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何謂五會念佛 ?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3-1 23:14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何謂五會念佛 ?


【五會念佛】

五會念佛是淨土宗念佛的一種方法。其法主要在於念佛音聲的緩急,以此表達念佛的心情安靜和急切的意義。第一會是『平聲緩念』,即平聲靜意地念『南無阿彌陀 佛』六字佛號。第二會是『平上聲緩念』,就是念佛號時聲音略高一些。第三會是『非緩非急念』,前兩會都是緩念,此言非緩,就是不再太慢,稍快一些,故言非 緩;但也不要太快,這叫『非緩非急念』。第四會『漸急念』就是逐漸快念,並帶有急切之感。第五會『四字轉急念』,前四會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此第 五會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並且要更快、更急的念。這叫『四字轉急念』。這種『轉急念』是要表達出急切求佛救脫,急切求佛接引的心情,從而達到意志純誠, 一心不亂的念佛境地。五會念佛的方法,是唐代淨土宗法照根據《無量壽經》而建立的。該經說(大正12·271a)︰『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 和。』這就是五會念佛的出處。法照並有偈贊云︰第一會時除亂意,第二高聲遍有緣,第三響揚能哀雅,第四和鳴真可憐,第五震動天魔散,能令念者入深禪。(劉 峰)

◎附︰觀本《香光閣隨筆》第四集(摘錄自《現代佛學大系》)


五會念佛聲律考源


考照祖《略法事儀》中第五法事軌則,題曰五會念佛。文曰︰五會念佛,出自何文?答曰︰《大無量壽經》云︰或有寶樹,車渠為本,紫金為莖,白銀為枝,琉璃為 條,水精為葉,珊瑚為華,瑪瑙為寶,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枝相準,葉葉相向,華華相順,實實相當,榮色光耀,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會音聲,微妙宮 商,自然相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其聞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又《觀經》曰︰若念佛者,當知此人芬陀利華,名為希有,觀世音、大勢至為 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是以如來,常於三昧海中,舉網綿手,謂父王曰︰王今坐禪,但當念佛,豈同離念求乎無念,離生求於無生,離相好求乎法身,離文 字求乎解脫,夫如是者,則住於斷滅見,謗佛毀經,成揠法業,墬無間矣。凡在修道,可不慎歟!可不敬歟!


又《觀佛三昧海經》云︰此觀佛三昧,是破戒者護,失道者依,煩惱賊中,大勇猛將,首楞嚴王百千三昧,所出生處,亦名諸三昧母,亦名諸三昧王,亦名諸佛共所印可定,亦名如來禪,非二乘外道等禪,信可知矣。


此五會念佛聲勢,點大盡長者,即是緩念,點小漸短者,即是漸急念,須會此意。

第一會,平聲緩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會,平上聲緩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三會,非緩非急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四會,漸急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五會,四字轉急念,阿彌陀佛。


按 照祖之五會念佛,其微妙宮商,乃緣於《無量壽經》,蓋深領無情說法之旨也。何謂無情說法?昔僧問南陽慧忠國師,如何是古佛心?國師曰︰牆壁瓦礫是。僧曰︰ 牆壁瓦礫,豈不是無情?國師曰︰是。僧曰︰還解說法否?國師曰︰常說,熾然說,無間歇。僧曰︰某甲為甚麼不聞?國師曰︰汝自不聞,不可妨他聞者也。僧曰︰ 未審甚麼人得聞?國師曰︰諸聖得聞。僧曰︰和尚還聞否?國師曰︰我不聞。僧曰︰和尚既不聞,爭知無情解說法?國師曰︰賴我不聞,我若聞,即齊於諸聖,汝即 不聞我說法也。僧曰︰恁麼則眾生無分去也。國師曰︰我為眾生說,不為諸聖說。僧曰︰眾生聞後如何?國師曰︰即非眾生。僧曰︰無情說法,據何教典?國師曰︰ 灼然言不該典,非君子之所談,汝豈不見《華嚴經》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昔洞山舉此以問溈山,溈曰︰我這裡亦有,只是罕遇其人。洞山曰︰乞師指示, 溈豎起拂子,曰︰會麼?洞山曰︰不會,請和尚說。溈曰︰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洞山曰︰還有與師同時慕道者否?溈曰︰此去澧陵、攸縣、石室相連,有雲巖 道人,若能撥草瞻風,必為子之所重。遂辭溈山,徑造雲巖,舉前因緣了,便問無情說法,甚麼人得聞?巖曰︰無情得聞。師曰︰和尚聞否?巖曰︰我若聞,汝即不 聞吾說法也。師曰︰某甲為甚麼不聞?巖豎起拂子曰︰還聞麼?師曰︰不聞。巖曰︰我說法,汝尚不聞,豈況無情說法乎!師曰︰無情說法,該何教典?巖曰︰豈不 見《彌陀經》云︰水鳥樹林,悉皆念佛念法。師於此有省,乃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又蘇東坡居士,因宿東林,與照覺論無情說法話,有所悟,黎明呈偈曰︰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可知宇宙間,天籟、地籟、人籟,無非妙音,極樂娑婆,同一性海,會得此旨,則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觸著磕著,都迎刃而解矣。


照 祖又舉《觀佛三昧海經》,此經釋尊為父王說,而付囑阿難,乃至彌勒,及釋提桓因,持是妙法,流通於世,以益未來眾生;先從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順逆觀如來 身份,由佛相而入佛四無量心;由四無量心,而觀見十方三世,苦海一切眾生,皆過去未來,吾人之父母子女眷屬,而迷於俗情利養聲色,廣種三途業因,不解回 頭。因是而知淨土三經,彌陀願海,七重行樹,七重羅網,道場寶樹,演妙法音,乃至世間天上,百千種樂,展轉比較,而曰第六天上,萬種音樂,不如無量壽國, 諸七寶樹,一種音樂,千億倍也。


竊維唐虞三代,禮樂為治之大本,而樂尤居其先,是故孔子著《孝經》,首曰︰移風易俗, 莫善於樂;繼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此義先儒嘗致疑焉。不知樂主敬,其道尊;樂主和,其用普。夫雅樂感人,能變少年為老成,能轉虛浮為篤實,試舉一事而 證之。《說苑》曰︰孔子適齊,至於郭門,遇一嬰兒,擊一壺,相與俱行,其視精,其心端,孔子謂御者曰︰趣趨之,韶樂方作,觀此嬰兒,儀容詳序,視聽端疑, 身心靜穆,試問俗樂,與此相去幾何!昔隋高祖謂群臣曰︰聞公等皆好新聲奇變,所奏無復正聲,此不祥之大者,聲不正,何可使兒女聞也。善哉此諭,何可使兒女 聞一語,誰歟驚心動魄,而為此潮流一顧耶。


考歷朝法曲,至盛莫如唐代,據《唐書》〈禮樂志〉,玄宗既知音律,酷愛法 曲,其時去梁隋未遠,武帝所製法曲,如善哉、大樂、大勸、天道、仙道、神王、龍王、滅過惡、除愛水、斷苦輪等,梵唄樂歌,及隋之鐃、鈸、鍾、磬、幢、簫、 秦漢子等法樂,猶有存者。據《陳氏樂書》,李唐樂府曲調,有普光佛曲、彌勒佛曲、日光明佛曲、大感德佛曲、如來藏佛曲、藥師琉璃光佛曲、無威感德佛曲、龜 茲佛曲,併入婆陀力調也。釋迦牟尼佛曲、寶華游步佛曲、觀法會佛曲、帝釋幢佛曲、妙華佛曲、無光意佛曲、阿彌陀佛曲、燒香佛曲、十地佛曲,併入大乞食調 也。大妙至極曲、解曲,併入越調。摩尼佛曲,入雙調也。蘇密七俱陀佛曲、日光騰佛曲,入商調也。邪勒佛曲,入婆臘調也。觀音佛曲、永寧佛曲、文德佛曲、娑 羅樹佛曲、遷星佛曲,併入般涉調也。提梵,入移風調也。


如上所列,足見當時法樂之盛,而今俱不可得見矣。惟照祖五會念佛一法,千載而下,猶得《法事儀》、《觀行儀》兩書,復出於世,今得循而考之,以覘其梗概,是亦佛祖龍天,界余之責也,敢不敬其事,蠡測而貢於世。


釋文一
上文照祖五會念佛格式,先敘聲勢。曰︰點大盡長者,即是緩念,點小漸短者,即是漸急念,須會此意。


釋 曰︰聲勢者,即念佛聲均高低疾徐之音節也;點,即拍子之音符,舊式名為點板;點大盡長者,點與點距離疏遠也。假如一句六字洪名,照例分四拍子,其實內含實 板四拍子,虛板四拍子,共八拍子,方合均勻句法;以六字洪名,每字一拍,只得六拍,那有八拍子,因其中陀佛二字,應加有聲無詞兩虛拍,方合板路,今將其點 板如下︰


。       。
、 、 、 、 、、、、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觀此六字洪名,原句只有六個拍子,不能成調,陀字下不加虛點,卻欠半拍,不能落佛字;又佛字下不加虛點,亦欠半拍,不能起南字;故須共成八拍,方合句調,但八拍太繁,便成呆板,故省卻虛點四拍,只用實板四拍,其式如下︰


。       。
、   、   、 、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觀此六字洪名,點板距離疏落,若緩念盡長,則成慢板,非緩非急,則成中板,此釋點大盡長之臆見也。


點小漸短者,催板而後,拍子漸速,雖含八拍,不能以八拍計點,轉入四字佛號,則一點一字,只成四拍,無復虛點,故曰︰點小漸短,其式如下︰

。   。

、 、 、 、
阿 彌 陀 佛


此是漸急轉急之點板不同處,節拍雖無添減,而陀字下之虛點、佛字下之虛點,俱省 卻不用,直截只是一字一板、點板距離切密,此從快板轉入急板,六字轉成四字,法爾如是,此釋點小漸短之臆見也。


須會此意云者,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念佛譜與其他歌譜不同,雖有五會,無一定之段落章節可言,蓋念佛時間,准香炷為分配,香炷有長短,句數多少不定,欲得數多者,宜急念;欲感人深者,宜緩念。在掌板者斟酌盡善,斯為得之,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也。


釋文二

上文照祖排列五會念佛聲勢曰︰
第一會,平聲緩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會,平上聲緩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三會,非緩非急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四會,漸急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五會,四字轉急念,阿彌陀佛。


會 者聚也,集多數人而為之,亦古人以友輔仁之意。古今念佛,不出兩種,一隨自意念佛,此齋公齋婆之念法;一結社念佛,此自利利他之念法;兩者不能驟然而相合 也。何以故?如獨唱曲,其情趣可使歌者自由發揮其個性,而脫離一切的束縛;至如合唱曲,則各部集合須成一個完全的和聲,其中有男女混聲的組合,老幼混聲的 組合;或二部合唱,或三部四部合唱;若無主調,則旋律無所遵循,若無轉調,則樂風不知變化,若無慢板,無以見依永之端嚴,若無急板,無以見依韋之諧協,是 知照祖所列之五會聲勢,其主調,轉調,高低疾徐,種種節拍,舉無不具備也已。


所云平聲緩念者,起板佛號,初用平調也。 平上聲緩念者,轉板佛號,轉入商調也。按四聲口訣曰︰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道,入聲短促急收藏。徐大椿《樂府傳聲》云︰四聲之中, 平聲最長,唱平聲之訣,在出聲之際,得舒緩周正和靜之法,乃與上下回別,為平聲之正音;上聲,則在出字之時分別,方開口時,須略似平聲,字頭半吐,即向上 挑,方是上聲正位。(下略)


又清《律呂正義》續編云︰凡作樂,必有高音、低音、平音之三等,分作三品以明調。其一曰︰上品,乃自下而上,遞高之調,惟有上起而無下落焉。一曰中品︰乃上下適中,最平之調,此調之聲字,可上可下也。一曰︰下品,乃自上而下,遞落之調。

准 是而知,中聲乃最平之調也。《國語》云︰古之神瞽,考中聲而量之以制,《左傳》云︰中聲以降,五降之後,不容彈矣。明·朱載堉《律呂精義》云︰十二律,皆 中聲也,歌出自然,雖高而不至於揭不起,雖低而不至於咽不出,此所謂中聲也。按此五降不容彈者,乃以上為中聲,上一四合凡,以下低不成聲也。


又 《夢溪筆談》,唐·天寶時,始以法曲與番部樂合奏,名為燕樂。前後新聲為清樂,照祖恰當其時,然則第一會,或即套用清平調;第二會,或即套用清商調;以一 句阿彌陀佛,能生若許曲調者,或如西樂之一句譜,Ein-stzige torm,能生種種之變化譜,Varintio-nen Form是或相類,未可知也。


關於五會念佛的贊本

照祖所著《法事儀》、《觀行儀》兩書,總列贊文八十八首,其中除兩書重見之贊文二十一首,引用古德贊文十七首,頌讚五會念佛者五首,今專就五會贊文,舉而錄之。

五 會贊第一會時平聲入,第二極妙演清音,第三盤旋如奏樂,第四要期用力吟,第五高聲唯速念,聞此五會悟無生,一到西方受快樂,永不輪迴入苦坑。發心念佛事須 堅,臨終決定上金船,回願眾生皆得往,直向西方坐寶蓮。西方世界至為精,彼土眾生不可輕,衣祴持華供養佛,還來本國飯經行,發心念佛度群生,願此五會廣流 行,六道三途皆攝取,蓮華會裡著真名。


此章表示五會的調子與拍子,調子則一會清平調,二會清商調,拍子則三會轉中慢 板,四會轉中快板,五會轉急板,六字洪名至此轉成四字,■■密密,纍纍如貫珠,一切妄想情慮,被清淨聞塵,滾入無何有之鄉矣。送心極樂,莫善於此,願毌忽 諸。歎西方淨土五會妙音贊第一會時除亂意,第二高聲遍有緣,第三響揚能哀雅,第四和鳴真可憐,第五震動天魔散,能令念者入深禪,五會聲中十種利,為令學者 用心堅。妙音五會摩尼寶,能雨無邊聖法財。智者必須依此學,臨終一念坐華台。寄語現前諸大眾,五會念佛利無窮,今日道場同行者,相將定取坐華宮。五會聖教 是真宗,定捨娑婆出苦籠,眾等發心回願往,西方世界獲神通。寶樹森森是翠林,微風五會演清音,華雨六時隨處下,見聞之者發真心;眾等今時發信心,聽說彌陀 五會音,專求不妄稱名字,迎將極樂坐華林。五會交響贊池城,樓台鬱鬱映雲青,琉璃七寶金繩界,處處唯聞念佛聲。彌陀五會是舟船,永劫常於苦海傳,但使聞聲 皆解脫,定超生死離人天。


此章表示此方教體,五會念佛,能深入人心;善會者,能深入禪定;十種利者,言修菩薩之行者, 善能修習禪定,則萬緣俱息,定性現前,則獲十種利益︰(一)安住儀式,(整肅威儀,一遵法式,行之既久,正定現前,自然安住而無所勉強。)(二)行慈境 界,(習諸禪定,恆存慈愛,無傷害意,於諸眾生,悉使安穩。)(三)無煩惱,(諸根寂靜,貪嗔癡等,一切煩惱,自然不生。)(四)守護諸根,(常自防衛, 眼等諸根,不為色等諸塵所動。)(五)無食喜樂,(禪悅為食,以資道體,雖無飲食之奉,自然欣豫。)(六)遠離愛慾,(寂默一心,不使散亂,則愛慾之境, 悉無染著。)(七)修禪不空,(雖獲諸神功德,證真空理,然不墮於斷滅之空。)(八)解脫魔罥,(遠離生死,一切魔罥,不能纏縛。)(九)安住佛境,(開 發無量之智慧,通達甚深之法義,於佛知見,自然明瞭,故心心寂滅,住持不動。)(十)解脫成熟,(既入深禪,一切惑業,不能撓亂,行之既久,則無礙解脫, 自然圓熟。)此十種利,見《月燈三昧經》,本為習禪得定之境界,而五會念佛,若依此學,心得堅定,亦可到此境界,不止超出人天,定能入佛智海,登大願船, 永離三界生死。極樂五會贊觀經妙贊定中成,寶偈分明化有情,五會閻浮流布廣,相期極樂悟無生。彌陀寶贊實堪傳,恆為眾生作法船,五會佛聲聞解脫,一時盡得 坐金蓮。西方五會遍娑婆,意在眾生念佛多,寶國華開千萬億,聞名去者幾恆沙。千般伎樂繞金台,百寶蓮華出水開,五會聲聲須急念,臨終一一盡迎來。無邊化佛 紫金身,守護流傳五會人,念念彌陀心不退,翩翩寶坐自相親。


此章勸娑婆眾生,提唱五會念佛,廣度有情,言千般伎樂繞金 台者,百寶蓮華出水開者,正是表示五會念佛,乃合於《華嚴經》之旨。華嚴十大莊嚴世界種,皆以音聲為體,今略舉其一,賢首菩薩偈云︰又放光明名妙音,此光 開悟諸菩薩,能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音,以大音聲稱讚佛,及施鈴鐸諸音樂,普使世間聞佛者,是故得成此光明。又合於《法華經》之旨。《法華》〈方便 品〉云︰若使人作樂,聲鼓吹角唄,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至如淨土三經,極 贊音樂,聞者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安樂集》云︰從世帝王至六天,音樂轉妙有八重,展轉勝前億萬倍,寶樹音麗倍亦然,復有自然妙伎樂,法音清和悅心神,哀婉 雅亮超十方,是故稽首清淨樂。或疑沙彌十戒,歌舞倡伎,故往觀聽,律制所禁;釋之曰︰《摩訶僧祇律》第三十三,及三十九,言之最詳。佛為六群比丘,及六群 比丘尼,往觀伎樂,輕狂語笑,受世譏嫌。聞者具白世尊,世尊呵責!從今已後,不聽觀伎樂,若方便往觀,比丘犯越毗尼罪,尼犯波逸提罪。若佛生日大會處,菩 提大會處,轉法輪大會,五年大會,作種種伎樂供養佛,若檀越語比丘言︰諸尊者,與我和合翼從世尊,爾時得與和合在坐,若檀越語比丘尼言︰阿梨耶,佐我安施 供養具,爾時得助作,若坐中有種種伎樂,生染著心者,或於彼間聞樂,有欲著心者,即應起去,是名伎樂。又《四分律》第五十二,雜犍度之二,時諸比丘自作 伎,若吹唄供養。佛言︰不應爾,彼畏慎不敢令白衣作伎供養,佛言聽。又《十誦律》云︰為諸天聞唄心喜或音樂舞伎,螺鈸簫韶,發歡喜心,當行供養,可知世樂 轉為佛樂,正是人間好現象也。


歎五會妙音贊彌陀五會響雄雄,智者傳來五濁中,五苦聞聲皆得樂,乘斯五會入蓮宮。智者慈 悲傳五會,意在將傳滅五燒,五燒即因五會滅,皆乘五會出塵勞。雄雄五會響高深,隱隱雷聲寫妙音,聖眾相將同讚歎,但是人聞皆發心。微妙西方五會聲,將來五 濁救眾生,五趣聞名皆解脫,五會引到寶蓮城。零零五會出衡山,隱隱如今遍五天,五眾咸言皆利樂,末法仍留五百年。彌陀五會貫人心,哀婉慈聲屈曲深,無量壽 經如此說,寶水長流演妙音。五會響揚出雲霞,清音嘹亮遍恆沙,朝朝暮暮常能念,世世生生在佛家。香風颯起觸人身,唯將五會斷貪嗔,五音兼能淨五蘊,聞名永 劫離囂塵。西方鼓樂及絃歌,琵琶簫笛雜相和,一一唯宣五會法,聲聲皆說六波羅。


按此贊,前半偈從『彌陀五會響雄雄,智者傳來五濁中,至五趣聞名皆解脫,五會引到寶蓮城』,此八行十六句,乃讚歎文殊師利菩薩也。所云智者,乃五台山大智文殊,非天台智者大師也。


考《大日經》,稱妙吉祥,文殊者,妙之義,師利者吉祥之義。此菩薩,與普賢為對,常侍釋迦如來。普賢表大行,司諸佛之定慧;文殊表大智,司諸佛之智德,故曰智者。

昔吳郡沙門道衍,所撰《諸上善人詠》一卷,其詠法照大師云︰五會緣興感五雲,佛聲遙使帝宮聞,當年不受文殊教,歷劫何由獲妙薰。其事跡已在前編法照四祖傳中詳錄,今不再贅。


又按此贊後半偈,自『零零五會出衡山,隱隱如今遍五天,至五音兼能淨五蘊,聞名永劫離囂塵』,此八行十六句,乃讚歎南嶽般舟承遠三祖。三祖事跡,已見前編所錄永州司馬柳宗元所撰『南嶽彌陀和尚碑』,及衡州刺史呂溫所撰『承遠和尚碑』,今不重舉。


淨 土五會贊五會倍須欽,稱名觀紫金,心中辨邪正,魔境不來侵。極樂寶林清,微風五會聲,聲中論妙法,聽者悟無生。淨剎寶林明,彌陀五會聲,聽者皆生樂,不聞 諸苦名。白玉池邊過,蓮華葉裡香,空中開梵響,五會入真常。暫至寶城樓,逍遙何所憂,唯聞念五會,長劫更何憂。寶剎多真土,威宣五會音,常聞嚴淨響,從此 漸幽深。極樂黃金樹,花開五會聲,意欲令諸子,聞者盡修行,持蓮含九品,花接往生人,五會連聲別,從茲洗客塵。極樂誰家子,蓮花葉裡生,為由聞五會,從此 息塵情。淨國摩尼水,渠渠處處流,水聲含五會,聞者永無憂。


此章為五言贊本,共二十韻,乃依《觀經疏》〈散善義〉,以 明九品正行,勸修五會念佛法,保任決定往生。前十韻二十句,乃述上品、中品、往生之樂相。後十韻二十句,勸進行者,勤修五會念佛,不論善惡罪福,老幼男 女,僧俗,九品括盡,決得往生;惟須注意!培植蓮華胎藏,須知此身,在娑婆五濁惡世念佛,此心已送往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受摩尼水洗濯,一念淨息塵情,則 蓓蕾蓮苞,自然出水,常精進者,華日向榮,漸怠廢者,華日憔悴,觀前編越國夫人王氏傳中之楊傑、馬玗的故事可證也。


除 此五會贊五章之外,其他一二零篇斷句,關於五會讚頌者。如《法事贊》中第六離六根贊,有句云︰彌陀五會救娑婆,聞者皆能發道芽。又第八西方樂贊,有句云︰ 香風吹動諸行樹,宮商五會演希奇。其《觀行儀》中第十一出家樂贊,有句云︰水鳥樹林念五會,哀婉慈聲贊法王,又第十二淨土樂贊,有句云︰菩薩化生奏玉調, 微風五會演真如。其他各贊全文,限於篇幅,今且從略。


〔參考資料〕 《樂邦文類》卷三〈法照傳〉;《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經儀》;《五會法事贊講義》卷一。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