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四十四】:飲食之間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7-16 09:13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四十四】:飲食之間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四十四】:飲食之間

(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

得柔軟食 當願眾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軟


  「得柔軟食」也是吃飯時的一種感覺,包括了山珍海味等好吃的東西,也就是遇到順境了。

  「當願眾生」,這四個字怎麼運用都可以。平常我們會遇到很多境界,像天氣很好時,陽光普照,你要能夠捕捉到這個境界,再轉變為自己內在的心境,希望自己的內心也如陽光普照般舒暢。

  更進一步,還可以隨著心量的擴展,希望每一個人的心都像陽光般,沒有鬱悶、挫折與陰影。 這四個字是轉折語,無論就文字、法義,或者如前面所說的提高警覺的意義也好,意思都是說:「如何把外在的境界轉化為內心的境界?」

  人很容易被外境轉走,好的境界會貪,不好的境界會厭惡、排斥而造成種種痛苦。譬如喜歡的東西常常會離我們而去,這叫「愛別離苦」,不喜歡的卻又常常不走,這叫「怨憎會苦」。其實兩者的概率是相同的,各占一半,而我們會有這種感覺就成了煩惱痛苦的來源。

  修行就是幫我們把這些給轉化掉,以清淨平等平常的心來面對,痛苦自然會消失。否則的話,還會產生第三種痛苦,那就是「求不得苦」。不要它來,它還是 來;要它來,卻偏偏不來。再接下來又造成第四種苦,當你求不得的時候心會慌張,會想盡各種辦法去預防,甚至爭得,此時「五陰熾盛」便來了。

  這些都是來自外在客觀因素所造成的痛苦,而自己本質的生、老、病、死則更是一般人所說的定數。當我們一切都向外追逐的時候,就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所以經文中一再指導我們要以心轉境,不要老被外境帶走。可是這樣的工夫,要靠平時不斷的訓練才行。

  至於用功的方式該如何掌握,則因個人的根器而不同。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心靈方程式,才能將外面的境界帶進來,而在建立一個明確、正確、自己能夠全盤掌 握住的心靈方程式以前,得先做好心靈工程學。所以整個學佛的過程並不是跟著人說拜就拜、說念就念,而必須隨時想想,這樣做就能達到學佛的目的嗎?這樣就能 了生死、成佛嗎?

  喝水的時候想想,這跟我的目標有沒有關係?走路的時候是不是也在了生死?我聽經能不能開智慧?經常就日常生活中的所做所為去思考、提醒、檢驗,而不是 局限於佛堂中。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不斷地揣摩,而「當願眾生」這四個字就是一把鑰匙,一點一滴的引導我們作這種檢定的工夫。

  現在得了柔軟食,要怎麼轉過來呢?「大悲所熏、心意柔軟」。通常慈悲心重的人,心都比較柔軟,而正義感強,俠氣重的人,心就比較硬了,瞋心也比較重,是非好壞特別分明。修行人則是好壞心裡很清楚,但不去分別,沒有好惡感,不加入自己的情操。

  俠氣重的人很明顯的加入了自己的情緒,他們的心地不夠柔軟,不適合當醫生。醫生要有大悲心,病人即使是因為打架受傷而來,也要盡力醫治,而不用管他是 好人壞人。所以說大悲心比較容易攝受眾生,對於眾生的過失能夠包容。是非心重的人就不行了,這些人在討論真理的時候,很容易與人起衝突,因為他們總以為自 己的才是真理,別人的都不是真理,這時候就需要「大悲所薰」,才能慢慢溝通。

  不只學佛人如此,科學家們也常有這種狀況。以物理學家為例,物理學分為理論物理學(偏重原則理論)和實驗物理學(以實證的探討為基礎),以實驗為主的 物理學家,由於握有實際的經驗與證據,講起話來比較霸氣、傲慢。而理論物理學家就不會如此,因為他們講的是理論,而在宇宙現象中理論常會有例外,所以即使 提出了一個理論,仍不敢斬釘截鐵地斷定,所以在表達上就比較緩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開會,兩派常常吵得一蹋糊塗,這是因為在整個的發展中,雙方發展方向 不同之故。

  修行人也一樣,宗派方面如禪宗、淨土,大多較為狂傲,因為他們自認為是實踐的,在教派方面如天台、華嚴則特別有禮貌,這些都來自同樣的道理。之所以未 能有所體會,多是因為心不柔軟的關係,心若柔軟就不會有這些爭論了。這是從柔軟心來看世間人心的狀況,以及意見的排斥與爭論的發生,非常值得我們警惕。

得麤澀食 當願眾生 心無染著 絕世貪愛

  麤澀食是指比較粗糙不好吃的食物。吃到不好的東西時,內心要如何轉呢?要能「心無染著」,因為基本上,大多數人都不會喜歡粗澀食。有些修行人會說,我沒有差別,我不分別,好的不好的我都吃下去。這些都是騙人的,否則吃粗糠就好了,何必要吃米飯呢?反正都一樣嘛!

  外境、現象我們要清清楚楚,但是轉到自己的內心時,就要如此觀照,我知道這種東西大家吃了心裡都會不喜歡,那就希望大家能「心無染著,絕世貪愛」。既 然不喜歡,就不要有世間的貪愛,因為貪愛是不好的,是輪迴的根本。一般人都以為世間的貪愛是應該的、吃好的、穿好的、過好日子,你有沒有想過要把這些斷 除?雖然我們常說學佛就是要讓我們的生活過得幸福、瀟灑、自在、無煩惱,與家人相處和諧、與社會相處和睦等等。沒錯!但這只是學佛的基礎,唯有這樣人格健 全,心靈無缺陷的人來修行,才會有成就,否則修出來是歪的。

  譬如說貪心重的人來修行,由於人格上的不健全,在世間就會貪污,做事情會投機取巧、偷工減料、逃稅,將來修行後豈不成為貪污佛、偷工減料佛?所以一定要先把人格中不健全的部分除掉,雖說也可以直接藉修行來除掉,但一定會修得很痛苦。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藉著生活的歷練,先解除、調整過去心靈的創傷,建立健全的人格,那會比進了佛門再修要快得多了。在家學佛者只要花三、五年的時間 就可以調整過來,此時若想精進修行很快就會有成就。如果此時不改,帶著不健全的人格與受傷的心靈進入佛門,想直接靠佛法的力量把它給轉過來,那恐怕要二、 三十年以上的時間。因為一旦進入佛門,有許多外緣是不便去接觸的,所以想藉修行來調整人格或是彌補心靈的創傷,時間會拉長。

  其次是如果我們帶著缺陷心,進入佛門就想轉變成完整,那是很麻煩的,尤其在遭受直接衝擊的時候,其內心的調適、震撼會相當痛苦。想想看在外面這麼自由 都調不過來了,進入佛門後,受到種種的約束限制,那會有多難過?這時想要達到覺悟,就得花很長的時間。很多人會萌生退心,原因就在這個地方。

  所以說,內心有缺陷的人一定要先改,改了以後再修行,這時候要「絕世貪愛」才是健全的,否則只是消極逃避。一個在事業上連續失敗,在社會上無立錐之地的人,出家修行心裡會健全嗎?他是來逃避的,打算後半輩子青燈伴古佛,這樣的修行便很難有成就。

  當一切都調整好時,會與家人達到一種共識,那就是剛剛所說的,自己沒有煩惱,家庭很和諧,與周遭人相處很圓滿,而且全家人學佛,對佛法都有正確的認 識,這個時候出家,家人與朋友都會成為你的護法,這樣才是健全的、完美的,才是真正的「絕世貪愛」,因為你有貪愛而能夠捨棄。

  如果是失戀、失業的情況,什麼都沒有了,當然就不能算是絕世貪愛了。我們說布施能捨,那也得要有東西才能捨,一個人擁有幸福的家卻不去享受,而願意獻 身給了生死的菩提道,以及廣大的群眾,這才是真正的偉大。這種偉大的人格與情操,絕不是一般人所說的不負責任的逃避。粗澀食雖然是不好的情境,但我們的心 要懂得這樣轉才行。

若飯食時 當願眾生 禪悅為食 法喜充滿

  所謂的吃,有四種吃法,一是一般的飲食。二是意食,什麼情況叫意食呢?譬如有人覺得自己很苦,就不斷的向人訴苦,讓人產生同情心,這在工商界、廣告界 推銷商品尤其盛行,它讓人產生一種意念,也就是思想的飲食。三是天食,是天人吃的。天人要吃的時候,東西便出現,吃完後便消失,這不是我們所能想像得到 的。第四個就是「禪悅為食」。修行到了某個程度,飲食所需會逐漸減少。「禪悅為食」的情況是不怎麼吃,但是精神仍然很飽滿,而且是恆常的,可以維持數十 年。因為在定中能夠產生一種喜悅,很自然的生命就能維持下去。

  有些人在修行時會感覺有護法支持,既然感受到護法護持,就更非修法不可,因為唯有修法,才能讓護法維持生命,如不修法何來護法?也只有靠著修法,它的 能力才能增強,可見護法是來自自身而非外來的。修法到了相當的程度,護法的力量會增強,自然會產生「禪悅為食」的情況,以禪悅來維持生命。所以修行人不會 怕餓死,凡是會考慮到餓、病、冷的,都是修法還未上軌道,還沒進入狀況。

  四食中以「禪悅為食」的境界最高。生命照樣可以運作,不一定要穇以雜糧。俗話說吃五榖雜糧的一定會生病,但是禪悅為食者不會有病。「禪悅為食、法喜充 滿」,這兩句話人人會說,可惜有幾個人能體會得到?甚至連想像都沒有辦法。聽經聽了很高興可不算法喜,通常「法喜充滿」的人容易進入「禪悅為食」的境界, 禪悅為食的人也容易產生「法喜充滿」的現象,但是兩者未必有直接的關係。它們雖也互相包容,相即相入,可是「禪悅為食」者不見得「法喜充滿」,「法喜充 滿」時,也不見得會產生「禪悅為食」的現象。

  什麼叫做「法喜充滿」?這跟我們聽了經很高興,或者讀經、誦經、參加法會以後,感到很高興的情況不同,它是指我們的生命,會因為做了這些事以後,產生一種源源不斷的能量。充滿並不是說感覺很高興,而是以法喜為資糧,充滿我們的全身。像吃了東西,能量便會充滿一樣。

  「禪悅為食」,是指食的一種狀況,以禪悅為資糧,而法喜則是以法喜為資糧,是指修行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喜悅,這種喜悅與一般的高興不同,因為修法以後 會得一種利益,並不是像做生意賺了大錢的那種具體利益,而是突然間感受到的喜悅。從最笨的方法一點一滴打下基礎,不管是好是壞,都是生命中的一個過程。就 像你在工作上不斷地投入,到了某個程度後,技巧成熟了,會產生一種喜悅,這就是法喜。這與做了一件事,覺得很開心是兩回事。

  法喜的現象誰都能有,商人做生意,光是賺了錢感到的高興不是法喜,而是當你在不斷的磨練中體會到要領,從此在商場上不疲不厭,就是法喜。生活中這樣的 例子太多了,尤其是夫妻生活到了某個階段會呈現低潮,雙方經過不斷的檢討、投入、觀照與培養,找出問題所在,並努力解決問題以後,會有一種更美滿的感覺, 生活天地突然為之改變,由陰霾轉為光明,這時候你就能體會什麼是法喜了。這種內心的滿足感,是靠自己的完全投入、真正獲益後才能產生,而這個利益也絕非世 間的財富得失所能衡量的。

若受味時 當願眾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滿足

  受味是吃到好的味道,感受到飲食的滋味時,要把這個境界馬上轉換過來。不要只是囗感的滿足,而要「得佛上味」,讓心靈獲得覺悟的無上法味,得到甘露醍醐般的滿足,而非僅止於一般人飲食上五榖雜糧的滿足。

飯食已訖 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這幾願都是針對出家人而言的,出家人從道場出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托缽、吃飯。吃完了就等於大事已辦,準備回去好好精進,不再論吃的事情。而我們一天 三餐,每一餐都要懂得這個原則,就是吃完就好,不要拖泥帶水,老是在心中回味。一般人不會吃飯,常發生兩種情況,一個是在吃飯的時候心理老想著別的。好吃 的話,想著下次再來吃;不好吃的話,就想著下次到別的地方去吃。永遠想著下一次,而當下這一頓飯卻反而忘了要好好去體會、去感受。出國旅遊,才坐上飛機, 就想著下一趟要到哪裡去玩,生活永遠不在當下,而在幻想中。

  第二個是「飯食已訖」,就不應該再貪念塵境。所謂餘音嫋嫋,其實聽過就算了,何必還要嫋嫋?可見還在貪著。所謂齒頰留香,吃過就算了,何必還要留香? 可見是塵境未斷。不管喜歡或不喜歡,總之就是會染在塵境上,這些都是要斷除的。所以為什麼說「飯食已訖」後要「所作皆辦」,辦完就辦完了,不要再拖泥帶 水,這就是佛法的行門,若是觀念沒有建立好,就不會懂得。

  凡夫吃到好吃的是齒頰留香,塵境不斷,修行人是吃完即過,不再留戀,因為他們已把飲食當作媒介物,藉此轉入生命的洪流中。凡夫總是反被塵境帶走,因為 一再被塵境帶走,所以工商業也就愈發達。商人會針對人們識性發達的弱點加以訴求,而識性到了某個程度會疲倦,所以餐廳會不斷的推陳出新,以招攬顧客。

  修行人吃什麼東西都不會疲乏,因為他會一直轉入生命的洪流,最後導入自性海中。百江大川最後都歸於大海,我們一再的自我充實,最後成就的就是性海。凡 夫只停留在涓滴細流上,很快就會疲倦,因為涓滴細流來到小池塘,很快就會填滿,然後再分覓出路。所以我們對於塵境要不染著,來時要能清清楚楚區分,去時要 乾乾淨淨不沾滯、不纏繞。所以經文說「所作皆辦」,而且要「具諸佛法」,覺悟的法要具足,當塵境染上我們的根時,要很快的讓它過去,不要被它帶走,所以不 能讓塵境轉我們的心,而是以我們的心轉塵境,才是具諸佛法。

若說法時 當願眾生 得無盡辯 廣宣法要

  施主齋僧,出家人應供,吃過了飯要為大家說法。這時候要「當願眾生,得無盡辯,廣宣法要」。對佛法不只是知道就好,而要知道很多,甚至還要講給人聽。 講給人聽的方法很多,依各人的根器不同而有善巧方便,以無盡辯來宣揚一切法要。轉法輪不一定要講經說法陞大座,那是正法行,尚有其他種種方便法能讓人開 悟,這就是佛法的微妙之處。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