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念佛三昧初探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6-2 19:31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念佛三昧初探

念佛三昧初探
洪啟嵩

念佛法門在初始時,只是為讓修行人,在孤獨無助時的安慰依靠之用,所以念佛在當時是遇到境界或在荒野無依時,用以安心的法門。到了部派佛教興起時,也就是小乘佛教發達時,它被收錄為五停心觀之一。

  五停心觀就是五種讓人妄念停止的禪法,像不淨觀對治貪欲,數息觀對治妄念,因緣觀(觀察十二緣起)對治愚痴,慈心觀對治瞋念,念佛觀對治惡業;有些人將念佛觀以界分別觀取代。這幾乎是小乘佛教中最根本的禪法,但這些禪法基本上是以對治眾生無明煩惱為重心。但此處所講的念佛三昧,已經超出傳統上小乘的看法,它已變成大乘菩薩必修的要門。


念佛三昧的三種意義

  修持念佛三昧,就必須先了解念佛三昧的三種意義:

  第一、迴向成佛菩提
  第二、迴向有情眾生
  第三、迴向真如實際

  有如此內容才能稱為大乘禪學、大乘菩薩的三昧。

  第一、迴向成佛菩提,即是說在修持念佛三昧時,不僅是止於原始禪法──因心中充滿恐懼,需要佛陀加持,所以窮極呼天,希望佛陀給予護佑;也不僅是止於修持禪學時,因很多境界難了,希望佛陀加持智慧,讓自身智慧通達得到解脫而已。


  整個念佛三昧的根本義就是──念佛是要成就與佛陀同樣的果報,跟他同樣具足慈悲與智慧的圓滿,與他同樣達到心靈上最高明的境界,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所以念佛,第一必須對佛陀具足無限的向上和欽仰,是「悲仰同觀上」,觀佛是無上,他是法界中最圓滿的生命,因此我們要與佛同等無二,所以迴向成佛菩提,這是一個念佛者最根本在信願上的成就。


  第二、迴向有情眾生,佛陀有無邊智慧,我們號為菩提薩埵,也就是覺有情(菩提為覺、薩埵為有情),菩薩行者是佛跟眾生之間的一個橋樑,上乞佛法,下化眾生,他從佛陀那邊得到無限威神的加持,依佛力加持,故廣度無量眾生,所以念佛三昧是為了迴向一切有情,「悲」為根本,為眾生的緣故,他粉身碎骨在所不辭,所以念佛是為了眾生。

  第三、迴向真如實際,也就是念佛人了知佛性、眾生和我是空,我所念也是空,但以悲憫故而念佛。他了知這些都是空是幻,而空如幻都是緣起所成,於緣起中起空花佛事。

  所以在這個層次來講,迴向真如實際,也就是安住在大智慧──摩訶(義譯為大)般若波羅蜜多。既然迴向真如實際,是安住在智慧中,所以說念佛三昧在大乘菩薩三昧裡,根本上是信願、智慧、慈悲都要具足的,如此才算是一個完整的菩薩三昧。

  念佛若具備這三者,可說是修學大乘菩薩的三昧。許多人說:「我念阿彌陀佛,我就是大乘菩薩。」此事有待商榷,因為在極樂世界裡也有小乘人,所以念阿彌陀佛不一定只大乘才有。

  因此,念佛若沒具足這三個意義,即使念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還是小乘人,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念阿彌陀佛就是大乘菩薩,沒發菩提心就不是大乘菩薩,發菩提心就是大乘菩薩。

念佛法門的起源與開展

  在原始佛教中有所謂三念法門,三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僧是真理的實踐者和團體;法是如實宇宙的真理。其實法是超越於佛的存在,《阿含經》明言:「若佛出世,若不出世,諸法常住。」宇宙真理是永遠不變的,佛陀不過是踐履了法的真理而已,但在踐履法的過程裡,我們需要靠佛的教導,才能學習圓滿。

  念佛法門最早是在《阿含經》裡出現的,當時有的在家居士從事經商,經常往來各處。在曠野時,因人煙少,心懷恐懼,這時佛陀為了讓其安定,就教他們念佛,這念佛跟一般其他宗教的念天、念神本身內涵上並無二樣。

  此外有些比丘在阿蘭若(遠離聚落,適合修行的僻靜處)修行,這些修頭陀行、修苦行的人,在修行時有時會恐懼,恐懼時佛陀就教他們念佛。

  所以念佛法門很早就出現了,在《阿含經》裡就有記載,但這種念佛法門完全重信仰,這些重信仰的形式,在很多經典中都有記載,只要你很誠心念佛,你一定可以升天,到最後可以得到解脫,那時念的是「南無佛」──皈命佛。

  我們在《法華經》裡也看到「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的偈頌,就是「南無佛、南無佛……」,這樣子念,因為那時十方佛的信仰仍未普遍發展,大家還不清楚每一尊佛的願力,所以那時強調稱名念佛──稱念南無佛而已,但是這個稱名的方法,慢慢從信仰的層次到最後大家發覺念佛法門真好。

  所有法門本身都是隨著時代不斷地變化,不但內容不斷增廣、昇華。當我們發覺「念佛」它應不只是信仰而已,應該有其理智面,有可以再發展的地方時,便開始思索為什麼念佛?佛是什麼?故而發覺到佛陀賦有無邊無量的內涵,他具足智慧與悲憫。

  所以,念佛是學習佛陀的智慧與悲憫,因此要念佛就必須跟佛一樣,發心度眾生。因此從信到悲、智慧三者都被納入念佛的內涵裡,三者圓滿的念佛思想,就變成一個菩薩所必須共學的。到最後菩薩念佛,是要在每一時、每一刻、每一念都必須與佛相應,否則就沒有實踐菩薩道的力量。

  念佛法門變成大乘菩薩的共學,每一個菩薩都必須念佛,而且念佛已經超越了傳統信仰的層次,變成了菩薩道實踐的樣態。

  但是每個人的根本個性不同,所受的訓練不同,因此產生各種不同的念佛樣態;有些人從智慧契入,有些從悲心、從信願契入。從信願趨入者重視形式,他要持名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或者觀想這尊佛的佛像,觀想佛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何他會如此光明巍巍呢?哦!原來他擁有偉大的福德智慧,所以相好具足,我希望得到他的加持,使我與其一樣圓滿,這是信願上入手的方法。

  有些人從悲心下手:佛陀救度眾生,他為一切眾生實踐成佛,使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得到究竟圓滿,我要像他一樣,所以說我希望念佛的時候,就是要跟他一樣具足那種悲憫的力量。
  有些則從智慧入手:佛具足十力、四無所畏、一切智慧,這種智慧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所以我心安住在般若波羅蜜多時,我就是在念佛。

  如此一來,念佛法門就無限無邊的開展。

  念佛在後世中所發展出來的法門,有些人可能比較不熟悉,因為現在稱名念佛大量盛行,其他念佛法門幾乎不流行。現在提出來讓大家了解,原來念佛法門有那麼多,大家可依需要,選擇一種作為修持的根本。

散心稱名念佛

  念佛方法中最常聽到,也是我們最常接觸的是稱名念佛;稱名念佛可分兩種,一是散心稱名念佛,一是定心稱名念佛。最早期稱名念佛單念「南無佛」,佛本身就具有無量無邊的意義。之後,十方佛才慢慢傳誦出來。

  很多人因為因緣不同而有不同的念佛因緣。例如在西方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為什麼成佛,他有他的願力,有他的悲憫心;東方有阿?佛,為什麼成佛?原來他修忍波羅蜜,是不動佛,人家罵他,他都不生氣,他是道德的實踐者。又如藥師佛,藥師佛為什麼成佛?他具足大醫王的成就,他能應病予藥,能治療眾生一切身心的疾病,讓眾生得到撫平。

  所以每一尊佛有每一尊佛的特殊樣態,和其成佛的特殊因緣和願力。這些願力和樣態,就代表要救度無邊的眾生,而每一個眾生,在他當下的每一念裡,都是他實踐菩薩道、發菩提心的對象。於是到最後,一個醫生修持成就了,他就是藥師佛,一個建築師修持成就了,他就是阿彌陀佛。

  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生命型態,所以各有其內在因緣,使其抉擇不同的佛號來稱受,從而開始努力修持,就會成就那尊佛的境界。

  散心稱名念佛是隨時隨地的念,念的時候要相信他的本願,尤其菩薩行者念佛時,一定要了解自己所念的那個佛的本願,心要跟那個佛的本願相應,如此,念才會特別有效力。

  稱名念,就是隨時隨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隨時隨地的念,念到最後就是《阿彌陀經》所謂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念佛。

  一心不亂念佛要怎樣才算初步及格?

  隨時隨地於二六時中、一天二十四小時這樣念佛,就跟阿彌陀佛相應。念到自己的八識田裡,所以,老婆罵你的時候,「阿彌陀佛」,跟男朋友吵架「阿彌陀佛」,其至在睡覺、人家掐你脖子時,一掐就脫口念出「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心中都是「阿彌陀佛」,隨時隨地都是心念彌陀,這是一般的散心念佛。

定心稱名念佛

  所謂「定心稱名念佛」一門,語出《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簡稱《文殊般若經》。

  此念佛法門乃是要「端身靜坐,隨佛方所」,而「隨佛方所」主要是建立在心理層次的範疇。我們所在的地球跟著太陽運轉,因此我們的方位隨時都在變化,所以西方並不是固定不動的西方,而我們認定的西方,是有心理層次的;因為我們認為佛陀在西方,所以在心理上也建立一種方位的感受,因而產生了一些力量。

  要念一尊佛的名號,我建議大家先研究他的願文,你沒研究他的願文,在稱名念佛的時候,雖然有效,但效果恐怕只有千百億分之一。所以,在稱名念佛時,不僅要發與那尊佛同等的願力,甚至要發比他更大的願心。

  藥師佛有十二大願,最重要的是第一、第二願。第一願,當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時──就是成佛時,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焰網莊嚴光明無比,我要使十方三世眾生跟我一樣,這是一切眾生成佛願。看到這句話,如果大家的妄想念頭剎那斷掉,完全與他相應,而徹徹底底相應時,就成就藥師佛了。

  因為凡夫見太重,大家總是不信,其實這願很偉大,如能剎那證信,身心馬上改變。可惜我們沒這麼利的根器,老是懷疑:一念成佛怎麼可能?但《法華經》中明言,小龍女八歲就成佛。

  第二願是世界成就願,就是完全成就無比清澈透明的藥師佛淨土。念藥師佛,就要研究其本願。念阿彌陀佛是希望往生西方淨土,因此對其四十八願要有深刻了解,之後,端身正坐,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才能真正與佛相應。

  定心念佛,是一種捷徑念佛,一般來講是修三個月九十天,坐著念佛九十天,九十天裡一心不亂地一直念、一直念,除了上廁所、吃飯之外,都在端坐念佛,所以現在一般打佛七,也帶點「定心」念佛的方式,但大部分還是散心的念佛型態。

  以上所講,還不是菩薩的念佛三昧,在《文殊般若經》裡,講的念佛三昧是──要繫緣法界,法界一相,也就是說,你要認清整個法界是無我無他,整個法界現前是一味,是無內外的差異,我空、法空、諸佛皆空。所以念佛的時候,只是如實的念。念佛三昧,到最後端身靜坐,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坐著現前了,他還可以跟你講話,甚至你的身心還可以進到他的世界。

  這樣的境界現前時,若有些許執著產生,便會偏離,大家要明白:佛沒有來,也沒有去,這只不過是一法界的如實相而已。所以要了知一切如幻,不執著境界,不執著境界就不落入境界,因此這屬於智慧的內容。而念一佛的功德,等於無量無邊佛的功能,為的是一佛的功德跟法界的功德同等。

  此處也讓大家有個啟示──修行不要貪多務得,雖說每個法都要學,但在實踐時就要一門深入。念阿彌陀佛時,不要隨隨便便又加入其他法門;若修念佛法門,在這段時間就都念佛,當中要學其他法門也可以,但只是聽聞而已,修持時還是要貫徹原本的方法。千萬不要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覺得好像一尊佛不夠,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藥師佛」、「南無觀世音菩薩」……一起來,結果愈念愈多,而真的遇到事情時,卻不知道要持念哪一尊佛來加護自己!

  所以最好不要自找麻煩,這不是說修學的法門一生不改,而是在修學某一法門的一段時間裡,要專心在那個法門上,這樣才容易成就。你修這個法門成就了,其他法門也很容易成就,你只要見到阿彌陀佛,也很容易見到藥師佛。這是稱名念佛的內涵。

  在中國一般都圍繞著稱名念佛,尤其是散心稱名念佛,這是三根普被,廣大法門,但如果以為這是唯一的,則是一個法門的倒退、退墮。我們應該說,這個法門很好,可以學,但是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其他法門,不同根器的人可以抉擇不同的方法,隨順方便即可。

     觀相念佛
  觀相念佛有二個層次,一是觀相念佛,一是觀想念佛。唐代圭峰宗密大師,他分念佛法門為「稱名念佛」、「觀相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印順導師則把它分成「稱名念佛」、「觀相念佛」、「功德法身念佛」、「實相念佛」。

  觀相念佛,基本上來自眼根,我們眼觀佛像,植入心中,讓「佛」的意念深住心中,了知他是空性的,故他能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是凡夫,是如幻的,所以我們也能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為什麼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因他具足無邊功德與無邊智慧,因此我們要像他一樣。

  所以,首先觀相念佛需有佛像。現在佛像很多,但在古代佛像很不流行,尤其在原始佛教裡,佛像幾乎不存在,佛像都用蓮花、足印來表示,佛陀走過之處就畫一個腳,坐的地方就畫一朵花。後來有一次佛陀到天上去,有個國王很思念佛陀,就徵求佛陀同意,塑了一尊佛陀金像,從此才有佛像。

  早期佛像只在寺院裡才有,所以觀佛像沒有現在這麼方便,只能到寺院去觀察後回來憶念。有的是先看佛像,心裡就念佛,一直看、一直看,結果整個身心與意識相結合,最後身心轉換成佛的身心,所以早期這是一種很奢侈和難得的法門。常常只能按經典記載的去想像,去組合。慢慢地,佛像大流行每個人都可私自擁有,可從經典去畫佛像。

  觀想念佛也有二途,一途是最高明的,如果功夫夠,可入定看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看他,那就不用觀想了,但這種人少之又少。沒辦法就依照佛像來觀想他,觀想佛像就如同頻率一樣,愈調愈接近、愈調愈清楚。雖然畫出來的佛像與真正的佛有別,但卻一定有部分共同點,還是能逐漸證得見佛陀。

  修行沒出離心,光是用功是沒用的,用功若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如此一來,修得愈好我執反而愈重。有些小孩子一下子就成就了,有些人卻修了幾十年,無所成就,因他一直在保護自己,不讓佛把其妄心破掉。

  一般說來,觀想念佛有二種,一是觀想佛陀的生身,一是觀想佛陀的報身。

  佛陀的生身一般稱為應身或化身,二千五百年前印度的釋迦牟尼佛,生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及種種教化與種種功德。但觀想他的生身,不要以為只觀想不動的佛像,還要變成可移動的,好比先看幻燈片,再變成多媒體,接著可放電影。

  至於應化身,起先觀想:「釋迦牟尼佛出生時如何──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接著可觀想:「在菩提樹下悟道時如何」,「涅槃的過程」,也可觀想他悟道或說法時,或他八相成道整個一生。他是活動的,你可以跟他求法,但是求法還是要如幻,有些人不能了知如幻,以幻境當實境,那就麻煩了。以上是屬於佛陀生身的觀想法。

  另一種是觀想所謂的「報身」。報身、化身應如何區別?報身就像天空有一個太陽或月亮;化身就像地面上水所倒映的。所以千江有水千江月,因緣成就時,佛陀就會現起。

  我們常念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就是祈求他趕快來,在理論上他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才下生人間,亦即在人間成為淨土時,他下生人間,如果讓人間早點成為淨土,他就不得不來。

  所以,如果你喜歡留在娑婆世界,這階段的目的就是──把地球變成淨土,使彌勒菩薩早日到達地球成佛。也就是說,請佛住世是彼此的責任,不是佛單一的責任。因彌勒佛不太喜歡污穢的地方(而釋迦牟尼佛則常處於五濁惡世,兩者個性不太一樣),所以早點讓人間成為淨土,他才來。

  如果你喜歡往生他方淨土,有佛住世、沒有三惡道、清淨莊嚴無比的國土,那就要依那個淨土的佛為觀想對象,觀想種種莊嚴境界,一心與之相應,配合願力則能往生。
  報身的身體跟人間示現的不一樣,釋迦牟尼佛在人間示現,所示現的身相不能超出人類所能接受的感官頻率,否則我們的身心受不了。釋迦牟尼佛所顯現的身體,所謂「常光一丈」是用人類的形式來表達,但報身整個顯現,就無量無邊,如同《華嚴經》所講的無量光明。我們也可那樣觀想,但必須加上自己的想像力。不管如何,一般次第修持是先觀佛像,把佛像攝入腦子裡再觀想,到最後甚至加入自己,而進入念佛的境界。這就是觀想念佛。

  在《觀無量壽經》中有所謂的「十六觀法」,這亦屬觀想念佛,其中後三觀──即第十四觀指的是上品上、中、下生(上輩者)的觀法,第十五觀指的是中品上、中、下生(中輩者)的觀法,第十六觀指的是下品上、中、下生(下輩者)的觀法。這裡的「觀」並不只是單純的觀想而已,它還有實踐、相應的義涵,也就是說,如果能相應於第十四觀的內容即是上品往生者,能相應於第十五觀內容者即能往生中品。例如第十四觀上品上生是要:「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足這些便是成就第十四觀之上品上生者,也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至於前十三觀實是一般的禪觀法,十四、十五、十六觀則是往生要具足的觀法。上品、中品、下品的觀法也都可以修前面十三種觀法,因為這十三種觀法都是配合西方淨土的種種莊嚴及無量壽佛而設觀:

  「第一落日觀。第二水想觀。第三寶地觀。第四寶樹觀。第五寶池觀。第六寶樓閣觀。第七華座觀。第八像觀。第九一切佛身觀。第十觀音觀。第十一勢至觀。第十二雜想觀。第十三普觀。」

  這些觀法的名稱有不同的說法,所觀的內容並非單獨一項,在《觀無量壽經》當中有清楚的說明。其中第八觀,經中說:

  「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第九觀觀無量壽佛即見諸佛,經中說: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生攝取不捨,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念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上述成就念佛三昧的觀法,正是念佛法門中觀想念佛的正解。其餘的觀法亦可納入觀想念佛的廣義中。

  這十三觀有其階次順序:從初觀的落日觀,是順應西方極樂世界、光明歸藏之所在而起觀,讓你定心,讓你跟西方產生因緣,以心為攝受,有彌陀攝受我們、我們入彌陀兩個涵義。在心上趨向彌陀,在相上攝心一念、淨念相續、生起三昧。

  接下來是水觀,建立如海水倒映的境界,並有清淨之意。見水清淨透明,無有污穢、滯礙。再來是建立七寶所成的土地觀,寶樹、寶池、寶樓閣觀等等莊嚴境、各種諸鳥合鳴、樂器演奏、光明境界等等一直到第七觀,這是從大觀到細觀,從靜而動,有音有色的依報觀。

  第八觀是觀住在其中的佛菩薩,首先先建立彌陀自性,我們自心的自性與彌陀的自性如一,依據這個理則來建立佛身,來觀佛身。有了這樣的基礎,就能對身觀佛,見無量壽佛即是諸佛,了了分明。在此很重要的一點是:無量壽佛即是諸佛,無量壽佛的體性就是一切諸佛的體性,見一佛即見無量佛。如此觀佛、見佛後,再來就觀眷屬:觀音與勢至兩大菩薩,以及無量的眷屬眾。他們加持汝等,攝受我們前往極樂世界。這是正報的部分。

  其中第九觀:見無量壽佛即是諸佛。見無量壽佛從法界出生,他就是一切諸佛的根本報身,一切諸佛都是其所化現,所以見無量壽佛即是諸佛則有兩方面的觀法:一是見無量壽佛流出一切諸佛,一是觀一切諸佛即是無量壽佛的化現。如此一來,整個法界都是極樂世界,十方諸佛都在極樂世界裡。從無量壽佛的毛孔光明示現五百億化佛,一切諸佛都從其毛孔流出,一一化佛無量功德莊嚴,都在極樂世界發心成佛,這可以清清楚楚看見。這個觀法是法性與緣起的相應,在法性上,因為諸佛體性如一;在緣起上,因為我們現在所修的是無量壽佛的觀法,所以從無量壽佛流出,見一佛即是見無量諸佛。觀東方佛即是無量諸佛,觀無量壽佛即是無量諸佛,觀釋迦牟尼即是無量諸佛即是毗盧遮那佛,這是非一非異的。

  從依報到正報的觀法其實是一套完整的觀法,所以十三觀其實是一貫的,亦可說是一觀,總名為極樂淨土觀。十四、十五、十六觀是講眾生如何努力往生的階位。第一觀到十三觀分別從心定從佛本願,從依報到正報,從大到小到細到明,到有力到變動、法界起現、自身修與法界的過程,這是有順序地從基礎建立起,究竟讓我們達到現證極樂,當下就在極樂世界中。

  設十六個觀法是一種方便,真正高明者是不用形象來觀的,而是現前法界觀、是無相的、無階次的,直接入彌陀性海,實相念彌陀,直接進彌陀世界即可,何必觀呢?我們現在之所以需要觀,是想藉由這些相來與極樂世界接觸,就好像調電波一樣,慢慢調,慢慢調,從漫無目標地,慢慢縮小範圍,先找出一個大方向,愈調愈細,愈調愈接近,終於調到極樂世界的頻道。

  你所觀的心如幻所觀,彌陀的世界亦是如幻的現起,兩個就如實相應。這樣才能真正看到,佛沒來你也沒去,而是在這個因緣相應相攝下生起。所以觀想之根本意不是光在腦子裡想來想去,那只是自己的幻想世界,與彌陀世界並不相干。「想」是要調整你的心念,調整到跟彌陀完全相應時,彌陀的頻道就跟你完全相通了。你現在不一定就去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也沒來到你面前,你就是清楚地看到彌陀世界的莊嚴。你可以去,彌陀也可以來,只要你能了解這一切都是如幻,你就真的去,彌陀也真的來。如果你無法了知這一切皆如幻,那還是在演戲,了悟如幻時雖然亦是演戲,但卻能演得真,才是所謂的實相。虛幻與如幻不同,虛幻是假,如幻是實的,不能了知如幻而以一般的事實為實,那就是虛幻,不是如幻、也不是實相,而是執著。

功德法身念佛

  有些人不喜歡稱名念佛,也不喜歡觀想念佛,他喜歡思索或學習佛陀的智慧與悲憫,這是所謂的功德法身。功德法身跟一般的法身不一樣,我們常講法身無相,法身就像虛空,報身就像天空中的太陽,化身就像水面的倒影一樣。

  但在早期法身是指五分法身,這五分法身是怎麼來的?我們知道在早期舍利弗與目犍連是佛陀的二大弟子,但都先佛而走。由於舍利弗教導很多人,且受人尊敬,當他圓寂時,許多人都傷心的去找阿難,阿難也很難過,就去跟佛陀說:「唉!舍利弗一生修持得那麼好,但就這樣走了,實在令人悲傷。」

  釋迦牟尼佛卻向阿難說:「舍利弗尊者雖然走了,但他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還是存在。戒是他的守戒清淨,定是他的修學圓滿,慧是他的智慧無雙;解脫是由戒、定、慧的修持,達到解脫生命的纏縛,他已經自由了;解脫知見是要達到解脫所有歷程的知見,而他都完全了知。」所以這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就成為五分法身。

  在此,我們先對「解脫」與「解脫知見」作一簡單說明。很多人不了解這二者,以為一個解脫的人,一定懂得解脫知見,這是不正確的,一個解脫的人不一定是好老師,很多阿羅漢根本不善於講話,更遑論教學了,雖然他所證得是對的,但符號系統卻有問題,所以有時才不得已,以神通來表達。

  解脫與解脫知見,用我們最平常的話來講,解脫就像從台北到高雄,若我們已經到了高雄,就解脫了,然而可以到高雄的人,不一定知道路,也不一定會指導別人怎麼走,可能某一方面很清楚,但不見得全程了知。而解脫知見就是他自己都曾走過,而且每一處是怎樣,怎樣調整,他都清楚,因此解脫知見比解脫難,解脫的人不一定有解脫知見,但有解脫知見的人必定能解脫。

  所以思惟佛陀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與佛見足一切種智、偉大的十力、四無畏、大慈大悲種種功德,思惟這些內容,就是功德法身,這可使大家修持而有所成就。

實相念佛

  實相念佛是見緣起即見法,見法空即見真實的佛,《小品般若經》裡說:「無憶故,是名念佛。」就是真觀生身、功德、緣起都是無自性,了知一切是無自性,整個法界無自性,法界無自性即是佛,這叫實相念佛。

  要對實相念佛有深一層的了解,我建議大家看《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見一切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所以了知一切諸相非相即是見佛的真實法身,這樣即是實相念佛,因此觀空即是見佛。

功德法身念佛

  有些人不喜歡稱名念佛,也不喜歡觀想念佛,他喜歡思索,或學習佛陀的智慧與悲憫,這是所謂的功德法身。功德法身跟一般的法身不一樣,我們常講「法身無相」,法身就像虛空,報身就像天空中的太陽,化身就像水面的倒影一樣。

  但在早期法身是指五分法身,這五分法身是怎麼來的?我們知道早期舍利弗與目犍連是佛陀的兩大弟子,但都先佛而走。由於舍利弗教導很多人,受人尊敬,當他圓寂時,許多人都傷心的去找阿難,阿難也很難過,就去跟佛陀說:「唉!舍利弗一生修持得那麼好,就這樣走了,實在令人悲傷。」

  釋迦牟尼佛卻向阿難說:「舍利弗尊者雖然走了,但他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還是存在。戒是他守戒清淨,定是他修學圓滿,慧是他智慧無雙;解脫是由戒、
定、慧的修持,達到解脫生命的纏縛,他已經自由了;解脫知見是要達到解脫所有歷程的知見,而他都完全了知。」所以這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就成為五分法身。

  在此,我們先對「解脫」與「解脫知見」作一簡單說明。很多人不了解這兩者,以為一個解脫的人,一定懂得解脫知見,這是不正確的,一個解脫的人不一定是好老師,很多阿羅漢根本不善於講話,更遑論教學了,雖然他所證得是對的,但符號系統卻有問題,所以有時才不得已,以神通來表達。

  解脫與解脫知見,用我們最平常的話來講,解脫就像從台北到高雄,若我們已經到了高雄,就解脫了,然而可以到高雄的人,不一定知道路,也不一定會指導別人怎麼走,可能某一方面很清楚,但不見得全程了知。而解脫知見就是他自己都曾走過,而且每一處是怎樣,怎樣調整,他都清清楚楚,因此解脫知見比解脫難,解脫的人不一定有解脫知見,但有解脫知見的人必定能解脫。

  所以思惟佛陀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與佛見足一切種智、偉大的十力、四無畏、大慈大悲種種功德,思惟這些內容,就是功德法身,這可使大家修持而有所成就。

實相念佛

  實相念佛是見緣起即見法,見法空即見真實的佛,《小品般若經》裡說:「無憶故,是名念佛。」就是真觀生身、功德、緣起都是無自性,了知一切是無自性,整個法界無自性,法界無自性即是佛,這叫實相念佛。

  要對實相念佛有深一層的了解,我建議大家看《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見一切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所以了知一切諸相非相即是見佛的真實法身,這樣即是實相念佛,因此觀空即是見佛。

法界念佛

  談完了傳統的四種念佛方式,在此再跟大家共同研究一個我自己研究出的法門,名之為「法界念佛」。這個法門融合了空無自性,融合了稱名念佛,也融合了身體氣脈的一個修法。

  「法界念佛」的基本口訣是:

  不假循誘,純任自然,脫念而出。

  這個法門的步驟:首先,於法界空無所有虛幻身中,尋一定點──這定點是虛幻身整個生命能量的發起處,在臍下四指處,在密宗稱之為「海底輪」。

  之後,尋找自己有緣的本尊,比如說念阿彌陀佛,心中相信他、稱念他並與其願力相結合,而與他具足同樣的悲心。此時在定境中,於無所住時,突然間生起一念 ──阿彌陀佛,也就是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時亦無所住」,念阿彌陀佛時無執著阿彌陀佛,而從海底輪,沿著中派,阿彌陀佛的佛號念念升起,緩緩而上。

  因佛陀有大慈悲與大願力,具足身、心兩種力量,可以同時除掉身、心的結縛。因此,我們的身體,由內而外具足五個層次──心、氣、脈、身、境,心在阿彌陀佛時,可除掉心的一切障礙;而阿彌陀佛這個念要使它活動,這活動的力量一定是氣。由心而發,依氣而動,從脈而走,安住身中,到境時則無邊擴大。詳細的說,就是現在心安住在阿彌陀佛的大悲願海裡,自然念阿彌陀佛,使氣開往上走,而脈是柔的,佛號充滿其中,如此打開身體三脈七輪所有的脈結。

  接著,佛號從整個中脈向外一直擴張到每一個器官、每條血管,乃至每個細胞,而使全身產生共鳴共念阿彌陀佛,然後佛號再從整個身體向外擴張到宇宙,到最後整個宇宙一起共念阿彌陀佛。這時已經不必定在一點,因為宇宙的一切都是在念阿彌陀佛,到最後要收攝時,將一切念、一切光明回歸到自心心輪。

念佛的身語意

  念佛,基礎上心要完全憶念阿彌陀佛,語也要隨時隨地稱誦阿彌陀佛,身則隨時隨地保持清淨柔軟來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以要身清淨、語清淨、意清淨,除了清淨外,還要專心一意把整個焦距集中在阿彌陀佛身上。所以身皈命、語皈命、心皈命,心稱念、語稱念、行迴向,到最後念念都是無間的阿彌陀佛,隨口所念皆融入念佛音聲,身所行所為和阿彌佛相攝並受到加持,究竟至身語意和阿彌陀佛的身語意無二無別。你的身就是彌陀所入之身,語是彌陀所幻化出的言,心是彌陀所幻化出的意。你身語意所在即是彌陀所行,隨時隨地安住在念佛三昧的境界。

  念佛要身、語、意與彌陀相應為一,以六根而言,即是都攝六根為一如。六根常是攝外六塵為六識,這是心意識不斷執妄的很大原因,所以有人就稱六根為六賊,非但沒盡到守門護心、豐盛大力的作用,反而賊害自家主人,盜取真如一心而至門內濁亂、妄心紛起,所以,如何使六根清淨呢?就是要了悟六根如幻,根既為幻,所攝六塵亦如幻,六識亦如幻,而根、塵、識皆如幻,即為三輪體空。如此都攝六根即是如幻六根,專憶彌陀、與彌陀相憶。

  這裡亦可分為三層意義:一者收攝六根──即頓斷妄心,會歸一如。二者都攝六根──體即一如,寂滅自住。三者圓攝六根──依如幻起大作用,全用在體、全體作用,寂昭如如。一者為離妄歸真,二者為具體住真,三者為依真起用。

  而所謂的「一心不亂,淨念相續,念茲在茲」,亦是同樣之意。從心中湧現、內心深刻對彌陀的信心,再加上發願往生極樂、發願行彌陀行,依此二種因緣,如實地憶念佛、憶念阿彌陀佛。而阿彌陀之願力慈悲無量,亦同時如實地憶念你,兩方如母子相憶,千里傳心,融合無閡,即成是心作佛,即是一心不亂。

  此一心即母子純然相念無二,以其為一所以能相續無離無妄而具足清淨,如此無間斷地念佛,阿彌陀果德所示化的淨土就能攝受我們,而我們將妄心息滅,皈命整個阿彌陀佛的身、語、意,自然安然不亂安住在佛心中。以其不亂而成一心,一一相續淨念無斷即是一心,如此以信為因,願為緣、憶念一心為道,則能成就阿彌陀的本願,亦成就我們自身彌陀之果德。

  以此意總為偈頌:
一心不亂、淨念相續誦:

(一)
甚深仰信因,廣大緣本願,如實憶念佛,佛憶念如實
相憶子母光,是心能作佛,成一心不亂,相續如淨念
無間憶念佛,佛果妙攝受,息妄心皈命,安住恆不動
安養佛心中,不亂成一心,相續現淨念,本願因道果
(二)
見佛生淨因,信心成實相,願力佛加持,本誓佛攝受
念佛修精進,不亂緣一心,淨念無間斷,相續佛心顯
無住念佛心,廣大力用如,無念憶念佛,現前佛妙境
果地如實佛,佛佛離修證,淨土現圓成,法性如如證
自他力共圓,佛力一心故,相續相憶持,同生極樂國

念佛的信願行

  念佛法門是一切菩薩的共學,在《大智度論》中曾解說為何佛要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是因增長菩薩念佛三昧的緣故。所以智慧之境證得愈大的人,其念佛三昧愈圓滿。悲心愈大的人也是如此,像普賢菩薩三昧境界第一,隨念即佛。所以菩薩所說皆是如來釋迦志,至上善根得,相應於此因緣說法。而且若能細細密密到無間流水三摩地,則定能與法界性合一,與諸佛性合一,所以依持佛力加持,而隨因緣起相應。

  一切菩薩皆修淨土行,只是易行道菩薩在淨土中修持度眾,而難行道菩薩在穢土中建立淨土、在穢土中度眾生成佛;其用心是一樣的,只是一個身在淨土中,另一個則開拓淨土;一個是先遣部隊創設環境,另一個是後續的技術工作者,維護莊嚴環境。只因工作性質不同而有所劃分,其實,一切菩薩都是淨土行者,沒有一位菩薩是要離開淨土的。菩薩的共同願力一定都是要圓滿眾生成佛,並且莊嚴諸佛淨土。而莊嚴淨土又有不同景況:「一是在佛土中莊嚴淨土,一是在穢土中建立淨土。」兩者都把功德迴向諸佛淨土,其用意都是一樣的。

  所以,淨土行和念佛行是每一位菩薩的共行。只是在十方淨土之中拈出一個彌陀淨土,讓眾生有所依歸,這是殊勝中的殊勝,讓大家有個標的可循。從一切菩薩共行的念佛三昧,做為初、中、後善──最初的方便,中間的修持,最後從念佛三昧證得最究竟的金剛三昧(念佛三昧的極致是金剛三昧),而無一法可得,證得最究竟的實相,就成佛了。這是身在娑婆世間眾生特別的福德,但千萬不能因這特別的福德,反而障住了境界的昇華。這是把菩薩所要證得的一切境界,變成三根普被,一切眾生都可得,但不要有了普被卻反而無法深入,這恐怕就不是淨土法門的真義,也因此辜負彌陀的大慈大悲。
  念佛法門,首先要有正確的見地,即是念佛要有願、有信、有行。信,是指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淨信」,不是雜染信。這淨是來自佛法的清淨,而佛法的清淨是來自於正見,正見是遠離世間的一切所生起的信。所以淨信是建立在三法印之後的信,是要了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是要了悟性空之後,而能在性空如幻中產生信念,而且是金剛不可壞,這才是真正的淨信。

  因此,淨信不像一般的信仰天國、信仰他神,並非情緒上的信。當然淨信並不是每個人一開始就具足,但絕對是每一個淨土行人要到的目標。因此,一個淨土行者開始信仰阿彌陀佛,必須同時對三法印正信,了知一切性空、無我的正信,也對彌陀教法深信,這兩者要同時證到。如果他不信三法印,那麼所信的阿彌陀佛又是什麼?如果只信三法印,並不信仰彌陀,那麼當然不是彌陀教法,這又不符合在緣起上彌陀的特別因緣。所以這是彌陀給眾生的方便,使眾生成就迅速的法門。因此修學淨土法門者,必須要有1.深信三法印;2.深信阿彌陀佛之悲願,才算具足淨信、正信,即使初始無法圓滿達成,也要向此邁進。

  至於有些人因特別的因緣,在臨終時受到善知識的教導而守住地得以臨終十念,依彌陀願力到達極樂世界,這是特別的方便,不應成為主要的方式。況且那些人到了極樂世界也仍是在蓮苞中,無法花開見佛,只得在蓮苞中訓練真正的念佛三昧、真正的淨信,經過這之後才能真正進入極樂世界,與諸大善人會聚一處。所以,我們不能只強調方便,現在能了悟佛法、了知淨土的人已經很難得了,應該趕快再加油使自己的淨土行更加提升,千萬不能只讓自己停留在最初的基礎上。

  修行淨土要先基於佛法的正見,而信仰的特殊信心則是建立在彌陀的特殊方便上。但是,信仰彌陀的人要了悟性空,如果沒有性空的體悟,則他的信心會隨因隨緣而動搖,因為其信仰彌陀也是因緣而成就的,所以信心要建立在佛法的正見上。從性空的體會對正見有所了悟,那麼你就會對自己產生無限的信心。基於如幻的基礎,即使別有因緣生起使你在現法上有些搖動,但在體性上你已了悟一切虛幻,所以不會動搖,因而對自己產生信心,勇於做抉擇,結果所生的信心就是對彌陀不壞的信心。因此,依性空而自信,依自信而信彌陀。信彌陀的依、正功德莊嚴不可思議,是修學佛法行人的殊勝方便。

  要修學殊勝方便,就要學習和彌陀同樣偉大的願力。因為彌陀的依、正報功德就是來自他不可思議的願力。因彌陀偉大的願力,造成念阿彌陀佛佛號和念其他佛號是不一樣的。其實,體性上一樣;只是在特殊的救度上,你念阿彌陀佛,他就會引導你去極樂淨土。因為他方世界的佛土,某些條件很嚴格,除非是佛和菩薩才能去得。但阿彌陀佛三根普教,只要你憶念他,他就救度你。所以,念佛法門對娑婆世界的眾生有特別殊勝的德用。經典上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念佛,甚至臨終十念,彌陀都能攝受我們。所以了悟從對正法的信念到對彌陀殊勝的信願,這是修習彌陀行的正行。

  正見的建立到最後還要昇華,昇華到是法念佛、是心作佛的境界。因為彌陀是性空如幻,我也是性空如幻,彌陀願力是不可思議、是大悲,我依性空如幻的緣故、依對彌陀信仰、彌陀力加持的緣故,我能夠生起與彌陀同樣廣大的願力,那麼彌陀能成佛,我也必能是心作佛。我依彌陀法念佛之後,我的心必能作佛,與彌陀同等無二,建立的依報世界與他同等無二,救度眾生的方便與他同等無二。何以故?彌陀性空故,我性空故,一切法如幻故,彌陀力加持故,我之善根力故,依止念佛法門的加行力量,具足一切正見而產生念佛不可思議功用。

  從淨信不斷的修持,我們有殊勝的信心,希望自身能像阿彌陀佛一樣具備力量,而不只是永遠都只要到極樂淨土而已。基本上,修彌陀行的人只是要到彌陀淨土,但真正對彌陀有信心的人,認為自己所發的願必然和彌陀一樣,正行人是會生起這樣殊勝的信心。但別有方便,雖不是彌陀主流,卻也不排除這種方便,例如在此土建立彌陀淨土。但不論是把這穢土當成淨土,或是到極樂世界去,都要了悟彌陀願力的不可思議,這才是最殊勝的信心。我們要和彌陀有同樣願力,依止於彌陀的願力、教化的殊勝,而和他同樣成佛,也救度廣大的眾生。

  所以,除了信之外還要有願,願自己和彌陀完全一樣,甚至以他的願為根本而發揚光大,救度更廣大的眾生;這才是真正學習阿彌陀佛,不單是信仰阿彌陀佛而已。信仰只是第一層,而信仰的提升一定會產生學習的力量,而且是完全學習的力量,否則你對他的信心是怎麼來的?信心到最後必然是所行所為,都自然而然流露出和彌陀一樣的行為,這樣就變成香光莊嚴裡所談的,如染香人。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到最後就和阿彌陀佛一樣,你的心念和願力一定和阿彌陀佛一樣,悲心也是如此。起先只是小小的彌陀在你心中生起,但到最後是心作佛,整個變成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的正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彌陀絕對不會捨棄在他方世界弘揚彌陀法的人,他一定也會加持那些人,因為那些人在他方世界當大使,專門辦往彌陀淨土的簽證也很好啊!甚至也可以將自己的廣大誓願定為:我建立十方三世一切佛土像極樂世界一樣,但也不需刻意要把重心轉到他方世界。

  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願──和阿彌陀佛一樣。要往生彌陀淨土得要有正行及所有的福德加行,再來如阿彌陀佛般行一切彌陀行,就宛如阿彌陀佛在觀世音菩薩的頂上,隨時隨地依彌陀的加持在此土行彌陀道,若到淨土,依然行彌陀道代表示現行化。
  所以,念彌陀佛需有信、願、行三大資糧。而信有二層:在究竟義上,要深信三法印──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在殊勝方便上,要深信阿彌陀佛之大願大行,能接引眾生往生極樂淨土。此二者相輔相成方能成就彌陀淨土之淨信。願亦有二:一者依止彌陀之願力,願生極樂淨土,與諸大善人會聚一處,接受彌陀的教化。二者,相應彌陀之願力,願與彌陀同願,是心即是彌陀心,彌陀建立莊嚴淨土教化眾生,吾亦當如其行而有救度眾生之願,不管在淨土與否,甚至以彌陀願為根本,更發無上之悲願。
  行也有二:一是依彌陀之悲願而行,行往生淨土之道:憶念佛號、長養善根、福德,以為往生資糧。二是行彌陀之行,彌陀行即已行,彌陀因地所修、所具功德圓滿,亦是己之行;成佛之道亦是己久道。

  念彌陀佛便須具有如此三大資糧,才是圓滿究竟。

念佛三階

  念佛的行序階次可分為三階層。積功累厚即為有力,層層進境有三階;如果有頓然成家者,則三階可為一階,直趨佛地。

  第一階是:「惟佛世尊,是皈依處。」此階全心在佛,只依止歸敬佛,不依他教,心投入倚靠佛世尊。如果念阿彌陀佛即專心依止,視佛為母,是五濁惡世中的慈航,是眾生最上的導師。念佛念佛願生極樂,依佛加持而生信心,虔誠尊仰而趨入佛道。

  第二階是:「依佛行法,圓淨菩提。」此階段由心之敬仰開始依教奉行,由信進而發願、修行,而所願所修皆期與彌陀等佛同一行願,皆以彌陀等佛同一大悲,也就是念佛之心,念佛之行,念佛之願,念念與佛之行願相應;滴水穿石,由模仿而漸漸近似,漸漸同一,漸漸如佛身、如佛行、如佛語、如佛心。如此行路即為菩薩大道,發大菩提心不斷地成就眾生,莊嚴淨土,集佛功德,以圓淨菩提之路。

  第三階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此階段乃上一階段之圓滿而成。菩薩行的完成就是從行如佛行、心如佛心之後,圓滿而成是心即是佛心,是心即可作佛。念佛即念己,念彌陀即念自性,彌陀即我,我即彌陀,平等無二,不再有相應不相應之事,已是成佛作祖,與佛同體。

五方便念佛門

  五方便念佛門傳說為智顗大師所撰,主要在闡述五門念佛方便以及次第。在次第方便上先說明念佛人從淺入深的五個階次,分別為(一)凝心禪,(二)制心禪,(三)體真禪,(四)方便隨緣禪,(五)息二邊分別禪。之後再敘說無深淺的五種念佛圓觀:(一)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二)觀相滅罪念佛三昧門,(三)諸境唯心念佛三昧門,(四)心境俱離念佛三昧門,(五)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

  前述的五個階次修習,主要依上天台三止法門變化而來,或許是融攝整理智顗大師的遺意而成。智顗大師在《釋禪波羅蜜》卷三止門中立行法的三止:(一)繫緣,(二)制心止,(三)體真止,與義理的三止:(一)隨緣止,(二)入定止,(三)真性止行,義兩者相對,繫緣隨緣,制心入定,真性體真,這三者應即是(一)凝心禪,(二)制心禪,(三)體真禪三者的濫觴;此外智顗大師在小止觀證果章與摩訶止觀卷三之中,成立了天台有名的三止三觀,即(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止,此則為五次中的(三)體真禪,(四)方便隨緣禪,(五)息二邊分別禪。體真止二者義同,建立從假入空觀;方便隨緣止為菩薩的繫緣止,建立從空入假觀;息二邊分別止為中觀止智的建立,制心中道第一義諦中,可會通制心止。由此建立五種念佛禪的次第。

  五念佛禪修法方便,是念佛真身為起修;首先行者念佛時,諦觀如來的玉毫金相以為妙緣,心念漸次安住,而至心寂了然洞徹佛身為凝心禪。但由於我等心有妄習,常有紛亂心念,所以心馳散時,則令制止,還歸諦觀如來金相,名為「制心禪」。雖行者經前述修法能得定心佛身,然尚屬事修,不能通達真空之義,並非理觀;所以如實體悟一切本空,到底由誰制心?如此觀察本來無佛亦無憶念與念佛者,現證本然空寂的境界,名為「體真禪」。當證得體真禪之後,猶滯於真諦空寂,不能生出菩薩的微妙智慧,了達法界眾相,所應以無所得為方便,從空入假,迴真會俗,了悟法界眾相,不為空境所惑亂,名為「方便禪」。再者,無論體真或方便禪,皆屬偏執,體真偏空,方便偏有,所以應當諦觀現前中道,本無相貌的中道第一義諦,名為息二邊分別禪。

從前五種念佛禪觀之後,又別開五種圓觀念佛方便。文中以念佛為第一義,所以佛陀為令菩薩增長念佛三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而一切眾生從發心修行歷經一切修行次第,乃至十地菩薩,不離念佛;而證果成佛之後,又特別開啟念佛法門成就眾生,以為微妙清淨第一禪。所以勸勉大家應當了知念佛是易入而深證的廣大法門。

  這五種圓觀念佛是諸佛的方便開啟;若眾生樂稱諸佛的名號而願往生彼國,則示以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這可以《文殊般若經》的一行三昧為證,眾生若能繫心一佛、心稱念此佛的名號,隨佛的方所,端身正向,若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則能在念中見三世一切諸佛,證得一行三昧。此為「定心稱名念佛法門」。再者有眾生樂觀諸佛佛身,心懼有重障而不能見佛,則示以觀相懺罪念佛三昧門;這可以《大寶積經》中的經證來教示,經中言道:大精進菩薩持著佛畫氈像,進入深山寂靜無人的荒野,展開佛像,在像前端身正坐,正念觀如來相。諦觀如來身相微妙不可思議,又思為何觀佛;此時林神現身,告知若欲觀佛,應當觀於佛像,並觀此像不異如來,是名觀佛。大精進相續觀察中,了知此像為空,佛亦為空,一切法界並皆為空,如此觀如來身,於三七日中成就五通,圓滿不可思議功德,而大精進菩薩即是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若有眾生心中迷惑執於外境,則示以諸境唯心念佛三昧門。若眾生妄計因緣心念實有,則示以心境俱離念佛三昧門。而如果眾生是樂於住甚深寂定中趣向證入無生滅的涅槃境者,則示以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依不同眾生示念佛三昧,以圓滿佛果。

念佛之病

  念佛法門雖然三根普被,功德弘深,但若不能具足信、願、行、智,還是不能成就。念佛如果信不誠、願不具、行不真、智不生,一味地趨易苟簡,自然不能成就念佛法門往生淨土,是為念佛之病。

  「信不誠」是念佛第一病。念佛的人要具足信心,而信心最主要的是,要信佛以及佛的圓滿,與佛所成就的淨土功德;但要建立這樣的信心,必然先要具足自信。自信就根本而言,是對自己能善巧抉擇的心決定生信,依此才能信自己所修持的淨土法門。如果沒有自信,對自己的信念生疑,如何對佛生決定的仰信,對淨土法門淨信不斷?如此,上焉者,今日信一法門,明日又信另一法門,不能積久成功,猶豫不決;下焉者,今日信佛,明日信仰他教,飄疑不定空度一生。

  信自己除了自信之外,還要信自己的心與佛心並無差別,都是性空如幻;所以,自己決定能生淨土,最後並如同諸佛一般就佛果。如果沒有自信,那麼信佛必然不誠,也不能決定自己能往生淨土,對淨土莊嚴也半信半疑,對於因、果也不能確認,那更不可能相信自己將來能成就佛果,並莊嚴淨土。這種的信,只是一個階段的心理安慰而已,不是往生淨土的正因,當然以往生淨土。念佛法門,雖然廣大,但也是因果宛然,如果信不淨誠,那應該生真實的懺悔,生決定信,必然能在佛陀的本願攝受下往生。

  「願不具」是念佛第二病。有的人對佛的信心有了,但是不肯厭離世間而決定往生淨土。其中有的是自慚形穢不敢往生,有的是三心二意不肯決定往生,這些實在都該檢討反省。如果當下因緣已具而不肯捨棄俗緣決定往生,就是願不具。此外,有人信佛、念佛、往生心願全部具足,但是不肯學佛發願,這雖然往生不一定有障礙,但終究還是不能圓滿諸佛願;因為佛最希望我們能善學於他們。如果我們能與佛同發共願,必能為佛攝受,為佛真子。信佛不敢學佛發願,還是讓人感覺願不具足。

  「行不真」是念佛第三病。有些人念佛像在比賽次數或交代公事,草草了事,實在不當。佛攝受我們,是佛的本願;我們念佛,是心誠意敬;所以,我們念佛時並非向佛交代功課,而是為自己的慧命奮鬥;少念一聲佛,是我們最可怕的損失;念佛心不專注,是我們最要警惕策勵的。有人與佛計較,念了多少佛,卻沒有感應,也沒有佑護,這種念佛人實在可憐。念佛要相續不斷,行、住、坐、臥二六時中,都在念佛而且要攝心專注一心不亂,莫要自欺欺人、自我安慰,一味地將往生的門檻放低;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往生與否不是我們心想即成的;佛陀雖然慈悲攝受我們,但我們畢竟不能替他決定誰能往生,只有鼓勵自己與他人努力精進念佛,才是回報佛恩的無上法門。

  「智不生」是念佛第四病。有些人念佛貪圖感應,執境為實,不能了悟緣起性空的至理;結果將佛當成神一般,又與其他宗教何異?我們念佛要了悟一切現空如幻,所有境界的現起,都是緣生緣滅,淨土也是佛的本願,淨業成就,其實都是如幻。因此,就如同《金剛經》所說「見一切諸相非相」,或如《般舟三昧經》所示「一切境界皆是如幻」,這樣才能在念佛法門上增長。所以,念佛有感應我們應當歡喜,但不可以執著,一天到晚向人宣說,那樣就失去了佛法的智慧了。

  「趨易苟簡」是念佛第五病。念佛是生死大事,絕對不可敷衍了事,如果念佛、事佛,能省則省,省簡則簡,能拖則拖,害死的是自己的法身慧命,跟佛可是無關;必須以至敬大誠,不起分別,以超過照顧父母與自己的心來承事諸佛,如幼兒在深淵念父母的心來念佛,才能免除滑溜、好易、苟簡、交代、敷衍的心。
念佛三昧的功德利益

  念佛三昧功德廣大無邊,具說如淨土諸經中所示,實在都是不可思議。其實,簡單而言,一切諸佛的本願,如彌陀四十八願、藥師十二大願等,都是念佛三昧的功德利益。念佛三昧能成就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善法,使眾生現世吉祥,安樂於菩提道上,未來總持佛法成就出世間的成就,最後終成佛果。以下簡單列出念佛三昧的十二種功德利益:
一、    滅除眾障:佛的智慧、福德功德無量,因此急念佛自能除滅一切重障,何況證得念佛三昧。就如在《觀無量壽經》中說: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所以了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二、    佛力加被:念佛一聲即攝入佛願,為佛所憶念,如果能心心不亂相續念佛,就如母子相應,感通互憶,自然佛力時時加被。

三、    護法佑護:修習念佛三昧,能為一切天龍八部等佛教的共同護法所護佑,並將有所憶念佛的特別護法所吉祥擁護。護法都有各自的本願誓向,像在每一部經典都有許多菩薩護法守護流通,就成了該經典的特別護法,而每一尊佛與其淨土,除佛法共同護法外,也都有特別的護法擁護。

四、    智慧增長:念佛三昧能增長佛智的芽苗,而般若智也能增長念佛三昧;所以佛為增長菩薩的念佛三昧,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而念佛三昧能增長我們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智慧,到最後亦能圓滿佛智。

五、    莊嚴巍巍:念佛三昧與佛相應,所以能得到佛陀大莊嚴身的相應加持。從心到身自然而然具足莊嚴,整個身、語、意如染香人身具香氣一般,漸漸的轉成如佛的身、語、意。

六、    決定往生:證得念佛三昧決定往生淨土,除非行者有特殊的難行願,否則必當攝入佛的本願,與佛同住。

七、    能攝眾法:念佛三昧成就如佛灌頂,一切智慧、善緣開展,所有未聞、當聞的佛法,必定隨攝成就。

八、    集佛功德:念佛三昧成就不只會樂集諸佛功德,且會隨念攝佛功德。因而佛無間相應的緣故,諸佛念念生起的妙德,能夠自然感通,隨順佛願教化眾生、莊嚴淨土。

九、    決定不退:現證成就念佛三昧,無生法忍無功用行,不行而到。於佛法中決定永不退轉,此後當然直驅佛果,皆及佛地,成就無上菩提。

十、    無量光壽:無量光明、無量壽命是阿彌陀佛的特德,以念阿彌陀佛法門者必能成就。但就廣義而言,諸佛皆具無量光壽,只是緣起本願不同,所以有了示現差異。而《文殊般若經》中說:念一佛功德即具無量諸佛功德;所以證得念佛三昧,當然具足無量光壽,只是有無隨願示現而已。

十一、成金剛身:佛具法、報、化三身,念佛三昧成證亦具三身妙因。《觀無量壽經》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證得念佛三昧,念念心是佛,念念是佛心,是佛心作佛;必當成就佛的金剛心、金剛身。

十二、與佛同證:念佛三昧完全成就即是與佛同證,與所憶念佛,完全等同;這是因現空如幻而由本願淨業所成的緣故。所以,念佛三昧的圓滿境界,即是與佛同願、與願同身、與佛同樣的淨土莊嚴,並具足與佛同等的大慈大悲、四無畏、十方、十八不共法等。

  以上是簡述少分念佛三昧的功德利益,而這些利益只有如實修念佛法門的行人,才能親切體悟。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