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四十七】:修行的功課(上)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7-16 09:06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四十七】:修行的功課(上)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四十七】:修行的功課(上)

(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


諷誦經時 當願眾生 順佛所說 總持不忘

  接下來的十個願,是談修行的工作內容。一般作功課主要包括了誦經、見佛、禮佛、繞塔、稱讚等等,這些功課在整個修行過程中,到底是如何進行的呢?學佛到了這裡就有很大的出入了。

  每個人都會誦經,可是大部分人從「如是我聞」起,便開始打妄想,打到「信受奉行」也完畢了,這樣就不是在「諷誦經時」。經文上說,誦經的時候要把心安 住在「順佛所說,總持不忘」上。意思就是說,誦經的時候要把心安住在經文上,按照經文的內容來思惟,而且在思惟中探查,總攝其法門,這是最重要的。
如果打開經本,便像錄音機一樣照念一遍了事,心根本不在經上,心既不在經上,那經文在說些什麼就留意不到,這時候腦筋會很自然的發展出自己的一條路來,也就沒有辦法「順佛所說」。

  「順佛所說」這四個字的意思很簡單,就是照著佛所說的,也就是要以佛法的標準,而非以自己的標準為標準。因為我們自己的標準有很大的障礙,會產生很大 的隔閡,既然要學佛就要以佛的標準來修正我們的觀念與行為。可是在誦經的當兒,若不能進入這種境界,就會自然地走回老路,那就不是在修行,也不能叫學佛。 所以誦經是一門很基本的功課。

  經文有幾個特點,與一般密宗的修法或淨土宗的念佛法門比起來,後者皆屬單一法門,是某部分的技術而已。而光只是技巧熟練是不能成就大師的。
我們在路邊經常可以看到有人在賣字畫,畫的技術都不錯,而且能大量生產。但是藝術家就沒辦法如此,他們要先構思,一步一步到作品的完成,中間投下整個的生命。而一個工匠只要布局抓得對,技術熟練就可以了。

  然而光有熟練的技術常常會變得匠氣,因為這只是技術的運用,當技術達到某個程度時必需有所超越,而這個超越技術的意義就是說,當我拿起筆開始畫的時 候,其實已不是用筆在畫,而是用我的心來運作筆,已不僅僅是技巧性的層面而已。這個時候筆要停到那裡,畫到那裡是用我的心來操縱的,與意識無關。可是當你 用巧術來畫時,就是意識控制了。

  用心的時候,是以心畫畫,用心來畫,但用心不是一般所說的用功或認真,而是拿你的心來畫,不是拿你的手來畫,這就是所謂的總持。這時候你才能體會什麼 叫做畫無所畫,什麼叫做無藝之藝,什麼叫做沒有技巧的技巧。你也才能體會在唱歌的時候,只有歌而沒有歌唱者的境界。當你有歌唱者時,歌與歌唱者是對立的。 當兩者融合時,便只有歌的展現,而沒有歌唱者的存在。這才是上乘功夫,才是所謂大師的成就。

學佛要的是心靈的展現

  學佛要的是心靈的展現,但是當你刻意的想著要把心靈展現出來的時候,你已經對立了,我們必須先把這些主客觀的立場給消除掉。生活中的各種痛苦,其實都 是來自種種的對立,像夫妻不和、婆媳不和、與人不和、甚至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都一樣。這都是因為我們還沒有達到交融的境界,一旦進入交融狀況,就會形成一 體,也就達到了我們所說的總持。

  所以說單修一法很容易走向技術性的層面,持個咒語,念個佛號都只是技術性的東西,雖說任何一法都能總攝一切法,但你不懂如何去總攝,光說亦無用。如果 單講一個技巧就不是總持,同樣的,光只有經文也不是總持,而在於經文的教法是總持性的。它告訴我們進行之前要注意什麼?修行當中要注意什麼?以及結束後又 要注意什麼?

  一個人的人格發展也一樣,當我們說某個人好偉大時,相信他不只是就某個事件的偉大而已,他必定有前面的人格訓練,包括了父母從小給予的教育,生長的環 境等等,都造就了他的基礎;所以當境界來臨必須作選擇時,他必會選擇偉大的這一面,而非凡夫的那一面。這是在境界來臨時所呈現的,但是當這個事件結束時, 他仍舊還是呈現偉大的一面。譬如說不執著,如果他還執著於他的偉大功勳時,那又不偉大了。

  所以說在整個修法過程中,有前方便、正行與後續三個部分。什麼叫前方便呢?通常在修法時,要先懺悔、供養、發願,然後是正修;正修以後還要勸請,最後 是迴向,將所有的一切圓滿完成,就是總持。這是從文字上來逐項說明的,但是在整個的運用來講,它是整體的。就像吃飯是整體的運作,如果你要研究是上顎先咬 下顎,還是先咬左邊再咬右邊,可能這餐飯就吃不下去了。所以說分析只能告訴我們一個大概,整體的運作還需要靠慢慢的體會。

  許多人總喜歡問為什麼,這些技術性的問題,不是不能告訴你,而是你根本無從得到答案,說了你也不會使用。一定要自己先去試,各種方法用盡後再來找師 父,那個時候師父的方法才有用。可惜現在一般人,尤其是受西式教育者,更不能接受這種方式。總之總持法門是很殊勝的,要訓練總持法門,幾乎是每個人都要碰 壁的,一定要遭遇種種挫折後才能體會。

若得見佛 當願眾生 得無礙眼 見一切佛

  見佛有兩個意思,一是見到佛身,一是達到覺悟。大家或許會覺得見佛與覺悟是兩回事,認為見佛是見到一個人,覺悟則是一個很抽象,不可名狀的情況。告訴各位!真正的覺悟絕對可以見到佛。

  大乘經典所講的大抵是法義、法性的境界,而非現象界。那麼我們該如何從法義法性的境界進入現象界呢?

  仔細的分析仍可發現,每一件事情的發生,前面必有因緣,只是一般人由於妄想太多,觀照不起來,於是因緣無法發揮啟示的作用,所以我們總是認為沒有那回 事,而事實上是有的,一旦分析出來,就見到佛了。問題在於我們所接受的訓練不夠,在語言文字上是有兩個意思,但我們就從此落入語言的陷阱中,而把它分開為 兩個東西;它不是兩個東西,而是兩個層面一個東西,一體兩面的。這是很難體會的。

  一盆插好的花擺在那裡,說它是存在那裡的一個很具象的東西,這是一層意義,但它還有另一層意義,就是插這盆花的人的心境,也投射在裡面。這就很抽象 了。這盆花已經把作者的心境給顯現出來了,但是一個沒有受過訓練的人看不到,頂多只會說這盆花插得很好看,而無法將心裡的境界展現出來。心裡的境界是抽象 的,必須藉著外在具體的事項來表達。所以那個抽象與這個具象是同一個,佛、佛身與覺悟是同一個,同樣地,迷惑顛倒與凡夫也是同一個。

  這是兩層意義同一個東西,所以經文上說見佛的時候,要「當願眾生…」,不管你見到的是哪個層面,都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無礙眼是沒有障礙的,而我們有妄想,有日常生活的煩惱來把我們障礙住,所以見不到境界與因緣。不是它沒有出現,而是我們被障礙住,看到卻沒有留意到, 不懂得串聯起來。常常在事情發生以後,反省過去時才恍然大悟,當時的種種徵兆原來就表示事件的前因,可惜當時被障礙住,無法察覺。這就是沒有無礙眼,所以 不能見一切佛。

  其實一切佛是能夠見得到的,學佛就是要學著避免事後的遺憾,當下能夠完全了知。

諦觀佛時 當願眾生 皆如普賢 端正嚴好

  「若得見佛」,是第一眼瞄到的時候;「諦觀佛時」,是第二眼注意觀察的時候。同樣地,也希望每個人都像普賢菩薩一樣「端正嚴好」。為什麼要說皆如普賢,而不說皆如佛陀,佛陀不是比普賢更端正、更嚴好?或是像觀世音菩薩,或文殊師利菩薩?

  因為普賢菩薩代表的是遍一切處,無所不在。這並不是說到處都是普賢菩薩,它的法意是本來的樣子。就像我們每一個人在父母的心目中都是同樣的美好,因為 父母親看的是本來的面目。但是男女朋友交往就不同了,約會的時候一定會刻意的打扮,那所呈現出來的就不是本來的面目。所以普賢菩薩告訴我們的是,無所不在 其中的本來面目,告訴我們學佛要看的就是本來的樣子,而不要被外境所矇騙。但是若以塵境的立場來講,外境它還是本來的樣子,所以這裡所講的外境,是指我們 心裡主觀的意識形態。

  就塵境來講,眼前這個杯子,它就是一個杯子,你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如果告訴你這是某個名家做的,那看法就不一樣了,價值感馬上提升,這就是外境,因為你已經被主觀的意識形態所攝住了。

  如果這只是路邊攤買來的一個普通杯子,你可能喝過後便隨意扔了。今天你之所以會珍留它,只是因為它是某人做的,而不是針對它本身的實用性,或是基於長 期使用後的習慣與情感,或是由於藝術美學的鑑賞才留下來的,而純粹是因為它是某人做的,或是花了多少錢買的才特別留下的話,那意義就完全不同了。這就是受 到外境的影響而非塵境,因為塵境是有本來面目的。

  同樣地,我們常說跟學佛的人在一起,會覺得大家都很美好,但這些美與好並不是戴著佛、菩薩的面具來看的,而是因為他能夠呈現出本來的樣子,而我們與對 方相處,也能見到他本來的樣子,這才叫做美、叫做好。假如彼此間還有一大堆的禮數,還特別的客氣!那就跟世間人沒什麼不同了。禮數與客氣是陌生人之間的潤 滑劑,大家既然在佛門中,就應該坦誠相處,不需隱瞞,有樂就笑、有悲就哭,不必矯揉造作像個木頭人。

  生命力的展現就像樹枝一樣,要讓它盡量的發展,該向左長就向左,該向右長就向右,如此才能看到本來的面目。沒有偽裝、沒有扭曲,也沒有壓抑,在這自然 舒暢的開展中,大家都能和諧相處。小孩子們相處雖然也是完全的展開,但是並不和諧,修行人就不會這樣了,自然而和諧才是普賢的意義。也正因為都能見到本來 的面目,自然純真的狀況,所以是端正嚴好。

見佛塔時 當願眾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供

  印度人所謂的佛塔是一個十分高尚、崇高的聖地。外形上是個覆缽,頂端有個塔尖,只要有佛塔所在的地方,就是聖地,也必定有龍天護法。我國的佛塔則是依 據我國的建築技術與形式所造成的,分有五層、七層、十三層等,是一種很高顯的建築物。佛塔中多置有佛的舍利、骨灰、或是衣物,另一種則是在裡面放置佛像或 大藏經,除此之外皆不能稱佛塔。一個人若能見到三寶具足的佛塔,那是多生累劫的福報,像我們在臺灣就見不到了。所以經文才說要「當願眾生,尊重如塔,受天 人供」。

  佛塔的存在,除非是政治因素的破壞,否則它是永遠的。而且佛塔即使被毀壞,那也只是我們的肉眼所見的物理現象的毀壞,其殊勝性是永遠存在的。同樣的, 一個神聖的道場就永遠是神聖的,不會因物理現象的改變而產生變化。現代人往往缺乏這份神聖感,做任何事情都只是表面功夫,生命的感受無法發揮出來,造成了 現代人的苦悶與空虛。學佛就是讓神聖感再顯現出來,好好發揮生命的感受。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