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山莊 » 尊貴的大乘經典 » 華嚴三品 -普賢行願品 淨行品 梵行品 »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二十】:四皈依-自歸於佛


2009-7-16 10:09 Jill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二十】:四皈依-自歸於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tyle="color: DarkGreen; font-weight: bold;"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lass="title">華嚴經淨行品講記【二十】:四皈依-自歸於佛</span></font><br><br><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lass="title"></span></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font-family: 黑體;" size="4">(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font><br></div><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font-family: 黑體;" size="4"><br><br></font><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rgb(68, 85, 166);" color="#001199" size="4"><b>自歸於佛 當願眾生 紹隆佛種 發無上意<br>
自歸於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br>
自歸於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br>
受學戒時 當願眾生 善學於戒 不作眾惡</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這四句稱為四皈依,「受學戒時」的戒,包含了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和菩薩戒,其範圍較廣,因皈依的人多但受戒的人少,所以一般僅稱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三皈依現在的念法則是: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DarkOrange;"><b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DarkOrange;">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br>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br>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領大眾 一切無礙</b><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其差別有二,一是:在過去經典是皈於佛、皈於法、皈於僧,現在是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二為:三皈依第一句經文「自皈依佛,當願眾生,</span><b style="font-family: 黑體;">體解大道,發無上心。</b><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和過去的「自歸於佛,當願眾生,</span><b style="font-family: 黑體;">紹隆佛種,發無上意。</b><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不太相同。原因在於現在一般通用的是《六十華嚴》,而這本經文是《八十華嚴》,《六十華嚴》是較《八十華嚴》更早的翻譯本;《八十華嚴》是唐朝的譯本,《六十華嚴》是東晉時的譯本。</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六十華嚴》不管翻譯好壞與否,畢竟是比較早翻譯的,待唐朝翻譯《八十華嚴》時必會取《六十華嚴》做參考,譯得好,會留下來,不好的部分則改,但是在修改的過程,未必改得更好,或難免有些遺漏。</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六十華嚴》的經本,是由南北朝大文學家謝靈運潤筆的,《八十華嚴》則是由唐朝大文學家王維潤筆。兩人在文學造詣上各有千秋,不過自古以來,文人有個
特色,即前人表達的方式,後來者為避免抄襲,又會換個方式表達,雖易有發明,也會有缺點,假如不是真正的心性發明創造,很可能會變為文字上的雕蟲小技。不
過在此有兩位大師的指導,應該不致於有這些缺點。</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現在來看看八十華嚴的四皈依和現今的三皈依兩者的差別為何?</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font>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DarkRed;" color="#cc0000" size="4"><b>「歸於」和「皈依」大不同</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第一個「自歸於佛」和「自皈依佛」,就文字相上來講是差不多,在意義上就有很大的區別。</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皈依佛的「依」很容易產生一種錯覺,依是依靠,易有依賴的感覺,像是皈依了佛祖後,我的一切行住坐臥,都有佛祖來做我的靠山,如果死後下了地獄就是佛祖的責任。佛祖說要出生死輪迴,不在三界內,皈依了佛祖之後如果還在三界內,也是佛祖要擔的責任。</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所以現今的皈依三寶已經產生了一種流弊,原本皈依三寶是要依靠三寶,可是現在卻變成了依賴三寶。這種依賴會使人失去獨立性,所以學佛人現在有個非常嚴
重的毛病,就是在思想上、觀念上完全賴著佛法,把自己當做一個包裹,丟給三寶的車子,三寶的車子不管開到哪,自己只是一路的沈睡,當初為何來皈依三寶也忘
了,只負責吃齋、念佛,其他的都給三寶負責。如今這種現象是非常普遍存在著,而且大家皆認為這是對的。皈依佛嘛?就是要聽佛的,一切都是佛的,所以罵人也
說:「哎呀?真是阿彌陀佛呀!」若用其他的字語,別人會說你不是三寶弟子,沒涵養。難道用阿彌陀佛教訓人,才可顯出自己水準高?</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這還真是罵人不帶髒字。不知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得知,是否會坐立不安?他萬萬也想不到會淪落至此,變成罵人的字眼。所以學佛人在這點上要有高度的警覺性,皈依佛不是賴著佛。</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再說「歸於」,歸於有趨向的意思,歸於佛是要我們趨向於覺悟,歸於法是要趨向於真理,歸於僧是趨向於和諧、寧靜的目標。所以「歸於佛」比較合乎佛法的
用詞,但也僅是比較而已,只是語句的偏差和誤解性會比較小而已。從修行、行門的立場上看,「歸於」是要我們趨向於覺悟、真理的目標,趨向於和諧寧靜圓融的
目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皈依」就比較沒有這層意義,正確的說,「自皈依佛」的「自皈依」是自己皈依自己,佛是覺悟,即自己皈依於自性覺,依靠自己覺悟的能力。若仍無法體會
這樣的說法,可退一步做文字上的表達:自皈依佛,皈是回來,依是依靠,依靠著覺悟;再以法義上來說,即是以覺悟做為我們生活、生命的標竿。這標竿就是一種
原理、原則,而不再是事相的依賴。</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自皈依法」,是自己皈依自性的真理,也就是自己本身真實存在諸法實相的部分,亦可說是自己回過頭來依靠真理,以正法真理做為我們生活的目標,啟發我們的自性。</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自皈依僧」,是自己皈依於自性的本來面目,即清靜、和諧、圓融的原始狀態,也可說是自己回過頭來皈依僧寶、皈依清淨、皈依和諧圓融的境界,以清淨、
和諧做為生活上的標竿並啟發我們。因為生活上有著太多的雜亂無章,沒有標準,即使有標準也不敢肯定,因為都只停留在識物的階段,希望各位能以此做標竿趕快
達到清靜、和諧的境界。</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font>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DarkRed;" color="#cc0000" size="4"><b>跟家人在一起就是「眾會聚集」</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要如何才能達到目標?以這三個標準來講,一個初學者,從初發心學佛的階段來看,應該能夠使家庭裡達到和諧、圓滿、幸福;以自己來說,應會產生無事、安詳的心境。假如還有競爭、相互的鬥爭和盲目的煩惱,這仍是錯誤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心境的轉換,自己一定能感受得到,所以學佛以後,自己必定會先產生變化,而且是本質上的變化,然後再使家庭產生本質上的變化。原本是在外忙碌的人,學佛以後會盡可能留在家裡,這是必然的;反之,原本是家裡稱職的一員,學佛以後經常往外跑,這也就錯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各位有沒有發現,學佛以後特別的忙,早上在那兒打七,下午又是在那兒打七,晚上又到那兒拜懺,已經忽視家的重要,家的幸福感和舒適的設備也沒能享受
到。原本在家好好的,家裡的一切皆充分的運用,現在學佛黑衣一穿,大家都一樣,再漂亮的裝飾也不要;在外是用紙杯,用完即丟,可能家裡有精緻的杯組就任其
放置,一切都顛倒了,什麼都不用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這並非說學佛參加活動不好,而是最好也能帶家人一起參加,這會更有意義,若家人不能參加,我們也盡少參加,盡可能多待在家裡,因為跟家人在一起就是「眾會聚集」,即是「捨眾聚法,成一切智」。</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家就是一個法會,如果有兩、三人,你如何去轉法輪?如有父母親、兄弟姊妺、子女等十幾人,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法會。是鬥爭大會?餐會?牌會?還是茶會?
就看你如何去轉這個法輪,如何用心去帶,能夠這樣去做,就可以稱為三摩地法。大家一聽到三摩地法,便以為是非常深奧的法門,其實三摩地法就是指當下這個情
境。 </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大家常抱怨沒有時間,為什麼會沒時間?都是白日夢做太多、妄想打太多、講電話時間浪費太多,經常一講就是一、兩個鐘頭,互相埋怨事事不順心,彼此訴
苦。何不變換一個想法,把通電話當成是一堂功課,既然抱怨來抱怨去都是苦,是否能警覺到這就是苦、集、滅、道的苦,再互相探討這苦是從何產生的,這便是苦
集,能不能把它消除掉就是滅,用什麼方法消滅?就是用道,如此四聖諦都轉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如果這樣還覺不夠,平常通話時間再念個開經偈、迴向文,這樣一來,一天的功課我想也就足夠了。所以各位要學習如何轉換,這就是三摩地法門,並不深奧,
只是沒人教不會應用,若能常常運用,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轉法輪,都在做功課。若有人來訪那更好,先點柱香,來訪者便是智首菩薩,自己就是文殊師利菩薩。如
果是去訪他人,再把角色互換一下,這就是轉法輪。</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我們要懂得把事情問題具體化,不要只是一種牢騷的發洩,要把事情中抽象的、零亂的部分歸納出來,成為一個真正的事實,進而帶入法界。生活上常要有警覺
性,才不會覺得不知如何去轉法輪,要不然就說學佛很苦。學佛不苦呀!學佛其實是很活潑的,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會覺得非常充實,而且能量一再的補充,不再是抱
怨的發洩。否則生活好比汽球消長一般,抱怨一番後很好睡,像灌飽氣的汽球,醒來後又是一番的抱怨消氣,生活在惡性循環當中,養成了不良的習慣。</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然而現在開始警覺、覺知了,一個境界來臨,便帶入轉法輪。當然偶而也會有脫軌的情形,如對方一抱怨,自己也跟著抱怨起來,兩人又是一片哀聲歎氣,但是
只要經過幾次的訓練,以後便能帶入正軌,這才是真正的法輪、真正的修行、真正的學佛。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與人相處,都可以共轉法輪,這就是三摩地法。以上所
講的就是「自歸於佛、自歸於法、自歸於僧」的意義。</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font>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DarkRed;" color="#cc0000" size="4"><b>「當願眾生」,就是提高警覺</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當願眾生」,就是提高警覺。現在我們先將佛陀跋陀羅所翻譯的和實叉難陀所翻釋的做個比較。《六十華嚴》是說:「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我們所用的這
本《八十華嚴》是:「紹隆佛種、發無上意。」從解門上來說,「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是比較偏向於自己去感受真理是什麼,因為「自皈
依佛」,訴求的重點是在覺悟上,如能「體解大道」,就是如果能感受到真理的存在,就是悟的境界,就能「發無上心」,即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意義在
此。</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至於「紹隆佛種,發無上意」,是較偏向於行門上來說,「自歸於佛」是趨向於覺悟。「紹隆佛種」的「紹隆」本身是個動詞,即趨向於覺悟,就要提高警覺、
紹隆覺悟的種子。「紹隆佛種」有兩層意義,對自己來說是點燃生命的火花,紹隆我們自己覺悟的種子;第二層意義則是對大眾的,希望佛法的種子能遍撒人間,利
益一切眾生。</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以現在的情形來看,大家較能懂得第二層意義,因為現在佛法很興盛,大家都是皈依三寶的佛弟子,達官貴人閒來便參禪、問佛,富商老闆也都認為給員工參
禪、念佛藉以提高工作效率,這從社會上來看很容易流俗。所以各位要知道,如果不能感受佛法的真實意義,而用世間法的角度去看,很容易走偏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佛法要眾生清靜去體會,就是要眾生能了生死、出三界,假若沒有了生死、出三界的基礎,而來談社會的利用(即對社會有利的運用),便很容易流俗,這樣的
學佛就像是拜神明一般,只是祈求福祿壽喜,換句話說,不過是工商界老闆口中的提高生產力、減少員工的流動性,這只是福祿壽喜的一部分。從個體上來說,求的
是福祿壽喜,那是無法求到學佛的真實意義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至於福祿壽喜是否真的能得到呢?這還得看你本身有沒有福報。如果有福報便能得到,若無福報仍得不到,這些是從粗略的表面來說。所以學佛後,真能從心性
上改過,一定可以得的到,因為福報水準上升了,原來沒有展現的,可以展現出來,原本沒有的,現在也可以獲得。假如原有的障礙、挫折是輕微的煩惱,因自己福
報的提升,便可以消除;如果所呈現出的範圍較嚴重,即使福報上升也不能完全消弭,但至少可以減輕,這是從修福的立場來談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font>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DarkRed;" color="#cc0000" size="4"><b>學佛要修真智慧</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再從修覺悟修智慧的立場來講,就不一樣了。修智慧不同於修福,它是一切趣中成宿命,只要是修智慧門,於六道輪迴中,會出現的任何情況自己都能洞察明
瞭。《六祖壇經》上有一則:六祖惠能知道有人將要殺他,於是晚上事先準備好十兩黃金等著,等要殺他的人一出現,惠能不但不躲開,還把頭伸過去,不抗拒地被
砍了三刀,人頭不但沒落地,而且說道:「只負汝金,不負汝命!」我只欠你錢,不欠你人命,錢拿去吧!要殺他的人嚇壞了,立即要拜他為師。這是怎麼一回事
呢?因為修智慧不同於修福,能夠清楚明瞭事情的原委,躲得過一時卻躲不過一世,就算真的欠人命,亦當還人命。當修學智慧時,便能放下一切的身心世界,這是
佛法和一般世間宗教完全不同的地方。</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世間的宗教是教人修福,世間的學術理論是教你如何得知識,各位要知道,這「很多的知識」的背後意義,其實就是很多的包袱。記得多,腦筋的負擔就重,但
是自己卻不知道。腦子的負擔是無形無相的,記得愈多,生命的能量就愈展現不出來,只是腦筋變得很會運用。結果產生了一種很微妙的現象,就是容易掩護自己的
缺點,即使是在很恐懼的情形下,都能鎮定的掩護過去。如此的多識加上腦筋的運用,很容易造成我們所謂的識性發達。</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識性的發達會使得生命的能量一再減縮,有如漏了氣的氣球,或是漏了電的電瓶,電漏光了,只剩下空電瓶,但是空電瓶經過充電後一樣可以使用,假使我們自
己不再充電,這個軀殼就會任由識性的頭腦加以包裝,然後一再的分析、解釋,說明這個空電瓶的功能是如何如何的好,而且充滿了無量的能力;它能使收音機發出
音量、能使電視機放出影像、能使燈泡發光,一再的說明,卻從來沒有看到任何能力展現出來,因為電瓶沒有再充電,只是任由那個識性一直運作。</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學佛就是要讓生命不斷地充電,方能發揮作用。想要讓燈泡亮,一接上就能發光;收音機一接想選擇那一個電台,那一種資訊都能播放出來;要「後得智」發揮
出來必須將媒介接上,好比燈泡必須接上電線,才能發亮起作用。倘若這輩子不具備這些福報,好比沒有收音機、電視機、燈泡,那更無作用可言,如果有這些福
報,只要一經接觸,就能發揮出作用,若「根本智」不具備,其餘也都是假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現在在牆上畫個燈泡,再畫上幾道光芒,就是個發光的燈泡,這只是一個假像。畫電臺、收音機再畫出樂曲的線條來,像正在播放音樂一般,但也只是識性的
歌,而非生命的樂章。再畫一臺電視機,並在中央貼上時下影歌星的照片,有影像沒錯,但不是真正螢幕的影像。我們人用識性所看到的都是好像、相似,這都不是
本來面目,都是假的。佛法所要談的就是這一點。</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font>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DarkRed;" color="#cc0000" size="4"><b>依著慣性去面對事情,這是真愚癡</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真的是什麼呢?大家假的都看慣了,自己也矇蔽其中,好比學佛後總會有個師父,當各位閉起眼時,腦子裡便浮出師父的影像,穿著長衫,胸前帶著念珠,這就是所敬仰的師父,這影像其實就是一種意識形態,這意識形態一直繞著不去,一個固定的形態和影歌星的照片有何不同呢?</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學佛人到寺廟時,一定馬上聯想到大雄寶殿、三尊佛,這又是一個固定的形像。若有他人介紹他的師父時,我們也一定會在腦子裡想像他的師父大概是什麼模
樣。如此沒有智慧,依著長久的慣性去面對任何事情,這是真愚癡。為什麼會有那個影像出現,那就是我們的意識形態、我執、法執的作用。如果不用我執、不用法
執,生命就會如同電視螢幕般,一幕幕的顯現,當自己的六根去接觸六塵境界時,也都會是真實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各位必定以為現在就是過著真實的生活,是真實的嗎?告訴各位,這都是假的,只是一個印象。譬如說,這是一支麥克風,也有人認為應叫做擴音器,但是不管
麥克風也好、擴音器也好,這只是人賦予的一個名稱。長久下來我們對這影像只是運用過去的印象,而影像本身並不變。所以我們對當下的境界,不只是眼睛看得
到,還要耳朵聽得到,聞得到才是真實的。但是我們都沒有辦法,除了眼睛看到,其他都無法起作用,六根完全獨立、分散,完全的不相干,這就是無法做到「都攝
六根」。</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其實六根應是一體的存在腦中,眼、耳、鼻的作用都是在腦中,以一攝六,一及六,這「一」可以是眼根,可以是耳根,在<耳根圓通章>裡就說耳根可以連六
根,即耳根圓通,意根則都攝六根。<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內也提過,任何一根都可以「都攝六根」。但我們沒有辦法,因六根分散獨立、都垮了,可見我們所用的
只是識性,這識性就是活在過去的影子裡,無法活在當下。</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大家常會規劃明天要做什麼,下星期要做什麼,明年要做什麼。即使明天要做的事,也只是昨天的意識形態。我們對未來的展望,完全建立在過去的意識形態上,永遠都活在過去的意識形態裡,這意識形態就像是畫在牆上的螢幕,始終只有一幕。</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DarkRed;"></font>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DarkRed;" color="#cc0000" size="4"><b>「紹隆佛種」就是希望大家活出覺性</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你以為自己很聰明,已把未來規劃得詳盡完美,如此的愚癡,自己卻不得而知。像每天播放的連續劇,前後三十幾集,結束後也認為自己清楚的瞭解整個劇情,
其實就三十幾集來說,你不過看了一集罷了,因為看第一集時,你自己已經開始設定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然後預測結局如何如何。如果結局不合理,一群人便爭來爭
去,導演卻樂得他的戰略成功。</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自以為聰明的人,對於不合理的結局,會說這結局很有玄機、有禪意;另一種人則是一再地認定它的不合理。其實這兩種人都一樣笨,一樣的愚癡,都只是活在自己的意識形態裡,三十多集的劇情只等於看一幕,是自己意識形態的那一幕,這就是不覺。</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紹隆佛種」就是希望大家將覺性給活出來,第一要活出自己的覺性,第二個要活出一切眾生的覺性;「活」是個動詞,促進眾生覺性的啟發,這才是真學佛,才叫皈依佛、歸於佛,故「紹隆佛種」和「體解大道」,一個是偏向解門的定義,一個是偏向於行門的定義。</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以「紹隆佛種,發無上意」和「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這兩句來說,「體解大道」不如「紹隆佛種」,「發無上意」又不如「發無上心」,無上心是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發無上意」便成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但應該是沒有這樣的說法,所以我們難以去比較《六十華嚴》好,還是《八十華嚴》好,而應該是在文
意上留意。</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若以法執站在實叉難陀的立場或是佛陀跋陀羅的立場評斷,這已經不是佛法,雖然講的都是經論,但既不是覺悟的事,也非教內事,所以說「事因經論起,卻非
教內事。」佛門中很多的爭執,跟佛教是毫不相干的,真要評斷是實叉難陀譯得好,還是佛陀跋陀羅譯得好,就好比要分出國民黨的黨章好還是民進黨的黨章好,無
非只是意識之爭,毫無意義可言,這絕不是佛法而是政治,是社會的意識形態。</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font>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DarkRed;" color="#cc0000" size="4"><b>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發普賢廣大行願心</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現在說明一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是發起、啟發。「阿」是無,「耨多羅」是上,「三」是正,「藐」是等,「菩提」是覺,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心。</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請問諸位,是否明瞭何謂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必定有人說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樣反覆的解答不得其解,就好像現在仍有人爭辯「阿彌陀佛」的「阿」
字是念ㄚ還是念ㄛ,有人認為「阿」是語助詞,故應念做ㄛ,難道念ㄛ彌陀佛才能往生極樂?念ㄚ彌陀佛就不能往生極樂?那我想有大半的臺灣人都不能往生極樂,
淨土宗法門也不能存在於臺灣了!學佛學到如此也只有愚癡可言。像這樣的例子實在是不可思議。難怪釋迦牟尼佛要說業力不可思議,竟把在外的迷惑顛倒搬入佛門
中迷惑顛倒。不要認為學佛後就不會有迷惑顛倒,有,只是內容物不同罷了,其業報更是不可同日而語。</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現在坊間很流行各式各樣的佛珠和各種造形活潑可愛的小沙彌,大家跟著流行爭先收集,同樣的佛珠,叫價上百萬的大有人買,還贊歎它的稀奇可貴,地攤便宜
的佛珠人們便認為是假的,不值錢。有些佛門弟子,去一趟西藏,回來就宣稱那些是法王加持過的,如此停留在物相上的分別,真是迷惑顛倒,真是大愚癡。</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所以無量光也好,無量覺也好,究竟是什麼在無量光?是什麼在無量覺?不要常問「我是誰」?不妨反過來看看「誰是我」?「我是誰」是入世間的問法,「誰
是我」是出世間的問法;無量光是誰?不妨問誰是無量光?溯本追源地找出本體,回過頭來再看看無上正等正覺是什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什麼?</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很多人都會發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都會念,但他只是念,能不能算真正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真正確實的內容是什麼?標的是什麼?在前
面和各位提過,發心有五種:小、始、終、頓、圓五教,小乘教要發偏真出離心,大乘始教是發行度利他心,大乘終教是發慈悲深直心,頓教是發勝智心、真如心,
圓教就是普賢廣大行願心,若以此模式套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發普賢廣大行願心。</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font>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DarkRed;" color="#cc0000" size="4"><b>普賢廣大行願心是什麼心?</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那麼現在又有人要問:「什麼是發普賢廣大行願心?」佛法真是麻煩,不講沒問題,講開來都是問題,也因為都是問題乾脆不講,只是念佛,問他為什麼?念
佛!為什麼要念佛?還是念佛!再問就要被斥為所知障重,讀書人都是業障鬼!法執太深!為避免被人譏罵,也就克制不敢再發問。</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退一步,問題仍然存在,該怎麼念佛?還是不知道。念佛念了一輩子,臨終阿彌陀佛來接引時,還懷疑是真?是假?萬一未能往生極樂世界而又醒過來,便開始
吹噓,一面吹噓還害怕阿彌陀佛是否真的來過?真的有阿彌陀佛?還是沒有?再則,手勢的位置不同,方向不同,好比左持蓮臺,右垂接引的是接引佛,那麼右手空
空,左手下垂又是什麼佛?還是假的呢?又說卍字是向右旋才對,向左旋不對,那麼這右邊是自己的右邊?還是阿彌陀佛的右邊?於是又是一番的比手畫腳。</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這種種問題,讓未能探其究竟的人一再地迷惑顛倒,害怕別人說他所知障重,所以從未清楚地把問題查明白。他很可能上輩子問過了,這輩子弄不清楚就下輩子
再問,可能已經問了無量阿僧祗劫,等到有機會再世為人,就去學佛,學了佛又面臨同樣的問題,問了問題又被說是所知障重,被罵了又不敢問,又留到下輩子再
問,一直繞來繞去,已是多生累劫積累下來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所以當你發現問題時,就應該問明白,但被問及的人也不應該打官腔,正確的教法是人不問就不必講,知道便說明清楚,不知道就說不知道。怎麼念佛才能攝
心?如何念才能不打妄想?倘若有人念佛時,你可別問:「你念佛會不會打妄想?」「不會呀?」「誰說念佛不會打妄想,每個人念佛都會打妄想,好,你打妄
語!」這樣的大盜人心,攪亂人一池清淨如意,實在也是罪業深重。</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font>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DarkRed;" color="#cc0000" size="4"><b>普賢廣大行願心是是深心、不求安樂心、長遠心</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話說回來,普賢廣大行願心是什麼心?是普賢菩薩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像虛空那麼大嗎?仍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似乎可窺其端倪。普賢廣大行願的
心,是告訴我們三個非常具體的問題,第一個是深心,長遠的心,從發心一直到成佛這當中,一定要經過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位六位
修行,六個階位,這期間即使有無量三大阿僧祗劫,我都願生生世世修行。</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第二個不放逸不求安樂心,即是我不放逸,也不求安樂的心。想想成佛須這麼長久,害怕長劫受苦,留到極樂世界再修吧!這種心實不可有,所以說:「假使千百劫,頂上熱鐵輪」,即使頭頂著熱油鍋,寧受種種苦,絕不離佛,一定要聞正法。</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這兩個是普賢廣大行願心的基本。學佛要有長遠的心,真正受苦求法的心,因求法不見得就不苦,不能夠認為發心學佛後為什麼還這麼苦,發心學佛與苦不苦無
關,並不是說發心學佛的人就必須吃苦,或者說發心學佛的人並沒有苦可受,而是也不受也接受,不排斥也不特別歡迎,這都是過去所造的,是福是業也已經成了,
既已發心學佛就好好的學,苦來苦受、樂來樂受、苦樂皆同。</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再談第三點,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本來成佛,你在此地,此地就是成佛之地,這點是最基本的,是前提性、基礎性的,為何會列在最後?因為常有人會質疑:
既然人人有佛性,為何我沒有?人人都成佛了為何又做眾生?一念無明起,等我成佛時又一念無明起,又得去受苦受難做眾生,那麼不修了!或者想:既然人人有佛
性,反正總有一天會成佛,那就慢慢地修罷!成佛要快要慢都不是問題,而是要有信心,不是離開這個世間後到另一個世間修,能在這個世間好好修學,這輩子就可
以成就,釋迦牟尼佛也是在他當世成就的。學佛要有長遠心,並不要急於這輩子成就,尤其是現代人得失心特別重,凡事要求效率、速度,如果佛法真能用效率速度
來達成,我們大可設立成佛保證班,今生今世保證成佛。所以只要照著做,成就與否不予特別的計較,但是有幾人能做到?</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為避免錯誤產生,所以要先提出長遠心,發廣大心,以及吃苦受難的心,而不是學佛後皈依三寶,就保證不下地獄,雖說皈依三寶有無量的福報、因緣,但須以
清淨心皈依三寶,皈依三寶絕對不是保證書、通行證,之所以提出這點,是為避免眾生兩邊執著。所以告訴各位,學佛要提起信心、廣大長遠的心、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成佛沒有問題,就看用什麼方法,願不願意誠心投入。</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lass="title"><br></span></font>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
} return $pagelink; } function forumperm($viewperm) { return (empty($viewperm) || ($viewperm && strstr($viewperm, "\t7\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