戲規則如果訂的不對,非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要怎樣處理呢?我們時間到了,下一集再跟各位解釋,感恩,祝福各位吉祥如意、所求皆願、身心安樂。再見!
 
大願語錄:
 
真正障道的是自己懈怠,不肯努力上進。真正障道的是——被自己過去潛意識的習性所牽制主宰。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八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各位善信、吉祥如意!
 
我們又見面了。
 
我們前集講到四攝法,四攝法就是社會團體必須要具足的,假使無這四攝法的四種精神,那麼社會就沒辦法成立為一個大團體了,但是在團體當中,難免有善有惡,這是難免的事,但是惡者不可被同化,也就是說在這四攝法的當中同事一定要認清楚這遊戲的規則,所訂的遊戲規則,團體必須要有團體遊戲的規則,大家依規則來做。假如你發現這規則當中不對,這時候你要馬上瞭解,瞭解這規則已經是不正確了,佛陀有告訴我們,瞭解之後一定要戒禁,不能說這團體所訂定的組織已經錯誤,我們還繼續走下去,這樣就不對。佛陀特別為此提醒「於法同事」,也就是一切規則習慣,必須毫不違背道德,不違背社會一切的秩序,若能這樣,自己當能與同化,若這遊戲規則所定者是沒有違背道德,也就是沒有違背社會,沒有違背內心的道德,那麼我們可以與遊戲規則同化。若發現脫離正當的規則,我們必須速速脫離,趕快遠離這組織,假使說現在身不由己,無法脫離這組織者,應當以身作則,極力來提倡改革,不能一直走下去,就是說不能同流合污。四攝法者,小而一家,大至全世界,無論是哪一個團體,想要健全是不可缺的一種德目。所以這四攝法非常的重要,若是我們對這四攝法清楚瞭解的話,那麼不管我們是個小小的家庭,甚至社會都可運用,可使這團體健全,使這團體能夠和樂,使這個團體能夠無憂,所以四攝法重點就是除了家庭之外等等的大小團體都可用。
 
佛教也重視現實的生活
 
佛陀並不是只注重崇高的理想涅槃,而不顧人民社會與經濟利益。我們從以上的戒及律聽完後,我們就知道佛陀所說的教義不只是一種崇高的理想涅槃而已,不管從何角度來看,都照顧著人民社會經濟的利益,上至整個世界,下至小小的家庭,都完全考慮得很清楚,佛是很關心人類的快樂,不要認為學佛是悲觀的。如果學佛是悲觀,那學佛要做什麼呢?這誤解了,我們希望能夠將佛教重回在人生的生活,不要將佛教走入迷信神格化,這樣就不好。若是要神格化,我們可以信其他的宗教,我們不能說其他的宗教對與不對,好或壞,這是了義與不了義的問題,既然我們要做在家居士,既然我們要皈依三寶、親近三寶,那麼我們一定要學佛,這樣才能專,不能說要來學佛,可是又不按照佛陀所講的教義來走,這樣就不像個學佛的人。佛陀關心人類的快樂,並不是提倡悲觀,這大家一定要知道,不能誤解,誤解佛教是悲觀的、消極的。
 
佛陀對在家弟子的生活,非常的瞭解,如果物質與社會環境不好,就是說一個家庭的物質及社會環境若不好,而想要過得自由快樂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是佛陀又不認為使物質生活舒適,就是人生的目的,並不是這樣。意思就是並不是你物質的經濟生活已經很舒適了,就能很快樂、很充實,認為是人生最大的目標,佛陀不是這樣的講法。若這樣,不用稱為佛教,也不用說是佛,因為不是只有追求物質而已,物質的充實只是達到一個更崇高的目標,就是以物質充實作基礎,物質充實後,又要達到更上一層,也就是淨化我們自己的心。從經濟安住好後才有精神充實向上,並不是物質豐富就解決了,這只是更上一層的基礎所必須的條件之一而已。經濟的條件是身體不可缺少的一種資糧,因為不管任何人都必須養這身命,若無法養身命,你如何來修行?肚子無法溫飽,已經無法生活了,如何去修行?如何去利益社會呢?貧窮的國家往往為了經濟利益戰爭,未來也好,過去也好,現在也好,國家戰爭、人與人的衝突,都離不開經濟,所以經濟是身體不可缺少的資糧。
 
經濟匱乏是一種煩惱
 
為了想要人類幸福,達成更高的目標,經濟條件是必要的基礎,經濟不好,社會就亂,心亂影響社會,整個團體就亂。因為佛教承認,不管在家或出家,想要修行成功,達到斷除煩惱、涅槃,也可以說滅一切貪瞋癡等,最低限度物質環境是必須的,你若無物質環境來作基礎,不要說在家居士,連修行人也都無法修行,所以佛陀准許佛教僧侶,亦即是僧伽之一員,雖不得擁有私產,但是准予持有公產,公有的財產,原因就是在此了。我們來看智者大師在小止觀裏有說過,修行首先要具緣,次要調和,告訴我們:衣食仍需具足。你若沒得吃、沒得穿、沒得住,沒有一個清淨的地方,那麼開始要如何修行?很難修行,所以衣食必先要具足。佛陀並不是將人生與社會經濟背景的關係脫離,他並沒有脫離社會經濟背景的關係,並不是這樣,因為佛陀是人性化,所以必先生活要具足,即使他已經成佛了,還是必須要托缽生活,要穿、要住,並不是講神格化脫離這生活,這不是佛陀所悟的教義,若是對我們的生活沒有直接的幫助,淨化我們的人生沒有直接的幫助,那麼佛陀所悟的法就沒有價值了。佛陀視一個整體,必須顧到整個社會、經濟,甚至政治方面,所以說佛陀他所瞭解、關心的層面甚廣,佛陀在經中有說過:「貧窮是一切非義與罪行之源。」我們人若無經濟,那麼就會妄造搶、劫、偷,妄語、暴行、憎恨、殘酷等等的手段,原因都是因為貧窮而來,你看那些沒得吃就搶,沒得吃就劫,為了什麼?為了生活嘛!沒有為了什麼,為了生活,所以搶劫、偷、騙,要不然他就不能生活了。所以佛陀倡議消除罪惡必須要改善人民的經濟生活狀況,我們若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況後,大家得以安居,有得吃、穿、住,生活經濟穩定,那麼他就減少冒險。經濟若無,那麼他就會為了生活,做出很多的冒險,佛陀對這經濟生活的狀況,並不是叫我們遇到困難、遇到社會問題,都用暴力,用罰來壓制這個暴行,佛陀他不是這樣,佛陀說這不能解決,應該穩定經濟,讓他安居,吃穿住安住,用暴行來對待是不實際的,你以暴對待,他的暴力會愈強,一定的道理,只有慈愛才能化解。所以佛陀說用暴行是絕對不會成功的,必須要改善人民的經濟狀況。改善經濟狀況,應當為農民提供所需,以前印度窮,所以佛陀說提供種子和必須用的農具,讓他們能夠努力經營能夠生活;為生意人提供資金,對雇工給予適當的工資,收入能夠養自己的生活,也等於說,人人只要努力,就能夠賺到足夠讓他生存的機會。其實在我們現在就已經達到這種層次及境界了,可是為何還會如此呢?社會為何會亂呢?因為大家對於物質的追求沒有節制,對內心的淨化,沒有下功夫,所以我們的心就不會平穩。佛陀說,人人若能夠賺到他生存的機會、工資,那麼他就會感到心滿意足,他對生活就無所憂慮,罪行就慢慢地減少,就國泰民安了,這是自然的現象。若沒得吃就搶就劫,如何國泰民安呢?佛陀瞭解這個緣故,就教導在家弟子,改善經濟狀況是非常重要的條件。個人與家庭及社會,表面看起來是分離、分隔,其實它是沒有分隔的,都是息息相關的,都是相依相成的,所以佛教說這叫做緣起緣滅。但是佛陀並不是贊成我們囤積財富,財富囤積一大堆,貪求助物、執著財富無止盡,佛陀他沒有這樣說,我們以上有說過,說過四分法,雖然他准許你賺取足夠的經濟,囤積,就是存錢,沒有錯。但是他沒教你要吝嗇,錢賺一大堆,沒有多大用處,這是與佛陀的基本教誡違背的,怎麼說呢?佛陀教誡在家弟子,謀求生活的方式,必須正當的謀取,譬如:製造販賣毒品、軍火,可以說是危害人民、危害社會,這種無人道的社會生活計劃,佛陀都嚴格的禁止,那都不能做。不要為了自己爭取經濟的豐富,做出不應該做的、無人道的事,佛陀都開示得很清楚,這都要禁止的,並不是為了生活,就忘了道德觀念。修行就是一定要顧慮得很周全。
 
經濟生活如何規劃
 
有一個叫做長生的人,有一次在拜訪佛陀的時候,請佛陀開示,說:「佛陀啊!我只是一位普通在家的居士,在家的修行人,與太太兒女過著小小的家庭生活,可否請佛陀您教我們佛法,如何能使我們在今生後世都有享受快樂的機會?」這位叫長生的人,問佛陀問的很具體,相當具體,他希望佛陀教的就是能夠讓他們現在家中過的快樂,包括今世與後世都有過著快樂的機會,不能今世快樂而後世就變成痛苦。佛陀就馬上開示說有四件事可使你現在活的快樂。
 
第一者,無論你們是做何種的職業,都必須要求精求效率。也就是身為一個在家居士,不論做任何職業,任何事情,一定要專注精神去經營。不能只要當老闆,不去努力經營,做任何事絕對沒有那種平白由天掉下來,雖然有相當好的因,也要有相當好的緣,簡單說,也要有適當的助緣,才能夠開花結果的。若是你沒有適當的助緣,也不可能開花結果,所以這社會會成功,不是突來的,是靠你求精求效率,全心投入,並且要瞭解業務的過程,自己清清楚楚,瞭解一切運作。
 
第二,對於本身努力流汗換來的收益,必須善加守護,不能賺了之後,無法守護,這樣賺再多也沒有用,三代積蓄一代就花完,自己之前所賺的,後頭就花光了,所以佛陀體會的很清楚,會賺錢,也必須要會守護,不可就將它浪費。時間、因緣,機會若失去,還要找回來,很難,有這個因緣把握好,守護好,運用好,細水長流,才有辦法連續下去,若你賺進來,馬上花掉,無法守護,有用嗎?佛陀說我們的財產是五家共有,我們以上有說過,水災、火災、竊盜、不孝子孫及惡王,財產雖然很多,但是遇上這五項就消失了,所以一定要會守護財物。
 
第三、必須要親近忠實、博愛、寬大、有智、有德而能協助遠離邪途、遠離走入邪途,有正見的善知識。佛陀不是只叫我們會賺錢,除努力經營賺錢,有相當的收入能夠守護好之外,對於我們所交的朋友、所親近的人,一定要選,我們前面講朋友時有講過。他又告訴我們,一定要親近忠實和博愛、寬大、有智、有德者,那麼你親近之後,就不會走到壞的,包括又能夠協助你遠離邪見,走入正道。
 
第四、用錢必須要合理而與收入成比例,不可浪費亦不可慳吝。收入與支出要有相當的比例,支出收入要做得很好,意思也就是不可貪心積聚財富,亦不可奢侈揮霍,不應該花的去浪費。簡單說:就是應當量入為出,收入有多少,才支出多少,也就是說,對於經濟要相當有計劃,一個人若有辦法對經濟計劃,不管你收入多少,我們都沒有困難,若沒辦法計劃,雖然你收入很多,但是你也可能會沒錢,不能說賺一百元卻花二百元,你若賺一百元花二百元,這種是不行的,可能你永遠都在跑三點半!
 
來世如何得到幸福快樂
 
佛陀開示長生居士四件現生得快樂的方法後,接著又開示四種可以引導在家眾身後快樂的德行,也就是死後來世的快樂。
 
第一、「信」:應當堅信道德精神與理智的各種價值。「信」不是所謂的迷信,而是要堅信道德,這種的價值很重要,也就是說精神與物質要配合,道德的觀念要建立,包括理智的智慧,不能口說有道德觀念,但是所走的卻是不正見。
 
第二、他叫你要信「戒」:應當克制自己,不可有心毀傷殺害生物,不能有偷盜詐欺,不可有邪淫,不可有妄語、欺騙,不可有飲酒過量亂性來產生造惡業。
 
第三、「施」:應當奉行慈慧,對於財物無所貪著。佛陀意思就是說,你自己本身瞭解戒,戒就是五戒,那麼你瞭解五戒行為,這個就是你在修,現在安樂,來世也是安樂。佛陀所說的施,是應當奉行慈悲,做得到,你去做,不能貪,佈施的重點就是叫你捨貪,捨掉貪著。
 
第四、「慧」:應當要瞭解苦、集、滅、道,徹底的滅除一切苦,證入涅槃的智慧。
 
居士家庭生活的樂趣
 
有一次,佛陀向一位最忠誠的在家弟子,就是興建祗園精舍的大富者,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孤獨長者,給孤獨長者,佛陀告訴孤獨長者說:過著普通家庭生活的在家居士,他必須具足四種樂趣,也就是說有四種快樂的地方,什麼四種快樂的地方呢?很多人認為學佛就是悲觀,絕對不是這樣,這是誤解,佛陀跟孤獨長老說在家居士的修行,能夠具足四種的樂趣。
 
第一、能享受以正當方法獲得足夠財富與經濟上的安全感。用正當的手段去賺錢,我們有錢,經濟穩住,我們就有安全感,不會被錢所困擾,也不用怕孩子註冊,不用怕房租,都不用怕,所以覺得經濟是一個安全感。
 
第二、能以此財富慷慨的用於自己及家人親友身上以外,並且能夠做種種的善行,服務、回饋社會,種種的善行,這都是一種快樂感。
 
第三、無負債之苦。當然有負債就有苦,無負債當然就無痛苦。
 
第四、可度清淨無過而不造身、口、意三惡業的生活。因為自己本身經濟豐富,你不用打妄語,不用身體做不正見的生活,簡單說在八正道裏的正命,因為你自已經濟豐富,那麼你就能夠享受正命的生活。千萬不要認為說,我經濟豐富後,再去造身、口、意的生活,雖然四項當中,有三項是屬於經濟,但是最後佛陀還是慎重的提醒那位孤獨長者說:物質與經濟方面的興趣,與由善良無過失的生活所生起的精神樂趣來比,兩項比起來,還不及後者的十六分之一的。佛陀的意思就是雖然前頭所說的三項都是物質,但是這種物質的享受,與精神的享受比起來,物質的享受不及精神享受的十六分之一,也就是重視精神的享受。我們若無法從精神上得到享受,雖然擁有很多的財富,但不一定好命,真正的好命,就是內心無憂,內心知足輕安。
 
佛陀對在家弟子也談到如何用錢,如何儲蓄存錢的細節。佛陀關心在家居士的開示,都有列很清楚的次第,他對善生童子的開示中,就有一項用錢及存錢的方法。他向善生童子說,應當以收入的四分之一作為日常生活的費用,有怎樣收入,才能有怎樣支出,佛陀都講得很清楚。要怎麼分作四分之一為日常生活的費用,怎樣叫做四分法呢?將一半投資在事業上,四分之一存起來,預備以後需要時才能夠用,也就是說以四分來說,我們的收入四分來說,他講的很清楚。一分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的費用,二分投資在事業上,最後一分存起來,所以他的歲入歲出,佛陀的歲入歲出做得很適當,不是說賺一元花二元,不是這樣。我們從以上所舉的幾點個案來看,就可看出佛陀他認為經濟福利,對人生的樂趣是有其必要的,也就是說經濟是人生生活必要的重點。
 
物質富裕但精神道德也不可貧乏
 
佛陀不承認只有物質的享受而已,沒有精神道德的基礎也不行,因而也跟在家居士開示說:雖然你的經濟充實了,你不能認為經濟充實,要吃要穿要住,要花都有了,這樣就知足了,沒有這樣。他說:一定還要有精神和道德的基礎,真真正正進步到此處,不能只有物質經濟的基礎,認為就知足,還要有精神和道德基礎的進步,才是真正的進步。所以佛陀所說,都沒有離開身和心,他對身和心都兼顧得很好。絕對沒有只顧物質,也沒有只顧精神,他將物質和精神調配得很好,這是佛陀對在家居士所說的教法,沒有偏離任何一項。佛陀雖然鼓勵物質方面的進步,但其重心則放在精神和道德的開展,我們要瞭解這一項。
 
佛陀對於政道論開示得很清楚,就是說佛陀對於政治論也有講得很清楚,我們簡單提出幾個來作比喻。佛陀他是提倡和平,包括他宣揚非暴力。你看,佛陀當時在印度,都沒有拿過一支槍、一隻刀,也都沒流一滴血,就將印度的種族,不平等的四種族改革成為平等。所以可以說是一位不流血的革命家,他的革命是用非暴力的,是用他的慈悲喜捨,用他的真理來革命,使印度四種族能夠獲得平等,這是一個不簡單的革命。佛陀不贊成任何形式的暴力與殺生,他都不贊成,這是人人都可瞭解的,大家都知道的,從歷史上看來,佛教從來沒有所謂的「正義之戰」這東西,佛教也沒有「正義之戰」這種的名詞。這種正義之戰是製造出來的虛偽名相,加上了宣傳,變成了一種憎恨、暴虐、虐待、殘酷與大規模屠殺藉口,那麼請問誰來決定正義呢?強者勝者就是正義嗎?弱小失敗者就是不正義嗎?是不是這樣,所以政治若是用這種觀念來看,戰爭永遠是無正義的,佛陀從來就不接受這種論點的,所以沒有什麼所謂的宗教正義之戰,沒有這個,因為這種是殘暴的。
 
佛陀調停國際紛爭 關心國際和平
 
佛陀並不只教導和平非暴力,他更曾經親自赴戰場勸阻戰爭的發生,甚至有各種的事件,經過佛陀的調停開示,而阻止了戰爭,比如說,琉璃王發動戰爭,要來殺死釋迦族時,佛陀就加以阻止,包括從歷史上很多戰爭的個案,由於佛陀他的慈愛、慈悲而停止戰爭。佛陀不是這樣而已,他又藉此機會、因緣,從道德的力量給與政治問題的指導,譬如說:摩訶陀與拘薩羅之戰,摩訶陀王阿闍世戰敗被擄,摩訶陀的國王阿闍世被拘薩羅王捉去後,拘薩羅王就請佛陀作為裁判者,到底要怎樣裁判?佛陀身為裁判後,叫拘薩羅王將他釋放。又如拘薩羅王昆留陀,想要征服佛陀故鄉迦昆羅城的事,佛陀親自帶比丘靜坐在路旁,阻攔遠征軍的去路,所以過去佛陀抗爭是理性的,絕對不會危害別人的安全及用暴力,沒有,他只帶比丘至琉璃王帶兵馬征伐迦昆羅城的路上,坐在那裏。有一次釋迦族與拘梨耶因為爭盧泗尼河水,為了這水的問題,已經準備用武力戰爭的時候,佛陀知道又出面去阻止,去講和。又有一次,也是由於佛陀的一句話,而阻止了阿闍世王攻打跋耆國。你想想看,佛陀他當時常常調和所謂的國際糾紛,更加跋耆種,當其建設共和國時,佛陀為他開示國家健全條件:第一、常時集會。一個國家要健全要時常集會,像我們說要時常開會,商議正事,大家研究正事;第二、以和合之精神相集合,以和合心議國事。君臣和順,上下相敬,要具足這種的條件;第三、保守傳統的國法,不亂立新規。即不能隨便改法律;第四、尊重國中老宿。尊敬國中年紀較大者,聽受其意見,因為年紀大的人經驗豐富,他走過的較多,走過的多,所以經驗就較豐富,不能看不起他;第五、良家婦女當守貞操;第六、尊重其國內外之宗教。從有歷史至今,宗教都是被尊重的,除非是不正當的宗教,專門騙人、拐人、危害社會;第七、如法尊敬阿羅漢而保護之。就是宗教的沙門,修行的沙門,應該來尊敬和護持的。以上所說的,都是道德的條件,尊重一國之歷史習慣,人民互相和睦,尊重道德、尊敬宗教,這都是一種道德,如此才能和平安樂。佛陀當時向跋耆種開示這七條,後來這共和國一直強盛起來。所以佛陀說,若一個國家要強壯,必須要有強國之根,根本的基礎,就是說你這共和國若要強大,必須要具備這七個條件,來作基礎。跋耆共和國因為能遵守佛陀講的七種條件,雖然摩訶陀勢力很強大,也不能輕易消滅它。你看看,佛陀當時對國家及社會的關懷,相當、相當的積極。佛陀的時代和今天的國際社會一樣,也有不以正義治國的國家元首,人民受到壓搾、掠奪、虐待、迫害,及酷刑等等。現在世界上很多,都還有這種現象,佛陀對這種不人道的措施,深感悲憫。佛陀認為一個政府的首腦人物及行政官吏們,如果腐敗不公,則整個國家也會隨之腐化而墮落,這是佛陀當時在印度就開示得很清楚。當然社會若腐化墮落,人民自由就失去保障,快樂當然也就沒有了。一個快樂和平的國家,必須要有一個公正的政府,那麼公正廉明的政府到底要如何實現呢?
 
國王的十種職責和十種美德
 
在佛本生經裏的十王法裏講國王的十種職責,經中說:佛曾經作過解釋。
 
第一、國王必須要豪爽、慷慨、慈悲喜捨。執政的人不可貪著財物,而應當為人民的福利而施捨。所以佛陀他起先說作為一個國王,必先第一個條件就要具足如此。
 
第二、必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性。絕對不可殺生、偷盜、詐欺、剝奪他人的自由、邪淫、妄語及飲酒亂性等等,也就是說最低的限度必須能嚴守居士的五戒條法,若無法嚴守居士五戒條者,這個國王就會墮落。
 
第三、為了人民的利益犧牲一切,包括準備放棄一切個人的安樂、名聲、乃至生命。
 
第四、誠實正直。在執行職務的時候,必須不畏強梁、不徇私情,他的正心誠意,對人民無罔無欺。
 
第五、仁慈溫厚,性情和柔。
 
第六、習慣節約、生活簡單,不能耽奢華,克正端嚴。
 
第七、無瞋無恚,亦無怨毒,不念舊惡。
 
第八、不尚暴力。不但本身不傷害他人,並應盡力提倡和平,包括阻止戰爭以及一切運用暴力傷害生命之措施。
 
第九、能忍耐、寬容、自製、諒解。必須要能夠忍受困苦艱難,包括別人如何刺激我們,我們都要有忍辱,而不生瞋恨心。
 
第十、不為反逆阻止之事。也就是說,這件事不應該這樣做,身為國王的就應該不能這樣做,而有利益百姓的事,國王都應該去做,也就是說不做違反人民意願之事,更不阻止任何有利人民的措施,簡單說就是應與人民和諧相處。
 
佛陀所講的這十種是做國王必須要具足的條件,那麼這個國家社會就會強盛,一個當政之人,如果有具備以上所說的十種職責,這個國家一定是快樂、和平、自由的。印度過去的時代中,就有阿育王完全按照十王法戒條為其立國之本。佛陀他的開示,一國的國王特別要注意的,就是身為國王的道德生活,國王是一國政治的中心,他生活之善惡,直接影響國家之治亂。漢譯增一阿含第四十二卷中有講,曾有記載做國王之十德:
 
一、清廉寬容。
 
二、能受群臣之正言糾正過失。
 
三、好施與、與民同樂。
 
四、租稅必依法徵收。
 
五、整肅閨門。(不縱容自己的人犯惡之意。)
 
六、不因酒亂性。(因為喝酒會亂性。)
 
七、勤勉,不嘻笑,包括掉舉戲樂,護持嚴禁。
 
八、審判必依法律,無私曲於其間。
 
九、與群臣和睦,不與彼此競爭。
 
十、常注意於身體之健康。
 
今天的世界經常處於恐怖、猜疑、緊張、鬥爭,人人生活不安。若要和平、安樂,除了佛陀所指示之外,沒有什麼辦法比這個還好,所以佛陀的理想就是非暴,除了非暴之外,一定要和平、慈悲、友愛、諒解、容忍、尊重一切生命、不自私、不憎恨、不逞強、求真理、求智慧,以慈、悲、喜、捨來待人。
 
人人征服貪瞋癡 社會才能祥和
 
佛陀開示:應以慈悲戰勝嫉妒,以善勝惡。若不用慈悲來戰勝嫉妒,我們將永遠都在嫉妒。以善來勝惡,以佈施勝自私,以真實勝虛誑。佛陀對自己的行持及教導弟子,都是一樣,向自己的貪瞋癡征服,並不是向外去征服他人。要社會和平先征服自己的貪瞋癡,並不是向外用貪瞋癡來征服任何人,征服任何國家,征服任何世界。只要人類一天想要征服別人,人間就一天不會安甯,不會和平,沒有快樂。所以佛陀說:「戰勝者滋長仇恨,戰敗者於哀痛中倒下,勝敗俱泯的人,才是快樂而和平的。」所以我們要瞭解,千萬不能用戰爭來爭取別人的意願,唯一能帶來和平與快樂的是征服自己而非征服他人。依佛陀所說,健全的國家,是以道德及宗教為基礎,上下和睦,尊重法律,如此國家就強盛,人民安樂自由,生活在快樂、和諧、平安的社會。我們從以上所舉述中就能夠瞭解佛陀他對在家居士、對社會的關懷,等等的慈愛、等等的開示、等等的教化。因為佛陀離開我們現在二千多年了,難免會慢慢、慢慢使佛法遠離這社會人間,希望佛法能夠再回歸佛陀所理想的本懷,重回到人間,這樣人人對佛法正確的認識,包括佛法對我們的益處,事實是真的不可否認的。因為過去有關於佛陀本身的故事談論大多,導致蒙上了些許的神格色彩,慢慢偏離了佛陀所講的正見,也在這樣的環境下,造成了多數人對佛法知見的混淆,而不得法味真義。我們若能以佛陀的正見來研究、發展,上至下。大家都能依佛陀的教義來行持,那麼社會人間淨土就不遠了,若是無法依佛陀所講的教義,以非暴、慈悲喜捨,那麼世界要和平就很難。「戒」我們已經講完。「律」也講到此處,我們作一段的結束,若是說未盡意,還請各位多多研究,若是說得不如法,需要改進之處,希望各位諸山長老,多多向我建議指正,時間到了,祝福各位身心安樂,所求皆願!有機會再見!
 
大願語錄:
 
執著片福不捨離
因緣會合果報生
一毫之善皆回向
優遊自在得菩提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