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四】:十種力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7-16 10:43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四】:十種力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四】:十種力
(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思惟力?

  我們已知道修行的條件和修行的目標,但要如何來修行,這十種「力」就是方法。「云何得」就是如何去具備、運用這些方法,我們先來看「因力、欲力、方便 力、緣力」這四種,「因」可說是根本,我們為何會來學佛?我們多半都會有自己的動機。這裡要告訴大家如何建立正確的動機和觀念。不管當初踏入學佛之路的觀 念是對是錯,經過長時間的接觸以後,就要健全起來,糾正最初錯誤的觀念,調整到正確的方向,因為學佛不是消極的逃避,而是積極的承擔。

  「欲」是我們的目標。學佛要做什麼?剛開始的人也許「欲力」不對,但要如何把世間法調整為出世間法,最好的方法是從世間法中下手,然後去成就出世間 法。譬如說,我做生意,把生意做得很好之外,還懂得要布施出去,不僅是錢財的布施,也能藉著商場上、職業工作範圍裡的修行,盡量去教化眾生,從世間法去成 就。

  「方便力」,即是懂得因時、因事、因人的善巧方便;有時橫說、豎說,有時慈悲。教化眾生有兩種方法,一個叫「折」,另一個叫「攝」,折即指折服,舉一 例子,上回我去臺南演講與人結緣,未到之前就聽說有某人要與我辯辯看,辯不過我才信,否則不信,直到我快離開會場時,仍未見這位先生出現。像這種慢心很強 的人,別人怎麼說都不信,除非有比他更大的福報,否則要把他折服實在不容易。

  什麼樣的人我們最不易折服?就是我們的父母親。有些父母親很好溝通,那就不需要「折」,而用「攝」的方法;有些父母親自我觀念很強,畢竟我們是子女,要他們來聽從是很難的,這時不能用折,而要用攝受漸進的方法。佛、菩薩折、攝的方法經常交互運用,這叫做「方便」。

  世間人現在所談的方便,其實都已變成隨便,對不知如何處理的事只好去包容,這正顯露出我們沒有智慧的頭腦。例如有人嗜吸服安非他命,每個月又不能不給 他零用錢,我們可試用一種方法,要求他每天念佛數百或數千聲,答應便可拿錢,如果當事者沒有耐力,而給錢的人卻慶幸還好沒有損失,這只是保住了自己的錢, 卻沒有教化到他。如果花錢可以度人,用錢財能使一個人懸崖勒馬,改邪歸正,這真是功德圓滿,方才是用到「折攝之法」,這才叫「方便」。

  「緣力」,緣是結緣,是以我們為主動的,能不能製造機緣,給有緣人使他產生信心進入佛門;「所緣力」是指外面的緣為主動,能不能把它拿來發揮作用,成 就自己甚至成就眾生。有些人不知道自己也具備這些條件,不願或是不敢把自己的心得與他人分享。若是能主動的以自己為緣發揮出去,或者知道某同修緣力非常 好,主動的介紹給大家,就是將「緣力」、「所緣力」交互運用。

  以上「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五種力,都是以自己本身為主,可自我操控的方法。至於「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思惟力」五種力,則是進入真正修行的部分。

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思惟力

  「根力」是指我們自己的善根。每一個人的善根都不盡相同,有些人比較有慈悲心,有些人比較有智慧,有些擅文、有些擅武,文武的能力又各有不同,發揮出來的也不相同,自己是不是能把自己的善根掌握得住?要認知清楚才能盡性發揮。

  「觀察力」即是瞭解性,對事要善於觀察。有些學佛人帶有錯誤的想法,以為學了佛就要少攀緣,對外在事物抱持著不攀緣,不參與,以至麻木不仁的態度。其 實不然,學佛後對事更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去思考、去瞭解,明瞭以後方可抓住其中的緣去饒益眾生。而「奢摩他力」是「止」,是修定的意思。「毗缽舍那力」是 「觀」,這兩者便是「止觀」。奢摩他力有三個部分,一個是禪那,一個是三摩地,一個是妙奢摩他。三摩地叫隨緣止,指世間法中何事、何地都能隨緣、安定,所 以修三摩地的人通常比較活潑。妙奢摩他,是體真止,體會真如安住不動,修此法的人通常就比較呆板。修禪那者,兩方面都能具足,靜能靜、動能動。

  在中國史上有很多禪師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可惜仍比較缺乏活潑性與幽默感,這也許是由於我們民族性的影響。就修行來說「止」是一半,「觀」是一半,缺一 不可;修止較容易引起大眾的興趣,但一不小心有偏差便很容易產生邪定。定又分為「正定具、邪定具、不定具」,不定具很難分辨好壞,要視其外緣如何;邪定具 就是指一般的外道禪,正定具才是佛法所談論的。修觀亦能成就,但卻易導人進入歧途,引起自我的狂慧,自以為了不起,而定功不夠,傲視一切。所以修行人不管 修止、修觀,到某一境界時慢心會很強,原因即在此。止觀皆能雙修者就不會產生以上的問題。

  「思惟力」,此處提到的思惟就是前面已提出的「比興推理」,邏輯推理就不在我們說明的範圍內。

世間法的思惟力脫不出相續心的限制

  佛法在表達時都有其特色,佛教的思惟方法與社會的思惟方法不同。做為一個學佛者所應具備的思惟力截然不同於一般人。一般人是就已知的範圍內來做思考, 而學佛的目標則是趨向未知的,從未有過的經驗,那就是了生脫死、出離三界。這種層次與境界,運用我們現有的知識與經驗是無法達到的。

  過去我們的思想形態一直是運用一種相續心,也就是連續的心念。這種世間法的思惟力,造成了連續著過去的經驗,根據已知來做判斷。譬如以往的生活條件匱 乏,整天就只想著如何來改善生活,一天能有三餐溫飽就好了。現在生活環境優沃,處處方便富裕,便很難想像過去連吃個滷蛋都是奢侈的日子。現在的交通發達, 出國旅遊有飛機可搭,卻不知這在過去是連皇帝也享不到的福報。

  由於我們的相續心,對過去的認知往往無法正確,對於未來也仍然是一加一的推理思考,無法超越,當中只要有一個空檔便接不下去了。所以面對許多古代的東 西常常不知道該如何使用,或只侷限於狹小的範圍。譬如花瓶,就只會拿來插花用;碗只懂得拿來吃飯,不曉得碗也能插花,這都是相續心使然,一旦跳出了相續心 的範圍就無法思考了。這便是世間思惟的缺陷,因為它是有局限的。

修行就是要助你脫離相續

  佛法的思惟力就沒有局限,因為佛法不使用相續心,而是用跳躍的方法。使用相續心,注定生生世世要輪迴,猶如杯口般,不斷連續的在四周圍繞,隨著福報增加,情況就好一點,福報消失,便差一點,仍都在三界六道內輪迴。但是使用跳躍的方式就可以脫離三界了。

  我們舉個例子來看,一般人教數息觀都是先將吸、吐訓練得很自在,不須用意志力來控制呼吸,然後再一步一步進去,這就是相續心的運用。這個法是通外道的 外道禪,修得再好,即使能一口氣吸入山川大地,一口氣又吐到天涯海角,也只能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想要了生脫死就沒辦法了。而中國祖師禪告訴我們吸氣吐氣 間有一個空檔,這個空檔很短,修行人就要設法去製造這個空檔,然後契入其中,這樣便不相續了,三界輪迴也中斷了,而自空檔中掉入了生命的洪流,生命的中心 點裡。這便是超越,可惜一般人習慣於相續,從未注意過呼吸間竟然還有空檔。

  以前有個岡波巴大師,修行時一吸氣可以從凌晨持續到中午,一吐氣再從中午吐到凌晨。一般人無法想像怎麼可能這樣,但若知道關鍵所在便能很快進入,馬上 成就。世間法的思考雖是念念相續的,但念念相續間也有一個空檔。想著一件事情與另一件事之間,其實都有空檔存在,但我們都不知道,總以為自己妄想不斷,這 是警覺心不夠,空檔其實就等在那裡要你掉進去,要你契進去,你卻不知道,把功德與福報白白都浪費掉了。修行就教我們在此用功,捕捉住空檔準確的契入,而不 是契到念頭上去。

  可見出世間法的思惟力完全不同於世間法,所以拿凡夫的眼光來看修行人常會覺得修行人很不同於一般人,問題就在這裡。同樣看一個東西,成就者看到的與凡 夫所看到的絕對相同,只是凡夫把心安住在念頭上,成就者則安住在念頭間的空檔上,安住於念頭上就是安住於相上,絕對會執著;安住在空檔上,等於安住於兩個 相之間,不可能執著。如果不能掌握這一點,就要經過長時間的勞苦修行,才能有收穫。這是兩者的區分。

如何真靜心?

  至於該如何訓練、如何成就,才能達到出世間法的目標,亦即所謂到達真實處思惟力的部分?以前談禪坐修禪觀時曾經提過,靜坐時提出話題念頭後,首先不可 落入一般的思考推理,其次不可空心靜坐。思考推理易成妄想,空心靜坐易使人昏沈,無所事事,境界來即來,去即讓它去。感覺上會很舒服、很喜悅,但是不究 竟,這是外道禪,也就是所謂的野狐禪,將來容易修成動物的精怪上去,要究竟,就要念頭提起時把它觀照得清清楚楚,才能不落入思惟相續的情況,既不相續,也 就不會輪迴了。所以這個法門能夠直接帶領我們出離三界。運用這個修行法,不但要端身,也要使心正,所以也可說是端心靜坐。

  一般友教很喜歡用「靜心」兩字,這很容易產生一種誤導,就是心裡什麼都不想,以至參與靜心或靜坐的人常有一種似是而非的情況,認為自己的心像一張白紙,感到十分喜悅,但通常腦筋一轉動,會有一種壓力,然後煩惱就跟著來,一不小心就會偏為外道禪了。

  為什麼靜坐時兩手要放在腿胯處?這是有道理的。放在這裡,肩膀會往下垂,通常手放的位置愈高,肩會愈往上提,一個人一開始用腦筋,愈緊張的在思考事情 時,肩膀也提得愈高,一旦靜下心來,不想事情的時候,肩膀就自然下垂,心裡的負擔也放下了,此時的感受完全不同,所以靜心靜坐容易給人一種錯誤的感覺。

  其實靜心也好,靜坐也好,基本上所要講的,是要人端身、端心靜坐,把身心端正起來,靜靜的坐在那裡。但是它還有另外的意義,「靜心」兩字應該是指純然 的智慧,而不是腦筋一片空白的坐在那裡。這個智慧會產生妙用,什麼境界來便有什麼能力去處理。如果腦筋是一張白紙的話,境界現前的時候很清楚,但不會去對 治,外道禪與佛法的差別就在這裡。

  境界確實也會現前,但是我不執著,所以境界來就來去就去,心像一片虛空,任何境界就如白雲朵朵飄過,我毫不沾滯;但是這樣並沒有用,因為自己本身沒有 起作用,這就是關鍵所在。如果沒指出來,會覺得這樣的境界沒有錯,非常的好,一般凡夫達不到。但是這樣的境界,也只是境界的一半而已,另一半則是要在境界 上起作用,而這作用又不能靠思惟邏輯推理得來,否則又變成凡夫。

  所以說「靜心」乃指純然的智慧,境界來臨,順境時真的猶如白雲過虛空,絲毫不停留;但逆境來時便有足夠的智慧來對治,否則修行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消 極、無所事事的。同時也很容易造成一種現象,就是為了不向人化緣,只好自耕自作、自食其力,把生活所求降到最低,轉而塑造另一種風格,形成理想村落。

  事實上這個理想國已經脫離人群,這便是對於「靜心」兩字的翻譯與基本定義有所偏差而使然。「端身正坐」或「端心靜坐」應該是比較恰當的翻譯,因為端心是使心正,正坐指身正,當身心都端正了,才訓練得出出世間法的思惟力。這時人一定活活潑潑,沒有意識的包袱。

  日本有位仙崖禪師,他有一個信徒在城裡當製餅師傅,知道禪師喜歡吃餅,就在餅剛出爐的一刻,立即拿著餅,工作服也沒換,滿臉麵粉、碳灰的直奔而來。禪 師一看到他捧著餅來,也立即進去換上紅色祖衣相迎,製餅師說:「不過是幾塊餅,師父何必如此慎重?」禪師說:「你是生意人,穿著職業服真情摰意的送來,我 也應穿上祖衣慎重的接下。」這不是很活潑嗎!

還有一次,一位大將軍持名片來訪,名片上寫著「某某大將軍拜訪」,禪師一看,說我不認識什麼大將軍,便不接見。將軍收回名片,想了半天,改寫某某人求見, 禪師便出來接見了。他對每一件事的反應都找不出相續的關係,因為他是針對境界的本身做不同的反應,不以人物身分的大小而有分別心,視他們的赤忱心而定,其 思惟是十分活潑的。

思惟力乃修行能否成就的總關鍵

  我們則一直攀緣著過去的經驗,所以總是活在虛無縹緲中,明天要做的事,今天就規劃好了,今天要做的事,昨天就規劃好了,生活都不在當下,而是被規劃出 來的,不實在的。現在思惟力就是使我們能洞澈、明瞭真實與不真實之間的差別,這點需要大家好好的下工夫。當然剛開始時還會運用一些世間法,但是在運用中要 學會悟得出世間法的真髓。

  思惟力是十力的總說,是修行能否成就的總關鍵,其他則較偏向技術性方面。這個前提性的問題如果沒有弄清楚,修行就會有偏差,終難成就,在世間法上再怎 麼鑽研,也只是個很有修養的人,頂多修到福報。要學佛就要用佛法的方法,不只是誦經念佛,這些儀式只是方便法門,佛法的方法是先分別清楚,佛法的思考方式 與世間法的思考方式有何不同,一個是覺悟的法,一個是迷惑顛倒的法,弄清楚以後,再用覺悟的法來修行就對了。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