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前行--學佛的基本觀念(五)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7-16 10:59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前行--學佛的基本觀念(五)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前行--學佛的基本觀念(五)

(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


  前兩堂課大致把做為一個修行人,學佛者所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提了一下,現在再做一次簡單的總結。

  各位有沒有思考過,我們學佛只是把佛法當做一個與其他宗教一樣,做一個普通信仰者而已?還是想做一個改變自己生命本質的人?

  這其中有很大的差距。假如只是一般的宗教信徒,信與不信之間,人並沒有什麼變化。唯一的變化,大概就是像基督教所說的,可以得永生,或者像淨土宗所講 的,下輩子到極樂世界去。其實這種不一樣,跟下輩子做貓做狗的那種不一樣是同樣的。佛法所講的重點是信心,要能先啟發信心,才能從信心中產生行動。

  這個由信心到行動的過程,會促使我們生命的本質產生變化,使生命的因素重新組合,而不再是普通的凡人。表面上看來,色身仍然一樣,但內在的組成因素已有極大的改變,這就是「法身慧命」的「慧命」,也正是我們所要追求、顯揚的部分。

修行人先要具備非常健全的人生觀

  一般人的存在只是一種生命,這個生命所存在的現象其實也只是一種生存。但是慧命所存在的不只是生存,也不只是生活而已,而是能把生命充分的展現出來。 我們一再的強調這些,無非是希望各位能有一個正確健全的心態。若想發心修行,便應知道自己與凡夫應有所不同。這個不同不在言語態度,也不在色身衣服上,而 完全是「內心人生觀的改善」。換言之,修行人先要具備非常健全的人生觀。

  我們當然也可以跟一般人一樣,社會怎麼定義,就跟著附和。社會允許的才敢做,不允許的便不敢碰,生命就因此被限制住了。或許有些人很願意被限制,因為只要被限制,便有安全感。接受限制即表示依賴限制,可是依賴是一種執著,一旦依賴下去,便很難拔掉。

  像鰜鰈情深的夫妻,當一個先離開,另一個也沒辦法活下去了,因為他們兩個相依為命,不曾分開過。從社會眼光來看是情深意重,但從佛法上來看卻是愚癡, 「在天願做比翼鳥」也只是鳥而已,「在地願做連理枝」也只是枝而已。愛的本身並沒有錯,但是這種愛只適合欣賞,不值得模仿。因為這就是執著,將生生世世在 輪迴,佛法教我們的是要出離,不再輪迴。

  有些人雖然有錢,但終日為事業忙碌,勞苦奔波,反而希望來世變成小鳥,無憂無慮,不要再為人了。他們福報雖大,卻有一種被逼迫被限制的感覺,無法掙 脫,根本不知法身慧命,下輩子就希望輪迴,當個小鳥也好。而學佛真有絕大的福報,至少使人懂得改造自己的生命,認清楚下輩子該怎麼辦。而改造的方法必然與 世間法不同,這就要靠修行了。

修行最重要的核心,就在當下現前的心能不能掌握得住

  做為一個修行人應具備的條件已分別跟各位談過了,而最重要的核心問題,就在於當下現前的這顆心能不能掌握得住。當一個人生活在影子下的時候,就只有生 存而沒有生命。至於什麼是影子呢?舉例來說,我們現在的生活通常受周遭環境所影響,可是大家可能渾然不知,因為早已習慣了。人都有適應性,一旦適應了就不 會排除,若不排除,它便與你共存亡。

  這個社會影子又可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自我的意識形態;這從我們的衣食住行中可以看得最清楚,以行來說,大家都習慣搭公車,今天來這裡聽經假設只要搭一路公車就到了,如果因緣轉變,道場要改到另一個地方,而需轉搭兩路公車才到得了,有些人可能就不想去了。

  穿衣服也是,有的人喜歡合身,有的人喜歡寬鬆,原因不得而知,只能說是一種習氣使然,這就是受到自己的影響。還有吃東西,臺灣人的早餐大致不脫牛奶、稀飯、豆漿三種形態,而一個人喜歡那一種就幾乎固定了,也有人習慣綜合輪流使用,不喜歡一成不變。

  就我個人的例子,以前在宜蘭一直都吃稀飯,人家說吃稀飯對胃不好,我都沒感覺。來到臺北後改喝豆漿牛奶,剛開始聞到牛奶就想吐,習慣以後,偶爾回過頭 來吃稀飯,反而胃會作怪,可是以前吃了二十年都沒感覺。這就是自我的適應能力,自己的身體會有一種本能去做取捨與淘汰,其實也就是自我的意識形態。

  還有的人就是對某些人特別反感,又對某些人特別有好感。像中國人喜歡搞同鄉會、同學會,不管是誰,即使剛剛在外面為了停車打了一場,進入室內發現彼此是老鄉,一切都沒事了。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就是自我意識形態的作用,當然也多少受到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

用修行擺脫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形態的作用就是所謂的我執,而社會意識形態可稱之為法執。中國人喊「中華民國萬歲」,認為美國人一定是喊「美國萬歲」,中國人喊「蔣總統萬 歲」,也認為美國人應當是喊「克林頓萬歲」了,問題是人家根本就沒有這個觀念。這就是社會意識形態影響了我們的想法,也使我們一廂情願的以為別人的想法也 應該和我們一樣。可是別人卻沒有那回事,他們有自己的社會意識,這就是法執。

  所以,當我們對任何事情做反應的時候,大約都受這兩種因素的影響,這也就是剛剛所說的影子。當受這兩個影子影響得很深的時候,就只有生存而沒有生命 了。因為此時的生命是為應付社會意識形態與我執而存在,其本質與本體早已消失,形同死屍,失去了本來面目,完全跟著人家走。

  自我意識是跟著過去人生中所造的業與福報而來,此時的你已經沒有當家做主的能力了。修行人要的是能做主,不再受到自我意識形態,也就是不受過去的業力所支配;也不再受社會意識形態的駕馭,而是去超越。

  喜歡的與不喜歡的能不能超越?所擁有的固定的想法,是對或不對?我們都不知道。因為現在的我們所遇到的任何境界,都被意識形態、思想模式所操縱,所以當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會發現對於六塵的判斷都是舊有的意識形態在做決定。

  現在假定各位精進學佛三、五年了,佛像也看了不少,大約這樣的佛弟子們看到佛、菩薩像,不論是雕刻,或是繪畫都會覺得很有價值感,但是看到仕女像就覺 得沒什麼好看的了。此時的眼見色已被你的佛教意識觀念所架住,而沒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佛像的影子占滿了腦力的空間,如此的生命還有朝氣活力嗎?

  一個佛教徒把什麼東西都想到佛、菩薩這邊來,看起來好像很虔誠,令人敬佩,但其愚癡,又令人憐憫。將心放在佛、菩薩上是希望能時時警覺自己,而不是什 麼都扯上來,這是一種完全僵化的生活。所以為什麼要修行,當你決定改造生命本質的時候,就具備了修行人的資格。什麼時候覺悟到,什麼時候便可以做決定了。 一旦決定了,就只朝一個方向走--與道相應。也就是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能當下不受影子的影響。

「淨行」,不是要你完美,而是要你展現生命

  當然一下子就要把影子通通丟掉不大可能,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就像太陽一出來,躲都沒地方躲,影子一定跟隨著,只有進入掩蔽體內才躲得掉。必需先把長 久以來的習氣先除掉,要想除掉得經過長久的訓練,作不作功課倒無所謂。功課只是一種方便,因為現在我們要學習提起正念,可是要不受自我和社會意識形態的影 子的影響是很難的,不論在思惟或是決定任何行為的時候,都會沿用過去的意識形態,只曉得從阿賴耶識的倉庫裡搬東西出來,而非「面對問題」當下做反應。

  各位要知道,面對境界當下做反應,和你事先做好充分準備的反應是不一樣的。具有充分準備的反應可能很美好。譬如明天要去應徵,今晚可能就輾轉難眠,預 先假設好各種情況、各種問題、做好準備。這就是意識形態充實了,第二天可能一切應付得很好,因為你的阿賴耶識可以很快的重新組合好,拿出來應用,成績很可 能拿到一百分。但這個一百分的美是空殼子的美,沒有生命意義。

  假如針對問題不事先做預備,一旦面對,反應可能不到滿分,尤其剛開始時更差,可能只有五十分、二十分,甚至零分,可是這些成績才是你生命的展現。表面上看似一種不健全、不完整的殘缺美,為什麼叫殘缺美呢?因為其中具備了生命的能力,生命的美不一定要求十全十美。

  在座有誰是十全十美的?身體很健康?家庭很幸福?子女很聽話?夫妻很和睦?這樣就滿足了?恐怕還不止,銀行裡的存款該怎麼運用才更有效率?要請那一位 理財專家來處理呢?這還是一種困擾,還是不夠完美。就算一切都完美無缺,如同國王依從禪師指導所造的花園,沒有灰塵、落葉,沒有雜草、凋花,過分十全十 美,那還像個花園嗎?根本只是個模型罷了!唯有當狂風把堆積在外面的落葉捲進園內時,才真正把生命帶了進來。這也是缺陷吧!但這才是生命的美,從此花園不 再是模型。

  所以人如果要求十全十美,那就像維納斯的雕像,誰也美不過她,可惜沒有生命感。我們要的是生命的展現,真正能從生活中體驗出生命的那些行為,才是「淨 行」,清淨殊勝的行為;帶有任何目的所做的任何行為,都不叫淨行。剛開始學佛時,很多人都帶有目的而來,不管這個目的的設定與追求對不對,因為大家都是凡 夫,不用去畏懼擔心,等到某一個程度,自然會修正的。

  一般人會覺得,既然我要修行,所以「我」要做什麼,我要誦經、我要念佛、我要拜懺……當這個「我要做什麼」出現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特別的現象--控 制。小孩子不聽話,你說他到了叛逆期,因為他要掙脫你的控制。父母對子女都有控制的欲望,當控制在的時候,就無法產生被動的特性。「被動」這個字眼聽起來 很消極,其實不然,它就是所謂恆順的意思。一個人要做到恆順很不容易。不到吃飯時間,肚子餓了要你吃,你會說等一下就要吃飯了,或是說一日三餐要定時定 量,定時定量就是一種控制。

放掉我執與法執,才是真正清淨行

  人早就被法執控制得死死的,卻一點感覺也沒有,還談什麼覺悟?當一個人有控制的欲望,凡事採取主動而非被動的時候,就會時時以造物者的姿態出現。主動 與控制,創造了人類所謂的造物者,其實也是人類最大的敵人,而你的造物主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你要建立自己的王國、自己的天地、佛國土。耶和華被稱為造 物主是冤枉的,是被人抬出來的,只有一個被動的、恆順的人才不會有造物主。

  這不是罵誰,是在罵我們自己,因為自我老是不安分的要起作用,老想成為某一號人物。一群乞丐在一起,也會組成丐幫,產生幫主,可見自我意識之深。大家 有沒有注意過,公家機關裡的工友(並不是說工友的人格就比較低)在做完自己份內的工作後,還要在人前顯示一下自己的才能見解,表示雖只是個工友,卻也不是 什麼普通人,因為我也有我的想法。那個「我也有我的想法」就是控制權,就是主動。換句話說,他也是一個造物主。一個成功的修行人會把這點給轉過來,所以要 修行,就要把這一點放在心裡,時時留意我們是不是會經常流露這種特性?

  按照釋迦牟尼佛的講法,這個時代女性修行比較容易有成就,因為女性通常比較被動(女強人除外,因為他們的業力比較重)。通常一個恆順的人(不是消極, 消極是逃避,不是被動)具備了「高度」的「警覺性」,當事情一發生便能捕捉住本體,做立即的反應,具有處世的能力。而逃避的人則是事情發生時會假裝沒看 到,但又會轉過來變得很積極很主動,所以也是一個控制者,一個造物者的另一面表現。

  換言之,積極主動是上帝,消極逃避就是魔鬼了,都是破壞。也就是說既然無法萬古流芳,就只有遺臭萬年了。這都是自我意識形態的作用,只是表達的方法不 同罷了。當年希特勒想當小提琴手,參加音樂學院考試沒通過,一發火便誓言將來要奏一場人類交響樂給世人看,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果真奏得如火如荼,人類永遠 不會忘記。他就是原本的自我積極的要投入音樂,但是沒有成功,便轉入另一個方向。也就是當不成上帝便當魔鬼!修行人必需把這兩方面通通放掉,才是「清淨 行」。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