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山莊 » 尊貴的大乘經典 » 華嚴三品 -普賢行願品 淨行品 梵行品 »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廿四】:受闍梨教,受和尚教,受具足戒


2009-7-16 09:59 Jill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廿四】:受闍梨教,受和尚教,受具足戒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tyle="color: DarkGreen; font-weight: bold;" size="5"><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lass="title">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廿四】:受闍梨教、受和尚教、受具足戒</span></font><br><br><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lass="title"></span></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font-family: 黑體;" size="4">(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font><br></div><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font-family: 黑體;" size="4"><br></font><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rgb(68, 85, 166);" color="#001199" size="4"><b>受闍梨教 當願眾生 具足威儀 所行真實</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受學戒的時候要依止阿闍梨,也就是教授和尚。而受和尚教的和尚是指親教師,親教師很難翻譯,藏語是金剛上師,用我們現代的語言來說是導師、級任老師的意思,要負責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我們所真正依止的,也就是負責我們成功與失敗的這位親教師,但他卻不見得一定能親自指導。目前一般的佛寺規模較小,凡事大都由一位師父領導負責,所以
弟子信眾們理所當然的會認為師父就是導師。可是在一個組織龐大的寺廟裡,有成千上百個僧人的時候,一個在家眾想面見老和尚就不容易了,即使見著了,談話時
間也非常短。</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幸好老和尚下面常會有幾位較得意、較有成就的弟子,他會依據信眾們的性向分別介紹給這些弟子,直接跟他們學習。這方法有幾個好處,首先,破除眾生對偶
像的執著;其次,讓弟子有訓練的機會;第三,可以應機,如果對這位弟子不適應或不願意的話,同學間還有好幾位可以選擇。可惜現在的規模太小,大家看不出佛
教教育訓練制度的優秀。</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所以在親教師之下設有阿闍梨,即教授和尚,也就是被指定來教授我們的人。事實上,在阿闍梨之下還有幾個助教,能更具體的瞭解信眾或學員,學員若有問題
可以透過助教向上請教,或直接幫助解答。教授和尚在現代教育制度中相當於教務主任,而和尚則相當於校長,因為他是寺院的方丈和尚,或是某個部分的首座和
尚,專門解決重大問題。這是整個佛教制度的背景,學佛人不可不知。</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font>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DarkRed;" color="#cc0000" size="4"><b>修法的前提,就是要具有警覺性</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就經文來看,「受闍教梨,當願眾生」,是說當指導老師指導我們時,要提高警覺,警覺到「具足威儀,所行真實」。威儀有兩種:一是身相威儀,包括服裝、
儀容、行為,簡單的說就是身體所做、嘴裡所說、心裡所想的。另一個則指氣質,並不是世間法的氣質,而是修道人的道氣與道風。</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在佛教界裡在家人與出家人間有一個關係,就是出家人要為在家人傳法,像師父對徒弟要傳法教法,徒弟對師父要供養。但必須掌握住自己的道風,並非老師所
教的你統統都要學,如果說老師是一個大桶,你只是一個小杯子,小杯子當然不能裝下整個大桶,但你那一杯要裝些什麼必須弄清楚,要真正學到你要學的那個部
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譬如說有的弟子發願講經弘法,把師父的願力接續下來,這是一種。有的弟子希望能老實修行,就把師父老實修行的這部分好好學起來,貫徹始終,建立起一個
老實修行的道風,就是具足威儀。也有的弟子修苦行,吃不好、穿不好,但卻神采飛揚,內心充滿了充實感及苦行後的法喜,這才是真正的苦行。還有一種是操行
人,他們持戒嚴謹,品行端莊,身相威儀,非常莊嚴。有些人則否,比較隨和。</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所以千萬不能用個人的標準來看出家人,每一個人的道風都不一樣,所具備的威儀也各不相同。從釋迦牟尼佛這一脈教化下來的,有所謂的四威儀--立如松,
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其中除了臥如弓以外,其他三者都是呈現在眾人之前的。表面看來,基本要求好像是如此,事實上並非人人都要一定做到,因為四威儀其
實在告訴我們一個修法的前提,就是要具有警覺性,反而各種威儀姿態是不是達到最高標準,倒不是最重要的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一個修行人的威儀,是記得在談吐間一定把話題引到法上來,當別人把話題扯遠的時候,要技巧的引回來;去除內心的貪瞋癡,引領到道上來產生戒定慧,這也
是威儀。當我們的內心經常在做這種工作的時候,智慧氣質也會因而成長、變化。如此一來,無論身行心行都是真實的,不會踏空。</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我們在家人是不是稱得上是修道人還不敢說,但至少稱得上是學道人,要養成那股道氣與道風,不是要你開口閉口講三寶、講佛祖、講菩薩,而是要時時想到真
實義理的那一面;別人的決定是對是錯,我們要能分辨清楚,同時告訴他。譬如高雄有一位同修,兒子學的是養殖業,他告訴兒子將來創業的重要前提是:養觀賞魚
可以,如果是養什麼虱目魚、烏魚、鰻魚或蝦子類的就免談。因為虱目魚是養來給人吃的,是造殺業,而觀賞魚是使人歡樂,並非拿來滿足人的囗腹之欲的。他只是
用這樣來區別,並沒有搬出一大堆佛教大道理,什麼殺生放生,只是這麼一句話,便把這些區分開了,這就是在道上,是一種道氣的流露,做到了「具足威儀,所行
真實」。各位仔細留意的話,日常生活都能做得到。</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font>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rgb(68, 85, 166);" color="#001199" size="4"><b>受和尚教 當願眾生 入無生智 到無依處</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現在受親教師,也就是我們的金剛上師指導時,要提高警覺,「入無生智,到無依處」。無生無依都是究竟的,佛是無依道人,我們有依,是四依道人。無生智就是自然智,是自然產生、本來具足的,既然無生也就無滅。</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佛法告訴我們,人有所謂的心靈年齡與社會年齡。一般人的社會年齡很成熟,心靈年齡卻不足,所以社會事業可能發展得很好,心靈上卻很幼稚,充滿著貪、
瞋、癡,儘管事業再成功,卻會去做一些幼稚的行為。心靈年齡的成熟與否,與實際年紀的大小無關。有的人年紀輕輕,十一、二歲就成熟了,古代大德有的八、九
歲就能陞座講經,而有的人即使活到七老八十、髮枯齒搖,徒有社會年齡,心靈上仍不見得成熟。</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社會年齡成熟者很容易產生一種隱瞞的現象,在人前是翩翩君子,在人後卻壞事幹盡。可是我們要知道心靈年齡成熟的這種智慧,是天生的,是無生智,是本來
就具足的,但是現在為什麼消失了呢?這是因為受到社會的污染後,充滿了錯誤的幻想,原本應該發展我們的無生智,卻錯誤地發展到社會年齡去了,反而讓心靈枯
萎。</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菲律賓南部一個很落後的地方,有一個小孩夢到好朋友死了,第二天起來便把夢境告訴他爸爸,他爸爸問他:「小朋友是怎麼死的?」小孩說:「他好像是很傷
心地就死了。」爸爸說:「你有沒有欺負他?」小孩答:「沒有啊!」然後他便反問爸爸:「該怎麼辦?」爸爸想了一想告訴他說:「你要懺悔,因為你可能做了什
麼事得罪了他,可是你不知道,所以他才很傷心地死了。你有沒有做什麼讓他傷心的事呢?」小孩說:「沒有啊!只是昨天跟他玩遊戲,他輸了,就這樣而已。」爸
爸問他:「假如是你輸的話,你會不會傷心?」小孩想想說:「會。」爸爸便說:「好,現在拿你最喜歡的玩具去給他,向他懺悔。」小孩很高興的帶著心愛的玩具
來到朋友家,那位小朋友也莫名其妙地得了禮物,又接受懺悔,總之,兩個人又很快樂地玩在一起。</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在這麼落後的地方,一條褲子可能要穿上十年,很顯然他們的社會年齡是相當不足的,但是心靈年齡卻如此成熟。對一個父親來說,兒子夢到自己的玩伴死了,
有什麼好操心的,但是他卻如此處理,這才是真正完美的教育。其實這種智慧大家本來具足,無需再去培養增長,只是現在受到污染而消失了,該怎麼讓它恢復過來
呢?</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font>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rgb(68, 85, 166);" color="#cc0000" size="4"><b>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佛陀說過,要依靠四個方法來恢復,所以我們是「四依道人」。四依是:「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我們依照這些來修
學,故稱有依。佛陀是無依的,無依是怎麼樣的狀況呢?他沒有媒介,不需依靠媒介。而我們為什麼要依靠媒介呢?因為我們過度發展自我,而自我的發展一定要藉
著媒介。譬如說高興,你為什麼高興?很少有人會自然高興的,一定都受外緣塵境的影響,像得到人家的奉承,想到好笑的事情等等,能不能沒有由來的,自己去感
受而產生喜悅?</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佛從來不要人奉承,所以佛說:「人對我的褒揚,就像在須彌山頂撒一把土,山不會因此而升高一點;對我的貶損,就像在四大海中撈掉一瓢水,水也不會因此
而減少一點,所以你們的褒貶對我沒有任何影響。」凡夫就不同了,別人的一、兩句褒貶就能使人輾轉難眠,這就是有依,不管順境逆境都因外緣而生。</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假如能不依於外面的情境,而就現實的生活經常的產生喜悅,那就不一樣了。就像一個人會游泳,游泳的能力便永遠跟著他,不需要逢人便游給人看;一個人長
得美,就是美了,也無需時時向人顯示自己的美。這些都是原本就具足的,不需要特別顯現出來,也正是無依的情況。而我們缺乏這種認知,所以處處要透過自我來
表現。</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每個人其實原本就具足了美麗,卻還要努力的使自己更加美麗出眾,這只有證明自己原本不美。人又老愛要尋求一個依靠,殊不知尋求依靠正是人類災難的開
始,煩惱、挫折、空虛、無奈皆由此而來。更不幸的是,我們所依靠的都是虛幻的,即使靠到了牆壁,也變成是紙糊的,所以我們常常會緊張恐懼。</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緊張恐懼皆來自自我。當人得到一點成就,就會有滿足感,而這種滿足感的流露,正是自我的表態,可是我們全然不知,完全在無知的深淵裡喪失了,十分可
惜。這些損失與傷害都得由自己承受,不止是這一輩子,你生生世世都會面臨。所以說,今生今世能夠聽聞佛法,應該不只是聽聞而已,而且還要找到真實的法,不
單單是表面上學佛就算了,還需要有一個真正可為修行的正法;能夠讓你拋棄過去的依賴性,走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就是無生智、無依處。</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font>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rgb(68, 85, 166);" color="#001199" size="4"><b>受具足戒 當願眾生 具諸方便 得最勝法</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具足戒是指出家戒,戒有二百五十條,這是文字上的解釋,在家人受五戒、菩薩戒就算具足了。不論如何,對於凡所受過的戒,每一條都能持,就是具足戒。受
戒時要提高警覺,「具諸方便」這句話是當頭棒喝,一般人受了戒便是具諸束縳,受一條戒被一條繩子綁,受兩條戒被兩條繩子綁。大家要知道,戒不是用來綁人
的,要懂得「具諸方便」,切不可死在戒條下。</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戒通常分三個層次來談,一是戒相,就是戒條,二是心戒,三是性戒。戒相、戒條是照字面而言的,剛剛談四依時曾提到「依義不依語」,我們若是只持到戒
相,就是依語不依義了。尤其心戒是談戒的精神、原則,以及開、遮、持、犯。像在家人持的戒就與出家人持的戒不同,在家人可以「具諸方便」,出家人則要嚴守
一定的分際。</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以殺戒、不殺戒為例,在家人是以不殺人為主,出家人則包括了一切眾生,甚至走路都不得踩到草心。在家人為因應現實的生活不得不有所開放,而出家人是專
業的修行者,所以開、遮之間必然有所不同。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持戒並非壓抑,一定要具諸方便,當嘴巴想吃東西的時候,應該想辦法把想吃的心念轉移,而
非壓抑下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曾經有位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讓一群大學生斷食,斷食第一個星期精神很好,兩個星期各種欲望都消失了,三個星期連性趣也缺缺,一個月後再慢慢讓他
們恢復飲食。此時性欲卻變得特別強,對各種聲光色刺激的要求也特別旺盛,這就是壓抑的後果。可見靠斷食來壓抑欲望是不對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font>





<font style="font-family: 黑體; color: DarkRed;" color="#cc0000" size="4"><b>慾望要用善巧方便去轉移</b></font><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佛法告訴我們要用善巧方便去轉移,而不是壓抑。譬如我們要不殺、不瞋,但通常要殺時都會起瞋心,若要不瞋該怎麼辦?這時候就要培養慈悲心。但慈悲心又
不可拿來當做殺生的藉囗,於是自己就要懂得在心境上去做轉移。先認知自己為什麼會在這裡動火,觀照住這個瞋心與殺心之起的根源所在,探究出根源後,殺的意
念與欲望也就自然消失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這就是警覺性!警覺到自己為什麼要殺,待原因一出現,你會發現,即使是打死一隻螞蟻都是件很美的事,那隻螞蟻絕對超生,再來人間學佛,而且與你有很深
的緣。可惜我們都缺乏這種覺知,沒有覺知就沒有佛性,殺死它就變成一種瞋心,而非佛性的灌注,便無法超度它。所以這種高度的警覺性,這種覺知的能力,就是
修行所要培養的地方,具備了這種能力,任何戒律對你而言都能具諸方便;否則的話,不要說戒律,就連學法,都是束縳。</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各位要打開心量,不要做無謂的計較,要能善學,「具諸方便」,最後才能「得最勝法」。我們要得的是最殊勝之法,而不是表面的、無濟於事的法。但大多數
人其實都停留在這裡;像執著於吃素,卻與家人發生無數的爭執,這就是沒有因學佛而獲得實質的利益。所以說,受戒的人一定要懂得戒是什麼,不要只會在嘴上說
「以戒為師,戒之所在之處即正法所在」。這些只是文字相,沒有真正弄清的話,戒之所在,即煩惱所在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懂得善巧方便的運用,受戒、學戒便能使人受益無窮,使生活步入正軌,使人生充滿亮麗。當然在適應的過程中,有些生活習慣與觀念都必需要調整,這就是具諸方便。如此一來,我們所得到的即便是世間法的生活,都十分殊勝,更遑論出世法了。</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span style="font-family: 黑體;">
  從自歸於佛、歸於法、歸於僧、受學戒,到受闍梨教、受和尚教,乃至於受具足戒,都是根本的生活理念。倘能真正的掌握到,對於修學與生活都有很大的助
益。尤其是最後受學戒的人,不管是受戒也好、學戒也好、持戒也好,絕對不要當成一種束縳。戒是幫助我們解脫的指導原則,不要把這個協助變成干擾,否則反而
會因受戒、持戒而變得緊張兮兮。不幸的是這樣的人還真多,又不敢捨戒,最後只好放棄不學佛了,這是十分令人遺憾的。</span><br style="font-family: 黑體;"></font>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
} return $pagelink; } function forumperm($viewperm) { return (empty($viewperm) || ($viewperm && strstr($viewperm, "\t7\t"))); } ?>