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十一】:文殊菩薩總答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7-16 10:28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十一】:文殊菩薩總答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十一】:文殊菩薩總答

(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智首菩薩言:「善哉!佛子!汝今為欲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世間、利樂天人,問如是義。」

  文殊師利菩薩說:「很好啊!佛子!你是為了要多饒益眾生、安穩眾生、哀愍世間的疾苦、想讓天上人間的眾生得到利益快樂,才來問此意義。」智首菩薩並沒 有這麼說,文殊菩薩卻道出了他的目的,這是佛法經文上常有的情況。如果是西方的學術、小說著作一定會先把這些目的寫在前面,小乘權教的經典也是如此。

  現在這些暫且不管,光是前面智首菩薩這一百一十問,就足以讓我們好好去體會這些問題的作用是什麼?智首菩薩是為了自己要知道,還是為了要讓我們知道? 智首既然是智慧第一,根本不用問,自己就知道了,他既然知道了,又何必多此一問?顯然,他是為了讓我們知道、讓我們獲益,以及讓我們進入華嚴法界。

華嚴的精華,是建立在法身大士的立場上

  入華嚴法界有兩層意義:第一、當我們提升到某個境界時,就是入體得體;第二、是依體起用,不只是很單純的到風景區去看風景而已,而且還當主人,主客融於一體,不可分開。

  前面的菩薩因地是自己修行,到了果地境界,則同時產生了自受用與他受用,所以這樣的問法不但讓眾生得到,自己受用,而且在自受用以後再讓他受用。而文 殊菩薩的回答,又把我們心中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了,這就是不定相理論。西方的理論思想都是先下好定義,可是一下定義就容易被框在那裡,不下定義就不會框住, 但是可以感受得到。感受得到就已經達到目的了,當感受可以通達明瞭的時候,也就是覺悟了。經文講到這裡,即使不是很具體,多少也有些印象、影子,再加上文 殊菩薩的回答,一切都具體了,就算講不出來,也可以感受到。所以這種文章是把目標定義放在後面,權小二乘、世間著作則放在前面,這是第一層意義。

  其次,那些世間的、權小二乘的教法,是建立在凡夫的立場,華嚴的精華,則是建立在法身大士的立場上,兩者截然不同。

  佛法可以簡單的從兩個立場來看,一是站在佛的立場,一是站在眾生的立場。一般的說法大都是以眾生的立場而言,世尊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是站在佛的立場來看,後來轉到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時,則又是站在眾生的立場,然而眾生無法體會佛的境界,講了也聽不懂。

  華嚴即是從佛的立場來講的。大家體會看看,從眾生立場講,是一步一步往上的,從佛的立場則是由上往下,如水銀瀉地般的整個灑下、散開,一時之間完全通 達透徹,沒有所謂的最高境界,因為他就是站在最高的境界往下灑。但是凡夫不同,他們不知道最高到底在哪裡,這就形成一種狀況,也就是在《華嚴經》裡,佛法 都是從最高的境界講起,最後再在結尾做補充,這是章法上的特色。從這點來看,文殊菩薩是如何作答的?他說:

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 住,恆不捨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佛子!云何 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

  這一段是總答,也是一種境界的展開,一時之間能有多少人獲得,很難掌握得到。經文上說:「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那麼該如何用心呢?現在是從佛的立場往下講,所以首先要具足信心。

  信心又包括三個條件,第一、是相信自己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第二、信此境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塵皆是普賢境界。第三、信我們的起心動念、思 想行為皆為普賢大行。更進而能信這個講經的道場就是普光明殿,來此聽經的每一個人都是佛、菩薩,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普賢行。

  能夠這樣想,就能知道「善用其心」該怎麼用心了。而這不是從凡夫的立場所能體會得到的,所以文殊菩薩在「云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之後,舉了一 百四十一個例子,便是以此信心為基礎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可見具足此信心才能善用其心,能善用其心,才能獲得一切勝妙功德,其實別說是功德,光是福報就無量 無邊了。

  至於有那些勝妙功德呢?

  「於諸佛法,心無所礙」,首先對一切佛法均無障礙。

  「住去來今,諸佛之道」,其次能安住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佛法中,也就是說一切諸佛同此法門。

  「隨眾生住,恆不捨離」,能夠恆順一切眾生,而不捨離一切眾生。

  「如諸法相,悉能通達」,對一切法、一切事、一切物都能通達。

  「斷一切惡,具足眾善」,所謂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能善用其心,這些也都具足了。

  「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何以要說當如普賢,因為普賢身像如虛空,無所不在。換句話說,普賢的意思即為諸法實相,此時的普賢為法普賢而非人普賢,是就法而言的。又何以要說色像呢?因為諸法實相是最美的,而我們所見到的都是如夢幻泡影,所以當實相現前,自然是第一了。

  「一切行願,皆得具足」,人有許多願,都不能完成,其實只要發願去做,做得完成是圓滿,做不完成也是圓滿;圓滿的定義不在 完不完成上,而在盡力而為,因緣具足自然會完成,因緣不具足也不要起煩惱,因為因緣用盡了也是一種圓滿。否則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使用種種手段,惹來一身煩 惱,最後或許是完成了,可是並不圓滿。

  「於一切法,無不自在」,簡單的說,是於一切境界,無不自在。法的定義有廣有狹,一切法包括了一切人、事、物,與人相處,處理事情,乃至於一切時空中皆要能自在;許多人換個床便睡不著覺,因為不習慣,不習慣就是不自在。

  「而為眾生,第二導師」,原文是「第一導師」,因為中國人重禮,而釋迦牟尼佛是第一導師,所以其他的都稱「第二導師」。其實修行到這樣程度,都已經成佛了。在印度人來講,既然有此大成就,皆可為眾生導師。前面提過「為第一、為大、為勝、為最勝、為無上、為無等等」,當然就是第一導師了。

  這其中「勝妙功德」是總說,其他九句是別說。是說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能獲得十種利益,既然如此,要怎麼樣用心呢?剛剛曾提過要善用其心,首先要建立 以佛立場來看眾生的前提,這也是文殊菩薩所說的基本定義;從眾生立場來講善用其心,是漸進式的。譬如慈悲,中國人就慈悲中國人,大慈大悲,就是慈悲中國人 以外的人,甚至慈悲人以外的眾生,這些都是凡夫的慈悲。

  佛、菩薩的大慈大悲是清淨平等的,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而不是逐漸的擴大。擴大要到什麼時候才究竟圓滿呢?一切都是沒有邊際的,所以擴大到最後還 是不平等,還是會想像有哪裡沒有做到。就如同掃地,如果要徹底掃乾淨,就要把桌子、櫃子通通搬起來掃,而不是把掃把伸到桌子底下去摸索,這樣是永遠也不會 清淨的。這兩種思惟方式就是如此的不同。凡夫與菩薩的不同與差距的關鍵就在此。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