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十七】: 捨居家時,入僧伽藍,詣大小師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7-16 10:17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十七】: 捨居家時,入僧伽藍,詣大小師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十七】: 捨居家時、入僧伽藍、詣大小師

(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

捨居家時 當願眾生 出家無礙 心得解脫

  前面所舉的十一大願,談的都是菩薩在家的總修行,現在菩薩要出家了。出家也是一個境界、一個緣,所以在捨居家的時候,應該如何用心?提高警覺、破除一切障礙,讓心獲得解脫。

  我們隨時都可以出家,但最重要的是能夠掌握方向。很多人身雖出家,但心仍在家。其實出家、在家的差別只在於心有沒有染著,像維摩詰居士身雖未出家,但 其心則已完全出家了。世上大多數人以身在家的情況居多,從未有人是一出生就是出家的,而視日後覺悟的情況而定。一般的情況是覺悟後,心先出家,然後身再出 家。

  我們常說在家的眾生可憐,殊不知身已出家,心仍在家的眾生更可憐。這種人不懂得出家的真正意義在於出塵,離開六塵的羈絆與約束,缺乏了這樣的認知,在 行事上會很痛苦。以吃素來說,國人大多愛吃肉,一旦出家就很難過了,嘴裡吃著素,心裡想著肉,仍羈絆於味覺的享受。如果在觀念上就認為吃肉不正確、不好, 我的心已放下,不再這麼做,直接從心上改觀,以味覺的情況為代表,便已達到心出家了。否則,光是在形象上作改變,即使剃了頭、換了衣,心裡所想的還是與世 間人相同,不但沒有解脫,反而受到出家、在家的雙層束縳。可見只要是不被六塵境界所束縳,即是真出家,而且隨時都可以出家,身體形式反倒是其次。

  此處所講的是身心都出家的情況。通常心出家較無障礙,視自己的意志力,認知是否正確,心才能掌握得住。身要出家的阻難就多了,像父母家人的反對,實際 環境的不容許及對自我的執著。生活習性可以一步步調整,但最重要的是對佛法的認知,乃至於心境的轉變。如果只是覺得學佛很好,就好像喝茶、喝咖啡,喝的時 候覺得味道很好,喝完就沒了。這樣的話,意義也不夠,沒有達到實際的收穫,而是應該在感覺佛法很好的當時,讓它對我們的生命產生啟發與蛻變的作用,提升生 命品質,改變生命氣質。

  佛法雖好,但所講的只是例子、原則,重要的是如何引用到日常生活中來。每個人的生活環境與背景皆不相同,運用的方式必然也不相同,這一百四十一條大願 都是非常實用的,就看你如何帶進去,應用在實際生活上,讓生活更美滿,也讓家人對你重新肯定,以你的言行為標準,乃至願意向你求教,跟著你去學佛,這樣的 佛法才是受用了。

  如果一直都是瞞著家人學佛,處處心虛,態度緊張慌亂,那就不對了。你在生命的旅程上,在整個修學的過程中,都還站在錯誤的那一邊,並沒有轉過來。雖然 有些家人確實比較難調難轉,這種情況更要用智慧,不要一開始就認為他們不可能接受。當自己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求佛、菩薩給予加持,甚至改變自己,智慧就 是這麼產生的。

  出家的障礙來自種種方面,首先是身出家的家庭障礙,其次是身出家的心理障礙,也就是習氣。習氣又因出家的道場道風的不同而各有其難以適應的情況,所以 往往事先要選好在什麼樣的道場出家,跟什麼樣的善知識修學。十來歲童貞出家的孩子可塑性大,一切沒問題,可是三、四十歲的人已經定型了,這時候出家便需要 考慮很多問題,否則心理會有許多障礙。

  這是出家與捨居家之間的關連。年輕人常會因衝動而出家,又因衝動的消失而還俗,年紀大的出家,又往往因生活的不能適應而退回,可見捨居家雖困難,但出 家後的適應更困難。憑著堅定的信念,可以排除一切,說服家人,可是往後在僧團中的日子才是真正的難適應,會造成更大的障礙。

心得解脫

  第三個問題是「心得解脫」。解脫有兩種:一是慧解脫,一是心解脫。慧解脫是頓悟,心解脫相對於慧解脫,分為修行與成就兩個部分,簡單的說,就是修行後 而開悟者。慧解脫是聽聞後馬上開悟。世尊住世時有許多這樣的弟子,一聽聞世尊的開示後便說:「善來比丘!髮鬚自落,袈裟披身,證得阿羅漢便去了。」但也有 許多弟子聽聞佛法後,並未馬上開悟,而是再經一段修行後才證得阿羅漢,這是心解脫。心解脫者通常會有神通,慧解脫者則無,這裡講的心得解脫,是指兩者皆具 足者,是廣義的說法。

  大家都說佛法很深很難,其實佛法不深也不難,問題在於我們缺乏正確的態度、立場與健全的心理準備。一接觸佛法,就以世間的觀念與思考方式來解釋佛法, 這樣便愈攪愈亂愈糊塗。學佛是為了過正常的生活,而我們現在的生活是迷惑顛倒,不正常的,之所以會認為佛法很深很難,就是因為我們站在不正常的立場來解釋 佛法,當然不瞭解其中的意義。如果一開始就能在基準點上調整過來,在正確的原點上來看佛法,就一點也不難了。

  修行之所以很難,也是由於受到各種雜訊的干擾,本來一個法門就可以修成的,可是眼前一下擺了四、五個法門,結果第一個法門修到一半尚未深入,又轉而修 第二個法門;第二個法門發生問題時,又放棄轉修第三個法門。法門太多,遇到問題時,不知如何去深入、突破,永遠都在從頭開始,卻反而說佛法太深太難。

  其實,佛法基本上只是觀念的調整,修行上的唯一前提是定力、耐力與毅力。有些人剛開始做功課時便發廣大勇猛心,可惜沒有恆心、毅力,無法持續。只要有 恆心、有毅力,維持一段時間下來,本身自然會產生變化,此時再進一步地在細微處指導你如何用心,慢慢的你就會有成就,沒有什麼難不難的。

  另一個問題是許多人在一開始就執著於尋找究竟的答案,就像小孩凡事不斷的在問為什麼,事實上也無法真正的瞭解。許多人老愛問成佛以後要做什麼?現在講了你也無法瞭解,為什麼不先成佛再說?

  我們要的不是艱深的理論,這些倒好瞭解,只是我們被太多的資訊所混雜,反而摸不著頭緒。難在於是否能永恆的持續下去,剛開始做功課時,一天半個鐘頭就 好,然後隨著時間、機緣、自然的增加上來,漸漸的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會生活在佛法中。因為隨著境界的展開,會發現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在做功課,並不是在佛前誦 經才是做功課,這只是功課的代表。平時和朋友講電話,為朋友解決問題,講世間法的時候,就是在轉法輪。可見當下即功課,生活無一不在佛法中。

入僧伽藍 當願眾生 演說種種 無乖諍法

  伽藍指寺院,僧伽是和合眾,藍字只是譯音。「入僧伽藍」就是進入一個僧團中,現在定形化後,就是寺院的意思。僧伽藍既是指合和眾,便是以人與合和為前 提。世尊時代以六個人為準,五位比丘,一位領眾者;現代能有四個人即可。人眾有了尚需合和,也就是具有一種情操、一種生命的感染力與交流,相互關懷。這種 情形只有在家庭中、師徒間,或是藝術家之於作品,才會出現,這是僧伽藍的特色。人是必備的條件,那一個溝通良好的氣氛,才是僧伽藍的定義。現在的道場只要 有硬體設備就可稱為僧伽藍了,這並非當初的原意。

  當我們進入這樣一個美好的團體中,就要提高警覺,「演說種種,無乖諍法」,就是說好話。但這些好話,並非世間應酬的好話,而是真正心與心的坦白交流, 所以是無乖諍。什麼話都可以說,完全的公開、坦白,即使有缺點,也是在和合的氣氛下善意規勸。這是出家後進入僧團的情形。若不出家就會造成一種障礙,我們 能不能免其逼迫?其實現代的小家庭,一家四口,就如同一個僧伽藍,如能以此訓練,就好比出家了,否則就會有逼迫。

詣大小師 當願眾生 巧事師長 習行善法

  既入僧團,就開始要「詣大小師」了,直接傳法者是大師,在旁邊為你做證、指導、輔導你的就是小師。傳戒時三師也叫大師,七證叫小師。受過五戒、菩薩戒 的三師是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一般又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大師,另兩位則稱小師。現在所謂的大師則含有歌頌的意味,這是大小師的定義。

  拜訪大小師時,要提高警覺,「巧事師長,習行善法」。此時的巧事與習行都要以無我為前提。以我的方法去侍候人,對方是否會接受,這是世間法的考慮。技 術上的問題還容易解決,問題在於和大小師在一起時,他們的法門與道行遠遠走在我們前頭,這是我們完全沒有的經驗。社會上如何侍候老人家,還可以學得到,可 是心法上的超前,卻是我們看不到的。

  過去許多禪師在開示弟子時並不講話,弟子求法也不答一語,在這種情形下如何來巧事、習行呢?列子曾告訴允文子說,他在老子那裡學習的時候,最初三年戰戰兢兢,心裡不敢想是非,嘴裡不敢講得失,只是謹慎小心的侍候,這就是「巧事師長」。

  巧事與習行都不容易,我們學的都只是小的,並不是大的,因為我們在修學中都只選擇自己要學的,不要的就不學了。這是世間法的學習--選自己要的去做。 在道場中接受訓練與學習,就不能有喜歡與不喜歡的分別。「巧事師長」,並非取悅於師長,而是如何去修學,獲得解脫。從師長的一舉一動中能不能看到真理、看 到佛法、看出生命的本質?

  生命中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被境轉或是心能轉境,其中的差別就在於生命的本質是否能突顯出來。譬如吃飯,吸收養分與熱能,只是四大的物理現象,能不 能藉著吃飯,讓真如充實的吸收他生命的能量?就好像我們是透過眼睛來看東西、透過耳朵聽聲音、透過嘴巴講話,可是那個我到底有沒有感受到?

  同樣地,我是透過身體在吃東西,吃東西只是媒介,東西吃下去身體會吸收,這是物理現象。可是那個我,透過吃東西所吸收的生命能量,能不能感受得到?那 個生命在這個色身壞死後,會與其他的因緣重新組合成另一個生命體,也就是輪迴,你能不能感受得到?學習能不能學到這一點?聽聞佛法是誰在聽?是我透過耳朵 在聽,聽聞真理後,是否能使自己的生命能量充實起來?使生命的品質獲得改善?這個重點能夠感受得到,才是「巧事師長,習行善法」。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