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特色如雲的念佛法門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8-12-18 12:52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特色如雲的念佛法門

特色如雲的念佛法門

[sutra]/Jill/佛號_印光大師版.mp3[/sutra]
  念佛法門,又名淨土宗、念佛宗、蓮宗、淨宗等等,為大乘佛教八宗之一。

  此法門,乃阿彌陀佛在因地作法藏比丘時,從世自在王佛為他而說的無量法門中,精選出來的無上法寶!同時,它也是釋迦牟尼佛普度「一生成佛之緣熟」的眾生的絕妙大法!

  此法寶既為佛所親選,可想而知,它必精微奧妙,震古爍金,別具許多特色了!

  的確,念佛法門蘊含無數的特色,其特色一一皆如閃閃發亮的金字招牌,吸引無數世人的注目!又如晶瑩奪目的寶石,令人不禁擊節激賞!

  於此,我們謹將它如雲般多的特色,合之為十二,臚列於下,願與一切眾生共享。

  1、易學易行

  有大乘佛教八宗之祖美譽的龍樹菩薩,作《十住毗婆沙論》,將佛教的一切法門,分為「易行道」和「難行道」二種。謂凡依經教,在此土積功累德,斷惑證 真,修因得果者,皆屬「難行道」攝;若依念佛法門,往生淨土,於彼國中,成就佛果者,皆屬「易行道」攝。依此而論,則大乘佛教八宗之中,唯有念佛法門,才 是易行道。

  說念佛法門為「易行道」,因為:

  (一)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無論男女老幼,一學就會,不但學富五車的學者博士能念能行,就連不識之無的愚夫愚婦也一樣能念能行。

  (二)學其他的法門,要有好的師資,沒有好師資,便很難有成就;學念佛法門,無需師資,只要把一句佛號念到底,自有不可思議成就。

  中國古 代衡州有一個王打鐵,一家四口,以打鐵度日,一日不打,生活即無著落,時常自怨自艾,前世不修,今世受苦。很想修行,卻不知門徑。一日見有一位遊方僧,便 請入舖奉茶,請教修行之法。僧即教他念「南無阿彌陀佛」,他雖目不識丁,但彌陀聖號一學就會,從此打一下鐵,就念一聲佛,數年如一日。一天沐浴更衣,告訴 其妻:「我今天要回去了。」妻問:「這不是你家嗎?你家在哪裡?」他答:「我家在西方。」其妻笑說:「那你就去吧!」過後他又依舊站在爐邊打鐵,高聲念 佛,最後說了一個偈:「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說完偈就站著往生去了!其時,異香瀰漫,天樂鳴空,眾所共聞。

  這個故事是告訴我們,「阿彌陀佛」四個字,像王打鐵那樣目不識丁的人也能一學就會,而且其成就實比現代許多沒有念佛的學者博士還大得多呢!他能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淨土、成佛道;而許多沒有念佛的學者博士、諾貝爾獎得主,卻依然還在此五濁惡世,大搞六道輪迴。

  其實,念佛法門,有難有易,本來有下列四種之修法:

  (一)實相念佛。即觀佛的法身非有非空、亦有亦空的中道實相至理。這種修法跟禪宗沒有兩樣,是念佛法門中最難修的一種。

  (二)觀想念佛。在《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十六觀中,便有十二觀都是說觀想念佛,因其廣闊細微到難以想像,不是心粗慮雜的末法眾生,所能憶持。

  (三)觀像念佛。在《觀經》十六觀中,只有第十三觀述及,其他佛在《般舟三昧經》中有講到觀像念佛的修行方法,但也因境細心粗,不是我們所能做到。

  (四)持名念佛。持名就是念佛名號,這是《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所說的修行方法,《觀經》到最後一觀也說持名念佛,可見三經都宣揚此法門的。因持 名念佛,不論男女老幼,識字不識字,出家在家,聰利愚鈍,「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沒有一個人不會念,所以在四種的念佛中,它是最容易、最簡單和最受歡迎 的一種念佛了。

  其實佛早就預知,末法時期,眾生障深慧淺,觀想不能成就,觀像也極之不易,所以才為眾生「量身定製」了此簡單易行的持名念佛法門。古今中外,單憑一句佛號而成就者,比比皆是!

  2、穩當方便

  在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中,要數最穩當、最方便的法門,可以肯定的說,非念佛法門莫屬。因為:

  (一)只要一心念佛,即常為十方諸佛之所護念,又常為佛光之所注照,自然不會有錯入歧途,或中途著魔之事發生。故淨宗二祖善導大師說:「餘門修行,迂僻難成;唯此法門,速超生死。」

  (二)修學別的法門,未必一生能成,萬一修至半途,壽元已盡,則來生便有「隔陰之迷」,忘卻前世所修,等於前功盡廢;而修行念佛法門的人,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親來接引,往生極樂,位居不退地,果證無生忍,自可一生成佛,直趣無上菩提,自然沒有「隔世多昧前生」之事發生了。故禪宗著名的百丈禪師說:「修 行以念佛為最穩當。」宋代的永明禪師著《四料簡》,也極力勸人念佛。

  (三)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佛,方便之至。如行時,可以一步一彌陀,或一步念一個字;住(站)時,身體放鬆,正是念佛的好時節;坐 時,不管雙盤或單盤,或跟平時一樣的坐在椅子上,都可以念佛,坐的時候念佛,最容易入靜、入定;臥時,亦可念佛,惟不宜出聲,因出聲不合律儀,只可在心中 默念,最好與呼吸配合,呼時或吸時念,悉聽尊便。

  (四)現代的人,生活緊張,不是忙著工作,就是忙於學習。念佛法門的最大方便處,就是不妨礙工作和學習,在任何不用思考的時候,都可以念佛。淨宗八祖 蓮池大師便說:「拈匙放箸,口口不離;舉足動身,步步踏著。何得埋頭食飯,空過一生?玩水觀山,徒勞萬里?」中國唐時大詩人白居易也有詩曰:「行也阿彌 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還有一位古德說得好:「終日跑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皆不識,別有一天堂。」這些古德的話,在在顯示,穿衣、 吃飯、旅行、娛樂、工作、學習,甚至小便、大便,都可以念佛,實在是太方便了。

  穩當,可以使人在修行道上,不會出錯,高枕無憂;方便,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修行,與道須臾不離。像這樣的法門,的的確確乃末法時代障深慧淺的眾生的首選!

  3、二力兼有

  二力者,自力和他力。自力就是我們自己一心念佛的功力;他力就是彌陀願力的加持。

  修行別的法門,純靠自力,不靠他力,故自己必須把見惑(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共有八十八品)和思惑(即貪、瞋、癡、慢、疑,共有八 十一品)統統斷得一乾二淨,才能了生死、出三界;而念佛法門,自他二力兼有,只要一心念佛,見思惑雖未斷,亦可仗彌陀威神願力的加持,而了生死、出三界, 往生西方。

  一個懂得在八萬四千法門中,選修念佛法門的人,必是一個有福有慧的人,因為他懂得借用他力。這好比現在住在城市中人,若欲登百層高樓,聰明人必捨樓梯而搭電梯,如果有人捨電梯而走樓梯,你說此人是不是笨伯?

  我們平日念佛,棲神淨域,便能與佛的清淨八識所顯現的淨土,氣分相投,而寄生其中。這種情形就好比一杯清水,它雖然沒有大海的功能,但若將之倒入大海 之中,它立刻就能產生與海水一樣的作用,同一鹹味。這便是以我們現前之一念,投入如來性海的便宜處。於此亦可見,他力之大,實非言語文字所能形容!

  但他力雖大,尚須自力配合,才能發揮它的力量,譬如我們乘車去遠方,雖然我們是靠車子運載我們去,但是我們自己不上車,還是去不成。明乎此,則大家修念佛法門,雖說有阿彌陀佛的大願力給我們依靠,仍須自己努力念佛才是啊!

  4、成就快速

  念佛法門的最大特色,就是能使人於此生中,往生極樂,也於此生中,成就佛道。

  於此生中往生,《觀經》裡說,下品下生,臨終十念,即得往生;《無量壽經》中,彌陀第十八願:十方眾生,十念稱名,即得往生;《阿彌陀經》中,執持名號,七日亦得往生。

  宋朝有一位瑩珂法師,他自知自己是個破戒造業的和尚,死後必定墮落,於是請致同參,有何方法可以得救?同參勸他念佛,求生淨土,可免惡報。他即關起房 門,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專心念佛。終於感得阿彌陀佛現身,對他說:「你尚有陽壽十年,到時再來接你。」他說:「我業障深重,再過十年,不知又要造多少罪 業,決定十年壽命不要了,現在就跟佛去。」佛見他意志堅決,就說:「好!三天後我來接你。」他很高興,打開房門告訴眾人,三天後往生,眾皆不信。時間到 了,他要求僧眾為他助念,眾僧見他神情不似有假,遂依他之所請念「阿彌陀佛」,送他往生。念不到一刻鐘,他告訴大家:「佛來接我了,我要走了!」說畢即往 生去了。

  瑩珂法師只念佛三天,即能蒙佛親來接引往生,此可證明佛真的如經上所說:「攝取不捨一切念佛眾生」,亦足以證明念佛法門的確能使人很快的可以如願往生。

  於此生中成佛,亦有佛經作根據,彌陀第十二願:生我國者,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

  一般來說,凡夫成佛,都要經過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即佛位)。論時間,要三大阿僧祇劫(若以萬萬為億,萬億 為一兆計之,一阿僧祇劫等於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大劫,一大劫又等於十三億四千三百八十四萬年)。而且,這是從十住中之第一發心住算起,以前所修的時間 還不計算在內。可見從凡夫到成佛,肯定不止三大阿僧祇劫。

  但我們讀《阿彌陀經》,知道阿彌陀佛成佛迄今只不過十劫而已,以十劫來跟三大阿僧祇劫相比,時間實在是太短了,但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經中說在極樂世 界:「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一生補處」乃指一生補處菩薩,亦即等覺菩薩。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短 短的十劫當中,竟有無可計數的人已在極樂世界成為可以繼紹佛位的等覺菩薩了。

  《觀經》即清楚指出。下下品往生者,十二大劫就能花開見佛悟無生;下品中生者,六大劫花就開;下品上生者,只要十小劫就能證入初地。這是下輩的往生者,至於中輩及上輩的往生者,時間就更加的短了,像上品上生者,即生即證無生法忍,立刻就成為法身大士。

  眾所週知,文殊、普賢是華藏世界教主毘盧遮那佛的二脅士,是等覺菩薩的身分,但他們還要念佛,發願生西,為什麼呢?因為在極樂世界成佛十分迅速,其他世界不能相比啊!

  總之,有了念佛法門,誰想成佛,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了!

  5、普契眾機

  念佛法門,自古就有「阿伽陀藥」之美譽!因阿伽陀藥能普療眾疾,而念佛法門亦能普度眾生。

  它之能普度眾生,主要原因是它能普契眾機,適合一切不同程度的人修持,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蕅益大師是淨宗的第九代祖師,他所著的《彌陀要解》,在佛教界裡極具權威,尤其近代的印光大師對之推崇備至,曾說:即使阿彌陀佛降世為《阿彌陀經》作 註解,亦不能超出其上。老人家甚至肯定這部註解,就是阿彌陀佛的意思,沒有私毫的錯誤。蕅益大師就在這本《要解》裡這樣強調:「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

  他所說的「收機最廣」之「機」,指的就是根機、程度,世人的根機程度有上中下之不同,禪宗專接引上上根人,教下如華嚴、法華接引上、中根人,其他之經論亦以專度某一類之人,唯獨念佛法門,接引各種不同根機的人,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平等普度,實在不可思議。

  蕅益之前有位蓮池大師,他所著的《彌陀經疏鈔》,與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及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都是研究淨土宗行人非讀不可的名著。這位蓮池 大師另外有一篇「普勸念佛文」,可以作為念佛法門「普契眾機」的最佳註腳。其文說:「蓋此念佛法門,不論男女僧俗,不論貴賤賢愚,但一心不亂,隨其功行大 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間,無有一人不堪念佛。

  若人富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若人貧窮,家小累小,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無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
  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若人處閑,心無事擾,正好念佛;若人處忙;忙裡偷閑,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
  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

  看了上面社會各階層人士都「正好念佛」的提示,您就會明白,世上無一人不可念佛,而念佛法門也適合一切的人了。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