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戒律很重要,不學戒律不能成就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14-5-27 17:12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戒律很重要,不學戒律不能成就

戒律很重要,不學戒律不能成就

 

(摘自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注》第346集)


  我自己早年初學佛的時候,犯的過失就像經上講的完全一樣。老師、同學善言勸導,我們沒有在意,以為所悟的是證的,以為勸導我的這些人對於理沒有透徹。真是罪過!像我這類人很多,我們到真正明瞭的時候才知道懺悔。明瞭不是容易事情。我如果不是每一天讀誦大乘經論,怎麼可能明白這樁事情。

 

  所以我對於經裡面講的諸佛如來、這些菩薩摩訶薩,都說這個法叫難信之法,我看到這一句體會非常深刻,它真難信。所以我對於一些聽了之後就相信,我從內心裡頭佩服。你們的善根、福德比我強,我不如你們。我在經論上確確實實找到真憑實據,我才會相信,這麼樣一種人。這種人大概學科學、相信科學,都有這種執著;沒有真憑實據叫我相信,那我不就變成迷信了。我在年輕的時候,這種性格很強,連章嘉大師都看到。

 

  這個老人對我使用的方法非常善巧。因為年輕,以為佛經上的道理深、廣,是很好,值得學,哲學。佛經裡面講的修行方法,那個是生活規範。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三千年前的印度人,那是他們的生活規範。時代變了,怎麼可以過那種生活。尤其我們中國人,我們有我們的生活方式,所以戒律是沒有辦法接受的。我們學他的智慧,學他這些道理,不學他的生活方式。我感謝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圓寂走了。他要不走,這個關我還是破不掉。他走了,我跟甘珠活佛在火化場,他的火化爐是單獨建立的,不跟人在一起,單獨建立。甘珠點火,我在場。火化之後,甘珠活佛在那兒搭了個大帳篷,守七天。我在他帳篷裡面住了三天,三天三夜。老人對我非常好,很關懷,很照顧,像父母一樣,非常感恩。三天三夜,我在那裡想他教了我些什麼。

 

  這一回想,第一個概念就是「戒律很重要」,為什麼老給我講這句話?每一次我去看他,我離開的時候,他都送我到門口,在門口就講這一句話:戒律很重要!所以這一句話我聽了幾十遍。我們一個星期見面一次,這個印象太深刻了,他不囉嗦,很輕、很慢,一個字一個字地講。這句話印象太深了,我就想這句話的意思。想了一兩個星期,想通了——這是成佛的方法,這不是世間法。世間的理在中國三代,夏、商、周的理就不一樣,它有修訂,有改變,適合於現前。像現在的法律,國家的憲法隔幾年就要修訂一下,為什麼?不適用了。這是成佛,這不是世間法。這個法要一修訂就不能成佛了。我就想通了這一點。那這個就很嚴肅,這戒律就非學不可了。不學就不能成就。這個道理想通了的時候,我才真正想修、想學。

 

  道理要沒搞清楚,怎麼跟我講,表面上敷衍,不會做。心裡沒印象,表面敷衍。章嘉大師看到,李老師看到。李老師勸我修淨土,章嘉大師勸我戒律重要。所以我這個根在章嘉大師奠定。他老人家不走,我怎麼會反省?我怎麼會那麼認真去想?所以說他老人家走了,把我度了,得用這種方法才能度得了我。要不然,他度不了我。知道扎根教育比什麼都重要,根紮在戒律上。

 

  那學佛學了這麼多年了,十年前,十年到十五年的時候,我們在世界各處行走,看的很多,戒律重要,我們要常講。淨宗協會成立是在美國,在舊金山,我寫了個緣起。緣起裡面,對戒律這方面,行門,我們訂了五個科目:十善業道、六合敬、三學、六度、普賢十願五個科目。

 

  我們必須學的:十善、六合、三學(戒定慧三學)、六度、普賢十願五個科目。很簡單,人人都能夠記得住,重要的是真干。從哪裡幹起呢?從十善幹起。這麼多年來,沒有人去做。到底問題出在什麼地方?為什麼古人都能做得到,我們現在人做不到?我就想這個問題,細心去想,去觀察,就明白了。古人能夠做到的,是這個根從小就教好了。看到古籍裡所記載的,中國古人教學,母親懷孕的時候就開始了,叫胎教。胎教在哪些家庭呢?大家。這個大家就是在社會上做官的人家,一般做縣長以上的,做過父母官,這種就是世家了。世世代代讀書人,世世代代都會做官的;再有就是學術,世代傳承學術的,像孔子、孟子;再就有工商業成就的,這是技術。詩詞歌賦,這都屬於技術,也能成為世家。所以是大富大貴。這些人家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出了問題,他就家破人亡。要重視修善積德,對這個非常重視。

 

  所以小孩的教育很嚴格。小孩兒一出生,父母是小孩兒的榜樣。所以《弟子規》,現在人都不懂得了,以為這是教小朋友的,怎麼個教法不知道。《弟子規》是父母做出來給小孩看的。小孩看會了,他就完全學到了,絕不是教他念的。因為小孩出生的時候,父母都還很年輕,二三十歲,自己的父母都在。你怎麼樣對父母、對長輩、對兄弟,做出來,讓這個小嬰兒,從出生到三歲,一千天扎根教育。父母不能做到沒用處。你就教他念,教他怎麼個做法,他不服氣。他看到你沒做到,你叫我做,你沒做到,你騙我,不相信。所以那個一千天,做母親的人很辛苦,為什麼呢?要把他照顧到,不善的東西不能讓他看見,不能讓他聽到,不能讓他接觸到。這個一千天,他看的、聽的、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全是善的,沒有惡的。所以中國古諺語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八十。三歲這一千天培養出來的,一生不會改變,他就是大善人。這個根基扎的好。

 

  古時候這樣的根基,然後再出家學戒律,那還有什麼問題呢?輕而易舉。一看到戒律,本身一大半都做到了。那回頭看看現在,根沒有了,這個根至少丟掉兩百年了。佛法幾乎就滅掉了,根沒有了。我們現在認真努力補這個根。補這個根不是念、不是背,是真正把它做到。這就是章嘉大師當年教給我的。講到戒律,他說戒律,受戒是形式,形式不重要。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這就是特別強調,佛法要重視實行,不在乎外表。那個受戒儀式有沒有沒關係。我跟他老人家三年,他只是傳皈依給我,沒受戒。告訴我,戒律,你能做到一條,這一條就受了。為什麼?不受你怎麼會做到呢?你能做到兩條你就受了兩條,世間人不承認你,佛菩薩承認。在這個世間受個戒,拿個戒,世間人承認你,佛菩薩未必承認你。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重視!戒律搞清楚、搞明白,如何把這條戒律做到。而且戒律是活潑的,不是呆板的,通情達理。如果你不懂得,你堅固地守著,有時候反而造罪業你還不知道。比如說不妄語戒,堅持不妄語,佛經裡頭有這個公案,故事。有一個獵人,打獵追一隻兔子,走到三岔口路上,兔子往哪裡跑不知道,正好這裡有個修行人,不妄語,問他有沒有看到兔子?看到了。從哪裡走了?指一條路,指錯了。他看到這邊,他指到那邊。這不妄語了嗎?這是什麼,妄語救了兩個人:救了兔子的命,救了獵人這次殺生沒殺成。兩個都救了。這就是戒律有開緣,這個時候不叫破戒,叫開戒。這你要懂得什麼時候這個戒要開,什麼時候不能開。要懂得開、遮、持、犯,你才能持戒。如果不懂的話,那你就做不到。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要講清楚、要研究明白什麼狀況之下怎樣做。最高的一個原則要利益眾生,不能害眾生。

 

  經上有一段故事,好像是波斯匿王,有一天吃東西吃的不高興了,下命令把這個廚子殺掉。夫人,就是皇后,那一天正好持八關齋戒,她為了救這個廚師,八關齋戒全破掉了。對不對呢?對。廚子沒有什麼大問題,不該死,不能殺人。全破掉,騙國王。到第二天,國王氣消了,很感歎,廚子不應該殺。殺了,你看,現在吃東西味道都不對了。夫人告訴他,廚子在。怎麼在?把這個故事一說出來,佩服的五體投地。一切都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所以有開緣。

 

  經上還有個故事,阿羅漢。阿羅漢要出門去弘法,跟著一些現在講的企業家,古時候叫商主,做大生意買賣的人,跟著他們的船。這個船上五百商主,帶的金銀財寶很多。裡面有一個人起了惡念,想把這些同伴通通害死,財產獨吞。阿羅漢有他心通,知道了。這不能告訴他,告訴他他頭一個殺你,殺人滅口。阿羅漢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只有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把他殺掉。趁他沒有注意的時候,把他殺掉。這破殺戒,這是對的。救了他,也救了一船人,救了這四百九十九個人的生命財產,保全了。讓這個人不墮地獄,他雖然動念頭,他這個念頭沒有成功,他的罪就輕了,就不墮地獄了。所以你看看,通通都救了。那這個時候,堅持不殺生,這不可以,那這些人全都造作罪業了,殺人的人要墮地獄,這些被殺的人會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還有這些財務,討債還債,糾纏不清,多少世都搞不清。阿羅漢有智慧,這個手段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所以,因果要看透,才知道怎樣去做。總之一個原則,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是個最高指導原則。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一個總的目標、總的方向。能夠明瞭,能夠守得住,不至於有大過失。我們因為看到,這麼多年來看到——出家人不能守沙彌律儀。沙彌戒,不要受別的了,最低的。在家人不能守五戒。所以想到過去那種教育,過去的社會,讓我們感到儒、釋、道三個根的重要,所以這才提倡扎三個根:儒家的根,《弟子規》;道家的根,《太上感應篇》;佛法的根,《十善業道經》。特別強調,這十年來也有一些效果。這都是好事。

 

  但是,能不能把我們的修行、持戒的修行,恢復到過去的那個樣子呢?不過說過去很久,回到過去六十年那就不錯了。六十年是二次大戰之後,七、八十歲的人就很清楚當時的環境,比現在好的太多。雖然說不行了,比現在好的太多。就像三十幾年前,中國人講三十年叫一世,世界的「世」,三個世,三十年叫一世。跟三十年前比,也差距很大。三十年前我到香港來講經,香港還很純樸,一般講是花花世界,跟現在比那就很純樸。香港一般的樓層,大概就是十五六層。最高的五十層,那時候剛剛建好,一年左右。新的樓層,五十層,那個窗戶是圓的,現在還在。風氣跟現在完全不相同,你買東西放心,貨真價實,不會有欺騙你的;飲食真乾淨,小攤子上吃都很乾淨。現在都不敢吃東西了,看到這些東西都提心吊膽。變化太大了,所以有這麼多的災難。這些災難其來有自,不是偶然的。

 

修大福報並不一定要好多錢,而在你的恭敬心


  我們在《了凡四訓》裡面看到,一個年輕的女孩子,家境非常清寒,只有兩文錢,她經過這個寺廟,將兩文錢恭恭敬敬地供養三寶,住持老和尚給她誦經回向,給她祝福。以後這個女孩子做了王妃了,有錢也有地位。想到過去,小時候曾經在這個廟裡頭結了緣,這一次再到這個廟裡去進香,帶了一千兩黃金供養三寶。老和尚叫他徒弟給她回向,老和尚還在。她就去見老和尚,「我年輕的時候,兩文錢你親自給我回向;今天我供養一千兩黃金,你怎麼讓你徒弟來給我回向?」老和尚說,「過去,兩文錢,你的誠敬心百分之百,真正誠敬,我不替你做回向對不起你;今天你大富大貴,這千兩黃金在你算不了什麼,你的心沒有從前虔誠,沒有以前那麼恭敬,我讓我的徒弟給你回向就可以了」。

 

  這就說明,修大福報,並不一定要好多錢。福報大小在哪裡?在你的恭敬心。你的誠敬心,不在乎這些物品,物品盡心盡力,就是圓滿。這個道理要懂。所以,窮人能修大福報,大富大貴未必修大福報。風水輪流轉,這些貧窮人來生大富大貴,這富貴人來生變成貧賤。這個風水輪流轉,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