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一】:身口意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7-16 10:54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一】:身口意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一】:身口意

(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害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 毀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壞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退轉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動身語意業?云何得殊勝身語意業?云何得清淨身語意業?云何得無染身語意業?云何得 智為先導身語意業?」

  經文中的智首菩薩問法於文殊師利菩薩,乃是我們自性海中「後得智」與「根本智」的一種作用。現在自性裡的根本智要起作用了,該如何將身語意業很圓滿的表達出來?

  所謂圓滿,就是達到真善美的境界。那麼應該如何達到這個境界呢?智首菩薩發問了十個問題,我們簡單地分兩部分來解說:一部分是消極的,像無過失、不 害、不可毀、不可壞、不退轉、不可動這六個是消極的,另一部分是積極的,像殊勝、清淨、無染、智為先導這四個是積極的。清涼國師則將它分成身、語、意三 業,乃至如何免除貪、瞋、癡、慢、疑、邪見等種種罪過。

何謂身、語、意三業

  我們先來談何謂身、語、意三業?其次再談不害、不可毀等動詞的部分。所謂身、語、意三業,通常叫身、口、意三業,我們常說,三業要清淨。是否沒做壞事 就算清淨?在層次上本身定義就不明顯,這是對身、口、意認知不夠的關係。身、口、意中以意業為最重要,因為意業主宰我們的觀念,身業與口業則是這個觀念展 現的部分。換句話說,身業與口業是表現在外的,是枝末的部分,表現得好壞,其實出自於內心的問題。或許,你會覺得內心沒有想壞,但做出來卻是壞的,這樣的 果報並不重。

  有位禪師在打坐時,小沙彌端了一杯茶請他喝,他打坐完後,拿起杯子喝完茶,放下杯子時,不小心將螞蟻壓死了,禪師也沒注意到。那時正值冬天,到了夏 天,禪師有一天想到屋外山上的懸崖下打坐。那隻螞蟻被壓死時壽命已到螞蟻的最後一輩子,死後投胎做山豬,經過這半年,牙齒已經很長,時常需要磨牙,這天正 好在山上不斷以石頭磨牙,推撞著石頭。當時禪師坐在山腳下,石頭正好被推下來,將禪師壓死。如此一報還一報,兩者都走得很瀟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死只是色身的轉換而已,要是在定中,這個色身的轉換,根本沒有影響,他再來,還是在修行,由此可見這種果報並不重。更細微的說,每 一個人的長相、語言、行為都是從意業顯示出來的,我們自己卻不知道。例如保守的人就有保守的行為;豪放的人,就有豪放的動作,那都是意業使然。身業、語業 是受到意業的操縱,當你起邪念時,口與身會偏向於壞的;相反的,當心裡想做好事時,講的話與做的事,自然會趨向於好的。所以,佛法很講究動機。

  舉個例子來說,有一位在社區掃地的工人,掃地是他的職務,他看到小朋友在玩,認為年輕人應該多多勞動,便將掃地的工作讓這群小孩來做,但是他的動機在 於自己懶得做。假如這個人是出於熱心公益不求報酬,純粹為社區服務,看到小孩浪費時光與青春,想要藉機教導小孩培養勤勞的習慣,利用這樣的工作來幫助小 孩,其動機是出於善良的,他的口業所展現出來的就是好的,將來的果報也是好的。雖然兩者行動相同,但動機不同,果報自然也就不同。

動機就是觀念

  「動機就是觀念」,我們修身、口、意就是著眼於觀念上,修行就是將不當的觀念和行為修正過來,因為觀念就像樹根、樹幹,語業、身業是枝葉,樹幹不穩的 話,枝葉一動搖,樹就會倒下;樹幹穩固了,就不怕枝葉動搖。修行就在將根幹不牢靠的、錯誤的、腐爛的部分除掉,也就是要我們強化意業當中的戒、定、慧,去 除貪、瞋、癡這三毒,這就是修行。前面講過無明的意義,就是錯誤的觀念與認知;相反地,智慧就是正確的認知。

  總結起來,修行就是要建立正確的觀念,即正確的人生觀及正確的生活態度,而不再迷惑顛倒,此觀念建立起來,想了生脫死就快了。基本上,一般人的生活大 都錯誤顛倒,那麼想要了生脫死,證阿羅漢都是不可能的事,那有錯誤人生觀的阿羅漢?或人生觀不正確的佛?可見佛法教給我們的是正確的、自在的、解脫的人生 觀,佛教在印度當時是屬於活潑的,最人性化的宗教,原因就在於此。

  十句問話中,第一句講「無過失身、語、意業」,一般解釋都以這句話為總,後面九句為別。如無過失就能達到清淨圓滿。不害、不可毀、不可壞、不退轉、不可動等都是無過失的一個註解。既然是無過失,自然就是殊勝、清淨、無染著。

  十句話中以過程來說,乃以「智」為先導、為重要,尤其因地的人,要成就上面九個成就,必須要以「智」為先導。佛門中修福不修慧的人很多,因為修福容 易。許多人很樂意出錢,但不願來聽經,為什麼呢?這跟中國的學校教育有關,由於教育方式的錯誤,以致於害怕接觸書本,接受者本身就先抗拒,再加上教的人又 教錯了,像我這樣一直講,就是一種疲勞轟炸,當然修慧就更難了。

清淨自心即智慧

  在佛門中修慧對解脫有幫助,修福則對享受有幫助,但是在享受的同時會不會造業?這就很難說了,這是另一個層次的解釋。有些人在外面很忙碌,以為住在道 場,業障就能消除,這種靜不下來的人,到道場來比在外受苦受難更痛苦,因為他要享受的是鴻福,佛門中的清福他無法享受,可見一個修行人享受的是清淨無為之 樂,即內心不攀緣,一切都能在此刻放下。真正地去享受坐下來的這份寧靜,慢慢地進入某一種程度,此時連風聲、水滴聲都覺得是很大的聲音,這時候福報就很旺 盛了。

  當我們內心不夠清淨時,世間福與樂的享受,容易使我們疲乏。這種鴻福的享受很容易膩,經常要變花樣來刺激感官,你有福報時,可以消受得了,一旦沒有福報,就造業了,殺、盜、淫、妄樣樣都來,社會動盪不安就是來自於此。

  如果是清福的享受,就不是這樣,它能使你在現有的環境下,去享受那種清淨怡然之樂,內心能夠平靜下來,不管條件是好是壞,都能夠知足,那就是智慧,也 是善根。所以能享受清福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有這一層認識來引導我們的生活,那絕對是自在的,其中的樂趣,自己可以感受得到。在生活當中,各方面也會顯 現出來,這個時候,我們的智慧就開展出來,展開以後,身、口、意等三方面會逐漸趨向於圓滿,達到無過失的身、口、意,包括殊勝、清淨、無染、不害、不可 毀、不可壞、不退轉、不可動,通通可以具足。

  談到這裡我們先做個結論,智首菩薩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在我們的修行當中,<淨行品>就在談「行」當中的身、口、意。修行為什麼要改正觀念?原因就 在這裡,如此才能使身、口、意達到圓滿的地步。要使身、口、意達到圓滿的地步之前,一定要有智慧做引導。智慧如何引導,方法很多,按照經論上有各種不同的 方法,站在修行者的立場,先不要單獨去談學理上的問題,而是以我們的心性應該具備那些條件為重。條件具足,要修行就容易多了。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