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佛教宗派發展史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8-10-20 17:26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天台宗

天台宗



  中國佛教宗派。因創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臺山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故亦也稱法華宗。

  史略

  天臺宗學統自稱是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該宗思想,雖肇于龍樹,實則為蒙于北齊慧文。他從《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關於解釋《大品》“道種智”、“一切智”和“一切種智”之文,悟解到三智“一心中得”的道理,又結合《中論為觀四諦品》的三是偈:“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確立了一心中觀空、觀假、觀中的“一心三觀”理論。慧思繼承此說,並結合《妙法蓮華經》要義,又闡發“諸法實相”之說,慧思兼重定慧,實為以後天臺宗止觀雙修的起緣。後慧思傳智顗,智顗再發揮,終於形成以“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的獨立學派。智顗一本師傳的宗旨,教觀總持,解行並進,一變當時南義北禪的佛教學風。著作主要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世稱天臺三大部。弟子灌頂得其真傳,作《涅槃玄義》和《涅槃經疏》,很有發揮。灌頂以後,四傳到湛然,以中興天臺宗為已任,對天臺三大部都有翔實注解,發揮三諦圓融的義理。又針對華嚴宗、法相宗和禪宗,寫了《金剛錍 》、《法華五百問論》和《止觀義例》等著作,提出了無情有性的觀點,雖不免門戶之見,但對天臺宗以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湛然的弟子有道邃、行滿等。經過會昌禁佛和五代之亂,典籍湮沒殆盡,遂一蹶不振。道邃下五傳弟子義寂,通過吳越王錢俶遣使到高麗、日本訪求天臺宗典籍,高麗派諦觀送來教典等,才使該宗學說得以延續和發展。義寂的再傳弟子知禮,因受同學之請,撰《釋難扶宗記》,駁同門另一僧人晤恩等以《金光明經玄義》廣本為眾作而引起了一場歷時七年的山家、山外之爭。爭論的焦點是:真心觀還是妄心觀,色法具否三千等問題。山家主張妄心觀與色心共具三千;山外相反,主張真心觀,色法不具三千。山外的主張有些接近華嚴宗的教觀,被山家斥為不純,不久即衰。這次爭論記載在《四明十義書》中。天臺宗在元、明兩代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私淑台宗”,著《法華會義》等多種,對天臺教觀頗有發揮。晚近有諦閑著《大乘止觀述記》等十餘種。

  經典與判教

  以《妙法蓮華經》為宗旨,《大智度論》作指南,《大般涅槃經》為扶疏,《大般若經》為觀法。智顗的天臺三大部,是該宗的根本典籍。
  智顗判佛一代說法為五時八教。五時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這是根據《大般涅槃經》中從牛出乳、從乳出酪,次第而出生酥、熟酥、醍醐五味的譬喻而立的。乳譬第一華嚴時,說《華嚴經》;酪譬第二鹿苑時,說“阿含經”;生酥喻第三方等時,說《大方等大集經》、《寶積經》、《維摩經》、《楞伽經》、《勝鬘經》等;熟酥喻第四般若時,說《般若經》;醍醐喻第五法華涅槃時,說《妙法蓮華經》、《大般涅槃經》。這是佛陀在不同時機、對不同聽眾分五個階段說出的五類不同教法,叫“別義五時”。又佛陀宣說教法,並非按五大類絕對分界,而是將華嚴的義理分散在各個時教,如在鹿苑時裏,就間說到無相教法等,表明各時相互融通,謂之“通義五時”。從佛陀教法的方式方面判為化儀四教,從其內容方面判為化法四教,合稱八教。化儀四教為頓、秘密、不定。配合五時,佛陀對具有高深教理知識的眾生說《華嚴經》,令其頓悟究竟教理,為頓;佛陀對教理知識較差的眾生漸次說《阿含經》(鹿苑時)、《大方等大集經》、《大般若經》,使其由淺入深,轉小向大,漸次深悟教理,為漸;在頓、漸中都有秘密和不定二教,秘密與不定只是顯與隱的區別,同席聽講,各自悟解的教理淺深不同,或頓或漸,隱而互不相知的為秘密教;顯而互知的為不定教;到了講《妙法蓮華經》、《大般涅槃經》時,聽眾已經成熟,佛陀演教超出於方式之外,稱之為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化法四教為藏、通、別、圓,與五時所說諸經相配,《華嚴經》就是圓教,並兼別教。鹿苑時“阿含經”是藏教,小乘奉為圭臬。《大方等大集經》沒有一定,四教比較對說,看其所對而異,是別教。《般若經》中諸部般若,是闡明通、別、圓三教的,稱為通教。最後《妙法蓮華經》、《大般涅槃經》專顯圓理,是純圓教。

  理論

  此宗的主要思想是實相和止觀,以實相闡明理論,用止觀指導實修。實相淵源於南嶽慧思。他建立“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的諸法實相說。智顗用以與十法界(即佛、菩薩、緣覺、聲聞四聖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凡)、三種世間(即五陰世間、眾生世間、依報國土世間)等相配,構成“一念三千”的理論。認為一心具有十法界,十法界一一互具成百法界。而十法界又各具有三種世間,成三十種世間。依此推算,百法界就具有三千種世間。這三千種世間,都不過是具在介爾(微細)一念心中,謂之“一念三千”,亦名“性具”,或名“理具”。依此理具三千,而有事造三千。智顗又用此三千諸法為介爾現前一念心的所觀之境,進而聯繫慧文的“一心三觀”來考察,認為一切事物都由因緣所生,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即空;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又是相貌宛然,即假;空、假原是諸法一體的兩個對立側面,從全體看不應偏於任何一面,空即假,假即空,空假不二即是中。空、假、中同時具於一念,叫做“一念三千空假中”。空、假、中都是真實,稱為三諦。三即一,一即三,三一融通無障無礙,是為三諦圓融。修此一念三千空、假、中的三諦圓融,見空為一切智,見假為道種智,見中為一切種智。所以三諦圓融也就是三智圓融。通過圓修三諦,達到頓斷三惑,圓證三智,此即天臺宗的中心理論。用此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兩層實相說作為觀法修行,即觀三千、三諦諸法具於現前介爾陰妄一念之心,心即諸法,諸法即心,心法一體,無待絕待,謂之“觀不思議境”,此中能觀之智對所觀之境為第一重能所,能觀智境對所觀陰妄一念為第二重能所,這是總觀。另有九種助觀,即真正發菩提心、善巧安心、破法遍、識通塞、道品調適,對治助開、知位次、能安忍、離法愛等。合稱十乘觀法。是為天臺宗的圓頓止觀(禪法)。止觀是融為一體的。止是定,觀是慧,攝(散)心入止為定,靜明觀照為慧,止中有觀,觀中有止。“止觀明靜”,即含止觀並運、定慧力等之意。

  影響

  該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義學和禪觀之說,加以整理和發展而成一家之言,當時得到朝野的支援和信奉,對隋唐以後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響。元明以後,該宗學者往往兼倡並淨土,形成“教在天臺,行歸淨土”之風。該宗在漢族地區雖幾經興衰,但仍廷續至今不絕。

  9世紀初,日本僧人最澄將此宗傳到日本,在平安時代(784~1192),與真言宗並列發展,史稱“平安二宗”。13世紀由此宗分出日蓮宗。當今,日本天臺本宗、日蓮宗都很興旺,而日蓮宗在20世紀又分出幾個新興教派。(王 新)



頂部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8-10-20 17:27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華嚴宗

華嚴宗



  中國佛教宗派。因以《華嚴經》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實際創始人法藏號賢首,也稱賢首宗。以發揮“法界緣起”的思想為宗旨,又稱法界宗。

  史略

  此宗傳承為杜順一智儼一法藏一澄觀一宗密。該宗推戴杜順為初祖,而實際創始人為法藏。杜順原名法順。雍州萬年(今陝西臨潼西北)人,嘗從因聖寺僧道珍學習禪法,後住終南山宣揚《華嚴經》。著有《華嚴法界觀門》、《華嚴五教止觀》各1卷,為此宗在觀行方面的無盡緣起說和判教方面的五階次第說奠定了理論基礎。智儼天水(今屬甘肅)人。師事杜順。受具足戒後,各方參學,對地論學派慧光經疏中的“別教一乘”說和“無盡緣起”說及《十地經論》中的六相義,別有心得。著有《華嚴經搜玄記》10卷,《華嚴一乘十玄門》1卷,《華嚴五十要問答》2卷,《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4卷等。法藏依智儼學《華嚴經》,深通玄旨。28歲以後,開始廣事講說,參加實叉難陀、義淨、菩提流支翻譯《華嚴經》、《大乘入楞伽經》、《金光明最勝王經》、《大寶積經》等,並有著述100餘卷,詳盡發揮智儼的教規新說,正式創立華嚴宗。

  法藏有弟子多人,以慧苑為上首。但慧苑因作《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15卷,與法藏學說相左,被列為異說。唐大曆中,法銑(據說為慧苑弟子)著《刊定記纂釋》21卷,其弟子澄觀著《華嚴大疏》及《隨疏演義鈔》,皆力斥慧苑之作,以恢復法藏宗旨。但澄觀仍雜有不少禪宗、天臺宗的見解。其上首弟子宗密主張融合華嚴與禪宗,提倡教禪一致。在會昌禁佛中,此宗同受打擊。宋初,長水子璿以弘傳宗密之學為主;至其弟子淨源時,華嚴宗始得中興。淨源弟子義天本高麗王子,北宋元佑初年,攜帶該宗久已散佚的疏鈔多種來華,使其得以複傳中土。三年後,攜佛典及儒書1000卷回國,華嚴宗遂傳入高麗。其後道亭、觀複、師會、希迪各作《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的注解,世稱宋代華嚴四大家,繼有義和、鮮演、戒環、祖覺等相繼弘傳。元代敷演《華嚴經》的有盤谷、文才、了姓、寶嚴、春穀、大同、寶覺、善學、普瑞。明代有圓鏡、祖住、明得、方澤、洪恩等人,明末祩宏、德清、智旭,也都研習過法藏、澄觀的思想。明末清初有明源及其弟子續法,均以振興華嚴宗為己任。清初弘傳華嚴者,北方有大義、來舟、通理,南方有巢松、一雨、蘊璞、昧智、心光、佛閑、讀徹及居士彭紹升(尺木)等人。清末楊文會以及月霞也均以弘闡華嚴著稱。

  理論

  主要教理為法界緣起說。宇宙萬法、有為無為、色心緣起時,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圓融無礙,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並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門,來闡明無盡緣起的意義。

  四法界

   (一)事法界。指宇宙萬有事法,彼此一一差別,各有分齊;
  (二)理法界。指諸法平等的理性,即真如;
  (三)理事無礙法界。是說有差別的事法與平等的理性,互相溶融無礙;
  (四)事事無礙法界。指一切各有差別的事法,由於理性同一,故能一一稱性融通,一多相即而重重無盡。

  六相

   (一)總相。指一種緣起中,具足各種成分,類似所謂事物的全體;
  (二)別相。指各種成分有其差別,即事物的部分;
  (三)同相。指各部分互相依持,同成一總體,即事物的同一性;
  (四)異相。指各個部分雖互緣而生,仍各別有異,即事物的差別性;
  (五)成相。指由此各緣起法得成,即事物的生成;
  (六)壞相。指各部分仍住自法不移動,即事物的破壞。此六相都兩兩相順相成,同時具足,互融無礙。

  十玄門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指一微塵中同時具足一切諸法,互相依存,成一緣起;
  (二)因陀羅網境界門。指各個法中有無量法,彼此之間互相映現,重疊無盡;
  (三)秘密隱顯俱成門。指說一法即一切法,或隱或顯,俱時成就;
  (四)微細相容安立門。指一切法門均於一念中具足,即極微細中含容一切諸法;
  (五)十世隔法異成門。指一切法門遍佈於“十世”之中,前後久暫,不相隔曆;
  (六)諸藏純雜具德門。指六度萬行,或純或雜,法法交徹,功德互相具足;
  (七)一多相容不同門。指每一法中具有一切法,容攝無礙;
  (八)諸法相即自在門,指諸法融通,相即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無盡;
  (九)唯心回轉善成門。指法界無礙功德,都由一如來藏為自性清淨心回轉,具足成就;
  (十)托事顯法生解門。指所有塵法,事事無礙,隨一事理,能顯法相實相。該宗認為,上述事事無礙教義,皆如來稱性之談,即依本具的圓滿性德而起赴感應機之用,謂之性起說。又以理性為眾生本具,是因位中本有的性德,亦有稱性而現之義。

  判教

  對釋迦一代的教法,判為“五教十宗”。

  五教

   1,小乘教:為聲聞乘人所說的教法,指說四諦、十二因緣的“阿含經”和《四分律》、《發智論》等;
  2,大乘始教。為開始由小乘轉入大乘者所說教法,指大乘空宗的《般若經》、《中論》等以及有宗的《解深密經》、《唯識論》等;
  3,終教:為大乘終極的教門,指說真如緣起、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的《楞伽經》和《大乘起信論》等;
  4,頓教:是頓修頓悟的教門,指不依言辭、不設位次而頓悟教理的《維摩經》等;  
  5,圓教:為圓融無礙的教門,指完全說一乘教理的《華嚴經》。

  十宗

   1、我法俱有宗。主張人我、法我俱為實有,指已入佛法的“人天乘”和聲聞乘中犢子部、法上部等所立宗義;
  2、法有我無宗。主張五蘊諸法三世實有,但“人我”非有,指聲聞乘中說一切有部等所立宗義;
  3、法無去來宗。主張諸法現在有實體,過去與未來無實體,指聲聞乘中大眾部等所立宗義;
  4、現通假實宗。主張諸法過去、未來沒有實體,現在只五蘊有實體,十二處、十八界則不真實,指聲聞乘中說假部及《成實論》、經部所立宗義;
  5、俗妄真實宗。認為出世法真實,一切世俗法均不真實,指聲聞乘中說出世部等所名宗義;
  6、諸法但名宗。主張一切法只有“假名”而無實體,指聲聞乘中一說部等所立宗義;
  7、一切皆空宗。主張一切法皆虛幻不實,指般若經等,相當於大乘始教中的空始教;
  8、真德不空宗。主張一切法都是真如(如來藏)顯現,含有“實德”,故“真體不空”,指《楞伽經》等,相當於大乘終教;
  9、相想俱絕宗。認為“真理”是“絕言所顯,離言之理”,只有頓悟認識,指《維摩經》等,相當於大乘頓教;
  10、圓明俱德宗。認為一切法本來功德圓滿,彼此圓融無礙。指《華嚴經》,相當於一乘圓教。

  觀法 

  該宗觀法以法界觀為主。此觀有三重:
  1、真空觀。依理法界而立,觀察一切諸法的本性即空;
  2、理事無礙觀。依理事無礙法界而立,觀察諸事法與真如理,互相交融;
  3、周遍含容觀。依事事無礙法界而立,觀察以同一真如理為本性的一一事,遍攝無礙。修行階位有兩門:

  一、次第行布,依據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次第,由淺至深,階位分明;
  二、圓融相攝,指得到一位,就能前後諸位相即相入,因果不二,始終無礙。(田光烈)



頂部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8-10-20 17:28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法相宗

法相宗

  



  中國佛教宗派。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對真實(相)和絕對真實(性)而得名。又因強調不許有心外獨立之境,亦稱唯識宗。由於創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窺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稱慈恩宗。

  史略

  創始人玄奘曾遊學印度17年,回國後先後譯出瑜伽學系的“一本十支”各論,並翻譯了《成唯識論》,奠定了法相宗的理論基礎。其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窺基等對該宗典籍竟作註疏,在理論上各有發揮。特別是窺基,直紹玄奘所傳,融全貫通,加以發揚,有“百部疏主”之稱。窺基之後,慧沼、智周傳承兩代,各有闡揚。自智周弟子如理以後,即逐漸衰微。

  經典

  主要奉古印度大乘佛學瑜伽一系學說,其所依經典,即以《瑜伽師地論》為本,以《百法明門論》、《五蘊論》、《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雜集論》、《辨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大乘莊嚴經論》、《分別瑜伽論》等十論為支的所謂“一本十支”為主要典籍。《成唯識論》為其代表作。

  判教

  此宗的判教,依據《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等,判釋迦一代教法為有、空、中道三時。
  第一時有教。為破異生實我之執,于鹿野苑說阿含經等,昭示四諦、十二因緣、五蘊等法,是為初時我空之說。
  第二時空教。為破除諸法實有之執,在靈鷲山等說《摩訶般若波羅密多經》等,開示諸法皆空之理,令中根品,悟彼法空,舍小取大,是為第二時法空之說。
  第三時中道教。為破除執著有空,于解深密等會,說一切法唯有識等,即心外法無,破初有執;內識非無,遣執皆空;離有無邊,正處中道;是為第三時識外境空之說。
  此三時教的說法,有依釋迦說法年月先後來區分的,稱年月次第;有依了義與不了義來區分的,稱義類次第;還有兼年月次第與義類次第來區分的。

  理論
  1、三性說:
  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無著、世親等瑜伽行派認為,諸法實相應有兩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如名言詮表所說,也不是一切都無所有,而是遠離有無二執以為中道。這樣即有虛妄分別與空性兩面:依分別的自性說為“依他起性”(相對真實);依分別的境說為“遍計所執性”(妄想);又依空性說為“圓成實性”(絕對真實)。法相宗繼承此說,且結合唯識說,以為三性也不離識,謂諸識生起之時,現似見分與相分兩分是依他;意識從而周遍計度,執為“能”、“所”二取,則是遍計所執。

  該宗又用唯識所現來解釋世界,認為世界現象都由人的第八識即“阿賴耶識”所變現,而前七種識再據以變現外境影像,緣慮執取,以為實在。又認為在阿賴耶識中蘊藏著變現世界的潛在功能,即所謂種子。其性質有染有淨,即有漏無漏兩類。有漏種子為世間諸法之因,無漏種子為出世間諸法之因。從而說明未來出世者種姓有聲聞、獨覺與菩薩三乘之別,又有不定為何乘之“不定種姓”與三乘也不得入的“無種姓”,因而建立五種姓說。這與向來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之說不同,是該宗中心思想之一。

  2、五重觀法:

  為與唯識說相適應,主張用唯識觀。窺基在《大乘法苑義林章》的《唯識章》中特別提出從寬至狹、從淺至深、從粗至細的五重唯識觀。五重觀是:
(a)遣虛存實識。此觀有情的遍計所執性法,純屬妄情臆造,毫無事實體用,故應遣除;至於依他性法仗因托緣依他而有事實體用,是“後得智”之境,又圓成性是諸法之理,為“根本智”之境,均不離識而應留存。是為唯識觀的初步。
(b)舍濫留純識。雖觀事理皆不離識,而此內識有所緣相分和能緣見分。相分為內境,見分心仗以起,攝境從心,並簡別有濫於外境,所以只觀唯識,為第二步。
(c)攝末歸本識。攝見相二分之末,歸結到自心體分之本。因見相分皆識體所起,識體即為其本。今但觀識體,為第三步。
(d)隱劣顯勝識。隱劣心所,顯勝心王。心王起時必隱劣心所,為第四步。
(e)遣相證性識。心王猶屬識相,今遣相而證唯識性,得圓成實之真,為唯識觀最究竟之階段,即第五步。

  3、因明學說:

  因明原為瑜伽行派所創。世親門人陳那有更大發展。玄奘在印度遊學時,曾到處參問因明,造詣極高。臨回國前,在戒日王所主持的曲女城大會上,立了一個“真唯識量”,書寫在金牌上,經過18天,無一人能駁倒它,創造了因明光輝的典範。回國後,先後譯出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和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門人競作主疏。其中以大莊嚴寺文軌和慈恩寺窺基所作最為流行。窺基對因明作法,多有發展,主要有:區別論題為“宗體”與“宗依”;為照顧立論發揮自由思想,打破顧慮,提出“寄言簡別”的辦法;立論者的“生因”與論敵的“了因”,各分出言、智、義而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每一“過類”都分為全分的、一分的,又將全分的一分的分為自、他、俱;推究了有體與無體。

  影響

  此宗所傳唯識因明之學對後世影響很大。律宗道宣專事四分律的宣揚,在理論上也吸收了玄奘新譯唯識學的觀點,以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功能)思心所為戒體,稱為心法戒體論(戒弟子從師受戒時,在精神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稱戒體)。晚明思想家王夫之著有《相宗絡索》一書,對法相宗的基本概念,分析頗精。清代思想家龔自珍曾在其著作中運用因明三支比量。譚嗣同在所著《仁學》一書中,也引用有關唯識思想。資產階級革命家章炳麟,曾運用因明與西方邏輯、中國墨經作比較研究,並有《齊物論唯識釋》之作。近代歐陽竟無、韓清淨和太虛等也曾對法相唯識之學竟相研習,並撰有不少專門著作。

  法相宗在日本亦有流傳。唐永微四年(653)日僧道昭從玄奘學法相宗義,回國後以元興寺為中心傳法,稱南寺傳。開元四年(716),日僧玄昉從智周學法,歸國後以興福寺為中心傳法,稱北寺傳。新羅智鳳、智鸞、智雄亦從智周學法相而弘傳於日本。法相宗是日本奈良、平安時代最有影響的宗派之一,至今流傳不絕。(虞 愚)



頂部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8-10-20 17:29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密宗

密宗


  中國佛教宗派。亦稱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剛乘、真言乘等。因該宗依理事觀行,修習三密瑜伽(相應)而獲得悉地(成就),故名。

  淵源

  印度最後一個時期的佛教中密教盛行,其教典總稱為怛多羅。密教在教理上以大乘中觀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為其理論前提,在實踐上則以高度組織化了的咒術、禮儀、本尊信仰崇拜等為其特徵。宣傳口誦真言咒語(“語密”)、手結契印(手式或身體姿勢,“身密”)和心作觀想(“意密”),三密相應可以即身成佛。另外,在其修法之際,建築壇場(曼荼羅,意為“輪圓具足”),配置諸佛菩薩。密教成為獨立的思想體系和派別,一般認為在7世紀中葉《大日經》和《金剛頂經》成立以後。最初流傳於西南印度、德幹高原,後來再向南印度和東北印度傳播,以超戒寺為中心,獲得波羅王朝的支援而迅速發展。《大日經》主要講述密教的基本教義、各種儀軌和行法、供養的方式方法。《金剛頂經》以大日如來為受用身,宣傳“五佛顯五智說”,所謂“五佛顯五智”是中央大日如來佛的法界體性智,東方的阿閃(門+三人)如來的大圓鏡智,南方的寶生如來的平等性智,西方的無量壽如來的妙觀察智,北方的不空成就如來的成所作智。其中最重要的是法界體性智,除了法界體性智外,其餘四智都是唯識所轉,採納了瑜伽行派的“轉識成智”的思想。《金剛頂經》出現以後,密教被稱為金剛乘。其後從金剛乘中又分出一支稱俱生乘或易行乘。這派經典多用孟加拉等地方語言寫作,其中很多是導師所傳的歌訣,主張佛身四身說(法身、報身、應身和俱生身),宣傳自我是“與生俱有”(本性)的性質並是實現的目的,在實踐上重視導師的作用和秘密的儀式。在11世紀西亞突厥系的伊斯蘭軍隊侵入南亞次大陸以後,在密教中又出現了時輪教,有些學者認為時輪教即是俱生乘。他們宣傳現實存在象時間的車輪一樣,倏忽即逝。“般若與方便二而不二”,只有信仰宇宙的絕對者本初佛才能從迷妄的世間中解脫出來。另外,宣傳佛教的理想國香巴拉的思想。在時輪教出現以後不久,中印的佛教寺院受到入侵軍隊的徹底摧毀,佛教在印度也就消失了。

  漢地密宗

  印度密教的思想和實踐傳入中國,始於三國時代。自2世紀中至8世紀中的600年間,漢譯佛經中約有100多部陀羅尼經和咒經,其中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的《大灌頂經》12卷,初唐阿地瞿多譯的《陀羅尼集經》12卷,屬於陀羅尼和真言的彙編性質。在此期間,印度、西域來華的譯師和高僧也多精於咒術和密儀。據佛書記載,西晉永嘉四年(310)來洛陽的佛圖澄“善誦神咒,能役使鬼物”約于北涼玄始十年(421)至姑臧的曇無讖“明解咒術,所向皆驗,西域號為大神咒師”。北魏永平初來洛陽的菩提流支也“兼工咒術”,“莫測其神”。中國高僧玄奘、義淨等也都傳譯過密法。以上後世稱為“雜密”。但在中國弘傳純粹密教(“純密”)並正式形成宗派的,實始於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

  唐開元四年(716),印度密宗高僧善無畏攜帶梵本經西域來到長安,深受玄宗禮遇,被尊為“國師”。開元五年起,先後于長安、洛陽兩處譯出密教經典多部。其中最重要的是於洛陽大福先寺由其弟子一行協助譯出的《大日經》7卷,後成為密宗的“宗經”。一行親承講傳,又撰《大日經疏》20卷、《攝調伏藏》等。他們傳授以胎藏界(理)為主的密法,是為中國密教正式傳授之始。善無畏著名弟子除一行外,尚有溫古、智儼、義林和新羅的元超等。 唐開元八年(720,一說七年),南印度密教高僧金剛智經南海、廣州抵洛陽,大弘密法。金剛智於開元十一年至十八年,先後在長安資聖寺、大薦福寺譯出《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等經軌4部,7卷。其弟子不空曾奉師命赴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學習密法,回中國後先後在長安、洛陽、武威等地譯出《金剛頂經》、《金剛頂五秘密修行念誦儀軌》等11部,143卷。《金剛頂經》後亦為密宗所依的主要經典。他們的傳授以金剛界密法(智)為主。不空著名弟子有金閣寺含光,新羅慧超,青龍寺惠果,崇福寺慧朗,保壽寺元皎、覺超,世稱“六哲”。而以惠果承其法系。惠果曾任代宗、德宗、順宗三代“國師”。其弟子有爪哇僧辯弘、日僧空海等。

  日本密宗

  唐貞元二十年(804),日本僧人空海大師來唐學法,在長安青龍寺從惠果大師受金剛界、胎藏界兩部秘法,並受傳法大阿闍黎位。3年後回國,以平安(今京都)東寺為中心弘傳密教,並建高野山金剛峰寺為傳教“根本道場”,創立真言宗,以傳金剛界密法為主,亦稱“東密”。其教義與中國密宗略同,但重視空海的《十住心論》、《秘密寶鑰》、《辯顯密二教論》、《即身成佛義》等所含基本要義。鐮倉時期,賴瑜創新義真言宗,認為大日如來的法身不說法,其化身說法,以和歌山根來寺為中心,現有真言宗豐山、智山兩派;反對此說的為“古義真言宗”,以東寺和高野山為中心,現有高野山真言宗、真言宗山階派,真言宗醍醐派、真言宗東寺派等。此外,又有日僧最澄、圓仁、圓珍等先後來唐學天臺宗和密宗教義,回國後在比睿山等地進行弘傳,被稱為“台密”,以傳胎藏界密法為主。此派基本上可分為根本大師(最澄)派、慈覺大師(圓仁)派和智證大師(圓珍)派三個流派。由此瑜伽密教盛行於日本。

  藏地密教

  在中國西藏行區的密宗通稱“藏密”。早在7世紀松贊干布時期的藏傳佛教,就傳入密部經典。8世紀間印度密教僧人寂護和蓮花生到藏弘法,建有密教的根本道場桑耶寺。其後又有法稱來藏傳瑜伽金剛界法、大曼荼羅等灌頂;無垢友、施戒等來藏譯出《集密》等許多密宗典籍。密教在西藏得到了流傳。但西元841年贊普朗達瑪禁佛時受到了嚴厲的打擊。直至10世紀,藏地阿裏地區統治者智光派沙門寶賢等赴印學習“集密”、“時輪”等經續、注釋及儀軌等。並迎請印僧作信愷、作蓮密、佛祥靜、佛護、蓮花密等來藏翻譯顯密經論,而以瑜伽密部尤其是《集密續》為重點。東印度僧人法護及其弟子等也在藏地譯出許多前所未有的密乘典籍,使密教在藏地又得到弘傳。11世紀中期,中印度超戒寺僧人阿底峽應請入藏,宣揚顯密觀行教法,使密教得到相應發展。其弟子續其法燈,弘通無上瑜伽,首開西藏密教噶當一派。此外,弘傳密教的,還有寧瑪、噶舉、薩迦等派。15世紀初,宗喀巴及其弟子賈曹傑、克主傑等創立格魯派。下傳達賴、班禪兩大系,為現今藏地盛行的一大密宗教派。西藏密法一般分為四部,即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但密宗各派幾乎全以無上瑜伽部各種教授為主要修習法門。無上瑜伽部又分為三部。其中父部奉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為本尊;母部奉勝樂金剛、喜金剛為本尊;無二部奉時輪金剛為本尊。各尊均有自已大量的“本續”、“蔬釋”和“儀軌”。藏密的重要法門有大圓滿、大手印、道果、五次第、六加行、拙火定等。

  教義

  該宗認為世界萬物、佛和眾生皆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所造。前“五大”為“色法”,屬胎藏界(有“理”、“因”、“本覺”三個方面的意義);“識”為“心法”,屬金剛界(有“智”、“果”、“始覺”、“自證”四個方面的意義)。主張色心不二,金胎為一。兩者賅宇宙萬有,而又皆具眾生心中。佛與眾生體性相同。眾生依法修習“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業”清淨,與佛的身、口、意三密相應,即身成佛。此宗儀軌複雜,所有設壇、供養、誦咒、灌頂等,均有嚴格規定,需經阿闍梨(導師)秘密傳授。

  典籍

  密宗典籍浩瀚,梵本傳世不多,但中國西藏和漢地保存譯本頗多。漢譯密藏經軌計有400部,681卷,經疏14部,81卷,合計414部,762卷;日本《大正藏》收入密宗著述計193部,1109卷,以上各有少量重譯及複本;西藏甘珠爾中收密部經典728部,丹珠爾收各種經疏、儀軌、成就法等計3120部,全部約合100余萬頌,約當漢譯3000餘卷。西藏各派關於密宗的著述數量亦極龐大,目前尚無確切統計。中國保存的密宗譯本不但數量巨大,質量亦甚高,是研究印度、中國密宗的珍貴史料,目前已引起國內外的重視並引起了研究的高潮。日本和西方國家巳刊行很多校本,如《集密》、《攝真實論》、《寶篋莊嚴》和《成就法鬘》等等。(郭元興 高振農)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